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真!!!绝世甜剧 (2/2)
,而非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若非如此,他也不会选择扶太子上位
“承鄞并非此意,皇兄爱民如子,对于七名举子的枉死自是气愤难控。只是此案目前大理寺已结案,证据证人皆被高相收买,若想翻案,还需徐徐图之”
“这,这孤该如何是好”
听到李承鄞有逆转之意太子有些喜显于色,见太子这番模样李承鄞不由一笑。这就是他为什么会选择继续支持李承稷的原因了。
身为君王纯良至善可能不合格,但是对于臣下来说,一个良善有恻隐之心的君主可比杀伐狠决的君主更值得效忠,那些污秽腌臜之事,自有臣下去做。
“那五弟对现下有何见解那七名举子之死,孤实在是愧对啊”
李承稷愧疚万分,他竟然无法为那些无辜枉死的举子平反,他有愧
“小不忍则乱大谋,兄长因科举舞弊一事,如今朝堂弹劾兄长的奏章如漫天飞雪,兄长此时若不明哲保身,日后何人能来替那枉死的七名举人平反”
这三年来,李承鄞帮李承稷避过不少陷害阴谋,加之在春猎之时李承鄞对他更是舍身相救,如今的李承稷已把掌控权放在李承鄞的手上,更是信任万分。
李承稷这个太子当的实在摇晃,上面有正经的皇帝把权,下面还有个狼子野心的高相争权,还有个二弟与他强太子之位,幕僚大臣更是少之又少,这才会让他在面对上高相的一个小小计策便会如此束手无策。
这也是如今皇上立李承稷为太子的原因。当今皇上还康健。若不立太子,朝堂众臣议论分说,民心动摇,臣子不稳。
后宫有皇后,前朝有高相,此时若再立个势强聪慧的太子,那他还如何安稳高座龙椅
所以身为长子却母家不盛的李承稷,就成为了太子最好的人选,还能用他来牵制外戚势大野心勃勃的二皇子。
“那五弟可有好的见解”
李承鄞手轻扣茶桌,将心中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脱出。
“皇兄要知,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皇兄若想随心所欲,一展理想与报复,唯有,再上。”
李承稷闻言似惊恐一般后退几步,踉踉跄跄跌坐在塌上,他如今已是太子,面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上,那便是皇帝
“五弟,何出,何出此等狂言”
李承鄞亲手斟茶送进李承稷的手中,他急忙喝下一口微热的茶水,才能平复心中的震惊。
“承鄞知道兄长的满腔抱负,知道兄长想要清理前朝波诡云谲下的一团污秽,豊朝境边更有朔博丹蚩虎视眈眈,还知道兄长想要还豊朝一片光明,太平盛世。而这一切,都是身为太子的兄长,做不到的”
李承稷如醍醐灌顶般醒悟,是了,这所有的一切,他的满腔抱负,只有坐在那个位置上,才会得到实现,只是太子的他,无能为力。
“五弟,你是知道的,我没有强盛的母族支撑,朝堂上更无大臣倚重,就连父皇,父皇都更偏心二弟,你说,我如今该如何”
没有任何太子是不想早一点坐上那个位置的,现在有人告诉他,他可能有机会能早些坐上那个位置。
想想都让李承稷心如铜鼓,却也是六神无主,毫无计策,他只能将所有希望放在这个和他从小便交好更对他舍身相救的五弟身上。
既然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李承鄞自然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计划说出。
“什么你要我去向西洲求亲”
李承稷惊讶万分,西洲不过边境小国,在丹蚩和朔博之间夹缝生存,只能依靠和亲来平定维持局势,他身为豊朝太子,怎能向西洲求亲
李承鄞不由暗暗握紧了手心,想打人,又不能打谁说是让你求亲,那是我未来老婆,轮得到你
“兄长误会了,这只是计策。西洲王与其王妃,育有一嫡女,排行第九,人称西洲九公主。年芳二八,其母是丹蚩王的女儿,深得丹蚩王与西洲王的喜爱。若我豊朝以皇子正妃之位为聘,自然能加深豊朝与丹蚩西洲之间的关系。如同当初的明远公主。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李承鄞语未尽,李承稷就迫不及待说了,如果这个九公主真有五弟说的那般得丹蚩与西洲重视,对他而言确实有一番好处。
但是,正妃之位他已经有了太子妃了,如今的太子妃与他是少年夫妻,情深几许,他是万万不会舍弃的。
“迎娶这位九公主的好处所在,想必不用臣弟多说,但是弊端,确与皇兄大大有碍”
太子不明所以皱眉询问,不是才说有利,又何来弊端就在他正想询问之际,外头传来一阵急忙的敲门声。
“太子殿下,五殿下,陛下有旨,宣两位殿下上前朝议事。”
“孤知道了,立即前去”
太子还想再问,李承鄞抬手打断了他。
“兄长若相信我,待会只要兄长主动向父皇提求亲一事,接下来的一切由臣弟做主。臣弟自会替兄长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太子闻言果然眼泪盈眶,心神动荡,两只手止不住拍着他的肩膀,感动之意已不由言说。
见此李承鄞不由一笑,太子温良敦厚,虽然这点在一个皇帝身上并不合适,但是他看中的就是这点。
