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会去你们学校看你,你别想着糊弄我。”
沈寒露立马保证“二姐,我既然来念书了,就一定会好好学,你放心吧。至于能不能考进全校前十,姐,这事儿就由不得我了,对吧。我倒是想考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市第一。但想的美可没用啊,高中课业比初中难,我万一跟不上也没法子。”
实际上在沈寒露心里,她是打算走低调路线的。
老师上课讲的知识自然是要好好听讲好好学的,但是考试的时候她要控制住自己,成绩要保持在不好不坏这个程度。
不显眼,不引人注目,最好可以在班级里达成隐形人的成就。
沈芬说“不说成绩,反正你的学习态度要端正。要是让我知道你念书不够努力,你就等着吧。”
“嗯嗯,一定一定,二姐你放心。”
“我这心啊是放不下来,以前我总觉得我家小妹自小聪明伶俐,体贴又懂事。尤其我当了老师,教了初中,见的学生真是一个比一个不听话。我还时常感慨,都是初中生,你比这些学生强多了。没想你实在是不禁夸。这叛逆期真是说来就来,拦都拦不住。反正啊五妞,我是会时时刻刻盯着你的,你不要给我淘气。”
沈寒露只能乖巧点头。
沈芬看着包好的三十多个饺子,又看了看手表“这都十一点五十了,五妞,你先去接点儿水,把这包好的饺子先煮了。等煮熟捞出来晾一晾,放饭盒给刘和,咱们吃下一拨。”
说着沈芬把包好的饺子从案板放到高粱杆儿做的蓖帘上,摆的整整齐齐,又问“对了,五妞,你早上吃什么了饿不饿你要是饿了,就吃点糕点。”
沈寒露其实倒第二班公交那会儿很饿,饿的前胸贴后背的。但是饿劲儿过去,就没胃口不饿了。
“不饿,对了二姐,我二姐夫呢怎么中午了他也不在家”
“我公爹淘到了一本什么古书,那书现在是我公爹的心头好,你姐夫就是想拿回来看我公爹都舍不得。怕他一不小心糟蹋了书。你姐夫呢,也爱这些,为了看书,他得去我公婆家洗干净手坐书房椅子上被我公爹盯着端端正正的看。都这会儿了他还没回来,估计今儿中午他就在我公婆家吃饭,不会回来了。咱吃咱的,没必要等他。”
沈芬说着就觉得好笑“我呀,就盼着将来生的孩子不要学了他爷爷爸爸这股子痴劲儿。爱书爱的呀,比爱儿子闺女,老子娘的都爱。书可真是他们的心肝宝贝。这父子俩一样样的,每个月的工资全拿来买书了,我公爹靠着我婆婆的工资生活,你二姐夫呢,靠着我的工资生活。”
沈寒露嘴上说着“这怎么能是痴劲儿呢,这是人家的爱好。人有爱好多好啊。何况这还是读书的爱好,这才是文化人嘛。再说了,书读的多了总没有坏处,长见识嘛。比那些抽烟喝酒的强多了。”
但在心里她又忍不住的担心,不说二姐这一家子的职业,就只说二姐夫还有二姐公爹这爱好,爱书,爱看书,爱收集古书。这搁往前或者往后二十年都是挺好的事情。
文雅有内涵,高端有档次。
但是放六六年之后这十年,指不定会被人歪曲成什么样。
他二姐夫的书柜就在客厅里,书柜里有什么书沈寒露大概也是知道的。
可以说,他这一书柜的书等en开始后没有几本是能留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书都会被烧了。
不说家里有这些书对二姐二姐夫的影响,只说到时候hongeibg烧毁这些书,按着她二姐夫曾文这对书的痴劲儿,说不准会跟hongeibg直接打起来。
还有二姐的公爹曾教授,都是五十大几快六十的人了,老胳膊老腿的,万一和hongeibg为了爱书争执起来就是闪个腰都够呛。
沈寒露真是越想越头疼,她只能在风起后慢慢劝说二姐夫一家了,曾教授夫妻两有文化,有见识,到时候发现风向不对应该会懂得取舍的。
书再宝贵,也不如人的性命珍贵啊。
煮上水,沈芬自己在外屋包饺子,让沈寒露在炉子旁看着锅,别沸腾溢出来。
饺子煮好,一个个又摆在蓖帘上晾着。
热饺子直接放饭盒里容易粘在一起,放凉就不会有这问题了。
沈寒露把饺子一一摆好,煮破皮的饺子单独捞一个小碗里,这几个自然不好送人吃。
她看着这一个个圆润可爱的小饺子,心里忍不住得意自己的手艺。
