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寄望·千江夜雪(六) (1/2)
关于生辰礼一事, 洛朝每每回忆起就深感无奈
其中最搞笑的一点就是, 每逢生辰临近时, 尽管全天下的人都在给他过生日,他却压根不能确定自己的生辰到底是啥日子。
前世流传五域的帝尊生辰时日,乃是让兼职钦天监的摘星阁道士们掐指算出来的, 而且这些神棍们当年还为此吵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没办法,谁让他是个无父无母的穿越人士,要从何得知自己的准确出生年月呢
当年摘星阁的神棍们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竟举出十来个年月日,要他从中挑选。
他很随意地勾选了一个据说八字很吉利、有益于国运的日子,大笔一挥判定时心道嗯, 以后这就是我的生辰了。
最终,四方宾客云集,怀着多半为假的祝福之心, 来庆贺一个年月日数字多半也为假的生辰。
他常自嘲也好, 以假对假,负负得正嘛。
可打心底里, 哪怕日子为真, 他也不乐得办什么寿宴, 耗费颇靡不说,庆祝流程更是长得吓人,其中繁文缛节难以计数,要所有环节不落地全走一遍下来,可谓十分劳神费力。
且寿宴当天的前后数月, 他都要接见一拨又一拨来皇城拜谒的人,面对五域各方不远千里奔波而来的贺寿者们,他也不好总冷着个脸吧
因此接见来客时,为表帝王的体恤宽宏仁爱,他得将意思差不多的套话用不同的方式来回说个好几千遍,举止要贵气大度,仪态要悦然欣喜最后往往笑得他脸都僵硬了。
讲真,他一直觉得当帝尊是个辛苦的工作,比现代社会的996也就好那么一点点吧,可社畜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得已为之,但他是修者啊,哪怕没钱吃不上饭也饿不死,加上为人欲望很淡,也不需要什么权势声誉,这样一天到晚地劳累不堪又是为了什么呢
上述疑惑,搞得昔日的他天天都在怀疑人生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在这里
如果不当这劳什子帝尊,他立刻能找块山头隐居起来,房子自己盖,菜可以自己种,连猪都可以自己养毕竟凡尘生活所需的三百六十五个行当,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一天劳作四个时辰,完全足够他过上有菜有肉有米有油的恬淡生活,还有修真界无污染的自然风光可供尽情欣赏不要太美滋滋。
自由的生活,可以想吃吃想喝喝想睡睡,无聊了还能看看话本子,而不是当个所谓的无上帝尊,却成日被关在政务殿里,苦哈哈地批折子。
批折子还不算他最讨厌的活计,毕竟有文字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故事,他是一个活得格外无聊、同时也极其善于给自己找乐子的人,就算叙述刻板的公文也能看出笑点来。
他的首辅江云忡,因此最难以忍受他在批奏折的时候哈哈哈,认为这万分不成体统,而他对此不以为意。
批折子还能勉强苦中作乐呢,如生辰礼等需他亲自参与的大型庆典活动,才是真真无聊至极,是他最讨厌的工作没有之一。
偏偏他还无法推拒
只因他的庆生宴也罢、他的登基第x年庆典也罢都是政治作用为主,庆贺功用倒在其次。
比如他封禅十年后办的第一场生辰礼,主要目的是让五域四方势力前来朝贺,彰显皇城威严,彼时中域初定,而北原魔门、东域妖族还不算太平,因此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寿宴是很有必要的,藉此可以昭显国力雄厚、稳定民心、敲打某些不安分的人等等。
也就是立国的前百年,出于须向五域各大门派、妖族、魔门等示威的考量,他未主动对宴会规格加以限制,放任的结果就是下属们为表忠心,各显神通,将寿宴办得一次比一次豪奢。
后来天下大定了,他马上意识到这规模实在搞得隆重过头,立刻唤人拟定了一份冗长的规制,连宴会所用酒杯的价钱不得超过某某数额,都写得明明白白。
