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北上 (2/2)
看似赚的不如之前南下时在这卖的单价利润高,但那一次他几乎是无本买卖,毕竟本钱是原身出的,而这回却是傅楷自己出的本钱。但转手就是一百一十两银子进账,几乎相当于南杭那边铺子一年的租金了,这钱来的也确实太容易了。
只可惜不是个长远买卖,能从傅楷这零散买上几颗珍珠的铺子可吃不下傅楷频繁的倒卖,能吃的下的大铺子,人压根就不会在傅楷这买。
至于再去其他大城镇找客户,不是不行,但傅楷总归还借着读书人的身份行事,偶尔一次也就罢了,倒买倒卖可是十足的商人行事,傅楷不想落了原身的名声。
而且这次的这个“生意”,还是他背着傅济和秀阿么做的,亏了两人对他极为放心,即便他提出在顺安城有事耽搁几日,两人也从未多问。若是让他们知道他们家好好的小少爷竟然行商贾之事,就算他们再以傅楷为主,怕是也会感觉晴天霹雳,愧对傅家的祖宗和傅楷的爹娘。
要知道傅楷这一支自祖上就没有从商的人,就算一直没有出过进士,却也称得上是耕读之家。
耕读之家啊士农工商,耕读可占的前面两项
这要突然落到最末等的商贾
傅楷估么着傅济都可能翻身农奴把歌唱不,是翻身农奴把家法拿,直接拿出他傅家养子的隐形身份,行使傅楷三叔的责任和义务
傅楷拒绝去想他可能会面对的下场,而是把嘴闭的更紧了,防止说漏嘴。
在傅楷抵达顺安城的时候还未到十一月,天气却已经冷到棉袄加身。
好在傅济和秀阿么早有准备,在船上时便拿出早在傅楷到达南杭前就赶制好的厚袄。
这让原本都准备多套几件薄棉衣的傅楷在接过厚袄时神色十分复杂。
合着阿济叔他们早就打定注意要跟他一起北上了,否则怎会连他们自己都穿着针脚密实的加厚棉袄南杭城就算到了深冬最冷的时候,也用不到这么厚的衣服
不过等再次启程,回到朝阳县的时候,也不知是气温略有回升,还是其他原因,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能感觉出稍微暖和了不少
好吧,不能说暖和,只能说没顺安那边那么冷了。
但还是很冷
这也让傅楷再次感觉到他与这副身体的貌合神离。
他一正经的北方老爷们,竟然会被北方还没入冬的气温冻到不适应
不过再冷也挡不住傅楷自离开后就没一天不惦记着江云的那颗火热的心
到达朝阳县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找到那家傅楷临走前特意跟沈掌柜打听过的客栈,傅楷付了银钱,行李刚安顿好,就把还要在这停留一晚的车队交给傅济安排,自己顾不得吃点东西就直奔岭南村。
也幸好他赶得快,虽然大宣这几年已经取消宵禁,但各个城镇却会在晚上关闭城门。
傅楷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找到一架要回下河村的牛车,以十文钱的价格请车夫多走一段,把他送回岭南村。
也亏了有秀才公要落户岭南村的消息这些日子都已经在附近村子传开了,再加上傅楷一个“回”字,一下子就让赶车的老汉猜到他的身份。否则别说天已经快全暗了,孤身赶路可是大忌,就是傅楷这眼生的模样,赶车的老汉也不敢随意让他搭乘。
谁知道这人模人样斯文有礼的年轻人会不会有歹心,半路上谋财害命呢
别看老汉身无长物就这么一架牛车,但这年头牛可是农家最贵重的财产,就这么一头成牛可要二十多两银子,比盖一间新院子还贵的多
傅楷因为曾经的工作关系,察言观色的本领不低,察觉出赶车老汉的紧张和试探,转眼就想到了原因。所以哪怕再没什么心思说话,一路上也随时回应着老汉的话。
见傅楷对岭南村的情况不说多熟悉,但村北边的那些人家倒是都知道一些,赶车老汉就慢慢放下戒心。
因为老汉急着回村,傅楷到了村口就下了牛车,付清铜板,谢过老汉后,就趁着夜色快步穿过村子。
借着幽暗的月光,傅楷走到江家门前。然而到了这里,一路上的急切却突然消散的无影无踪。
傅楷站在院门外,看着堂屋的门缝中隐隐透出的微弱光亮,这一个多月一直如浮萍般飘荡的心仿佛找到了归处。
即便隔着结实的木门,他好似都看见了云哥儿那高挑却消瘦,沉默却又透着柔软的身影。
傅楷静静的站了半晌,往一旁走了几步,而后手一撑,就翻过了不到肩膀高的院墙。
一步步的走到堂屋门外,傅楷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咚咚咚
