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朝能感觉到人们很敬畏自己。
    这种情绪他并不陌生, 前世, 他在无数人眼里看见过相似的敬畏
    恐惧中混杂着希冀, 既畏惧非常,又渴望得到垂怜。
    其实,他本不该在意这些目光的, 毕竟,过往千余年时光,让他早已习惯活在众生的敬畏里。
    只是,他想现在不行眼下,这过度的敬畏,会给他带来麻烦一点小麻烦。
    因此, 他一直在试图让旁人相信我是人。
    他总笑着说“我不是神使,更不是神明本身。”
    但人们一开始并不相信他毕竟,能使枯木逢春、死树结果、冻土生出绿意若不是神迹, 又能是什么
    这群流民自离开那片椿树林后, 又往南逃了十日有余,期间, 他们再度见证了两次神迹
    荒瘠的枯草地上, 忽而长出成片的野菜;叶片也凋零殆尽的树枝上, 竟一夜间垂挂了层层金红的柿果。
    捧着来自冥冥中神祇的馈赠,他们先是喜极而泣,可很快,又后知后觉感到惊恐,意识到
    神的馈赠, 不可能独属于他们。
    有些人将目光梭巡过四周,竟在人群里发现不少新的生面孔,原来,不过十日有余,就有很多新的逃荒者加入进来了。
    饥馑年的食物,永远是不够的。
    对饥饿的恐慌驱使他们又在人群里寻找那位少年,他们的目光里有极哀切的祈求
    请让这份馈赠,更多一些吧。
    但少年永远只是笑着,并反复强调“我只是个普通人。”
    在众人眼里,这不知姓名的少年,从来都是神的符号,而神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人们坚信只要一直跟着少年,就能得到最终的救赎。
    这份信任的第一次动摇,同样起源于一场雨。
    当冷雨混杂着雪飘洒而下时,少年居然第一次向众人承诺
    “明早雨停的时候,你们会看见干裂的荒草地,变成金黄的麦田。”
    当晚许多人带着笑意入睡,可等到第二天清早,很多人满怀期待地睁开眼睛,却只见到一片依旧空落的荒地。
    而且,雨也没有停,甚至,由于冬日的来临,雨滴更多化作雪点心有不甘的人们停留在原地,希望这神迹只是来得晚一些罢了,可是第三日早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便有人在寒冷中冻死了
    那些在寒夜中冻僵的尸体,再无法睁开眼睛,迎接今冬的第一场雪。
    而活下来的人们,望着荒地上覆着的薄雪,感到失落、失望、惶恐还有几人,抱着亲人僵死冰冷的尸体,不约而同向人群的一角望去那眼神甚至是略带愤恨的、也是易于解读的
    既然你根本无法做到,最开始,又为何要给出期望呢
    殊不知,彼时洛朝也在心中自问着一开始,我为何要给出期望呢
    但这拨流民中的大部分人,尚没有意识到这次失望只是个开端。
    离开椿树林的第二十天,当向往再度成空,荒林没有结出寓意着生机的果实,许多人的眼里,几乎染上灰死的绝望。
    人们又看向在小雪中伫立的少年,看见白色的雪点落在他凌乱的发上、微颤的眼睫上
    最终,听见他说
    “对不起,因为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
    少年脸上依旧带着笑,可这笑容不如往时灿烂,甚至带着牵强、歉意、低落、无奈
    这一天,人们终于知道了少年的名字不,应该说,从这一天开始,总算有人敢向少年询问一个名字。
    自这天起,曾横亘在众人和少年之间的敬畏,终于消失了。
    少年叫陆九一个听来就知道,必然起得很随意的名,人们因此猜测他在家中多半行九,且不甚得父母长辈喜爱。
    后来,少年面带温和的笑意,向人们诉说自己的过往
    “我记事之前,就被家里长辈送去神庙了。”
    人们听了,或摇头叹息、或目带赞同,没有人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对穷苦人家而言,若孩子太多了养不起,送一个体貌不残缺的孩子去寺院或神庙,成为当地神明的侍者,是个既能让孩子活下来、又能不失体面的不错选择。
    少年又说
    “我自小就是被庙祝养大的。”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开始念经,且信仰虔诚,所以啊,我有时候”
    说到这里,少年顿了顿,不自觉放低了声音,那神情略带紧张,仿若在和人分享一个秘密
