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过后, 卫斯年许久没来老百姓饭馆, 让春妮暗下的猜测全成了泡影。
随着秋季结束,一场霜降过后, 又一年冬天来临。
初冬的寒风吹在尚且穿着秋衣的人身上有些冷, 然而北平城里却有一部分人开始热闹起来。
“打倒小日本, 还我中华”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立即停止内战”
冬日的晨光下,嘹亮的口号响彻北平城,街上的队伍热火朝天。
钱宝珠此时正在柜台后拨着算盘, 循声抬头望去,看见一队高举旗帜举手呐喊的学生从自家饭馆门口路过。
等到示威的学生队伍离开,店里的食客们纷纷对此议论开。
有的说这些年轻学生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正经的本领不去学习, 竟搞些形式上的玩意能起啥用。
有的道这种爱国行为是值得表扬的,起码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借以引得上头人的重视, 说不定能将问题解决呢。
大家争论了一会儿,过后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事不关己地该干嘛就干嘛。
然而没过几天,学生们搞出来的爱国抗日运动演变成了为抗日演讲, 鼓励百姓捐款, 国之有难,匹夫有责, 希望每一个人都尽量捐献一份力量。
这么一来, 就关乎到众人切身的利益了。
唇亡齿寒, 眼看着外敌都要猖狂地打进来,即便是为了自身安危,大众们也开始响应号召慷慨解囊助战。
街上的商铺不可避免地几乎都出了血,钱家的老百姓饭馆也随大流捐了一笔。
“希望这钱是真用到打倭寇身上去了。”钱有财看着收钱的士兵远去,回头叹了口气。
钱宝珠觉得大约可以,毕竟东北和沿海形势已是十分紧张,如果连这种时候都有人敢朝民众捐款伸手,那政府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无论外面是怎样的风起云涌,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
所以,别看城里闹的厉害,钱家的小饭馆里食客也没见减少,生意一如既往的不错。
大家看着热闹过着日子,能潇洒一天是一天,忧国忧民的大事自有上头来操心,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顶着。
因为生意好,手头又有余钱,钱宝珠在寒冬来临前准备为家里人做新棉衣。
以往在家这些针线活计都是春妮负责,但现在她忙着店里的工作腾不出空,而钱宝珠自己只会钉纽扣缝补丁,再多就不行了,根本没打算动手。
因此她打算找人来做,不过是多花些钱,省时又省力。
立冬那天,晌午过后饭馆里不忙,钱宝珠趁机出去一趟,准备找家裁缝铺谈谈做棉衣的事情。
由于正值冬初时节,同一条街上的裁缝铺里基本都排满了订做棉衣的单子,她即使去了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拿到新棉衣穿,还不如去别的街区转转看。
钱宝珠出门时天上下着零星的小雨,春妮帮她准备了一把黑伞。
这回她并没有乘电车,而是叫来辆黄包车坐上,让车夫拉着沿街走,看到有裁缝铺的话就停下来。
他们这边相当于是一个平和的居住区,人口不少,所以隔壁两条街的衣铺生意基本也都是排的满满当当。
钱宝珠只好扩大寻找范围,不信找不到一家做冬衣的铺子。
索性当寻摸到第三天街上时,终于有家规模大一点的裁缝铺接了她的棉衣单子,让她交上定金留下地址,到时会有人专门去她家里量尺寸问要求。
店家服务不错,钱宝珠觉得寻了这么长时间找到这里也值了。
弄好一切再出来的时候,天空已经从零星小雨转变成下盐籽子,看来待会儿估计要下雪。
“这位小姐,还坐车吗”
刚才拉她过来的车夫还等在门口,见她出来赶紧用汗巾甩了甩脚踏上落的白盐籽,殷勤地过来询问。
钱宝珠点点头,收了伞顺势坐上去。
车挡蓬已经被车夫拉开,坐在里面可以很好地挡住外面飘洒的风雨,却不会遮挡住客人看向外界的视线。
回去的路上,因为不用再特意寻找裁缝铺,所以黄包车走的很快。
钱宝珠一边在心里算着这次做冬衣的大致开销,一边留神注意着外面的情况和走过的位置,忽然间就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在前头街角一闪而过,后面貌似还跟着个人。
“师傅,速度能加快点吗我好想看到有朋友在前面路口。”她立即招呼着问。
“好嘞”
车夫吆喝一声应下,随即跑步而起,迅速朝她说的那个路口拉过去。
随着车子接近,钱宝珠确定自己没认错,路边那个刚转过街角的人正是卫斯年,且他后面确实跟着一个人,只是行动上鬼鬼祟祟不像是认识的,倒好似在悄悄跟踪前者。
这种情况,怎么看都不正常。
钱宝珠没有多做考虑就立即吩咐车夫,让他路过卫斯年时把车停一下。
“卫大哥,没想到还能在这儿遇见你。”车停下,她笑着若无其事地摇手打招呼,余光中看见那个跟踪的人随之停下,装模作样地就站在不远处。
卫斯年看到她怔了下,同样也没想到能在街上遇到。
“你来这边做什么马上就要下雪了,快回家去吧。”他关心地说道,殊不知自己肩上头上已是落了一层白,全是没化的白盐籽。
钱宝珠瞧见也知他肯定没带伞,又思及正跟踪他的那人,最终咬咬牙下了决定。
“这不是马上要过寒冬,我出来找家裁缝铺子做冬衣呢。”
“确实就快下雪了,卫大哥要去哪儿,不如上车稍你一程吧。”她开口邀请着,眼睛却频频往他身后的方向看。
这么明显的眼色,卫斯年不会不懂,然而要不要蹭车,令他犹豫了一瞬。
