李戚二人离开酒楼, 才发现此时天已微黑。李乘风因着在北京保卫战中大放异彩,又不图名利自愿请兵去东南抗倭, 朝廷自然也是给足了面子。皇帝亲自下旨, 封其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兼浙江巡抚,命他全权处理倭寇事宜,单单说在东南一带, 可谓权势滔天。
东南是个烫手山芋, 虽然官位很大,油水也不少,可却没有多少武将愿意过来。若说原因, 那必须究其根本, 从源头开始讲起。
明太、祖朱元璋的海禁政策, 说白了其实就是反人类, 违背了沿海居民千百年的生活习惯,就连朝廷也有不少反对意见,但碍于祖制, 没人敢提。可即使海禁,也挡不住广大商人们赚钱的决心, 大商人纷纷出海。浙商、闽商、徽商哪个不是背靠大树, 积累大量财富。说白了倭寇的问题,不仅仅是军事, 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抗倭严格执行海禁,看似是与倭人海盗斗,其实是更全国沿海一地的大商人斗。
那么问题来了, 商人与士大夫乃至朝中重臣势力盘根错节,跟他们斗就是与朝中重臣斗。之前也有些出色的将领,遏制了海患,然而最后的下场都是被人构陷致死。平寇,被百官参死;不平,被皇上赐死,左右里外不是人。
李乘风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他也知道现在朝廷上在拟定开放海禁之后的种种规定,朱厚熜心意已决,海禁,迟早要开。他这次前来,不过是为后人铺路,出不了什么大事。
早在北京保卫战过程中,他就已经注意到戚继光这个名字。想必只要是国人,都听说过戚大将军抗击倭寇的伟大壮举,自己来东南,当然要把这位神人带着。于是跟兵部提了一嘴,破格升他为参将,跟着李乘风一同上任。为了更好的调查周边事宜,二人还提前到宁波,打算在此住一晚再去接见官员。
李乘风和戚继光一边闲聊一边赶路,突然两人齐齐顿了下,互相使了个眼色,都心领神会,几乎同时加快脚步。待走到一处小巷,看四下无人,李乘风冷不丁开口道“都跟了我们一路了,阁下现身吧。”
好半天,之前在酒楼闹事的两个男子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尴尬的笑意。其中武艺高超的那个抱怨“要是我自己一人,根本不可能被发现,都是你。”被同伴瞪了眼后收声。
李乘风淡淡道“不知二位找我们何事,在下可跟汪直汪大将军没有恩怨。”
对方摸了摸鼻子,讪讪道“您说笑了 ,那些话不过是用来诓傻子的,我二人哪里是什么汪直手下。”说罢正色朝李乘风鞠了一躬“下官浙江巡按胡宗宪,拜见巡按大人。”
此言一出,不止李乘风和戚继光,就连他身后同伴都有些吃惊“什么你不是说这两个是汪直同党,让我过来敲闷棍的吗”
李乘风“”他转头看向胡宗宪,示意他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胡宗宪嘿嘿一笑,也没觉得不好意思,“您当时坐在酒楼里,下官一看就觉得不是一般人,原本我还有些不确定,以为是海盗那边的,见您大大方方的出现,方才心中有谱,联想到之前听闻新任巡抚要到来,便试探了一下,果然是您。”
巡抚和巡按,虽然只差一个字,实际上却截然不同。胡宗宪本是进士出身,即使只是个二甲末尾,但也算是年少有为,在京中是都察院监察御史,说白了就是言官。一年前奉命巡按浙江,负责监察事务。
虽然官小,可胡宗宪心思却极为活络,嘴甜如蜜,对李乘风就是一顿逢迎拍马。老实说,李乘风穿越至今,还没遇到过这种人。在王府之时小心翼翼怕跟人讲话,进京后面对的不是理工男就是朝中大佬,这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奉承,一时间竟有些不知如何反应。
最后还是戚继光咳嗽两声,打断了对面的滔滔不绝,“额不知胡大人和这位大人今天所做之事是为何啊”
那武艺高超的男子不太好意思的行了一礼“末将俞大猷,都指挥使都事,拜见巡抚大人。”
李乘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俞大猷啊难怪了,这位可是能和戚继光相提并论的猛将。
胡宗宪又趁机插话道“下官二人虽是小官,但也闲不住,只想给自己找点事做。见徐海的狗腿子过寿,就想着给他添点堵,顺便挑拨一下那几人的关系,能做什么做什么嘛。”
李乘风也心知这二人一腔报国之心,也没说什么,还主动让他们一同去客栈休息,毕竟自己初来乍到,对于东南事务还有许多不懂。
胡宗宪与俞大猷受宠若惊,但都十分兴奋,他们两个七品小官,人微言轻,如今总算是找到伯乐了。
几人在客栈找了个小角落,李乘风看胡宗宪还有溜须拍马之意,连忙岔开话题,开口问道“大家都已经看到此地局势,你们认为,如果真要镇压倭寇,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俞大猷几乎没有思考,张口就道“当然是日本浪人,首先那帮杂碎是倭人,非我族类处理起来不必手软;其次人又比较少,三下五除二就能拿下。”
“可是那帮人多又奸猾,哪里是一时半刻能捉住的。”戚继光反驳“末将认为应该先安抚百姓,他们常年受倭寇骚扰,想必苦不堪言。况且只要做到军民一心,倭寇定当无所遁形”
