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白玉堂的声音极轻。
女子冷然的面容和缓了几分, 微微颔首,“莫要喧哗。”
“是泽琰扰你清净了。”白玉堂在江湖的一身古怪脾气都仿佛收敛了起来,任谁再瞧他都不似传闻中的阎王躲,反倒犹若风露洗晴空, 天高云淡、沉静安然。
江湖传闻锦毛鼠白五爷红粉知己遍布天下,大江南北的女人见他一面都失了心、痴了情,一个个发了疯地想得到白五爷垂青, 她们千娇百媚、花容月貌、风姿绰约,又或是天生丽质、我见犹怜、冰肌玉骨,数不胜数,可这世上的女子到今日也只有两位能叫他正眼相待。第一位自不用问, 陷空岛的卢夫人、药王谷的闵秀秀, 这是多年养恩,谁都比不得;第二位却鲜有人知又或者说,是鲜有人提起。
人都是健忘的, 江湖从来不缺烈酒与英雄, 也不缺新秀。
十六年前,天下商客无人不知金华白家,江湖英杰无人不晓清风刀客。
人常言剑为礼器、刀乃凶器, 剑出君子、刀生勇士,舞刀者, 见血不见人、听风不听声。因而江湖刀客在传言中仿佛总是头戴斗笠、身着青衫, 行于江湖隐于世;他们凶悍、勇猛、孔武有力, 静则纵意散漫, 酣饮烈酒、豪情万丈,动则杀人如麻、冷血无情。
可江湖中有一刀客却有不同。
说他是个江湖刀客罢,此人玉树临风,通身气度非凡,是个谦谦君子,又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像文生贵公子出身。可满江湖皆知他是个子承父业、从小泡在铜钱堆里的商贾,行商手段不穷,父母早亡后独一人竟是壮大白家,可见本事;又他因乐善好施、扶弱济困,百姓称道。其人在江湖冠绝一时自然非是凭借这些虚名,乃是少年英杰、武艺超群,江湖人送雅号清风刀客,一谓刀风拂面人不知的出神入化,二为霞姿月韵、清风霁月的出尘气质。
清风刀客白锦堂,交游广阔,亲者又戏称一句白大当家,正是白玉堂的亲兄。
白玉堂父母早亡,自生小时由亲兄带大,十八般武艺自是承于白锦堂,尤其是刀法。二人用的俱是长刀,或说是细刀,瘦长似剑却单侧开刃,与扶桑刀极像,相比扶桑刀的弯曲弧度却小些,刀身显得长直,渊源起于唐横刀。扶桑刀为上下直劈更凶狠有力,才刻意造出弯曲弧度,重心后移易握举,刃口又硬又韧锋利非常;唐横刀则不同,横削竖劈、收放自如,同时,虽削铁如泥却瘦长易断,必须与内力相合,刀法讲究,极难大成。江湖又有传闻,刀客人见躲,横刀刀客鬼见愁,但凡行走江湖敢用唐横刀的侠士俱是天纵奇才之辈。
不过白玉堂与白锦堂秉性不同,刀法又随二人武学精进生出变化来。若说白锦堂的刀法似清风拂柳、不动声色,白玉堂的刀法便显得风谲云诡、变化无端、毫无章法了。因而当年清风刀客又有清风剑客之说,其中一指所用横刀似剑,二敬白锦堂有君子之风,不似凶悍刀客。
然十六年后,金华白家还在,少年盛名、誉满天下的清风刀客却化一抔黄土。
白锦堂九年前抛下不过十一二岁的白玉堂仙去,一并留下的还有结发不过三年的妻子、沈家三娘沈嫮。
伤心人不提旧事,这位白夫人自白锦堂溘然长逝后便深居简出、不常与人交,清清静静,与白锦堂的传说一并消失在人们眼前。
“伯母。”被白玉堂抱在怀里的白团子探出脑袋,满面春风地和沈嫮招手,口齿含糊不清、软软糯糯、令人生怜。
沈嫮的目光便随之落在白玉堂抱着孩子身上,她缓步越过了他二人,声音依旧又轻又淡,无情无欲,“既归,且告知于他。”她沿着走廊往另一头去,竟是对久不见归的白玉堂别无旁话,仿佛这位叔弟于她也不过萍水相逢的过路人。
