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九一章 (2/2)
一点是一点啊
况且这种情况,主家肯定是要摆宴大肆庆祝,从他们刚才的表现看,这一户显然也不差钱,帮帮忙若是还能捞到油水,那就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了
可大伙刚要行动,却见那群等报的书生们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显然是还在等着捷报。
好家伙,人与人的差距真是比人与狗都大他们都要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这些人居然还不满足呢
这些书生们,自然都是在陪谢良钰等的。
考生们对自己的水平多少都有点数,尤其是安平县就那么大点儿地方,谁的学问高低,谁最有可能高中桂榜,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谢良钰作为安平县的小三元,这两年在学问上的名声更是鹊起,以至于大伙总觉得,就算全县只中得一个人,那也该是他的。
倒没想过这么高的名次,可他同门师兄都中了第三名亚元,这位大才子,总不可能落了榜吧
能住在叶家这小院儿的,大致都不是什么嫉贤妒能之人,此时看着倒比谢良钰本人还着急他自己倒是站在那里,英俊的面容一片沉静,简直是大将之风。
小院中一下子前所未有地寂静下来,大家屏着呼吸静静等着,像是笃定会再有报子上门。
梅娘也焦灼地在后院走来走去,伸长了耳朵听前头的动静,虎子刚刚跑来跑去地跟她报信,她真心实意为前头那些人欣喜,可心里也愈发焦灼起来。
她甚至已经想到万一相公这次落了,定要好生安慰呸呸呸,怎么能想这些不吉利的东西
此时已近中午,太阳升到最高处,烈烈地烤着,虽是深秋,但秋老虎还厉害得很,大伙在太阳下站了一上午,不觉便出了一身的汗。
隐隐约约的,又听见巷口有热烈的锣鼓声响起来。
“不是吧真还来”
“听这声比之前都大得很啊”
“废话,这时候,肯定是解元郎的贺仪了,那能和之前一样嘛”
“哎哎,朝这边来了听着是朝这边来了”
谢良钰稍微动了动,眼中也终于闪过一丝激动的神色。
真的是
那盛大的声音渐渐近了,一行人披红挂绿,敲锣打鼓,高高簇拥着一块镶了金边的牌匾,再人群的注视中施施然而来。
为首的那位骑在高马上,远远便抱了拳,高声贺道“恭喜安平谢老爷讳良钰,高中河东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院中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集中在谢良钰身上,他终于笑开来,迎上前去,接了那块威风凛凛的牌匾。
谢良钰这个解元郎的名字,在半天之内就传遍了咸名城。
原本他虽是小三元,毕竟档次还没有上来,而如今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了举,就有资格走进大佬们的视线范围之中了。
那天之后,各种酒会诗会的邀约就没有断过谢氏族人也大多都在咸名,这下子都不用劳烦官府遣人上安平报喜,直接便是整个家族一起庆祝的喜事。
当然,就以河东省现在这个混乱的状态,一切都从简,能组织起考试就不错了,想再像和平年代那样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怕是有些不现实。
谢良钰倒不在意这个,他本来就是个穿越者,对原主的身份没那么多归属感,并不需要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场,倒是老族长颇有些遗憾。
谢家出了谢良钰这么个人才,本来是能在十里八乡都昂首挺胸一番的,可惜了,现在这战乱,大伙能顾上活着就不错,却没了往日的平安和热闹。
这日,谢良钰和叶审言一同参加诗会回来,与叶老、梅娘虎子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用了晚饭。
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比之父子关系也不差什么,相处这么久,他们早便不必像从前那样恪守礼节,梅娘的手艺好,大伙坐在一起吃,也显得热闹些。
叶老夹了一口小菜,笑眯眯地问道“你们两个,近日里也该庆祝得差不多了吧,打算什么时候动身上京啊”
谢良钰和叶审言对视一眼,又看看梅娘,笑回道“老师看呢”
进京赶那春闱,确实是越早动身越好,一来是熟悉环境,二来,也能凑上一段安安静静不被打扰的复习时间,这就很重要了。
叶老提起这件事,果然有下文“我在想,言儿与我出来这么久,也是该回家了。”