更以后,他实在厌烦了每次过生辰要应付那么多来客,陪这些人赏花吟诗观舞乐,然后为表对天下众臣的关心,假惺惺赐酒赐诗赐字表彰众人功绩,或者实际点,赐灵宝丹丸,并道一声“众卿辛苦了”,完了再看人们感激涕零跪谢受礼每隔十年,都须重复这套流程,他实在烦得要吐了。
于是拟写诏书,宣布改制,原本十年一庆的帝尊寿宴,变为五十年一庆。
就盼着每回寿宴在帝尊面前刷存在感的某些人,立刻搬出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表达了对此诏令的不满,他统统强硬驳回。
结果五十年一次他还是觉得麻烦,后来又找了个理由改为百年一庆等他打算改到三百年一庆时,众朝臣终于激愤了,他们表示间隔时间太久的话,很多人为官生涯都结束了,还没碰上过一次帝尊寿宴,这不公平
洛朝听了难以保持微笑,心道是你们过节还是我过节合着我的寿宴是用来给你们凑热闹找乐子的
考虑到朝臣们的抗议反响过于激烈,他决定大人有大量,小小退让了一下,终改成了
二百九十九年一庆。
这条例自此再没变过。
有时他读史书打发时间,看到历史上君氏历任帝王,似乎个个很喜欢给自己大办寿礼,且天庖盛宴、舞姬美酒等等,已经满足不了这些人了,君氏的帝王们甚至每过一次生日,就要建一座行宫、园林等等。
还有一位荒唐到底的君氏末代帝王,每年都要过生辰礼,导致皇城中日日夜夜歌舞不绝,哪管外头洪水滔天。
洛朝读着这些人的事迹,就百思不得其解,发现即使圣明贤君、定国武帝,好像也很喜欢兴师动众地庆生,云集名流,汇聚重臣,高坐台上,听下面人喊什么功业千秋、寿与天齐。
然而这事的本质,不就是以庆生为由头,让下属围着皇帝们拍马屁吗
可君氏帝王们,又不是那等执政长不过一甲子的古代凡间帝王,修者活得如此长久,那些花里胡哨的马屁话,听个一千一万遍,这些人就不嫌腻
反正他是腻得很,一旦发现某个庆典快到了,他又须掺合那些假惺惺的人情来往、当众表演君臣之间的亲厚信任他整个人就好似霜打过,提不起精神,恹恹的。
他真心实意感叹着比起听那满耳朵恭维话,他更情愿窝在屋子里头看话本子
其中最搞笑的一点就是, 每逢生辰临近时, 尽管全天下的人都在给他过生日,他却压根不能确定自己的生辰到底是啥日子。
前世流传五域的帝尊生辰时日,乃是让兼职钦天监的摘星阁道士们掐指算出来的, 而且这些神棍们当年还为此吵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没办法,谁让他是个无父无母的穿越人士,要从何得知自己的准确出生年月呢
当年摘星阁的神棍们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竟举出十来个年月日,要他从中挑选。
他很随意地勾选了一个据说八字很吉利、有益于国运的日子,大笔一挥判定时心道嗯, 以后这就是我的生辰了。
最终,四方宾客云集,怀着多半为假的祝福之心, 来庆贺一个年月日数字多半也为假的生辰。
他常自嘲也好, 以假对假,负负得正嘛。
可打心底里, 哪怕日子为真, 他也不乐得办什么寿宴, 耗费颇靡不说,庆祝流程更是长得吓人,其中繁文缛节难以计数,要所有环节不落地全走一遍下来,可谓十分劳神费力。
且寿宴当天的前后数月, 他都要接见一拨又一拨来皇城拜谒的人,面对五域各方不远千里奔波而来的贺寿者们,他也不好总冷着个脸吧
因此接见来客时,为表帝王的体恤宽宏仁爱,他得将意思差不多的套话用不同的方式来回说个好几千遍,举止要贵气大度,仪态要悦然欣喜最后往往笑得他脸都僵硬了。
讲真,他一直觉得当帝尊是个辛苦的工作,比现代社会的996也就好那么一点点吧,可社畜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得已为之,但他是修者啊,哪怕没钱吃不上饭也饿不死,加上为人欲望很淡,也不需要什么权势声誉,这样一天到晚地劳累不堪又是为了什么呢
上述疑惑,搞得昔日的他天天都在怀疑人生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在这里