“这便去。”白玉堂并无异色,反倒含着笑恭声应答。
白玉堂见沈嫮身影消失在走廊后,才将那白团子搁在地上,眉梢一敛,眼角露出几分凶煞戾气,“白福。”
“是,少爷。”抱着刀的白福恭恭敬敬道。
白玉堂冷扫四下垂头不语的仆从,开口道“嫂子可知祖坟一事。”
此言一出,众仆俱是浑身一颤。
“兹事体大,不敢相瞒。”白福语气虽是从容,面色却有几分惭愧。
白玉堂未有动怒,又道“何时书信于我”
“三月末,应是廿八去信陷空,未得回信;四日后,白福赶往陷空,少爷已北去东京,卢大爷亦早去信开封,未果,韩二爷上月初六便亲身前往汴梁。”白福简明扼要地说。
白玉堂思虑片刻,问了一个仿佛无关紧要的问题“大哥可有回信于你”
“卢大爷确说廿九当夜收信便回信白府,白福归府后,与大少夫人及府内众仆确认并无来信。”白福神色平静,仿佛心中早有预备。
白玉堂抬腿便往走廊尽头去,猝不及防的,叫什么给绊了脚。
“”众仆一静。
白玉堂及时站稳了身,回瞥了一眼被他那斗胆包天、身手矫捷的白团子,还有自己被抱住的小腿。
“爹爹。”白团子抱着白玉堂的腿,扬着脑袋,丝毫没有被遗忘在一旁的不悦,脸上挂着笑,可劲儿穷开心,没人理会的时候就安安静静的。
白玉堂冷睨着这团子好半天,伸手将团子拎起搁在肩膀上,余下众人一见皆是倒吸一口冷气。白玉堂却全然不觉,竟是敛了凶色,眉目带笑起来,果真是喜怒无常。他大步流星、边走边问“谁教你学语的”
“”白团子坐在白玉堂肩膀上,眼睛比夜里的星辰月牙还亮,往日爬高高最多上阁楼,却是未有这般登高望远。
他傻乐了好半天也没回话,脑袋瓜转转这边转转那边。
白玉堂并不催促白团子作答,就此缓步而去。
“那孩子”众仆面面相觑。
“你看我说的不错,果真是少爷的孩子。”一个小丫鬟说道,白玉堂的身影一去,这院内登时炸了锅。
“有理,你我何曾见过少爷对大少夫人和陷空岛那几位以外的人有好脸色。”一个个头矮胖的丫鬟也点头。
“这么说我们就有小二少爷了”一个小厮也嘀咕道。
“要我说,打从芸生少爷出生,咱们二”瘦高个的丫鬟插话,被一旁的大娘瞪了一眼才咽下嘴边的话,“咱们少爷就该升爷辈了,也比现在府内都糊涂好。”
“少爷尚未成婚,这升辈是早了些。”大娘说道。
“可这会儿不是连小云瑞少爷都有了,只是不知二少夫人”个头矮胖的丫鬟面带忧色,“听闻少爷红粉遍天下,不只是个什么性子,好不好相与,府内清净,别折腾出什么周折来。且孩子都带回来,怎不见二少夫人”
“少爷先头连儿子都不认呢,该不会是二少夫人早就”
“你是说”
“少爷悲上心头竟是连亲生孩儿都不认了”
几个丫鬟面色如若风云变幻,脑子里也不知跑了多少马,转了多少种猜测。
“咳。”
众仆后知后觉地齐齐瞄向一旁的白福,白家大管事。
“”
只一眨眼,叽叽喳喳地仆从们化作鸟雀一哄而散。
“”白福瞄了一眼走廊尽头,白玉堂早带着那白团子离去,也绝不会听府内仆从的闲言碎语,但保不准他们少爷耳聪目明。他轻轻叹气,抱着白玉堂的长刀往前堂去,大少夫人少有出府,只在后堂走动,便是要会客也是花厅一叙,因而照惯例这刀放在前厅刀架上便可。他们少爷长刀少有离身,带入了白府却绝不搁在身上,最好远远搁在前厅,搁在大少夫人瞧不见的地方才好,免得惹大少夫人徒生悲意。
白福喊住路过的一个小厮叫他去喂门外的照夜玉狮子,自己不过片刻就到了前厅。
正厅中间的两把椅子后摆着一张桌案,上头是刀架,已有一把通身漆黑绑了红绸带的长刀。
白福恭敬地将长刀放置好,退了两步,静望片刻交叉的双刀,总是淡然从容的面孔上露出一个温静的笑,“大少爷,”他轻声说。
