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于海路 (1/2)
有了曹知县的点头, 傅楷就在主薄那将户籍暂时登记到岭南村名下。有了这个暂时的落籍, 傅楷就可以正式先一步挑选宅基地准备建房。
等他从江南回来, 这份暂时登记就会变更为正式的户籍记录。
傅楷从县衙出来, 看着对面钱庄大门里隐约透出的人影,心里想的却是告辞前曹知县的最后的那个提醒。
之前关于朝廷恩赏的事对傅楷来说其实可有可无。白得个宅子他当然愿意, 没有他也不缺。所以曹知县的提点, 傅楷并没有多在意。不过他也记下曹知县的这份人情。
想来曹知县也更愿意他记人情而不是还没有影的宅子。
不过临走之前曹知县关于渤海冰封的提醒, 傅楷就不能不仔细斟酌。
到任何地方先记地图是傅楷一直以来的习惯, 所以原身记忆中的大宣版图早就被他背下来了。
毕竟每次翻找原身的记忆傅楷总感觉隔着离层什么似的,而且傅楷也不知道那份记忆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消失,所以他不得不努力将原身的记忆复刻成为他自己的记忆。
在大宣版图中,渤东府在大宣的最东边,被一片内海分隔成南渤东和北渤东。靠江南那一侧的是南渤东, 朝阳县这边属于北渤东。
而中间那片内海就是渤海。
北渤东这边只在顺安城有海港, 与南渤东的莱州城海港之间有往返的海船。
一旦渤海冰封, 无法走海路的话, 就得从北渤东绕路北直隶才能南下。
先不讲海陆两种行程的速度差别,单是距离上,就相差了两倍有余。更何况海路本身就比陆路要快的多。
所以若是不想多花几倍的时间耗在路上,他就得赶在渤海冰封之前下江南然后再赶回来。
而近几年渤海冰封的时间几乎都在逐年提前。若是按照以往提前的速度推测,最晚十一月中旬, 傅楷就要从江南赶到莱州城,如此才能赶在顺安封港前坐船横穿内海。
眼下眼瞅就要九月中旬了,再算算往返的时间, 傅楷有些无奈。
看来他怕是连建房的前期准备都得托付给江阳。
“傅楷”
傅楷想得太过入神,江云叫了好几声才回神。
江阳和江云虽然坐在钱庄里,不过视线却一直望着县衙。
傅楷一出来他们就看见了,不过迎上去才发现对方在走神。
江阳皱眉,不由有些担心,“迁籍的事儿”
傅楷一看江云的脸色也有些不好,连忙将还没收起来的文书给他们看,“放心,迁籍的事算是办下来一半儿。剩下的得等到江南再办。”
江阳和江云两人顿时松了口气。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走”江云看了看傅楷手上的文书,又看了看傅楷,掩在袖子里的手下意识的攥紧。
傅楷看着江云沉默了下,叹口气道“怕是得尽快了”
江阳看了两人一眼,“行了,这事儿等回去再说。”同时示意两人他手上正拎着的麻灰色布袋。
布袋里面正是裹着一层皮子的银锭子。
有皮子隔着,银锭子的形状透不出来,更加安全。
不过就算再安全,江阳也觉得手里的东西沉甸甸的。
江云这会儿也想起来他们还拿着这么多银子,“那咱赶快回去吧”
傅楷顿了下,下意识的看了眼就在钱庄旁边的首饰铺子。
迁籍的事儿即便还没办完,但已经能够确定下来了。接下来他跟江云的事儿也该提上日程。
虽然他和江云自上次他“失踪”之后,因为江云态度的转变,在江家已经算是默认的事,但到底还没正经过明路。
来县城之前他还想着要去首饰铺子买几件首饰,再请村长帮他到江家定下亲事。
这样明面上的名分也有了,就算他暂时离开一段时间,也不会再有不长眼的来纠缠江云。
不过以江阳和江云眼下的状态,怕是不愿意耽误时间。
傅楷小小纠结了一下便想开了。
不选首饰也好,想来这边的首饰肯定也比不上江南那边精致,等他到了江南再为江云挑选也好。
至于定亲,按照朝阳县这边的习俗,选几匹布,拎两只鸡就算是挺好的定亲礼了。
就算他不想委屈江云,完全可以直接拿银锭子当定亲礼,比首饰更实在,就是有点俗
不过随即傅楷又失笑,若是真用银锭子,按照这边的情况,村里的人怕是只会觉得重视而不是俗气。
不过首饰可以暂时不买,难得来一趟县城,吃食和酒水总得买一些。
毕竟回去之后还要请江大伯一家一起吃饭,以现在的情况看来,不光是提前庆祝迁籍,他还要顺便跟江大伯他们请教并拜托建房的事。