钱宝珠仗着后面那人看不到她在挡蓬下的表情,再次朝卫斯年使眼
随着秋季结束,一场霜降过后, 又一年冬天来临。
初冬的寒风吹在尚且穿着秋衣的人身上有些冷, 然而北平城里却有一部分人开始热闹起来。
“打倒小日本, 还我中华”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立即停止内战”
冬日的晨光下,嘹亮的口号响彻北平城,街上的队伍热火朝天。
钱宝珠此时正在柜台后拨着算盘, 循声抬头望去,看见一队高举旗帜举手呐喊的学生从自家饭馆门口路过。
等到示威的学生队伍离开,店里的食客们纷纷对此议论开。
有的说这些年轻学生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正经的本领不去学习, 竟搞些形式上的玩意能起啥用。
有的道这种爱国行为是值得表扬的,起码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借以引得上头人的重视, 说不定能将问题解决呢。
大家争论了一会儿,过后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事不关己地该干嘛就干嘛。
然而没过几天,学生们搞出来的爱国抗日运动演变成了为抗日演讲, 鼓励百姓捐款, 国之有难,匹夫有责, 希望每一个人都尽量捐献一份力量。
这么一来, 就关乎到众人切身的利益了。
唇亡齿寒, 眼看着外敌都要猖狂地打进来,即便是为了自身安危,大众们也开始响应号召慷慨解囊助战。
街上的商铺不可避免地几乎都出了血,钱家的老百姓饭馆也随大流捐了一笔。
“希望这钱是真用到打倭寇身上去了。”钱有财看着收钱的士兵远去,回头叹了口气。
钱宝珠觉得大约可以,毕竟东北和沿海形势已是十分紧张,如果连这种时候都有人敢朝民众捐款伸手,那政府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无论外面是怎样的风起云涌,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
所以,别看城里闹的厉害,钱家的小饭馆里食客也没见减少,生意一如既往的不错。
大家看着热闹过着日子,能潇洒一天是一天,忧国忧民的大事自有上头来操心,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顶着。
因为生意好,手头又有余钱,钱宝珠在寒冬来临前准备为家里人做新棉衣。
以往在家这些针线活计都是春妮负责,但现在她忙着店里的工作腾不出空,而钱宝珠自己只会钉纽扣缝补丁,再多就不行了,根本没打算动手。
因此她打算找人来做,不过是多花些钱,省时又省力。
立冬那天,晌午过后饭馆里不忙,钱宝珠趁机出去一趟,准备找家裁缝铺谈谈做棉衣的事情。
由于正值冬初时节,同一条街上的裁缝铺里基本都排满了订做棉衣的单子,她即使去了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拿到新棉衣穿,还不如去别的街区转转看。
钱宝珠出门时天上下着零星的小雨,春妮帮她准备了一把黑伞。
这回她并没有乘电车,而是叫来辆黄包车坐上,让车夫拉着沿街走,看到有裁缝铺的话就停下来。
他们这边相当于是一个平和的居住区,人口不少,所以隔壁两条街的衣铺生意基本也都是排的满满当当。
钱宝珠只好扩大寻找范围,不信找不到一家做冬衣的铺子。
索性当寻摸到第三天街上时,终于有家规模大一点的裁缝铺接了她的棉衣单子,让她交上定金留下地址,到时会有人专门去她家里量尺寸问要求。
店家服务不错,钱宝珠觉得寻了这么长时间找到这里也值了。
弄好一切再出来的时候,天空已经从零星小雨转变成下盐籽子,看来待会儿估计要下雪。
“这位小姐,还坐车吗”
刚才拉她过来的车夫还等在门口,见她出来赶紧用汗巾甩了甩脚踏上落的白盐籽,殷勤地过来询问。
钱宝珠点点头,收了伞顺势坐上去。
车挡蓬已经被车夫拉开,坐在里面可以很好地挡住外面飘洒的风雨,却不会遮挡住客人看向外界的视线。
回去的路上,因为不用再特意寻找裁缝铺,所以黄包车走的很快。
钱宝珠一边在心里算着这次做冬衣的大致开销,一边留神注意着外面的情况和走过的位置,忽然间就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在前头街角一闪而过,后面貌似还跟着个人。
“师傅,速度能加快点吗我好想看到有朋友在前面路口。”她立即招呼着问。
“好嘞”
车夫吆喝一声应下,随即跑步而起,迅速朝她说的那个路口拉过去。
随着车子接近,钱宝珠确定自己没认错,路边那个刚转过街角的人正是卫斯年,且他后面确实跟着一个人,只是行动上鬼鬼祟祟不像是认识的,倒好似在悄悄跟踪前者。
这种情况,怎么看都不正常。
钱宝珠没有多做考虑就立即吩咐车夫,让他路过卫斯年时把车停一下。
“卫大哥,没想到还能在这儿遇见你。”车停下,她笑着若无其事地摇手打招呼,余光中看见那个跟踪的人随之停下,装模作样地就站在不远处。
卫斯年看到她怔了下,同样也没想到能在街上遇到。
“你来这边做什么马上就要下雪了,快回家去吧。”他关心地说道,殊不知自己肩上头上已是落了一层白,全是没化的白盐籽。
钱宝珠瞧见也知他肯定没带伞,又思及正跟踪他的那人,最终咬咬牙下了决定。
“这不是马上要过寒冬,我出来找家裁缝铺子做冬衣呢。”
“确实就快下雪了,卫大哥要去哪儿,不如上车稍你一程吧。”她开口邀请着,眼睛却频频往他身后的方向看。
这么明显的眼色,卫斯年不会不懂,然而要不要蹭车,令他犹豫了一瞬。
钱宝珠仗着后面那人看不到她在挡蓬下的表情,再次朝卫斯年使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