这时只听有敲门的声音,沈芬让沈寒露去开门,又把桌上的案板,馅儿盆,面团端厨房,顺手拿抹布把桌子擦了。
打开门,来的果然是刘和。
刘和站在门外,把沈寒露的包袱递给她,说“东西送到了,我就不进去了。”
刘和是回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同沈寒露说的是在安顿好嫂子后抽空把她的东西送沈芬家。
一看表,都十一点半了。
从他们单位去沈芬家骑自行车来回得一个小时。
他嫂子是下午三点的火车,他得赶在两点半前把嫂子还有立新送去火车站。
从他们单位到火车站坐公交得有个二十分钟。
但去火车站的公交是半个小时一趟,火车站这趟路过他们单位的时候是一点五十到两点十分不等。
算来算去,刘和得在一点半前就回到电机厂。
从三中到电机厂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他怎么也得在一点前去了三中。
可十二点到一点正是饭点。
刘和并不打算去沈芬家里蹭饭,他又脑子一时糊涂,答应了沈寒露中午帮她送行李。
往后延,等三点送嫂子立新上了火车,三点半回了单位,四点多就能给沈寒露把东西送来。
只是他之前答应了沈寒露是晌午,又怕她真在家里等。
左思右想下,刘和还是决定先送过去,省的让小丫头觉得他不守信。
东西放下了,这会儿才十二点半多些。
刘和不打算给人家添麻烦,放了东西转身就要走。
沈寒露见刘和额头上有一层薄薄的汗,想来是骑车太累,加上现在是阳历的八月底还没入九月,大中午的太阳也晒,忙掏出手帕递给他“二哥,你擦一下汗吧。”
刘和看她担忧又愧疚的眼神,没有拒绝,接过手帕,摘了眼镜,擦了一下脸。
沈寒露的手帕上有股淡淡的茶香味儿。
这是因着沈满囤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爱喝茶。
每回他喝剩下的茶叶,沈寒露都要仔细的收起来晾干。
家里洗衣服用的肥皂便宜,但味道很冲,沈寒露不喜欢那个味儿,觉得太刺鼻。
每回洗衣服用肥皂洗过,去了污渍,她总要拿茶叶再搓一搓,好让茶香盖过肥皂的味道。
所以不止她的手帕上有些茶香,要是放在以前,挨着她站的近了,也能闻道她衣服上也有一点淡淡的茶香味儿。
但是现在沈寒露是一点儿也不想做出格的事情,在恢复记忆后,她再洗衣服就没继续用废茶叶去味了。
只有手帕是她上学时候用的,放假她在家有自己的毛巾,这手帕一个多月前洗了就没再使用过。所以才会有些微的茶香清香。
沈寒露发现刘和他不戴眼镜比戴眼镜的时候还要更好看一些,他的眼睛算是桃花眼,眼睛细长,眼尾上翘,显得年纪很小,像是十的少年。
当然刘和现在年纪也不大,不过才二十岁,只是他跳级上学,高中毕业的早,上班也比旁人早一些。
戴上眼镜,他就显得成熟了一些,看上去很有能耐,很有本事。
擦了汗,刘和就要离开。
沈芬忙出来说“这电机厂距离三中可不近,你这骑车也费事儿,来,先来屋子里喝口水。”
说完她又念沈寒露“都读高中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都不知道请人进屋吗”
刘和推辞不过,只能进屋。
沈芬和沈寒露做了个眼色,让她去厨房把饺子放饭盒里。
水是糖水,刘和喝着水,沈芬先向他表示了感谢,又寒暄几句,最后问到了刘和的工作“你现在还是在电机厂当助理员吗”
“我前些时候升成了技术员,不干助理员的活儿了。”
沈芬一听很是惊讶“我记得一般技术人员得当一年到三年的练习生才能升成助理员,助理员怎么也得干五六年才能当技术员。刘和,你上班这才三四年吧竟然就当了技术员,你也太能干了吧”
刘和笑着说“我只是运气好,当练习生的时候干了小半年正好被我师傅看中,收了我当他的助理员。我助理员又干了三年,前些儿我师傅说我该出师了。我也能独立完成一些工作,所以就升成技术员了。”
沈芬感慨“还是你自己能干有本事。你才二十岁就当了技术员,那岂不是说你三十五之前就能当上工程师。刘和,你真厉害。”
沈寒露在厨房听着她二姐的谈话,心里也觉得刘和未免太厉害了吧。