隔着门板敲完门,傅楷眼中满是不自知的温柔
“我回来了”
只可惜不是个长远买卖,能从傅楷这零散买上几颗珍珠的铺子可吃不下傅楷频繁的倒卖,能吃的下的大铺子,人压根就不会在傅楷这买。
至于再去其他大城镇找客户,不是不行,但傅楷总归还借着读书人的身份行事,偶尔一次也就罢了,倒买倒卖可是十足的商人行事,傅楷不想落了原身的名声。
而且这次的这个“生意”,还是他背着傅济和秀阿么做的,亏了两人对他极为放心,即便他提出在顺安城有事耽搁几日,两人也从未多问。若是让他们知道他们家好好的小少爷竟然行商贾之事,就算他们再以傅楷为主,怕是也会感觉晴天霹雳,愧对傅家的祖宗和傅楷的爹娘。
要知道傅楷这一支自祖上就没有从商的人,就算一直没有出过进士,却也称得上是耕读之家。
耕读之家啊士农工商,耕读可占的前面两项
这要突然落到最末等的商贾
傅楷估么着傅济都可能翻身农奴把歌唱不,是翻身农奴把家法拿,直接拿出他傅家养子的隐形身份,行使傅楷三叔的责任和义务
傅楷拒绝去想他可能会面对的下场,而是把嘴闭的更紧了,防止说漏嘴。
在傅楷抵达顺安城的时候还未到十一月,天气却已经冷到棉袄加身。
好在傅济和秀阿么早有准备,在船上时便拿出早在傅楷到达南杭前就赶制好的厚袄。
这让原本都准备多套几件薄棉衣的傅楷在接过厚袄时神色十分复杂。
合着阿济叔他们早就打定注意要跟他一起北上了,否则怎会连他们自己都穿着针脚密实的加厚棉袄南杭城就算到了深冬最冷的时候,也用不到这么厚的衣服
不过等再次启程,回到朝阳县的时候,也不知是气温略有回升,还是其他原因,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能感觉出稍微暖和了不少
好吧,不能说暖和,只能说没顺安那边那么冷了。
但还是很冷
这也让傅楷再次感觉到他与这副身体的貌合神离。
他一正经的北方老爷们,竟然会被北方还没入冬的气温冻到不适应
不过再冷也挡不住傅楷自离开后就没一天不惦记着江云的那颗火热的心
到达朝阳县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找到那家傅楷临走前特意跟沈掌柜打听过的客栈,傅楷付了银钱,行李刚安顿好,就把还要在这停留一晚的车队交给傅济安排,自己顾不得吃点东西就直奔岭南村。
也幸好他赶得快,虽然大宣这几年已经取消宵禁,但各个城镇却会在晚上关闭城门。
傅楷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找到一架要回下河村的牛车,以十文钱的价格请车夫多走一段,把他送回岭南村。
也亏了有秀才公要落户岭南村的消息这些日子都已经在附近村子传开了,再加上傅楷一个“回”字,一下子就让赶车的老汉猜到他的身份。否则别说天已经快全暗了,孤身赶路可是大忌,就是傅楷这眼生的模样,赶车的老汉也不敢随意让他搭乘。
谁知道这人模人样斯文有礼的年轻人会不会有歹心,半路上谋财害命呢
别看老汉身无长物就这么一架牛车,但这年头牛可是农家最贵重的财产,就这么一头成牛可要二十多两银子,比盖一间新院子还贵的多
傅楷因为曾经的工作关系,察言观色的本领不低,察觉出赶车老汉的紧张和试探,转眼就想到了原因。所以哪怕再没什么心思说话,一路上也随时回应着老汉的话。
见傅楷对岭南村的情况不说多熟悉,但村北边的那些人家倒是都知道一些,赶车老汉就慢慢放下戒心。
因为老汉急着回村,傅楷到了村口就下了牛车,付清铜板,谢过老汉后,就趁着夜色快步穿过村子。
借着幽暗的月光,傅楷走到江家门前。然而到了这里,一路上的急切却突然消散的无影无踪。
傅楷站在院门外,看着堂屋的门缝中隐隐透出的微弱光亮,这一个多月一直如浮萍般飘荡的心仿佛找到了归处。
即便隔着结实的木门,他好似都看见了云哥儿那高挑却消瘦,沉默却又透着柔软的身影。
傅楷静静的站了半晌,往一旁走了几步,而后手一撑,就翻过了不到肩膀高的院墙。
一步步的走到堂屋门外,傅楷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咚咚咚
隔着门板敲完门,傅楷眼中满是不自知的温柔
“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