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战事平息, 三个姜国互相消耗自顾不暇, 将军卸甲, 壮士归田, 是好事。
    然而壮士归田易,将军卸甲
    定国公李骥满门忠烈,其子皆战死西北,府里太夫人听闻孙子皆战死的消息,一口去缓不上来, 也撒手人寰了。
    在战事最吃紧的时候,定国公哪里能回来奔丧。
    满府素缟,只剩下定国公夫人和其女李敏月, 孤儿寡母, 苦苦支撑。
    李敏月最好的年纪在守孝中度过, 被拖到了十八岁还没有婚配。
    如今西北平定, 开疆拓土,皇帝派官员在新的版图上建立一州之地,增开互市, 打通西北商路。
    定国公乃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但锋利的宝剑在没有用处的时候是要藏起来的,这是功高到顶点的武将必经之事。
    能否善终, 端看至尊是何态度。
    好在当今圣上虽然收了定国公的兵权, 但给他加了三公成为政事堂执宰之一, 而不是加个只是好听的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衔。
    但定国公多年戍守西北, 人脉都在武将那头, 乍然入了政事堂, 尚书左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这些人没一个带他玩的。
    这就很让皇帝不高兴了。
    可皇帝也不能强按着执宰们的头,让他们带太尉一起愉快地商量国朝大事,毕竟他是一位礼贤下士的明君。
    于是皇帝就在执宰们和六部中扒拉来扒拉去,来了个神操作。
    中书令与兵部尚书有姻亲关系中书令的女儿嫁了兵部尚书的弟弟,兵部尚书在武将中还算有些威望,那就让兵部尚书与太尉两家联姻吧。
    既能让李骥在政事堂站位脚跟,昔年跟随他的部将们不至于因觉得他被鸟尽弓藏而心生怨怼;又能让林尊巩固在兵部的势力与人脉,为至尊控制住收回的兵权。
    一举两得。
    正好他们两家,一个嫡子未娶,一个嫡女未嫁,这就是天作之合。
    林尊与李骥得了皇帝的暗示,回到家里一说,两家体察圣意,积极互动了起来。
    “圣人这一手”天秀啊
    大臣家儿女联个姻,就打破了朝中固若金汤多年的三执宰的局面。
    既安抚了功臣,又收归了兵权,更搅乱了朝廷现在的局面。
    毕竟太子已经加冠,魏王还朝,三皇子和四皇子渐渐长大,他们俩一个母亲是皇后,一个外家给力
    “圣人不愧是圣人,神机妙算、目达耳通、睿智英明千言万语一个字,牛”林福毫不吝啬自己的赞叹之词。
    老夫人“”忽然发现自己孙女儿是个马屁精。
    “就是黄家的大父该郁闷头疼了。他在中书令位上多年,上头多了个太尉,还马上要跟他做个转折亲,啧啧”林福摇摇头,“说来黄家大父年纪也挺大了吧。”
    “阿婆点拨你几句,你能想到这么多,很好。”老夫人拍了拍林福的手,“可惜你母亲什么都想不到,这些东西又不能拿出来在明面上说。”
    老太太摇摇头,“今后月娘进门了,你照顾着她一点儿,别让你母亲欺她。”
    “有阿婆您在呢,您就是咱们府里的定海神针。”林福笑着说“当然了,您都授权了我正面刚聂夫人,那我必须不让您失望。”
    说罢,还作摩拳擦掌状,她这个正义的使者要打倒一切邪恶的纸老虎。
    老夫人“”
    东平侯府的烧尾宴后,与定国公府的来往果然频繁了很多,有心人都看在了眼里,侯府太夫人已经在看日子,请全福妇人上定国公府提亲。
    林福一边给自己的小麦做越冬准备,一边等着侯府去提亲,家中连大雁都准备好了,这大冷天的,也不知从哪里捉来的一对活生生的大雁。
    偏这时,京中出了个劲爆的消息武陵公府为他家嫡长孙求娶定国公府嫡女。
    卧槽居然有人敢抢我家大兄弟的老婆
    林福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撸大雁,一时震惊,差点儿没把一只大雁的羽毛揪下来几根。
    大雁怒,嘎嘎叫着来叼她的手。
    林福反手轻拍了一下雁头,转身就往期远堂走。
    半路遇上来找她的林嘉芩。
    “你怎么来了”
    “我跟我阿娘一起来的,我阿娘要跟祖母说话,把我打发了出来,我就来找你说说话。”
    “说武陵公府的事情吧。”林福说“我正要去找阿婆,一起呗。”
    林嘉芩才从期远堂出来,现在又跟着林福回去,她是很想找人八卦一下武陵公府,但不是跟长辈们八卦呀
    林福与林嘉芩到期远堂,让守门的仆妇去通报一声。
    正堂里,黄氏跟老夫人滔滔不绝“武陵公那个破落户,我就说,说得好好的亲事,他们说反悔就反悔,还要踩我鹿儿一脚,合着他们是想攀定国公这根高枝。我呸,也不看看自己家是什么德行,就没一个扶得上墙的,等武陵公去了就得降等袭爵,也就一个侯爵,当自己多金贵多稀罕呢”
    聂氏坐在对面,嗤笑“当初要跟武陵公府结亲的是你,现在又骂他们,合着都是你好,别人都不好。”
    “大嫂这话说得,”黄氏用绢帕点了点嘴角,“武陵公府要抢的可是你的儿媳,你都不生气”
    聂氏“是我的就是我的,别人抢不走。反之,我也抢不来。”
    黄氏“呵呵。”
    仆妇进来通报时,妯娌两个又在互相看不顺眼。
    “让她们进来吧。”老夫人说。
    “母亲怎么让她们进来,她们姑娘家家的怎么能听这些”
    这一次,聂、黄俩妯娌的意见挺统一。
    老夫人扫了两个儿媳,淡淡说“姑娘家多听多看,知道得多了,才行事有度,不会做些蠢事而不自知,将来到婆家日子也好过些。”
    黄氏想到了自己远嫁的大女儿,讪讪笑了一下。
    聂氏无声嘲笑了她一下,被黄氏逮了个正着,回以一个白眼。
    聂氏还好意思嘲笑别人,真是马不知脸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以农为本(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经年未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经年未醒并收藏以农为本(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