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
林听红着脸,手指在屏幕上虚晃半天,最后也只憋过去三个字我没有。
等了许久,池故没再回。
池大米跳到桌上,趴在她电脑旁边眯着眼懒洋洋“喵”了一声。
林听放下手机,顺着大米柔顺洁白的毛摸了一把,然后在它屁股上抓了抓,把对主人的恼发泄到它身上“池大米,你好胖。”
池大米尾巴一甩,非常天真可爱地又“喵”一声。
算了。
它只是只小猫咪。
它能懂什么人间疾苦呢。
林听这资料一查,就查到了天黑。
瑶姬的故事不难查,网上搜一搜就能出来,她更多的时间是用在看前三部神话系列舞剧上。之前的看只是欣赏,现在再看是一种揣摩和分析,顺便记下一些与传统芭蕾不太相同的地方,打算晚点去三楼练舞室练练。
伸了个懒腰,林听转头寻找大米,最后在床上发现它的踪迹。
小猫咪蜷成个白团子,窝在她枕头上睡得香甜。
枕头上得沾多少毛啊,林听想着,把池大米闹醒了。
一觉醒来的池大米眼睛还睁不开,半眯不眯的就开始打呼噜,林听把它从枕头上面抱下来,果不其然看见上头薄薄一层乱七八糟的白毛。
林听放下大米,遵照池故的嘱托去厨房给它煮鸡胸肉丁,去宠物房拿猫粮的时候她顺便找了找有没有粘毛器,结果能找的地方找遍了也没找到。
鸡胸肉丁煮得很快,她处理完大米的伙食,想到池故那个“随时”,蹲在大米旁边微信搜索池故的手机号码,搜出来一个用户,头像深蓝色底一行白字,昵称就一个字池。
她好奇地点开头像,白字霎时间清晰有事说事。
嗯,也是非常池言池语。
好友申请发过去,等了几分钟,对方才通过。
林听把刚刚拍的大米进食的照片发过去喂好了。
咕咕嗯。
咕咕谢了。
林听坐在地板上,她看着和池故的聊天界面,总觉得心痒手也痒,很想再给他发点什么,但不知道他现在忙不忙,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就这么盯着屏幕发呆。
倒是池故的消息先来了吃完了
林听看了眼优雅进食的大米,抬手又拍一张照片发过去还没。
咕咕
咕咕没说大米。
林听盯着这条消息反应了会儿没说大米。
屋里就俩活物需要进食,那还能说谁。
小泡泡在心里头咕噜咕噜地冒,林听禁不住抿起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这番简短的对话。
林听还没有。
小姑娘靠在墙边曲腿坐着,手机搭在膝盖上,等对方回消息。
好一会儿。
咕咕不饿
如果说前面的消息林听都没脑补出来池故的表情和语气,那么看见这条的一瞬间她有种仿佛真的看见池故在她面前说话的样子。
皱着眉,带点不耐烦,语调压得又低又淡。
但林听知道他的意思
快去吃饭。
她眯眼笑,回过去马上就去。
池故没再回。
林听把中午的饭菜热了热,饭和菜都正好吃完。
她边吃边想,池故的厨艺比七年前还要好了。
然而喻思禾听她说完今天这一天的遭遇,沉默了很久。
林听刚练完舞,坐在椅子上边休息边跟喻思禾聊天,就在她低头去解脚上的足尖鞋时,电话里女人深吸一口气,沉重地出声“牛牛”
“嗯”
手机开着免提,喻思禾脆亮的声音此时格外深沉“我就是在想,前几天还在跟我生气说绝不会低头的人,到底是谁”
林听“”
“那个委屈巴巴地跟我打电话,说如果池故不先道歉,才不会理他的,到底是谁”
“”
“还有”
“没有了,”林听舞鞋脱了一半,抓过手机匆匆打断她,脸在烧,“没有了,别说了。”
小姑娘恼羞成怒,喻思禾在那头笑得花枝乱颤。
林听又羞又窘,不是很想面对过去。
“那是怎么样啊,”笑够了,喻思禾揩掉眼角的笑出来的眼泪花儿,语气正常了些,“你们这算是和好了吗。”
喻思禾的一句话,让林听被冲昏了一天的头脑冷静下来。
她突然缄默,喻思禾也收敛了最后的一点玩笑心思。
现在的轻描淡写,始终抹不去七年前的不欢而散。
