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江辰下聘 (1/2)
三日后。
晴空万里, 艳阳高照。
带着些许凉意的秋风轻轻吹过, 泛黄的树叶在枝头沙沙作响。
延绵不绝的山林犹如一层黄绿相间的纱衣, 披洒在仿佛从天边蜿蜒而出的长岭背脊上。
而在这片秋意满满的山脉脚下, 一直以来平静安逸的岭南村难得的多了几分热闹。
按照这边的风俗,成亲前的小礼, 由男方亲朋好友组成的下聘队伍, 要围着整个村子绕一圈, 以显示男方家的财力, 而聘礼越重越代表男方一家对未过门媳妇的重视。
江辰作为下聘的正主,这会儿正走在聘礼队伍最前头,一脸憨笑的听着乡亲们的打趣道喜。
走在江辰一侧微微落后半步,同样笑容满面的便是沈家村的媒婆。
沈家村是江辰他娘沈秀芬的娘家。
相比趁着二弟家遭难,跟人合谋对二弟家落井下石, 搅和了侄子江阳已经定下的亲事的赵婆子, 当初沈秀芬动了跟江辰的木匠师父家结亲的心思后, 直接略过赵婆子, 找到跟她娘家沾亲带故的沈家村媒婆。
今日下聘礼,身为结亲两方的中间人,媒婆自然要亲自带着江辰去下聘。
而作为江辰父母的江清松和沈秀芬,按照这边的规矩不能露面,而是请其他与他们同辈, 或者辈分更高的亲戚,作为江辰的长辈出面。
按理说最适合的人选自然是江清松的弟弟江清柏,也就是江父, 毕竟江清松和江清柏的父母当年是逃难逃到岭南村的,整个村子里并没有其他江氏族人。江辰毕竟姓江,江清柏才是江姓的长辈。
但这边的风俗并未规定必须是男方的同族长辈,也有不少人家在下聘的时候请的外姓长辈或者并无血缘关系的其他德高望重的长者。
所以村里过来凑热闹的人没看见江清柏,却看见江辰的外祖父走在聘礼队伍中后,不少人心里有些嘀咕,不过面上却没人说什么。
直到聘礼队伍绕完全村,开始往沈家村方向出发,这些闲来无事凑热闹的人才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你说江辰又不是没有亲叔伯,江大怎么找沈家人去给江辰下聘,咋没叫江二呢”有那爱聊闲的妇人拉着相熟的中年哥儿嘀咕道。
被拉住的中年哥儿撇撇嘴,又望了一眼已经走远的聘礼队伍,“谁知道江大咋想的沈家人姓沈,江辰姓江。真要较真起来,沈家人可不是江辰的正经长辈”
有汉子听见两人的话,不赞同的说“姓沈还是姓江怎么了,这较哪门子真儿咱村又不是没有外家给小辈下聘的。至少这也是正经亲戚,没见还有人请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下聘”
“也许是沈家老爷子想沾沾外孙的喜气儿。这要是沈家老爷子开了口,江大还能拒绝老爷子不成”又一个汉子凑过来说道。
如今麦苗已经长硬实了,不像刚种下那会儿那么脆弱,所以也不用人再精细照看。眼下田里的活不多,很少还有人像江父一样坚持天天下田,查看麦苗的情况。
这会儿不止女人、哥儿,也有不少当家汉子趁闲凑完江辰的热闹,往回走。
相比没事凑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没事儿也能搅和出点事儿的哥儿妇人们,这些当了家的汉子却不会想那么多。也没觉得将江清松请岳父来给儿子下聘有什么不对。
虽说他们一开始也以为会是江清柏来做下聘的长辈,但沈家老爷子辈分更高,要按辈分说话,别说江清松没法拒绝老岳父,就是江清柏在老爷子面前也得往后退。
要知道江家这两兄弟的媳妇儿不光都是沈家村嫁过来的,那俩媳妇之间还连着亲呢。
就算不看在江清松的面上,单是从江清柏他媳妇那算,沈家老爷子也是他拐着弯儿的长辈。
“刚才谁说的”一位本来都走到前面的胖妇人突然回头。
从村口往回走的路就这么一条,不管村南村北的人家,看完了热闹都得从这条路经过。
汉子们说话又不像哥儿妇人似的,背后嚼舌根嚼多了,说人长短的时候下意识就会压低声音。汉子们一张嘴,只要离的不是太远,都能听见。
前面的胖妇人本来走的好好的,突然听见后面人话里扯上她家,当下就掐着腰扫了一圈刚才说话的那几个,最后把目光落在其中一个这会儿正看着她一脸懵的汉子身上。
“刘老三,是不是你说的什么叫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我给我儿子请的可是沈家村的教书先生那可是正经有学问的读书人谁规定的必须得请亲戚我娘家村子的教书先生还比不上土里刨食的亲戚咋的”
叫做刘老三的汉子正是刚才顺嘴拿这胖妇人家里下聘举例的人。
刘老三最初被胖妇人看的发懵,等她后面的话说完才反应过来。随即哭笑不得,连连摆手“没没没我没说你家请的人不对钱贵家的,你咋听个话都不听全乎了我是说单就这下聘请的长辈,没必要非得较那个真儿”
钱贵媳妇听完,脸色好了些,又看了看刘老三身边那两个一贯爱在村子里到处嚼舌头的女人和哥儿,心里差不多有数了。当下也不急着回家,