刘和只比她大四岁,人家现在事业都小有成就了,她呢,还是一条咸鱼。
喝了水刘和就起身告辞,说准备回去送他嫂子侄子去坐火车。
沈芬没再留他,让沈寒露送刘和下楼。
沈寒露拿着饭盒,饭盒外头有网兜兜着,到了楼下,把饭盒递给刘和“二哥,多谢你,实在是麻烦你了。这是午饭,有些凉,你回去热一下再吃。”
刘和见这么一小会儿沈寒露就拿出来饭盒,便知道这是早给他准备好的,估计是怕他中午过来时间太紧凑不愿意留下吃饭,就装饭盒里了。
他向来是很细心周到的人,没想这回大意了,他也知道,这饭盒不收也不好,这是沈芬沈寒露两姐妹的谢礼。
他就把饭盒接过来,说“成,我也谢谢你们给我的午饭,等我吃了饭抽空把这饭盒送过来。”
沈寒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个,刘二哥,这饭盒是我的饭盒,不过是备用的,我还有一个,这个不着急用。等你有时间了直接送一中就行。”
沈芬让沈寒露把饺子装她家的饭盒里,可一时之间沈寒露没找着沈芬家的饭盒。
正好她有两个饭盒,一个是她上初中的时候买的,另一个是她初三的时候大姐上班的供销社有几个略微有些小瑕疵的饭盒便宜处理,大姐就又给她买了一个。
找不着二姐家的饭盒,沈寒露就把自己的拿出来了。
刘和把饭盒的兜挂自行车把手上“行,说起来你也是在一中念高中啊。我高中也是在一中念的。一中离我们单位近,骑自行车十来分钟就到了。等你开了学,我就把饭盒还你,顺便还能再看看母校。”
说完他跨上自行车“行了,你回去吧,我也走啦。”
“路上小心。”
沈寒露目送着刘和离开,心里忍不住想刘和这个老乡还真挺不错的,真热心肠。
回了二姐家,沈寒露和沈芬把剩下的饺子包了,沈芬还在念叨刘和太能干,才二十岁,就是电机厂的技术员了。
不管什么厂子里,技术员的工资向来比普通工人高。
一般正式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有二十八到三十三不等,像沈芬这种中学教员也就是初中老师,工资也就是个三十多。
虽然不论是普通工人还是学校老师,上班的时日久了,工资也能增加。
就像是沈寒露她爹之前是木器厂的工人,一级的时候每个月有三十一块钱的工资,到他爹被精简的时候已经是四级工人了,每个月有五十二块八的工资。
所以哪怕被精简,工厂也给了他爹三千的补助金,毕竟他爹要是正常上班,不说票证,只说工资每年就有六百多。
他爹精简回乡的时候才四十岁,要是再上二十五年班,能有一万五一万六的工资,而且他爹这二十五年要是还在木器厂上班,怎么也能升到五级工人,工资还得升。
就是退休了,也能从厂子里领退休金。
当工人是级别越高,工资越高,像八级工人,每个月工资就小一百呢。
当老师呢,是十二级工资最低,一级工资最高。
不管是老师还是工人,最开始转正后工资只有三十左右。
但是技术员打底一般都是五十以上,等升到了工程师工资就是一百打底了。
沈芬有些感叹的说“像我这当老师,干个年说不定才能升一级。但人家手里有技术的,当练习生的时候工资就有三十,干得好很快就能升成助理员。助理员的工资都是四十多。我呀,要想工资升到五十,怎么也得教八年十年的书,带完三四届的学生。”
说完沈芬又同沈寒露说“五妞,姐姐们念书的时候没什么经验,只觉得念完小学就该念初中,念了初中念高中,高中上完就该参加工作了。虽然我上了师范,你大姐三姐四姐呢,都会算账,勉强能说有个手艺,有个技术。但我们这技术也没法和刘和这种比。五妞啊,你上大学的时候还是该考虑一下学这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专业,这样毕业了不愁工资低,更不愁没工作。”
“三姐,你考虑的也太远了吧,再说我感觉这种技术专业高中就得学理科。可我想学文科。”
“学文科也行啊,将来也可以进机关工作。机关的工资也不低,最主要的是有权,还体面。”
沈寒露不想打击她二姐的积极性,只能随便嗯嗯着应答。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的练习生就是字面意思,类似于学徒工。
