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因南方多地涝旱之灾, 数万百姓流离失所, 引发大规模起义暴动,一些流民落草为寇, 干起了烧杀抢夺的勾当。
百姓因此苦不堪言,三番两次求救知府,偏偏那个知府是个欺软怕硬的人, 对上门来诉苦的百姓通通视而不见,甚至命人以挑事的理由抓起来, 关进了大牢里。
由此, 民愤激发的更加强烈,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 偏偏朝廷这个时候却没任何动静。
百姓们对皇室失望越来越多, 偏偏这个时候,勤州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勤王萧循列出一张告示,上面悉数揭露了当朝天子萧乾种种罪行。
忠奸不分、善恶不辨、罔顾人伦、昏庸无道, 共有二十八条之多。
尤其以含元帝听信谗言, 残害忠良罪行为首,说明六年前裕王通敌叛国被处斩刑, 是因为皇帝故意冤枉,裕王尽忠职守, 征战沙场, 从未与外敌勾结。
含元帝假公济私,忌惮裕王兵权在握,故而施计冤枉功臣, 导致裕王和下属,及家中上下百余人,皆死于非命。皇帝应当静思己过,写下罪己诏,给裕王洗冤平反,告慰亡灵。
此告示一出,大晋上下一片哗然。
消息传到朝堂之上,萧乾勃然大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那告示撕了成碎片,怒不可遏的一拍桌子“勤王萧循以下犯上,图谋不轨,该诛该杀”
大臣们战战兢兢的埋着头不敢说话,生怕被萧乾的怒火殃及。
大殿之上静谧无声,萧乾正在气头上,桌上的奏折茶杯摔了一地,离得近的几个大臣都遭了殃。
晏太傅被一本奏折砸到手臂,吓得不轻,忍不住抖了抖,萧乾怒容未消,转头道“勤王逆反,颠倒黑白,辱没朕的名声,诸位爱卿当以为如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个个缩的跟鹌鹑似的,不敢轻易言语。
萧乾半天等不来一句回答,怒火丛生的转头看着大殿上的官员们,冷声一笑“怎么平日里你们不都能说会道的么,这会儿怎么不敢开口了还是说,你们一个两个,都认为勤王说的对,要朕写罪己诏”
大臣面露惶恐,这才忙不迭的跪下,齐声道“皇上息怒”
“息怒”萧乾不怒反笑,指着一众文武大臣厉声暴喝“朕叫你们出对策,就是如此搪塞朕的还是说,你们都是跟勤王是一伙的,妄图造反叛变、谋朝篡位”
如此大的一个罪名扣在头顶,谁也担待不起,众人诚惶诚恐的匍匐在地,不停告罪。
萧循坐回龙椅,双手抚过椅上冰冷的龙头,声音锐利,在大殿中回响不止“传朕旨意,勤王萧循起兵造反,意图不轨,其心可诛,兵部三日之内派兵镇压如若反抗,杀无赦”
兵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胆战心惊的说道“皇上,不可啊此时一旦出兵,必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啊”
萧乾睨着他,眼神犀利凌厉“所以你也认为朕有错”
兵部尚书心底一阵颤抖,躬身一揖,惶恐道“微臣不敢微臣是为皇上和黎民百姓着想,如今边境不稳,倘若内里再起兵刃,内忧外患,我大晋安危堪忧啊故请皇上三思啊”
“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大臣们齐齐俯首,动作整齐划一,萧乾怒极反笑,伸出手指来回点了点,已经在分崩离析的边缘“好,好,好你们倒是现在沆瀣一气,存心要与朕过不去了”
殿中鸦雀无声,萧乾负手而立站在上首,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朕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如若想不出法子对付勤王,视为叛党同罪”
说罢,直接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殿中诸人擦着额头冷汗,一脸菜色。
萧乾的怒火被点燃,直到进了后宫还没平息,偏偏这时有人不知好歹撞了上来,更是激起了他无处可发的暴戾和愤恨。
殷茹尚不知前朝事,只听身边人说皇上前些日子和皇后闹了别扭,至今没有圆房,有人瞧见皇后脖子上有伤痕,便猜想是萧乾对晏宁不喜,甚至动了手。
这叫殷茹积压了很久的怨怼消散不见,颇有几分扬眉吐气,大仇得报的滋味。
晏宁自入宫以来,深居简出,几乎不出坤宁宫的门,连该有的晨昏定省的规矩都免了,后妃们统共没见过她两次。
原本想着要给新皇后一个下马威的,结果有力无处使,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萧乾虽不去皇后处,但后宫几个得宠的妃嫔倒是雨露均沾,殷茹接连侍寝了几回,就有些沾沾自喜,想着要趁这个机会煞一煞晏宁的锐气,好叫她不敢小瞧自己。
殷茹知道萧乾上下朝会走这边,特意在半途等着,只是她才靠近,就看见了萧乾阴郁的目光,那如毒蛇一般的视线缠绕着她,顿时心如鼓擂,浑身发颤。
“皇、皇上”殷茹颤巍巍的行了礼,脸上有几分怯意。
萧乾微眯着眼,眸中有危险的意味,几步走近殷茹,冷冷看着她的脸“爱妃等在这里是要做什么”