喻思禾和林听成为朋友之前,和池故当过一年的同班同学,高一时两人一个班。喻思禾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和当时的池故虽然算不上多熟悉,但也可以算是他朋友圈子里处于边缘地带的交情。
后来高二分班,池故成绩差,分到吊车尾的班级,喻思禾则和林听一个班。
林听和池故的认识反而在和她之前。
高二开学后,所有人都发现那个凶名远扬的校霸一哥身边多了个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在学校里也很有名,和池故的凶名不同,她通常是八卦讨论中令人唏嘘和同情的一方。
高一时,三班教室里经常传出哄笑声。
十几岁的孩子们嘻嘻哈哈,从不掩饰的嘲笑和恶语悉数对准班上一个左耳听力有障碍的少女。
“小聋子,听得见吗”
“小聋子,听说你还会跳舞啊你是不是跳舞的时候重心都是歪的,就像这样”
孩子们怪腔怪调,做着身体重心往右边倾斜的怪动作。
然后他们笑作一团,笑声化为利刃贯穿另一个孩子的心脏。
高一时喻思禾就对这个被嘲笑的,叫做“林听”的孩子有所耳闻。
但包括她在内,相信没有人想到过有一天能见到池故保护这个孩子的景象。
这在宣城三中成了一道人工奇景。
奇景出现之后,刺在那个孩子身上的利刃渐渐地消失了,没人再敢多出声,因为那孩子身边总有一尊瘟神,没人惹得起瘟神。
好景不长。
某一天,一对衣着不菲的夫妻来到学校,接走了林听。
某一天之后,瘟神池故性情大变,发了疯似的学习,规规矩矩地上课,一步一步,从峡谷沟壑中爬出来,登上峰顶。
老实说,喻思禾也不太清楚林听和池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林听离开前和池故吵了一架,一贯软弱的林听那一次却和池故箭弩拔张,而池故,说了很重的话。
谁都没有退让。
喻思禾记得,林听离开学校的时候往九班的方向看了眼,红着眼眶的那是池故所在的班级。
而后她离开,这一走就是七年。
七年,没人敢在池故面前提林听。
瘟神的逆鳞依然是那个孩子。
林听红着脸,手指在屏幕上虚晃半天,最后也只憋过去三个字我没有。
等了许久,池故没再回。
池大米跳到桌上,趴在她电脑旁边眯着眼懒洋洋“喵”了一声。
林听放下手机,顺着大米柔顺洁白的毛摸了一把,然后在它屁股上抓了抓,把对主人的恼发泄到它身上“池大米,你好胖。”
池大米尾巴一甩,非常天真可爱地又“喵”一声。
算了。
它只是只小猫咪。
它能懂什么人间疾苦呢。
林听这资料一查,就查到了天黑。
瑶姬的故事不难查,网上搜一搜就能出来,她更多的时间是用在看前三部神话系列舞剧上。之前的看只是欣赏,现在再看是一种揣摩和分析,顺便记下一些与传统芭蕾不太相同的地方,打算晚点去三楼练舞室练练。
伸了个懒腰,林听转头寻找大米,最后在床上发现它的踪迹。
小猫咪蜷成个白团子,窝在她枕头上睡得香甜。
枕头上得沾多少毛啊,林听想着,把池大米闹醒了。
一觉醒来的池大米眼睛还睁不开,半眯不眯的就开始打呼噜,林听把它从枕头上面抱下来,果不其然看见上头薄薄一层乱七八糟的白毛。
林听放下大米,遵照池故的嘱托去厨房给它煮鸡胸肉丁,去宠物房拿猫粮的时候她顺便找了找有没有粘毛器,结果能找的地方找遍了也没找到。
鸡胸肉丁煮得很快,她处理完大米的伙食,想到池故那个“随时”,蹲在大米旁边微信搜索池故的手机号码,搜出来一个用户,头像深蓝色底一行白字,昵称就一个字池。
她好奇地点开头像,白字霎时间清晰有事说事。
嗯,也是非常池言池语。
好友申请发过去,等了几分钟,对方才通过。
林听把刚刚拍的大米进食的照片发过去喂好了。
咕咕嗯。
咕咕谢了。
林听坐在地板上,她看着和池故的聊天界面,总觉得心痒手也痒,很想再给他发点什么,但不知道他现在忙不忙,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就这么盯着屏幕发呆。
倒是池故的消息先来了吃完了
林听看了眼优雅进食的大米,抬手又拍一张照片发过去还没。
咕咕
咕咕没说大米。