沈寒露立马保证“二姐,我既然来念书了,就一定会好好学,你放心吧。至于能不能考进全校前十,姐,这事儿就由不得我了,对吧。我倒是想考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市第一。但想的美可没用啊,高中课业比初中难,我万一跟不上也没法子。”
实际上在沈寒露心里,她是打算走低调路线的。
老师上课讲的知识自然是要好好听讲好好学的,但是考试的时候她要控制住自己,成绩要保持在不好不坏这个程度。
不显眼,不引人注目,最好可以在班级里达成隐形人的成就。
沈芬说“不说成绩,反正你的学习态度要端正。要是让我知道你念书不够努力,你就等着吧。”
“嗯嗯,一定一定,二姐你放心。”
“我这心啊是放不下来,以前我总觉得我家小妹自小聪明伶俐,体贴又懂事。尤其我当了老师,教了初中,见的学生真是一个比一个不听话。我还时常感慨,都是初中生,你比这些学生强多了。没想你实在是不禁夸。这叛逆期真是说来就来,拦都拦不住。反正啊五妞,我是会时时刻刻盯着你的,你不要给我淘气。”
沈寒露只能乖巧点头。
沈芬看着包好的三十多个饺子,又看了看手表“这都十一点五十了,五妞,你先去接点儿水,把这包好的饺子先煮了。等煮熟捞出来晾一晾,放饭盒给刘和,咱们吃下一拨。”
说着沈芬把包好的饺子从案板放到高粱杆儿做的蓖帘上,摆的整整齐齐,又问“对了,五妞,你早上吃什么了饿不饿你要是饿了,就吃点糕点。”
沈寒露其实倒第二班公交那会儿很饿,饿的前胸贴后背的。但是饿劲儿过去,就没胃口不饿了。
“不饿,对了二姐,我二姐夫呢怎么中午了他也不在家”
“我公爹淘到了一本什么古书,那书现在是我公爹的心头好,你姐夫就是想拿回来看我公爹都舍不得。怕他一不小心糟蹋了书。你姐夫呢,也爱这些,为了看书,他得去我公婆家洗干净手坐书房椅子上被我公爹盯着端端正正的看。都这会儿了他还没回来,估计今儿中午他就在我公婆家吃饭,不会回来了。咱吃咱的,没必要等他。”
沈芬说着就觉得好笑“我呀,就盼着将来生的孩子不要学了他爷爷爸爸这股子痴劲儿。爱书爱的呀,比爱儿子闺女,老子娘的都爱。书可真是他们的心肝宝贝。这父子俩一样样的,每个月的工资全拿来买书了,我公爹靠着我婆婆的工资生活,你二姐夫呢,靠着我的工资生活。”
沈寒露嘴上说着“这怎么能是痴劲儿呢,这是人家的爱好。人有爱好多好啊。何况这还是读书的爱好,这才是文化人嘛。再说了,书读的多了总没有坏处,长见识嘛。比那些抽烟喝酒的强多了。”
但在心里她又忍不住的担心,不说二姐这一家子的职业,就只说二姐夫还有二姐公爹这爱好,爱书,爱看书,爱收集古书。这搁往前或者往后二十年都是挺好的事情。
文雅有内涵,高端有档次。
但是放六六年之后这十年,指不定会被人歪曲成什么样。
他二姐夫的书柜就在客厅里,书柜里有什么书沈寒露大概也是知道的。
可以说,他这一书柜的书等en开始后没有几本是能留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书都会被烧了。
不说家里有这些书对二姐二姐夫的影响,只说到时候hongeibg烧毁这些书,按着她二姐夫曾文这对书的痴劲儿,说不准会跟hongeibg直接打起来。
还有二姐的公爹曾教授,都是五十大几快六十的人了,老胳膊老腿的,万一和hongeibg为了爱书争执起来就是闪个腰都够呛。
沈寒露真是越想越头疼,她只能在风起后慢慢劝说二姐夫一家了,曾教授夫妻两有文化,有见识,到时候发现风向不对应该会懂得取舍的。
书再宝贵,也不如人的性命珍贵啊。
煮上水,沈芬自己在外屋包饺子,让沈寒露在炉子旁看着锅,别沸腾溢出来。
饺子煮好,一个个又摆在蓖帘上晾着。
热饺子直接放饭盒里容易粘在一起,放凉就不会有这问题了。
沈寒露把饺子一一摆好,煮破皮的饺子单独捞一个小碗里,这几个自然不好送人吃。
她看着这一个个圆润可爱的小饺子,心里忍不住得意自己的手艺。
这时只听有敲门的声音,沈芬让沈寒露去开门,又把桌上的案板,馅儿盆,面团端厨房,顺手拿抹布把桌子擦了。
打开门,来的果然是刘和。
