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回 (1/2)
此时的黛玉已经出了京城,通过前面的官道,在下个渡口乘船去扬州。
没错,黛玉是真真的自己走了,甩开了贾琏,带着镖局的人一起启程去扬州,去扬州又不止水路一条。
贾母虽然心思缜密,但她万万没想到黛玉竟然先走的山路而后转水路,就算她让贾府的家丁在京城的渡口等到海枯石烂都不会见到黛玉的身影。
一切的一切都是黛玉早就计划走的,她先是让人在贾府门口吊唁,这般定会让贾母他们慌了神,按照黛玉对贾母的了解她绝对会找贾琏问话,会想法设法的让自己推迟行程,借口无非是自己身体不适之类的。
别说黛玉猜的真准,贾母的心思被她完全看透。
让贾府措手不及是第一步,第二步黛玉会趁着贾琏去府上问话的时候带着一批人走,在京城转上一转,把自己要去扬州奔丧的事情让整个京城的人全部知道。
在第二步中黛玉做了小手脚,去逛京城的人并不是她,而是一个和黛玉身形相似的女子,古代大户人家女子出行本就带面纱挡住真容,那些掌柜的听吊唁之人的说辞便认定来的女子是林家姑娘,这般就给贾府传了假话。
最后一步,黛玉本人则直接和刘月他们汇合。
她还特意留下了王嬷嬷和雪雁,一来让贾府的人放松警惕,二来甩掉了这两个不忠心的奴才。
如此操作下来,黛玉起码比贾琏多了一整天的脚程,她定要赶在贾琏之前处理好她们林家的事情,让贾琏半点好处都捞不到
路上。
“当家的,姑娘真是好谋划呀。”雷大打心里感叹,传信之人和他说的情况完全和黛玉之前预料的一样,比如他们前脚走贾府的人后脚跟着,还有人在渡口专门侯着,等着瓮中捉鳖。
“那是自然,咱们姑娘不是一般人物。”刘月回道,之前对黛玉只是感激,后经过这件事情刘月对黛玉转成了崇拜。
她家姑娘简直就是诸葛在世,她刘月从未遇到如此有计谋的女儿家,还有黛玉那由内而外发出的定夺乾坤的气场,唉,若不是女子定是枭雄呀
马车上黛玉安安静静的闭着眼睛,她在某谋划去扬州之后的事情,吊唁之事仅仅是开始而已。
京城市井。
经过上午黛玉的那一逛,贾府和林府一下子成为了焦点,关于林如海的话题多了起来。
“听说没有,巡盐御史病逝就留下一个女儿,怪可怜的,今个还带着吊唁队伍到处尽孝呢。”
“听说了听说了,那姑娘一直住在贾府呢,如今就剩了一人,看来日后和贾府脱不开关系。”
“一个女儿家家的难呀,寄人篱下。”
“不过谁娶了这女子不就发财了么,大官的闺女那要老鼻子银子吧。”
“想些没用的干啥,难不成还能嫁给你”
市井多是对黛玉的同情,毕竟是弱势女流,同时黛玉身后带着丰厚的家财让一些人动了心思,上辈子贾府掩饰的好,除了亲近之人几乎没旁人知道黛玉住在贾府,更不用说黛玉还是带着万贯家财来的。
因此黛玉到了年纪自然不会有媒婆提亲,黛玉只能吊在贾宝玉一颗树上。
吊唁之事不但在市井传开,但凡是京城的大户人家都知道了,包括一向很少管外面闲事的季家。
季家是武臣世家,族上是有丰功伟绩的开国之臣,为南明朝的国泰民安做了不少贡献,只不过太有功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一个词叫做功高
没错,黛玉是真真的自己走了,甩开了贾琏,带着镖局的人一起启程去扬州,去扬州又不止水路一条。
贾母虽然心思缜密,但她万万没想到黛玉竟然先走的山路而后转水路,就算她让贾府的家丁在京城的渡口等到海枯石烂都不会见到黛玉的身影。
一切的一切都是黛玉早就计划走的,她先是让人在贾府门口吊唁,这般定会让贾母他们慌了神,按照黛玉对贾母的了解她绝对会找贾琏问话,会想法设法的让自己推迟行程,借口无非是自己身体不适之类的。
别说黛玉猜的真准,贾母的心思被她完全看透。
让贾府措手不及是第一步,第二步黛玉会趁着贾琏去府上问话的时候带着一批人走,在京城转上一转,把自己要去扬州奔丧的事情让整个京城的人全部知道。
在第二步中黛玉做了小手脚,去逛京城的人并不是她,而是一个和黛玉身形相似的女子,古代大户人家女子出行本就带面纱挡住真容,那些掌柜的听吊唁之人的说辞便认定来的女子是林家姑娘,这般就给贾府传了假话。
最后一步,黛玉本人则直接和刘月他们汇合。
她还特意留下了王嬷嬷和雪雁,一来让贾府的人放松警惕,二来甩掉了这两个不忠心的奴才。
如此操作下来,黛玉起码比贾琏多了一整天的脚程,她定要赶在贾琏之前处理好她们林家的事情,让贾琏半点好处都捞不到
路上。
“当家的,姑娘真是好谋划呀。”雷大打心里感叹,传信之人和他说的情况完全和黛玉之前预料的一样,比如他们前脚走贾府的人后脚跟着,还有人在渡口专门侯着,等着瓮中捉鳖。
“那是自然,咱们姑娘不是一般人物。”刘月回道,之前对黛玉只是感激,后经过这件事情刘月对黛玉转成了崇拜。
她家姑娘简直就是诸葛在世,她刘月从未遇到如此有计谋的女儿家,还有黛玉那由内而外发出的定夺乾坤的气场,唉,若不是女子定是枭雄呀
马车上黛玉安安静静的闭着眼睛,她在某谋划去扬州之后的事情,吊唁之事仅仅是开始而已。
京城市井。
经过上午黛玉的那一逛,贾府和林府一下子成为了焦点,关于林如海的话题多了起来。
“听说没有,巡盐御史病逝就留下一个女儿,怪可怜的,今个还带着吊唁队伍到处尽孝呢。”
“听说了听说了,那姑娘一直住在贾府呢,如今就剩了一人,看来日后和贾府脱不开关系。”
“一个女儿家家的难呀,寄人篱下。”
“不过谁娶了这女子不就发财了么,大官的闺女那要老鼻子银子吧。”
“想些没用的干啥,难不成还能嫁给你”
市井多是对黛玉的同情,毕竟是弱势女流,同时黛玉身后带着丰厚的家财让一些人动了心思,上辈子贾府掩饰的好,除了亲近之人几乎没旁人知道黛玉住在贾府,更不用说黛玉还是带着万贯家财来的。
因此黛玉到了年纪自然不会有媒婆提亲,黛玉只能吊在贾宝玉一颗树上。
吊唁之事不但在市井传开,但凡是京城的大户人家都知道了,包括一向很少管外面闲事的季家。
季家是武臣世家,族上是有丰功伟绩的开国之臣,为南明朝的国泰民安做了不少贡献,只不过太有功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一个词叫做功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