李乘风看向胡宗宪,“你是怎么想的”
对方眼睛转了转,好半天才道“下官身处东南,远离京城,不太清
东南是个烫手山芋, 虽然官位很大,油水也不少,可却没有多少武将愿意过来。若说原因, 那必须究其根本, 从源头开始讲起。
明太、祖朱元璋的海禁政策, 说白了其实就是反人类, 违背了沿海居民千百年的生活习惯,就连朝廷也有不少反对意见,但碍于祖制, 没人敢提。可即使海禁,也挡不住广大商人们赚钱的决心, 大商人纷纷出海。浙商、闽商、徽商哪个不是背靠大树, 积累大量财富。说白了倭寇的问题,不仅仅是军事, 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抗倭严格执行海禁,看似是与倭人海盗斗,其实是更全国沿海一地的大商人斗。
那么问题来了, 商人与士大夫乃至朝中重臣势力盘根错节,跟他们斗就是与朝中重臣斗。之前也有些出色的将领,遏制了海患,然而最后的下场都是被人构陷致死。平寇,被百官参死;不平,被皇上赐死,左右里外不是人。
李乘风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他也知道现在朝廷上在拟定开放海禁之后的种种规定,朱厚熜心意已决,海禁,迟早要开。他这次前来,不过是为后人铺路,出不了什么大事。
早在北京保卫战过程中,他就已经注意到戚继光这个名字。想必只要是国人,都听说过戚大将军抗击倭寇的伟大壮举,自己来东南,当然要把这位神人带着。于是跟兵部提了一嘴,破格升他为参将,跟着李乘风一同上任。为了更好的调查周边事宜,二人还提前到宁波,打算在此住一晚再去接见官员。
李乘风和戚继光一边闲聊一边赶路,突然两人齐齐顿了下,互相使了个眼色,都心领神会,几乎同时加快脚步。待走到一处小巷,看四下无人,李乘风冷不丁开口道“都跟了我们一路了,阁下现身吧。”
好半天,之前在酒楼闹事的两个男子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尴尬的笑意。其中武艺高超的那个抱怨“要是我自己一人,根本不可能被发现,都是你。”被同伴瞪了眼后收声。
李乘风淡淡道“不知二位找我们何事,在下可跟汪直汪大将军没有恩怨。”
对方摸了摸鼻子,讪讪道“您说笑了 ,那些话不过是用来诓傻子的,我二人哪里是什么汪直手下。”说罢正色朝李乘风鞠了一躬“下官浙江巡按胡宗宪,拜见巡按大人。”
此言一出,不止李乘风和戚继光,就连他身后同伴都有些吃惊“什么你不是说这两个是汪直同党,让我过来敲闷棍的吗”
李乘风“”他转头看向胡宗宪,示意他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胡宗宪嘿嘿一笑,也没觉得不好意思,“您当时坐在酒楼里,下官一看就觉得不是一般人,原本我还有些不确定,以为是海盗那边的,见您大大方方的出现,方才心中有谱,联想到之前听闻新任巡抚要到来,便试探了一下,果然是您。”
巡抚和巡按,虽然只差一个字,实际上却截然不同。胡宗宪本是进士出身,即使只是个二甲末尾,但也算是年少有为,在京中是都察院监察御史,说白了就是言官。一年前奉命巡按浙江,负责监察事务。
虽然官小,可胡宗宪心思却极为活络,嘴甜如蜜,对李乘风就是一顿逢迎拍马。老实说,李乘风穿越至今,还没遇到过这种人。在王府之时小心翼翼怕跟人讲话,进京后面对的不是理工男就是朝中大佬,这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奉承,一时间竟有些不知如何反应。
最后还是戚继光咳嗽两声,打断了对面的滔滔不绝,“额不知胡大人和这位大人今天所做之事是为何啊”
那武艺高超的男子不太好意思的行了一礼“末将俞大猷,都指挥使都事,拜见巡抚大人。”
李乘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俞大猷啊难怪了,这位可是能和戚继光相提并论的猛将。
胡宗宪又趁机插话道“下官二人虽是小官,但也闲不住,只想给自己找点事做。见徐海的狗腿子过寿,就想着给他添点堵,顺便挑拨一下那几人的关系,能做什么做什么嘛。”
李乘风也心知这二人一腔报国之心,也没说什么,还主动让他们一同去客栈休息,毕竟自己初来乍到,对于东南事务还有许多不懂。
胡宗宪与俞大猷受宠若惊,但都十分兴奋,他们两个七品小官,人微言轻,如今总算是找到伯乐了。
几人在客栈找了个小角落,李乘风看胡宗宪还有溜须拍马之意,连忙岔开话题,开口问道“大家都已经看到此地局势,你们认为,如果真要镇压倭寇,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俞大猷几乎没有思考,张口就道“当然是日本浪人,首先那帮杂碎是倭人,非我族类处理起来不必手软;其次人又比较少,三下五除二就能拿下。”
“可是那帮人多又奸猾,哪里是一时半刻能捉住的。”戚继光反驳“末将认为应该先安抚百姓,他们常年受倭寇骚扰,想必苦不堪言。况且只要做到军民一心,倭寇定当无所遁形”
李乘风看向胡宗宪,“你是怎么想的”
对方眼睛转了转,好半天才道“下官身处东南,远离京城,不太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