刘和站在门外,把沈寒露的包袱递给她,说“东西送到了,我就不进去了。”
刘和是回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同沈寒露说的是在安顿好嫂子后抽空把她的东西送沈芬家。
一看表,都十一点半了。
从他们单位去沈芬家骑自行车来回得一个小时。
他嫂子是下午三点的火车,他得赶在两点半前把嫂子还有立新送去火车站。
从他们单位到火车站坐公交得有个二十分钟。
但去火车站的公交是半个小时一趟,火车站这趟路过他们单位的时候是一点五十到两点十分不等。
算来算去,刘和得在一点半前就回到电机厂。
从三中到电机厂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他怎么也得在一点前去了三中。
可十二点到一点正是饭点。
刘和并不打算去沈芬家里蹭饭,他又脑子一时糊涂,答应了沈寒露中午帮她送行李。
往后延,等三点送嫂子立新上了火车,三点半回了单位,四点多就能给沈寒露把东西送来。
只是他之前答应了沈寒露是晌午,又怕她真在家里等。
左思右想下,刘和还是决定先送过去,省的让小丫头觉得他不守信。
东西放下了,这会儿才十二点半多些。
刘和不打算给人家添麻烦,放了东西转身就要走。
沈寒露见刘和额头上有一层薄薄的汗,想来是骑车太累,加上现在是阳历的八月底还没入九月,大中午的太阳也晒,忙掏出手帕递给他“二哥,你擦一下汗吧。”
刘和看她担忧又愧疚的眼神,没有拒绝,接过手帕,摘了眼镜,擦了一下脸。
沈寒露的手帕上有股淡淡的茶香味儿。
这是因着沈满囤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爱喝茶。
每回他喝剩下的茶叶,沈寒露都要仔细的收起来晾干。
家里洗衣服用的肥皂便宜,但味道很冲,沈寒露不喜欢那个味儿,觉得太刺鼻。
每回洗衣服用肥皂洗过,去了污渍,她总要拿茶叶再搓一搓,好让茶香盖过肥皂的味道。
所以不止她的手帕上有些茶香,要是放在以前,挨着她站的近了,也能闻道她衣服上也有一点淡淡的茶香味儿。
但是现在沈寒露是一点儿也不想做出格的事情,在恢复记忆后,她再洗衣服就没继续用废茶叶去味了。
只有手帕是她上学时候用的,放假她在家有自己的毛巾,这手帕一个多月前洗了就没再使用过。所以才会有些微的茶香清香。
沈寒露发现刘和他不戴眼镜比戴眼镜的时候还要更好看一些,他的眼睛算是桃花眼,眼睛细长,眼尾上翘,显得年纪很小,像是十的少年。
当然刘和现在年纪也不大,不过才二十岁,只是他跳级上学,高中毕业的早,上班也比旁人早一些。
戴上眼镜,他就显得成熟了一些,看上去很有能耐,很有本事。
擦了汗,刘和就要离开。
沈芬忙出来说“这电机厂距离三中可不近,你这骑车也费事儿,来,先来屋子里喝口水。”
说完她又念沈寒露“都读高中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都不知道请人进屋吗”
刘和推辞不过,只能进屋。
沈芬和沈寒露做了个眼色,让她去厨房把饺子放饭盒里。
水是糖水,刘和喝着水,沈芬先向他表示了感谢,又寒暄几句,最后问到了刘和的工作“你现在还是在电机厂当助理员吗”
“我前些时候升成了技术员,不干助理员的活儿了。”
沈芬一听很是惊讶“我记得一般技术人员得当一年到三年的练习生才能升成助理员,助理员怎么也得干五六年才能当技术员。刘和,你上班这才三四年吧竟然就当了技术员,你也太能干了吧”
刘和笑着说“我只是运气好,当练习生的时候干了小半年正好被我师傅看中,收了我当他的助理员。我助理员又干了三年,前些儿我师傅说我该出师了。我也能独立完成一些工作,所以就升成技术员了。”
沈芬感慨“还是你自己能干有本事。你才二十岁就当了技术员,那岂不是说你三十五之前就能当上工程师。刘和,你真厉害。”
沈寒露在厨房听着她二姐的谈话,心里也觉得刘和未免太厉害了吧。
刘和只比她大四岁,人家现在事业都小有成就了,她呢,还是一条咸鱼。
喝了水刘和就起身告辞,说准备回去送他嫂子侄子去坐火车。
