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寄望(四十一) (2/2)
脸上,也同样照清她自己的面庞
彼时闻歌的面容已十分苍老,曾经的乌发里掺了许多银丝,皱纹爬在她的眼角和脸颊这一切却不减损她的美,反而使曾经锐利而哀郁的幽怨美,变成如今岁月凝练后、洗尽铅华的静美。
她的声音是枯哑而苍老的,语调却像一位慈母,温柔悯恤
“您想见一见他吗”
由于实在过去太久了,他已不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如何回答的,但那夜所见的场景,却永久铭刻在他心间那是一幅画。
闻歌给自己看的,不可能是真正的人,也只能是这样一幅画。
可即便是画,也弥足珍贵。
彼时帝尊入主中域业已数百年,民间传颂其传记野史无数,真假皆不可考证。
仅文字上的歌功颂德与批判指摘,就已分出数不清的流派,何况是描绘其形貌的画像呢
天子近臣皆有忌讳,怎敢向五域传播天颜画像
各大宗门内部,位高者之间或有一二幅流传,也供天资绝佳的小辈瞻仰,其主要目的不过是怕有后辈在凡间不识帝尊形貌、无意触怒天子,且这一类画像,多半不敢对天子容颜绘得纤毫毕现,只画得大约让人看出个轮廓,已能使画师感到惶恐了。
九陵帝尊,在修真界无数修士眼里,是一道高不可触的影;是帝王偶尔巡视四方、天际那座最华贵威严的銮驾;是每隔百年,各方来员汇聚皇城,大朝会时,千重玉阶之上,偶尔垂落的一片织锦龙纹黑缎绣金的衣摆
传闻中的无上天子、五域共主,在凡世芸芸众生眼里,则另有其形貌,应当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帝尊当有的模样。
当年中域有令,肃清各地邪神供奉,一时五域民间信仰无处可托,除去藉此大肆传教的佛门、道门、儒门之外,许多百姓还有一个更愿意信任的选择信仰帝尊。
人们因着心里的期望,为帝尊塑造各异的神像
在高原苦寒之地,塑像往往面容慈悲、眉目和蔼,持五谷、持如意、持净瓶赐福降水、佑五谷丰登、护民生兴旺;
在鱼米水乡,塑像则更加喜气福乐,加之于上的种种企望,则变成送财送福、送权势名望甚至送爱侣和子嗣;
在饱经妖兽侵袭之苦处,明明是同一位帝王,神像却变得凶神恶煞,甚至三头六臂,不过因当地凡人,希望帝尊自有神威,能镇压诸般妖魔,护佑一方平安;
雕塑已然千奇百怪,何况是画像呢
修真界里,修士们皆心怀敬畏,不敢妄议帝尊容貌,可在凡界,稍有人气的城镇,可能隔个里,你便能发现一家售卖守门神贴画的铺子里,有打着九陵帝尊名号的画幅悬挂墙上。
闻歌彼时提起“您想看一看他吗”,那时他很想说“多半是假的。”
直到闻歌娓娓道来,谈及约莫百年前,皇宫中一位随侍天子身侧的画姬,也不知为何得了天子应允,在世时曾传下近千幅真迹,其中大半画的是帝尊容颜,甚至日常起居下棋饮茶批阅文书、赏花听戏晨起临朝
这些画自宫中流出,自然立马遭到各方高价哄抢,无论大小宗门,皆以能收藏一副帝尊真容画像为傲。
最终,因种种偶然,流落到凡间的真迹,不过十来幅罢了。
珍贵到足可传世,如此形容,毫不为过。
比较滑稽的是,凡间大部分人,对所谓的“帝尊真容”毫不感兴趣,乃至认为随侍画姬一说当属谣言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心目中期望的帝尊模样,就是最真实的。
闻歌当年给他看的那幅画,其原主人费尽心机买来,本义是依据此画建一庙宇,将之用最华贵的材料装裱起来,但凡信仰帝尊者来瞻视,都须交份香火钱。
谁知,原主人以为这是个生生世世、取之无尽的生财之道,却万万料不到,凡间苍生,对所谓帝尊真容十分冷漠,不愿相信、更不屑相信。
这幅画最终在角落里经年积灰,直到此刻,温柔月色下,它在闻歌手里轻轻展开
她说“此画名为海棠春睡。”
画幅的背面,有画姬题语,洋洋洒洒数千言,此处摘录片语
暮春时节,帝小憩于宫中花园一角,恰逢小雨至,水珠似露,沾染其衣
再望四围,花气袭人,海棠红艳灼灼,宫人本欲唤醒之,临近观其眉目,帝悦然酣睡,又不忍;
吾见之,春雨如丝轻柔、花色似焰浓烈不愿将此景遗落,乃提笔作画
那夜他观画而泪流,明明愿意看得更清晰更真切一些,却根本挪动不了步子他不敢临近,心里则想道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见到他,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我之一生,向无望而活。
作者有话要说洛朝捂脸其实哪有那么夸张,我就是很普通地睡了一个午觉何况我现在就是一个平平无奇小菜鸡。
作者君今天的我依旧短小呢寒假开始粗长感谢在20191223 23:32:1420191224 23:31: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米j、墓缇、云端有歌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墓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彼时闻歌的面容已十分苍老,曾经的乌发里掺了许多银丝,皱纹爬在她的眼角和脸颊这一切却不减损她的美,反而使曾经锐利而哀郁的幽怨美,变成如今岁月凝练后、洗尽铅华的静美。