若太子和那二皇子一般张扬跋扈,心狠手辣,那他只能另择他人了。
“承鄞并非此意,皇兄爱民如子,对于七名举子的枉死自是气愤难控。只是此案目前大理寺已结案,证据证人皆被高相收买,若想翻案,还需徐徐图之”
“这,这孤该如何是好”
听到李承鄞有逆转之意太子有些喜显于色,见太子这番模样李承鄞不由一笑。这就是他为什么会选择继续支持李承稷的原因了。
身为君王纯良至善可能不合格,但是对于臣下来说,一个良善有恻隐之心的君主可比杀伐狠决的君主更值得效忠,那些污秽腌臜之事,自有臣下去做。
“那五弟对现下有何见解那七名举子之死,孤实在是愧对啊”
李承稷愧疚万分,他竟然无法为那些无辜枉死的举子平反,他有愧
“小不忍则乱大谋,兄长因科举舞弊一事,如今朝堂弹劾兄长的奏章如漫天飞雪,兄长此时若不明哲保身,日后何人能来替那枉死的七名举人平反”
这三年来,李承鄞帮李承稷避过不少陷害阴谋,加之在春猎之时李承鄞对他更是舍身相救,如今的李承稷已把掌控权放在李承鄞的手上,更是信任万分。
李承稷这个太子当的实在摇晃,上面有正经的皇帝把权,下面还有个狼子野心的高相争权,还有个二弟与他强太子之位,幕僚大臣更是少之又少,这才会让他在面对上高相的一个小小计策便会如此束手无策。
这也是如今皇上立李承稷为太子的原因。当今皇上还康健。若不立太子,朝堂众臣议论分说,民心动摇,臣子不稳。
后宫有皇后,前朝有高相,此时若再立个势强聪慧的太子,那他还如何安稳高座龙椅
所以身为长子却母家不盛的李承稷,就成为了太子最好的人选,还能用他来牵制外戚势大野心勃勃的二皇子。
“那五弟可有好的见解”
李承鄞手轻扣茶桌,将心中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脱出。
“皇兄要知,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皇兄若想随心所欲,一展理想与报复,唯有,再上。”
李承稷闻言似惊恐一般后退几步,踉踉跄跄跌坐在塌上,他如今已是太子,面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上,那便是皇帝
“五弟,何出,何出此等狂言”
李承鄞亲手斟茶送进李承稷的手中,他急忙喝下一口微热的茶水,才能平复心中的震惊。
“承鄞知道兄长的满腔抱负,知道兄长想要清理前朝波诡云谲下的一团污秽,豊朝境边更有朔博丹蚩虎视眈眈,还知道兄长想要还豊朝一片光明,太平盛世。而这一切,都是身为太子的兄长,做不到的”
李承稷如醍醐灌顶般醒悟,是了,这所有的一切,他的满腔抱负,只有坐在那个位置上,才会得到实现,只是太子的他,无能为力。
“五弟,你是知道的,我没有强盛的母族支撑,朝堂上更无大臣倚重,就连父皇,父皇都更偏心二弟,你说,我如今该如何”
没有任何太子是不想早一点坐上那个位置的,现在有人告诉他,他可能有机会能早些坐上那个位置。
想想都让李承稷心如铜鼓,却也是六神无主,毫无计策,他只能将所有希望放在这个和他从小便交好更对他舍身相救的五弟身上。
既然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李承鄞自然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计划说出。
“什么你要我去向西洲求亲”
李承稷惊讶万分,西洲不过边境小国,在丹蚩和朔博之间夹缝生存,只能依靠和亲来平定维持局势,他身为豊朝太子,怎能向西洲求亲
李承鄞不由暗暗握紧了手心,想打人,又不能打谁说是让你求亲,那是我未来老婆,轮得到你
“兄长误会了,这只是计策。西洲王与其王妃,育有一嫡女,排行第九,人称西洲九公主。年芳二八,其母是丹蚩王的女儿,深得丹蚩王与西洲王的喜爱。若我豊朝以皇子正妃之位为聘,自然能加深豊朝与丹蚩西洲之间的关系。如同当初的明远公主。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李承鄞语未尽,李承稷就迫不及待说了,如果这个九公主真有五弟说的那般得丹蚩与西洲重视,对他而言确实有一番好处。
但是,正妃之位他已经有了太子妃了,如今的太子妃与他是少年夫妻,情深几许,他是万万不会舍弃的。
“迎娶这位九公主的好处所在,想必不用臣弟多说,但是弊端,确与皇兄大大有碍”
太子不明所以皱眉询问,不是才说有利,又何来弊端就在他正想询问之际,外头传来一阵急忙的敲门声。
“太子殿下,五殿下,陛下有旨,宣两位殿下上前朝议事。”
“孤知道了,立即前去”
太子还想再问,李承鄞抬手打断了他。
“兄长若相信我,待会只要兄长主动向父皇提求亲一事,接下来的一切由臣弟做主。臣弟自会替兄长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太子闻言果然眼泪盈眶,心神动荡,两只手止不住拍着他的肩膀,感动之意已不由言说。
见此李承鄞不由一笑,太子温良敦厚,虽然这点在一个皇帝身上并不合适,但是他看中的就是这点。
若太子和那二皇子一般张扬跋扈,心狠手辣,那他只能另择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