林听盯着这条消息反应了会儿没说大米。
屋里就俩活物需要进食,那还能说谁。
小泡泡在心里头咕噜咕噜地冒,林听禁不住抿起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这番简短的对话。
林听还没有。
小姑娘靠在墙边曲腿坐着,手机搭在膝盖上,等对方回消息。
好一会儿。
咕咕不饿
如果说前面的消息林听都没脑补出来池故的表情和语气,那么看见这条的一瞬间她有种仿佛真的看见池故在她面前说话的样子。
皱着眉,带点不耐烦,语调压得又低又淡。
但林听知道他的意思
快去吃饭。
她眯眼笑,回过去马上就去。
池故没再回。
林听把中午的饭菜热了热,饭和菜都正好吃完。
她边吃边想,池故的厨艺比七年前还要好了。
然而喻思禾听她说完今天这一天的遭遇,沉默了很久。
林听刚练完舞,坐在椅子上边休息边跟喻思禾聊天,就在她低头去解脚上的足尖鞋时,电话里女人深吸一口气,沉重地出声“牛牛”
“嗯”
手机开着免提,喻思禾脆亮的声音此时格外深沉“我就是在想,前几天还在跟我生气说绝不会低头的人,到底是谁”
林听“”
“那个委屈巴巴地跟我打电话,说如果池故不先道歉,才不会理他的,到底是谁”
“”
“还有”
“没有了,”林听舞鞋脱了一半,抓过手机匆匆打断她,脸在烧,“没有了,别说了。”
小姑娘恼羞成怒,喻思禾在那头笑得花枝乱颤。
林听又羞又窘,不是很想面对过去。
“那是怎么样啊,”笑够了,喻思禾揩掉眼角的笑出来的眼泪花儿,语气正常了些,“你们这算是和好了吗。”
喻思禾的一句话,让林听被冲昏了一天的头脑冷静下来。
她突然缄默,喻思禾也收敛了最后的一点玩笑心思。
现在的轻描淡写,始终抹不去七年前的不欢而散。
喻思禾和林听成为朋友之前,和池故当过一年的同班同学,高一时两人一个班。喻思禾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和当时的池故虽然算不上多熟悉,但也可以算是他朋友圈子里处于边缘地带的交情。
后来高二分班,池故成绩差,分到吊车尾的班级,喻思禾则和林听一个班。
林听和池故的认识反而在和她之前。
高二开学后,所有人都发现那个凶名远扬的校霸一哥身边多了个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在学校里也很有名,和池故的凶名不同,她通常是八卦讨论中令人唏嘘和同情的一方。
高一时,三班教室里经常传出哄笑声。
十几岁的孩子们嘻嘻哈哈,从不掩饰的嘲笑和恶语悉数对准班上一个左耳听力有障碍的少女。
“小聋子,听得见吗”
“小聋子,听说你还会跳舞啊你是不是跳舞的时候重心都是歪的,就像这样”
孩子们怪腔怪调,做着身体重心往右边倾斜的怪动作。
然后他们笑作一团,笑声化为利刃贯穿另一个孩子的心脏。
高一时喻思禾就对这个被嘲笑的,叫做“林听”的孩子有所耳闻。
但包括她在内,相信没有人想到过有一天能见到池故保护这个孩子的景象。
这在宣城三中成了一道人工奇景。
奇景出现之后,刺在那个孩子身上的利刃渐渐地消失了,没人再敢多出声,因为那孩子身边总有一尊瘟神,没人惹得起瘟神。
好景不长。
某一天,一对衣着不菲的夫妻来到学校,接走了林听。
某一天之后,瘟神池故性情大变,发了疯似的学习,规规矩矩地上课,一步一步,从峡谷沟壑中爬出来,登上峰顶。
老实说,喻思禾也不太清楚林听和池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林听离开前和池故吵了一架,一贯软弱的林听那一次却和池故箭弩拔张,而池故,说了很重的话。
谁都没有退让。
喻思禾记得,林听离开学校的时候往九班的方向看了眼,红着眼眶的那是池故所在的班级。
而后她离开,这一走就是七年。
七年,没人敢在池故面前提林听。
瘟神的逆鳞依然是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