沈芬没再留他,让沈寒露送刘和下楼。
沈寒露拿着饭盒,饭盒外头有网兜兜着,到了楼下,把饭盒递给刘和“二哥,多谢你,实在是麻烦你了。这是午饭,有些凉,你回去热一下再吃。”
刘和见这么一小会儿沈寒露就拿出来饭盒,便知道这是早给他准备好的,估计是怕他中午过来时间太紧凑不愿意留下吃饭,就装饭盒里了。
他向来是很细心周到的人,没想这回大意了,他也知道,这饭盒不收也不好,这是沈芬沈寒露两姐妹的谢礼。
他就把饭盒接过来,说“成,我也谢谢你们给我的午饭,等我吃了饭抽空把这饭盒送过来。”
沈寒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个,刘二哥,这饭盒是我的饭盒,不过是备用的,我还有一个,这个不着急用。等你有时间了直接送一中就行。”
沈芬让沈寒露把饺子装她家的饭盒里,可一时之间沈寒露没找着沈芬家的饭盒。
正好她有两个饭盒,一个是她上初中的时候买的,另一个是她初三的时候大姐上班的供销社有几个略微有些小瑕疵的饭盒便宜处理,大姐就又给她买了一个。
找不着二姐家的饭盒,沈寒露就把自己的拿出来了。
刘和把饭盒的兜挂自行车把手上“行,说起来你也是在一中念高中啊。我高中也是在一中念的。一中离我们单位近,骑自行车十来分钟就到了。等你开了学,我就把饭盒还你,顺便还能再看看母校。”
说完他跨上自行车“行了,你回去吧,我也走啦。”
“路上小心。”
沈寒露目送着刘和离开,心里忍不住想刘和这个老乡还真挺不错的,真热心肠。
回了二姐家,沈寒露和沈芬把剩下的饺子包了,沈芬还在念叨刘和太能干,才二十岁,就是电机厂的技术员了。
不管什么厂子里,技术员的工资向来比普通工人高。
一般正式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有二十八到三十三不等,像沈芬这种中学教员也就是初中老师,工资也就是个三十多。
虽然不论是普通工人还是学校老师,上班的时日久了,工资也能增加。
就像是沈寒露她爹之前是木器厂的工人,一级的时候每个月有三十一块钱的工资,到他爹被精简的时候已经是四级工人了,每个月有五十二块八的工资。
所以哪怕被精简,工厂也给了他爹三千的补助金,毕竟他爹要是正常上班,不说票证,只说工资每年就有六百多。
他爹精简回乡的时候才四十岁,要是再上二十五年班,能有一万五一万六的工资,而且他爹这二十五年要是还在木器厂上班,怎么也能升到五级工人,工资还得升。
就是退休了,也能从厂子里领退休金。
当工人是级别越高,工资越高,像八级工人,每个月工资就小一百呢。
当老师呢,是十二级工资最低,一级工资最高。
不管是老师还是工人,最开始转正后工资只有三十左右。
但是技术员打底一般都是五十以上,等升到了工程师工资就是一百打底了。
沈芬有些感叹的说“像我这当老师,干个年说不定才能升一级。但人家手里有技术的,当练习生的时候工资就有三十,干得好很快就能升成助理员。助理员的工资都是四十多。我呀,要想工资升到五十,怎么也得教八年十年的书,带完三四届的学生。”
说完沈芬又同沈寒露说“五妞,姐姐们念书的时候没什么经验,只觉得念完小学就该念初中,念了初中念高中,高中上完就该参加工作了。虽然我上了师范,你大姐三姐四姐呢,都会算账,勉强能说有个手艺,有个技术。但我们这技术也没法和刘和这种比。五妞啊,你上大学的时候还是该考虑一下学这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专业,这样毕业了不愁工资低,更不愁没工作。”
“三姐,你考虑的也太远了吧,再说我感觉这种技术专业高中就得学理科。可我想学文科。”
“学文科也行啊,将来也可以进机关工作。机关的工资也不低,最主要的是有权,还体面。”
沈寒露不想打击她二姐的积极性,只能随便嗯嗯着应答。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的练习生就是字面意思,类似于学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