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你店里难道只有这两样东西么”少年眼珠子滴溜溜地打量,见不大的大堂里竟坐了不少人,又都是干了半天活,跑来吃中饭的,身上难免有些味道。

    他素来讲究,自然不满,拧着眉头小声嘟囔,“小破店一家,还没几个菜,能有多好吃,果真是气昏了脑子,浪费时间罢了。”

    想到此处,就打算转身离去。

    林雍是跟着他进来的,少年转身时,并未注意到此处,直接与他合身撞在一块。

    “哎哟。”少年低呼了声,显然是不喜与人亲近,迅速变了脸色,脚步跟着退后,与林雍拉开了距离,“你凑的离我这般近做什么”

    “未曾料想客官会在此转身,对不住。”林雍道歉的很快。

    他与人说话时,习惯注视对方双目。

    可少年却目光飘忽,并不与他视线相对,很明显在逃避与林雍的交谈。

    “算了。”少年揉了下有点空的肚子,小声自语,也不知是在跟谁说话。

    “请问要点什么”

    “鼎边糊吧。”

    少年也不知这是个什么,胡乱点了个尝鲜。

    在他看来,这种简陋的小店能有何美味,不过是看在人已进来的份儿上,才将就着尝尝。贵也就贵点,总不差这十来文。

    林雍注视着少年,等他脸上的神情渐渐平静下来,才点了点头,挽起袖子,叫程春娥来招呼人。

    他径直走进厨房,下了一碗鼎边糊,从窗口递出去,人没有动,而从窗口里打量少年。

    只见他百无聊赖地在桌上比划,程春娥将鼎边糊端到他面前,也只是点了下头,就用袖子擦了擦筷子,好奇地拨了着米片。

    程春娥没忍住,“客官咋不吃”

    “这是面片么”少年想用筷子夹,可这只不过是用米浆烙出来的米片,又嫩又软,轻轻一用力就断成了两截。

    “看起来软绵绵的,一点没劲,能好吃”最后一句,他说的很小声。

    只是程春娥就站在他边上,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她自然是晓得鼎边糊有多美味,生意有多红火,听得这话,心里不免有些不忿。

    “客官吃都没吃,咋知不好吃”程春娥没忍住出声,说完就后悔了,正好另一桌有人吃完结账,她低声说了句对不住,就赶紧低头走了。

    少年肚子又咕噜叫了起来,他弃了筷子,用勺子先喝了一口汤。

    鼎边糊的汤很浓,热腾腾的十分烫口。

    因着不停加入河鲜烧煮的缘故,刚一入口,那股鲜味就在唇舌间弥漫开;米糊软嫩,无需用牙齿咀嚼,再加上煎的金黄焦脆的猪肉渣子,咬一口香味浓郁,回味无穷。

    光只是这一勺,就已藏了数种滋味,令少年微微一怔。

    他是惯常吃好东西的人,自然不同于寻常人那般狼吞虎咽,而是细细品尝,将之当做享受。

    这道鼎边糊看似简单,尝起来却是质朴到极点的美味,完全不逊色于汴京最大的正店,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几口下去,鼎边糊就已去了小半。

    少年肚子微饱的同时,目光突然瞥见小窗出林雍的面目,握着勺子的手一僵,几乎有些仓皇地低下头,不敢与他直视。

    今日省试放榜,周定元再次落选。

    这已不是第一回。

    他自小聪颖,不过十一岁,就已考过了解试,从商的父亲兴奋至极,便举家搬到了汴京,替他请名师,只求他高中状元,光耀门楣,平步青云。

    就连定元二字,也寄予厚望,望他连定三元。

    三年前,背负先生与父亲的厚望,周定元参加了考试,但结果却是名落孙山,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若只这样也就罢了,周父希望落空,恨他不上进,便以竹条抽他掌心,罚跪一日一夜,滴水未进,最终昏厥在祠堂前。

    幸而周母心软,百般恳求,周父才费了不少功夫,将他送进了国子监插班旁听。

    如今三年过去,承蒙诸位博士、直讲教导,可他却如当年那般无所长进,周定元不知还有何种面目回家面对父母,是而在街上游荡,才见到了新开张的一绝。

    他心中气苦又烦闷,说话间不自觉失了气度,变得刻薄起来。

    此时几口热汤下腹,才渐渐地醒悟过来。

    错是在他,又跟这店主有什么相干

    更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到北宋开饭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时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时雾并收藏穿到北宋开饭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