况且这种情况,主家肯定是要摆宴大肆庆祝,从他们刚才的表现看,这一户显然也不差钱,帮帮忙若是还能捞到油水,那就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了
可大伙刚要行动,却见那群等报的书生们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显然是还在等着捷报。
好家伙,人与人的差距真是比人与狗都大他们都要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这些人居然还不满足呢
这些书生们,自然都是在陪谢良钰等的。
考生们对自己的水平多少都有点数,尤其是安平县就那么大点儿地方,谁的学问高低,谁最有可能高中桂榜,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谢良钰作为安平县的小三元,这两年在学问上的名声更是鹊起,以至于大伙总觉得,就算全县只中得一个人,那也该是他的。
倒没想过这么高的名次,可他同门师兄都中了第三名亚元,这位大才子,总不可能落了榜吧
能住在叶家这小院儿的,大致都不是什么嫉贤妒能之人,此时看着倒比谢良钰本人还着急他自己倒是站在那里,英俊的面容一片沉静,简直是大将之风。
小院中一下子前所未有地寂静下来,大家屏着呼吸静静等着,像是笃定会再有报子上门。
梅娘也焦灼地在后院走来走去,伸长了耳朵听前头的动静,虎子刚刚跑来跑去地跟她报信,她真心实意为前头那些人欣喜,可心里也愈发焦灼起来。
她甚至已经想到万一相公这次落了,定要好生安慰呸呸呸,怎么能想这些不吉利的东西
此时已近中午,太阳升到最高处,烈烈地烤着,虽是深秋,但秋老虎还厉害得很,大伙在太阳下站了一上午,不觉便出了一身的汗。
隐隐约约的,又听见巷口有热烈的锣鼓声响起来。
“不是吧真还来”
“听这声比之前都大得很啊”
“废话,这时候,肯定是解元郎的贺仪了,那能和之前一样嘛”
“哎哎,朝这边来了听着是朝这边来了”
谢良钰稍微动了动,眼中也终于闪过一丝激动的神色。
真的是
那盛大的声音渐渐近了,一行人披红挂绿,敲锣打鼓,高高簇拥着一块镶了金边的牌匾,再人群的注视中施施然而来。
为首的那位骑在高马上,远远便抱了拳,高声贺道“恭喜安平谢老爷讳良钰,高中河东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院中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集中在谢良钰身上,他终于笑开来,迎上前去,接了那块威风凛凛的牌匾。
谢良钰这个解元郎的名字,在半天之内就传遍了咸名城。
原本他虽是小三元,毕竟档次还没有上来,而如今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了举,就有资格走进大佬们的视线范围之中了。
那天之后,各种酒会诗会的邀约就没有断过谢氏族人也大多都在咸名,这下子都不用劳烦官府遣人上安平报喜,直接便是整个家族一起庆祝的喜事。
当然,就以河东省现在这个混乱的状态,一切都从简,能组织起考试就不错了,想再像和平年代那样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怕是有些不现实。
谢良钰倒不在意这个,他本来就是个穿越者,对原主的身份没那么多归属感,并不需要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场,倒是老族长颇有些遗憾。
谢家出了谢良钰这么个人才,本来是能在十里八乡都昂首挺胸一番的,可惜了,现在这战乱,大伙能顾上活着就不错,却没了往日的平安和热闹。
这日,谢良钰和叶审言一同参加诗会回来,与叶老、梅娘虎子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用了晚饭。
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比之父子关系也不差什么,相处这么久,他们早便不必像从前那样恪守礼节,梅娘的手艺好,大伙坐在一起吃,也显得热闹些。
叶老夹了一口小菜,笑眯眯地问道“你们两个,近日里也该庆祝得差不多了吧,打算什么时候动身上京啊”
谢良钰和叶审言对视一眼,又看看梅娘,笑回道“老师看呢”
进京赶那春闱,确实是越早动身越好,一来是熟悉环境,二来,也能凑上一段安安静静不被打扰的复习时间,这就很重要了。
叶老提起这件事,果然有下文“我在想,言儿与我出来这么久,也是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