如果不当这劳什子帝尊,他立刻能找块山头隐居起来,房子自己盖,菜可以自己种,连猪都可以自己养毕竟凡尘生活所需的三百六十五个行当,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一天劳作四个时辰,完全足够他过上有菜有肉有米有油的恬淡生活,还有修真界无污染的自然风光可供尽情欣赏不要太美滋滋。
自由的生活,可以想吃吃想喝喝想睡睡,无聊了还能看看话本子,而不是当个所谓的无上帝尊,却成日被关在政务殿里,苦哈哈地批折子。
批折子还不算他最讨厌的活计,毕竟有文字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故事,他是一个活得格外无聊、同时也极其善于给自己找乐子的人,就算叙述刻板的公文也能看出笑点来。
他的首辅江云忡,因此最难以忍受他在批奏折的时候哈哈哈,认为这万分不成体统,而他对此不以为意。
批折子还能勉强苦中作乐呢,如生辰礼等需他亲自参与的大型庆典活动,才是真真无聊至极,是他最讨厌的工作没有之一。
偏偏他还无法推拒
只因他的庆生宴也罢、他的登基第x年庆典也罢都是政治作用为主,庆贺功用倒在其次。
比如他封禅十年后办的第一场生辰礼,主要目的是让五域四方势力前来朝贺,彰显皇城威严,彼时中域初定,而北原魔门、东域妖族还不算太平,因此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寿宴是很有必要的,藉此可以昭显国力雄厚、稳定民心、敲打某些不安分的人等等。
也就是立国的前百年,出于须向五域各大门派、妖族、魔门等示威的考量,他未主动对宴会规格加以限制,放任的结果就是下属们为表忠心,各显神通,将寿宴办得一次比一次豪奢。
后来天下大定了,他马上意识到这规模实在搞得隆重过头,立刻唤人拟定了一份冗长的规制,连宴会所用酒杯的价钱不得超过某某数额,都写得明明白白。
更以后,他实在厌烦了每次过生辰要应付那么多来客,陪这些人赏花吟诗观舞乐,然后为表对天下众臣的关心,假惺惺赐酒赐诗赐字表彰众人功绩,或者实际点,赐灵宝丹丸,并道一声“众卿辛苦了”,完了再看人们感激涕零跪谢受礼每隔十年,都须重复这套流程,他实在烦得要吐了。
于是拟写诏书,宣布改制,原本十年一庆的帝尊寿宴,变为五十年一庆。
就盼着每回寿宴在帝尊面前刷存在感的某些人,立刻搬出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表达了对此诏令的不满,他统统强硬驳回。
结果五十年一次他还是觉得麻烦,后来又找了个理由改为百年一庆等他打算改到三百年一庆时,众朝臣终于激愤了,他们表示间隔时间太久的话,很多人为官生涯都结束了,还没碰上过一次帝尊寿宴,这不公平
洛朝听了难以保持微笑,心道是你们过节还是我过节合着我的寿宴是用来给你们凑热闹找乐子的
考虑到朝臣们的抗议反响过于激烈,他决定大人有大量,小小退让了一下,终改成了
二百九十九年一庆。
这条例自此再没变过。
有时他读史书打发时间,看到历史上君氏历任帝王,似乎个个很喜欢给自己大办寿礼,且天庖盛宴、舞姬美酒等等,已经满足不了这些人了,君氏的帝王们甚至每过一次生日,就要建一座行宫、园林等等。
还有一位荒唐到底的君氏末代帝王,每年都要过生辰礼,导致皇城中日日夜夜歌舞不绝,哪管外头洪水滔天。
洛朝读着这些人的事迹,就百思不得其解,发现即使圣明贤君、定国武帝,好像也很喜欢兴师动众地庆生,云集名流,汇聚重臣,高坐台上,听下面人喊什么功业千秋、寿与天齐。
然而这事的本质,不就是以庆生为由头,让下属围着皇帝们拍马屁吗
可君氏帝王们,又不是那等执政长不过一甲子的古代凡间帝王,修者活得如此长久,那些花里胡哨的马屁话,听个一千一万遍,这些人就不嫌腻
反正他是腻得很,一旦发现某个庆典快到了,他又须掺合那些假惺惺的人情来往、当众表演君臣之间的亲厚信任他整个人就好似霜打过,提不起精神,恹恹的。
他真心实意感叹着比起听那满耳朵恭维话,他更情愿窝在屋子里头看话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