殷茹被他凉嗖嗖的的语气吓得脸色
百姓因此苦不堪言,三番两次求救知府,偏偏那个知府是个欺软怕硬的人, 对上门来诉苦的百姓通通视而不见,甚至命人以挑事的理由抓起来, 关进了大牢里。
由此, 民愤激发的更加强烈,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 偏偏朝廷这个时候却没任何动静。
百姓们对皇室失望越来越多, 偏偏这个时候,勤州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勤王萧循列出一张告示,上面悉数揭露了当朝天子萧乾种种罪行。
忠奸不分、善恶不辨、罔顾人伦、昏庸无道, 共有二十八条之多。
尤其以含元帝听信谗言, 残害忠良罪行为首,说明六年前裕王通敌叛国被处斩刑, 是因为皇帝故意冤枉,裕王尽忠职守, 征战沙场, 从未与外敌勾结。
含元帝假公济私,忌惮裕王兵权在握,故而施计冤枉功臣, 导致裕王和下属,及家中上下百余人,皆死于非命。皇帝应当静思己过,写下罪己诏,给裕王洗冤平反,告慰亡灵。
此告示一出,大晋上下一片哗然。
消息传到朝堂之上,萧乾勃然大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那告示撕了成碎片,怒不可遏的一拍桌子“勤王萧循以下犯上,图谋不轨,该诛该杀”
大臣们战战兢兢的埋着头不敢说话,生怕被萧乾的怒火殃及。
大殿之上静谧无声,萧乾正在气头上,桌上的奏折茶杯摔了一地,离得近的几个大臣都遭了殃。
晏太傅被一本奏折砸到手臂,吓得不轻,忍不住抖了抖,萧乾怒容未消,转头道“勤王逆反,颠倒黑白,辱没朕的名声,诸位爱卿当以为如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个个缩的跟鹌鹑似的,不敢轻易言语。
萧乾半天等不来一句回答,怒火丛生的转头看着大殿上的官员们,冷声一笑“怎么平日里你们不都能说会道的么,这会儿怎么不敢开口了还是说,你们一个两个,都认为勤王说的对,要朕写罪己诏”
大臣面露惶恐,这才忙不迭的跪下,齐声道“皇上息怒”
“息怒”萧乾不怒反笑,指着一众文武大臣厉声暴喝“朕叫你们出对策,就是如此搪塞朕的还是说,你们都是跟勤王是一伙的,妄图造反叛变、谋朝篡位”
如此大的一个罪名扣在头顶,谁也担待不起,众人诚惶诚恐的匍匐在地,不停告罪。
萧循坐回龙椅,双手抚过椅上冰冷的龙头,声音锐利,在大殿中回响不止“传朕旨意,勤王萧循起兵造反,意图不轨,其心可诛,兵部三日之内派兵镇压如若反抗,杀无赦”
兵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胆战心惊的说道“皇上,不可啊此时一旦出兵,必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啊”
萧乾睨着他,眼神犀利凌厉“所以你也认为朕有错”
兵部尚书心底一阵颤抖,躬身一揖,惶恐道“微臣不敢微臣是为皇上和黎民百姓着想,如今边境不稳,倘若内里再起兵刃,内忧外患,我大晋安危堪忧啊故请皇上三思啊”
“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大臣们齐齐俯首,动作整齐划一,萧乾怒极反笑,伸出手指来回点了点,已经在分崩离析的边缘“好,好,好你们倒是现在沆瀣一气,存心要与朕过不去了”
殿中鸦雀无声,萧乾负手而立站在上首,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朕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如若想不出法子对付勤王,视为叛党同罪”
说罢,直接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殿中诸人擦着额头冷汗,一脸菜色。
萧乾的怒火被点燃,直到进了后宫还没平息,偏偏这时有人不知好歹撞了上来,更是激起了他无处可发的暴戾和愤恨。
殷茹尚不知前朝事,只听身边人说皇上前些日子和皇后闹了别扭,至今没有圆房,有人瞧见皇后脖子上有伤痕,便猜想是萧乾对晏宁不喜,甚至动了手。
这叫殷茹积压了很久的怨怼消散不见,颇有几分扬眉吐气,大仇得报的滋味。
晏宁自入宫以来,深居简出,几乎不出坤宁宫的门,连该有的晨昏定省的规矩都免了,后妃们统共没见过她两次。
原本想着要给新皇后一个下马威的,结果有力无处使,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萧乾虽不去皇后处,但后宫几个得宠的妃嫔倒是雨露均沾,殷茹接连侍寝了几回,就有些沾沾自喜,想着要趁这个机会煞一煞晏宁的锐气,好叫她不敢小瞧自己。
殷茹知道萧乾上下朝会走这边,特意在半途等着,只是她才靠近,就看见了萧乾阴郁的目光,那如毒蛇一般的视线缠绕着她,顿时心如鼓擂,浑身发颤。
“皇、皇上”殷茹颤巍巍的行了礼,脸上有几分怯意。
萧乾微眯着眼,眸中有危险的意味,几步走近殷茹,冷冷看着她的脸“爱妃等在这里是要做什么”
殷茹被他凉嗖嗖的的语气吓得脸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