她的声音是枯哑而苍老的,语调却像一位慈母,温柔悯恤
“您想见一见他吗”
由于实在过去太久了,他已不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如何回答的,但那夜所见的场景,却永久铭刻在他心间那是一幅画。
闻歌给自己看的,不可能是真正的人,也只能是这样一幅画。
可即便是画,也弥足珍贵。
彼时帝尊入主中域业已数百年,民间传颂其传记野史无数,真假皆不可考证。
仅文字上的歌功颂德与批判指摘,就已分出数不清的流派,何况是描绘其形貌的画像呢
天子近臣皆有忌讳,怎敢向五域传播天颜画像
各大宗门内部,位高者之间或有一二幅流传,也供天资绝佳的小辈瞻仰,其主要目的不过是怕有后辈在凡间不识帝尊形貌、无意触怒天子,且这一类画像,多半不敢对天子容颜绘得纤毫毕现,只画得大约让人看出个轮廓,已能使画师感到惶恐了。
九陵帝尊,在修真界无数修士眼里,是一道高不可触的影;是帝王偶尔巡视四方、天际那座最华贵威严的銮驾;是每隔百年,各方来员汇聚皇城,大朝会时,千重玉阶之上,偶尔垂落的一片织锦龙纹黑缎绣金的衣摆
传闻中的无上天子、五域共主,在凡世芸芸众生眼里,则另有其形貌,应当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帝尊当有的模样。
当年中域有令,肃清各地邪神供奉,一时五域民间信仰无处可托,除去藉此大肆传教的佛门、道门、儒门之外,许多百姓还有一个更愿意信任的选择信仰帝尊。
人们因着心里的期望,为帝尊塑造各异的神像
在高原苦寒之地,塑像往往面容慈悲、眉目和蔼,持五谷、持如意、持净瓶赐福降水、佑五谷丰登、护民生兴旺;
在鱼米水乡,塑像则更加喜气福乐,加之于上的种种企望,则变成送财送福、送权势名望甚至送爱侣和子嗣;
在饱经妖兽侵袭之苦处,明明是同一位帝王,神像却变得凶神恶煞,甚至三头六臂,不过因当地凡人,希望帝尊自有神威,能镇压诸般妖魔,护佑一方平安;
雕塑已然千奇百怪,何况是画像呢
修真界里,修士们皆心怀敬畏,不敢妄议帝尊容貌,可在凡界,稍有人气的城镇,可能隔个里,你便能发现一家售卖守门神贴画的铺子里,有打着九陵帝尊名号的画幅悬挂墙上。
闻歌彼时提起“您想看一看他吗”,那时他很想说“多半是假的。”
直到闻歌娓娓道来,谈及约莫百年前,皇宫中一位随侍天子身侧的画姬,也不知为何得了天子应允,在世时曾传下近千幅真迹,其中大半画的是帝尊容颜,甚至日常起居下棋饮茶批阅文书、赏花听戏晨起临朝
这些画自宫中流出,自然立马遭到各方高价哄抢,无论大小宗门,皆以能收藏一副帝尊真容画像为傲。
最终,因种种偶然,流落到凡间的真迹,不过十来幅罢了。
珍贵到足可传世,如此形容,毫不为过。
比较滑稽的是,凡间大部分人,对所谓的“帝尊真容”毫不感兴趣,乃至认为随侍画姬一说当属谣言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心目中期望的帝尊模样,就是最真实的。
闻歌当年给他看的那幅画,其原主人费尽心机买来,本义是依据此画建一庙宇,将之用最华贵的材料装裱起来,但凡信仰帝尊者来瞻视,都须交份香火钱。
谁知,原主人以为这是个生生世世、取之无尽的生财之道,却万万料不到,凡间苍生,对所谓帝尊真容十分冷漠,不愿相信、更不屑相信。
这幅画最终在角落里经年积灰,直到此刻,温柔月色下,它在闻歌手里轻轻展开
她说“此画名为海棠春睡。”
画幅的背面,有画姬题语,洋洋洒洒数千言,此处摘录片语
暮春时节,帝小憩于宫中花园一角,恰逢小雨至,水珠似露,沾染其衣
再望四围,花气袭人,海棠红艳灼灼,宫人本欲唤醒之,临近观其眉目,帝悦然酣睡,又不忍;
吾见之,春雨如丝轻柔、花色似焰浓烈不愿将此景遗落,乃提笔作画
那夜他观画而泪流,明明愿意看得更清晰更真切一些,却根本挪动不了步子他不敢临近,心里则想道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见到他,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我之一生,向无望而活。
作者有话要说洛朝捂脸其实哪有那么夸张,我就是很普通地睡了一个午觉何况我现在就是一个平平无奇小菜鸡。
作者君今天的我依旧短小呢寒假开始粗长感谢在20191223 23:32:1420191224 23:31: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米j、墓缇、云端有歌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墓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