女子冷然的面容和缓了几分, 微微颔首,“莫要喧哗。”
“是泽琰扰你清净了。”白玉堂在江湖的一身古怪脾气都仿佛收敛了起来,任谁再瞧他都不似传闻中的阎王躲,反倒犹若风露洗晴空, 天高云淡、沉静安然。
江湖传闻锦毛鼠白五爷红粉知己遍布天下,大江南北的女人见他一面都失了心、痴了情,一个个发了疯地想得到白五爷垂青, 她们千娇百媚、花容月貌、风姿绰约,又或是天生丽质、我见犹怜、冰肌玉骨,数不胜数,可这世上的女子到今日也只有两位能叫他正眼相待。第一位自不用问, 陷空岛的卢夫人、药王谷的闵秀秀, 这是多年养恩,谁都比不得;第二位却鲜有人知又或者说,是鲜有人提起。
人都是健忘的, 江湖从来不缺烈酒与英雄, 也不缺新秀。
十六年前,天下商客无人不知金华白家,江湖英杰无人不晓清风刀客。
人常言剑为礼器、刀乃凶器, 剑出君子、刀生勇士,舞刀者, 见血不见人、听风不听声。因而江湖刀客在传言中仿佛总是头戴斗笠、身着青衫, 行于江湖隐于世;他们凶悍、勇猛、孔武有力, 静则纵意散漫, 酣饮烈酒、豪情万丈,动则杀人如麻、冷血无情。
可江湖中有一刀客却有不同。
说他是个江湖刀客罢,此人玉树临风,通身气度非凡,是个谦谦君子,又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像文生贵公子出身。可满江湖皆知他是个子承父业、从小泡在铜钱堆里的商贾,行商手段不穷,父母早亡后独一人竟是壮大白家,可见本事;又他因乐善好施、扶弱济困,百姓称道。其人在江湖冠绝一时自然非是凭借这些虚名,乃是少年英杰、武艺超群,江湖人送雅号清风刀客,一谓刀风拂面人不知的出神入化,二为霞姿月韵、清风霁月的出尘气质。
清风刀客白锦堂,交游广阔,亲者又戏称一句白大当家,正是白玉堂的亲兄。
白玉堂父母早亡,自生小时由亲兄带大,十八般武艺自是承于白锦堂,尤其是刀法。二人用的俱是长刀,或说是细刀,瘦长似剑却单侧开刃,与扶桑刀极像,相比扶桑刀的弯曲弧度却小些,刀身显得长直,渊源起于唐横刀。扶桑刀为上下直劈更凶狠有力,才刻意造出弯曲弧度,重心后移易握举,刃口又硬又韧锋利非常;唐横刀则不同,横削竖劈、收放自如,同时,虽削铁如泥却瘦长易断,必须与内力相合,刀法讲究,极难大成。江湖又有传闻,刀客人见躲,横刀刀客鬼见愁,但凡行走江湖敢用唐横刀的侠士俱是天纵奇才之辈。
不过白玉堂与白锦堂秉性不同,刀法又随二人武学精进生出变化来。若说白锦堂的刀法似清风拂柳、不动声色,白玉堂的刀法便显得风谲云诡、变化无端、毫无章法了。因而当年清风刀客又有清风剑客之说,其中一指所用横刀似剑,二敬白锦堂有君子之风,不似凶悍刀客。
然十六年后,金华白家还在,少年盛名、誉满天下的清风刀客却化一抔黄土。
白锦堂九年前抛下不过十一二岁的白玉堂仙去,一并留下的还有结发不过三年的妻子、沈家三娘沈嫮。
伤心人不提旧事,这位白夫人自白锦堂溘然长逝后便深居简出、不常与人交,清清静静,与白锦堂的传说一并消失在人们眼前。
“伯母。”被白玉堂抱在怀里的白团子探出脑袋,满面春风地和沈嫮招手,口齿含糊不清、软软糯糯、令人生怜。
沈嫮的目光便随之落在白玉堂抱着孩子身上,她缓步越过了他二人,声音依旧又轻又淡,无情无欲,“既归,且告知于他。”她沿着走廊往另一头去,竟是对久不见归的白玉堂别无旁话,仿佛这位叔弟于她也不过萍水相逢的过路人。
“这便去。”白玉堂并无异色,反倒含着笑恭声应答。
白玉堂见沈嫮身影消失在走廊后,才将那白团子搁在地上,眉梢一敛,眼角露出几分凶煞戾气,“白福。”
