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寄望(九) (1/2)
路途上的霜雪越发厚重, 算算行程, 再有几个时辰就能到雁回关。
应鹿鸣望着四围枯草上的白霜, 便拿出壶私藏的酒来,慢慢喝着暖身子,一边喝, 一边还长吁短叹的。
这些天来,整个队伍都在盼着早些入城关歇一歇,可等真的快到了,所有人又不免忧虑起来
一过此关,就是杀机四伏的沦陷区,那里毫无律法可言, 且一朝不慎就会遇上魔修的军队眼下有命去、往后却不一定有命回。
每个人脸上都因此多了份对未来的忧虑,只有一个人,和面带愁色的众人格格不入
应鹿鸣看向盘坐在马车前的顾归尘
对方一如既往神色沉静, 周遭苍白灰冷的色调衬得他那身红衣略显亮眼, 他将吟松剑横放于膝前,依旧微微仰着头, 遥望北方
唯一和往常不同的是, 他的右手总是无意识地抚过剑柄, 让人误以为,下一秒那剑就要出鞘。
应鹿鸣也是剑客,所以他能感同身受体会出,这个小细节式的动作意味着什么
虽然很莫名,但他这位师弟此刻, 有些兴奋剑客的心情,和其对待剑的态度,往往是如出一辙的。
应鹿鸣稍微揣摩了下这兴奋的缘由是期待是激动总不会是喜悦吧
其实,他本以为看了一路战时凄惨景象,这位固执堪比顽石的师弟,其寻人的念头会有松动
结果事实恰好相反,眼下看来,对方的信念恐怕更坚定了,看那恨不得立马出剑杀敌的势头,若是没有禁空阵法,他敢肯定顾师弟会几个闪挪直接飞去雁回关。
应鹿鸣摇头感慨这趟邺城之行,到底是躲不掉了啊。
顾归尘却没意识到自身状态的殊异,他只是觉得
太慢了这队伍走得太慢了
而感知中那人的存在,依旧无比遥远和过去无数年一样遥远。
偏偏行程速度由不得自己决定,这难免使他产生躁郁感。
他从来不是嗜杀之辈,但这份躁郁却将一个念头清晰传入心中我想出剑,我甚至想杀人
杀魔修、杀妖族什么都好,我要见血。
他努力将这份近乎暴虐的心绪压制下去,殊不知此种行为,只会酝酿出未来某次更可怕的爆发。
哪怕他已在尽量克制情绪,对较为了解他的应欢欢三人来说,还是能轻易看出顾归尘的不对劲
他的眼竟像平静的深海,其下暗流汹涌,只待吞没一切航行的船只。
这双眼定定凝视着前方,像要直接穿透所有障碍,找到天尽头的某个人。
可惜,目能所及的视线范围里,只有苍穹、大地、霜雪还有愈发密集的流民。
绝大部分流民都在向南逃,因此,荒原之上,车队逆行在人流中,显得格外突出。
又因为难民们根本不敢靠近修行者,所以车队被周围的流民们自觉绕开,空出了十丈方圆的清净之地一行人便更加显眼了。
应欢欢也在注视着四周的景象,她慢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为什么,他们都穿得那样单薄”
她皱着眉想天气已经这般冷了,这些人又在逃难中,成日幕天席地的,理该多穿些衣服才对
可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只身着一件单衣,还可以看到不少孩子被父母紧紧抱在怀里,脸依然冻得发青。
而且,不止衣服单薄,这些难民身上,居然也没有携带任何行囊,无论是成群结队、抱团往南方逃的,还是正落单的某户人家,也无论这些人中是否有青壮年逃亡者们,都只有空落的人身。
这可太怪异了,逃荒时,理该带上不少财物和粮食,否则即便逃到了安稳的后方,又将靠什么生活呢
难道成群的人都被悍匪洗劫过吗