晴空万里, 艳阳高照。
带着些许凉意的秋风轻轻吹过, 泛黄的树叶在枝头沙沙作响。
延绵不绝的山林犹如一层黄绿相间的纱衣, 披洒在仿佛从天边蜿蜒而出的长岭背脊上。
而在这片秋意满满的山脉脚下, 一直以来平静安逸的岭南村难得的多了几分热闹。
按照这边的风俗,成亲前的小礼, 由男方亲朋好友组成的下聘队伍, 要围着整个村子绕一圈, 以显示男方家的财力, 而聘礼越重越代表男方一家对未过门媳妇的重视。
江辰作为下聘的正主,这会儿正走在聘礼队伍最前头,一脸憨笑的听着乡亲们的打趣道喜。
走在江辰一侧微微落后半步,同样笑容满面的便是沈家村的媒婆。
沈家村是江辰他娘沈秀芬的娘家。
相比趁着二弟家遭难,跟人合谋对二弟家落井下石, 搅和了侄子江阳已经定下的亲事的赵婆子, 当初沈秀芬动了跟江辰的木匠师父家结亲的心思后, 直接略过赵婆子, 找到跟她娘家沾亲带故的沈家村媒婆。
今日下聘礼,身为结亲两方的中间人,媒婆自然要亲自带着江辰去下聘。
而作为江辰父母的江清松和沈秀芬,按照这边的规矩不能露面,而是请其他与他们同辈, 或者辈分更高的亲戚,作为江辰的长辈出面。
按理说最适合的人选自然是江清松的弟弟江清柏,也就是江父, 毕竟江清松和江清柏的父母当年是逃难逃到岭南村的,整个村子里并没有其他江氏族人。江辰毕竟姓江,江清柏才是江姓的长辈。
但这边的风俗并未规定必须是男方的同族长辈,也有不少人家在下聘的时候请的外姓长辈或者并无血缘关系的其他德高望重的长者。
所以村里过来凑热闹的人没看见江清柏,却看见江辰的外祖父走在聘礼队伍中后,不少人心里有些嘀咕,不过面上却没人说什么。
直到聘礼队伍绕完全村,开始往沈家村方向出发,这些闲来无事凑热闹的人才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你说江辰又不是没有亲叔伯,江大怎么找沈家人去给江辰下聘,咋没叫江二呢”有那爱聊闲的妇人拉着相熟的中年哥儿嘀咕道。
被拉住的中年哥儿撇撇嘴,又望了一眼已经走远的聘礼队伍,“谁知道江大咋想的沈家人姓沈,江辰姓江。真要较真起来,沈家人可不是江辰的正经长辈”
有汉子听见两人的话,不赞同的说“姓沈还是姓江怎么了,这较哪门子真儿咱村又不是没有外家给小辈下聘的。至少这也是正经亲戚,没见还有人请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下聘”
“也许是沈家老爷子想沾沾外孙的喜气儿。这要是沈家老爷子开了口,江大还能拒绝老爷子不成”又一个汉子凑过来说道。
如今麦苗已经长硬实了,不像刚种下那会儿那么脆弱,所以也不用人再精细照看。眼下田里的活不多,很少还有人像江父一样坚持天天下田,查看麦苗的情况。
这会儿不止女人、哥儿,也有不少当家汉子趁闲凑完江辰的热闹,往回走。
相比没事凑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没事儿也能搅和出点事儿的哥儿妇人们,这些当了家的汉子却不会想那么多。也没觉得将江清松请岳父来给儿子下聘有什么不对。
虽说他们一开始也以为会是江清柏来做下聘的长辈,但沈家老爷子辈分更高,要按辈分说话,别说江清松没法拒绝老岳父,就是江清柏在老爷子面前也得往后退。
要知道江家这两兄弟的媳妇儿不光都是沈家村嫁过来的,那俩媳妇之间还连着亲呢。
就算不看在江清松的面上,单是从江清柏他媳妇那算,沈家老爷子也是他拐着弯儿的长辈。
“刚才谁说的”一位本来都走到前面的胖妇人突然回头。
从村口往回走的路就这么一条,不管村南村北的人家,看完了热闹都得从这条路经过。
汉子们说话又不像哥儿妇人似的,背后嚼舌根嚼多了,说人长短的时候下意识就会压低声音。汉子们一张嘴,只要离的不是太远,都能听见。
前面的胖妇人本来走的好好的,突然听见后面人话里扯上她家,当下就掐着腰扫了一圈刚才说话的那几个,最后把目光落在其中一个这会儿正看着她一脸懵的汉子身上。
“刘老三,是不是你说的什么叫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我给我儿子请的可是沈家村的教书先生那可是正经有学问的读书人谁规定的必须得请亲戚我娘家村子的教书先生还比不上土里刨食的亲戚咋的”
叫做刘老三的汉子正是刚才顺嘴拿这胖妇人家里下聘举例的人。
刘老三最初被胖妇人看的发懵,等她后面的话说完才反应过来。随即哭笑不得,连连摆手“没没没我没说你家请的人不对钱贵家的,你咋听个话都不听全乎了我是说单就这下聘请的长辈,没必要非得较那个真儿”
钱贵媳妇听完,脸色好了些,又看了看刘老三身边那两个一贯爱在村子里到处嚼舌头的女人和哥儿,心里差不多有数了。当下也不急着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