    “能得到神的回应。”
    听到这句话,有些人就明悟了之前的几次奇迹,并不是神对众人特意的怜悯,那只是神明对虔诚信徒的偶尔眷顾。
    一些心善的人顿时便有些叹息
    既然知道这是神明对自己偶然的偏爱,又为何要将之分享出来呢
    若把这仅有的几次祈求机会好好珍惜着,也许,这少年便一定能在此次战乱中活下来了。
    有天性怜爱孩子的妇人怜惜道
    “这样难得的眷顾,你为何不自己留着呢”
    谁料少年粲然一笑,反问道
    “为什么要留着呢”
    他的神色很认真,话也说得很郑重
    “自小时候起,庙祝就不断对我讲一个道理。”
    “不要认为能向神明祈求来一切因为,神是无私的。”
    “神没有私爱。”
    见有些人表示不解,他便继续笑着解释
    “比方说,若某个人因要给父母治病,祈求财富,神是给予还是拒绝呢”
    “若是拒绝,该显得这位神明多么无情”
    “可若是给予那么,天下任何因病穷困的人,都该得到相同的施予。”
    “若是因病穷困的人得到施予,那不计其数的、因战乱、天灾而穷困的人,甚至是生来穷困的人,就不该得到施舍吗”
    “可是,即便天下所有穷苦人,都得了神的怜爱但那些富有的人,他们有的也勤劳、善良、宽厚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做错什么,而穷苦者中的大多数,其实也没有格外做对什么”
    “因此,没有道理,只让穷苦的人得到神之眷顾,而冷落另一群同样虔诚的信仰者。”
    “神的爱是雨露均沾,不能有偏颇的。”
    话毕,见大多数人陷入默然的思索,洛朝便收起笑容,摆出极少有的肃穆神情,一字一句道
    “所以啊,我怎么能指望靠着神的怜爱活着呢”
    “人,明明只能以人的方式活下去。”
    彼时,流民们尚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但很快,人们就明白了
    原来,真如少年所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并在用与常人一样的方式,挣扎着活下来。
    他也会喊饿、也会困倦、也会感到冷、也会露出哀伤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眼里总有一股不败的生机那是寻常人不会有的、格外坚定的希望。
    少年常常微笑着,对众人说“饿的时候,我就去土里挖木薯、葛根我觉得,只要一直找下去,总会有的。”
    人们听了往往只是笑,因为,近些天经过的荒原上,连杂草都被人连根拔去过,这里的土地,早被先前经过的难民们,从里到外翻找过无数遍了,什么也不会剩给后来的他们。
    但固执的少年竟一直找下去了,人们不太记得他究竟寻了多久,是三、四天,还是七、八天
    期间,也有心怀怜惜的人想施舍少年一点吃的
    “这是你应得的,毕竟,若不是你先前将神眷分与我们,此刻也必不会挨饿。”
    可这些竟都被少年坚定拒绝了,他仰起脸,笑着道谢,却不接过那些食物
    “我一定能找到的。”
    在又一个雪天,浑身脏污的少年一如既往,天不亮就开始在土里翻找,只见他微颤着双臂,不断扒开层层泥土,细看其指尖都被沾满雪的冻土冰得通红
    这少年的身影,仿佛在冻土上生根,永远俯首蜷缩着,成为许多人心里不会改变的一道刻痕,他们叹息着人对生的渴望,总能执着至此。
    终有一天,那大概是个沉默的黄昏很多人肚中饥饿着,食物越来越少了,死亡也越来越近了。
    可在万物昏黄枯寂的落日下,竟忽然有个少年,从荒地那头远远地跑来
    他神色有几分兴奋,脸上依旧脏兮兮的,可眉眼间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人们正疑惑着,就见他那满是泥屑的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全世界都以为我们是道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冬叶昭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冬叶昭昭并收藏全世界都以为我们是道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