“是,少爷。”抱着刀的白福恭恭敬敬道。
白玉堂冷扫四下垂头不语的仆从,开口道“嫂子可知祖坟一事。”
此言一出,众仆俱是浑身一颤。
“兹事体大,不敢相瞒。”白福语气虽是从容,面色却有几分惭愧。
白玉堂未有动怒,又道“何时书信于我”
“三月末,应是廿八去信陷空,未得回信;四日后,白福赶往陷空,少爷已北去东京,卢大爷亦早去信开封,未果,韩二爷上月初六便亲身前往汴梁。”白福简明扼要地说。
白玉堂思虑片刻,问了一个仿佛无关紧要的问题“大哥可有回信于你”
“卢大爷确说廿九当夜收信便回信白府,白福归府后,与大少夫人及府内众仆确认并无来信。”白福神色平静,仿佛心中早有预备。
白玉堂抬腿便往走廊尽头去,猝不及防的,叫什么给绊了脚。
“”众仆一静。
白玉堂及时站稳了身,回瞥了一眼被他那斗胆包天、身手矫捷的白团子,还有自己被抱住的小腿。
“爹爹。”白团子抱着白玉堂的腿,扬着脑袋,丝毫没有被遗忘在一旁的不悦,脸上挂着笑,可劲儿穷开心,没人理会的时候就安安静静的。
白玉堂冷睨着这团子好半天,伸手将团子拎起搁在肩膀上,余下众人一见皆是倒吸一口冷气。白玉堂却全然不觉,竟是敛了凶色,眉目带笑起来,果真是喜怒无常。他大步流星、边走边问“谁教你学语的”
“”白团子坐在白玉堂肩膀上,眼睛比夜里的星辰月牙还亮,往日爬高高最多上阁楼,却是未有这般登高望远。
他傻乐了好半天也没回话,脑袋瓜转转这边转转那边。
白玉堂并不催促白团子作答,就此缓步而去。
“那孩子”众仆面面相觑。
“你看我说的不错,果真是少爷的孩子。”一个小丫鬟说道,白玉堂的身影一去,这院内登时炸了锅。
“有理,你我何曾见过少爷对大少夫人和陷空岛那几位以外的人有好脸色。”一个个头矮胖的丫鬟也点头。
“这么说我们就有小二少爷了”一个小厮也嘀咕道。
“要我说,打从芸生少爷出生,咱们二”瘦高个的丫鬟插话,被一旁的大娘瞪了一眼才咽下嘴边的话,“咱们少爷就该升爷辈了,也比现在府内都糊涂好。”
“少爷尚未成婚,这升辈是早了些。”大娘说道。
“可这会儿不是连小云瑞少爷都有了,只是不知二少夫人”个头矮胖的丫鬟面带忧色,“听闻少爷红粉遍天下,不只是个什么性子,好不好相与,府内清净,别折腾出什么周折来。且孩子都带回来,怎不见二少夫人”
“少爷先头连儿子都不认呢,该不会是二少夫人早就”
“你是说”
“少爷悲上心头竟是连亲生孩儿都不认了”
几个丫鬟面色如若风云变幻,脑子里也不知跑了多少马,转了多少种猜测。
“咳。”
众仆后知后觉地齐齐瞄向一旁的白福,白家大管事。
“”
只一眨眼,叽叽喳喳地仆从们化作鸟雀一哄而散。
“”白福瞄了一眼走廊尽头,白玉堂早带着那白团子离去,也绝不会听府内仆从的闲言碎语,但保不准他们少爷耳聪目明。他轻轻叹气,抱着白玉堂的长刀往前堂去,大少夫人少有出府,只在后堂走动,便是要会客也是花厅一叙,因而照惯例这刀放在前厅刀架上便可。他们少爷长刀少有离身,带入了白府却绝不搁在身上,最好远远搁在前厅,搁在大少夫人瞧不见的地方才好,免得惹大少夫人徒生悲意。
白福喊住路过的一个小厮叫他去喂门外的照夜玉狮子,自己不过片刻就到了前厅。
正厅中间的两把椅子后摆着一张桌案,上头是刀架,已有一把通身漆黑绑了红绸带的长刀。
白福恭敬地将长刀放置好,退了两步,静望片刻交叉的双刀,总是淡然从容的面孔上露出一个温静的笑,“大少爷,”他轻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