傅楷硬拉着江阳和江云买了不少熟食与好酒。
等他从江南回来, 这份暂时登记就会变更为正式的户籍记录。
傅楷从县衙出来, 看着对面钱庄大门里隐约透出的人影,心里想的却是告辞前曹知县的最后的那个提醒。
之前关于朝廷恩赏的事对傅楷来说其实可有可无。白得个宅子他当然愿意, 没有他也不缺。所以曹知县的提点, 傅楷并没有多在意。不过他也记下曹知县的这份人情。
想来曹知县也更愿意他记人情而不是还没有影的宅子。
不过临走之前曹知县关于渤海冰封的提醒, 傅楷就不能不仔细斟酌。
到任何地方先记地图是傅楷一直以来的习惯, 所以原身记忆中的大宣版图早就被他背下来了。
毕竟每次翻找原身的记忆傅楷总感觉隔着离层什么似的,而且傅楷也不知道那份记忆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消失,所以他不得不努力将原身的记忆复刻成为他自己的记忆。
在大宣版图中,渤东府在大宣的最东边,被一片内海分隔成南渤东和北渤东。靠江南那一侧的是南渤东, 朝阳县这边属于北渤东。
而中间那片内海就是渤海。
北渤东这边只在顺安城有海港, 与南渤东的莱州城海港之间有往返的海船。
一旦渤海冰封, 无法走海路的话, 就得从北渤东绕路北直隶才能南下。
先不讲海陆两种行程的速度差别,单是距离上,就相差了两倍有余。更何况海路本身就比陆路要快的多。
所以若是不想多花几倍的时间耗在路上,他就得赶在渤海冰封之前下江南然后再赶回来。
而近几年渤海冰封的时间几乎都在逐年提前。若是按照以往提前的速度推测,最晚十一月中旬, 傅楷就要从江南赶到莱州城,如此才能赶在顺安封港前坐船横穿内海。
眼下眼瞅就要九月中旬了,再算算往返的时间, 傅楷有些无奈。
看来他怕是连建房的前期准备都得托付给江阳。
“傅楷”
傅楷想得太过入神,江云叫了好几声才回神。
江阳和江云虽然坐在钱庄里,不过视线却一直望着县衙。
傅楷一出来他们就看见了,不过迎上去才发现对方在走神。
江阳皱眉,不由有些担心,“迁籍的事儿”
傅楷一看江云的脸色也有些不好,连忙将还没收起来的文书给他们看,“放心,迁籍的事算是办下来一半儿。剩下的得等到江南再办。”
江阳和江云两人顿时松了口气。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走”江云看了看傅楷手上的文书,又看了看傅楷,掩在袖子里的手下意识的攥紧。
傅楷看着江云沉默了下,叹口气道“怕是得尽快了”
江阳看了两人一眼,“行了,这事儿等回去再说。”同时示意两人他手上正拎着的麻灰色布袋。
布袋里面正是裹着一层皮子的银锭子。
有皮子隔着,银锭子的形状透不出来,更加安全。
不过就算再安全,江阳也觉得手里的东西沉甸甸的。
江云这会儿也想起来他们还拿着这么多银子,“那咱赶快回去吧”
傅楷顿了下,下意识的看了眼就在钱庄旁边的首饰铺子。
迁籍的事儿即便还没办完,但已经能够确定下来了。接下来他跟江云的事儿也该提上日程。
虽然他和江云自上次他“失踪”之后,因为江云态度的转变,在江家已经算是默认的事,但到底还没正经过明路。
来县城之前他还想着要去首饰铺子买几件首饰,再请村长帮他到江家定下亲事。
这样明面上的名分也有了,就算他暂时离开一段时间,也不会再有不长眼的来纠缠江云。
不过以江阳和江云眼下的状态,怕是不愿意耽误时间。
傅楷小小纠结了一下便想开了。
不选首饰也好,想来这边的首饰肯定也比不上江南那边精致,等他到了江南再为江云挑选也好。
至于定亲,按照朝阳县这边的习俗,选几匹布,拎两只鸡就算是挺好的定亲礼了。
就算他不想委屈江云,完全可以直接拿银锭子当定亲礼,比首饰更实在,就是有点俗
不过随即傅楷又失笑,若是真用银锭子,按照这边的情况,村里的人怕是只会觉得重视而不是俗气。
不过首饰可以暂时不买,难得来一趟县城,吃食和酒水总得买一些。
毕竟回去之后还要请江大伯一家一起吃饭,以现在的情况看来,不光是提前庆祝迁籍,他还要顺便跟江大伯他们请教并拜托建房的事。
傅楷硬拉着江阳和江云买了不少熟食与好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