不待应欢欢细想,就听前方领队的李随风突然勒住缰绳,高声提醒队伍中的所有人做好入关的准备。
之前李随风已经向他们透露过
此次入雁回关,依旧会驻留一段时间,等待中域柳氏埋伏在魔门的一位暗子前来接洽。
这暗子的具体身份目前还不清楚,只知她或他来自魔道十三门之一的浮月宫,且会帮整支队伍伪装成浮月宫弟子,以此安全跨过沦陷区,并到达万迭岭,最终和柳氏来人交接。
只是应欢欢不太明白,入关就是入关,要做什么准备
思索间,她忽然感觉马车停下了四周皆是埋首前行的流民,这给她一种车队依旧在向前走的错觉。
她便干脆站起来,探脑袋朝前望,想知道队伍为何会突然停下,然后,她就见到前方几里远处,竟停驻着一队装束齐整、神色肃穆的兵将。
那队伍约莫千余人,其中也有御着战马的骑兵,皆队列整齐,乌压压一片堵在那里,让人无法再向前走。
然而,当你继续举目远眺,就会发现远远不止一支军队,那千人方阵的前头,还有更多厉兵秣马的部队,都静默地伫立成一个个黑色铁块,这些铁块之间稍有间距,远望却浑然连成一线,直直向前蜿蜒出一条漆黑龙身,没入天际也不见尽头。
有些队伍中还迎风展开旗帜,细望都属北岭、南陆各方氏族或门派。
应欢欢被这堪称壮阔的场景震撼了一下。
这样长的队伍,横亘在荒原上,一眼都望不尽,也压根数不清究竟来了多少人,且越往远处看,苍穹就压得越低,可这金铁黑龙的雄浑气势,竟堪与天地相争,要冲破苍空的束缚,直击九天。
队伍两侧的流民人潮却形成了另一番浑然不同的景象
军队是全然肃静的,数不尽的兵将立在前方,却没有发出任何响动,若闭上眼睛,怕是根本感知不到他们的存在;
流民潮里则是全然吵杂的,他们不敢靠近那些将士,最近的人群也至少离军队有二十丈远,可两侧难民发出的哭喊声却交错汇杂在中央那黑色长龙的上空,连呼啸的寒风也被这些哭喊淹没了。
应鹿鸣看了就感叹一声“竟赶上大批援军进驻,又要等好半天了。”
见应欢欢仍旧一脸疑惑,应鹿鸣便指向天尽头“雁回关就在那里。”
应欢欢这才发现,视线所及的最远处,隐隐立着一座城关,可那关隘离这里实在太远,因此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灰黑色小点。
而军队组成的黑色长龙,似乎就在那小点处终止。
应鹿鸣又道
“现在南陆和北岭内
应鹿鸣望着四围枯草上的白霜, 便拿出壶私藏的酒来,慢慢喝着暖身子,一边喝, 一边还长吁短叹的。
这些天来,整个队伍都在盼着早些入城关歇一歇,可等真的快到了,所有人又不免忧虑起来
一过此关,就是杀机四伏的沦陷区,那里毫无律法可言, 且一朝不慎就会遇上魔修的军队眼下有命去、往后却不一定有命回。
每个人脸上都因此多了份对未来的忧虑,只有一个人,和面带愁色的众人格格不入
应鹿鸣看向盘坐在马车前的顾归尘
对方一如既往神色沉静, 周遭苍白灰冷的色调衬得他那身红衣略显亮眼, 他将吟松剑横放于膝前,依旧微微仰着头, 遥望北方
唯一和往常不同的是, 他的右手总是无意识地抚过剑柄, 让人误以为,下一秒那剑就要出鞘。
应鹿鸣也是剑客,所以他能感同身受体会出,这个小细节式的动作意味着什么
虽然很莫名,但他这位师弟此刻, 有些兴奋剑客的心情,和其对待剑的态度,往往是如出一辙的。
应鹿鸣稍微揣摩了下这兴奋的缘由是期待是激动总不会是喜悦吧
其实,他本以为看了一路战时凄惨景象,这位固执堪比顽石的师弟,其寻人的念头会有松动
结果事实恰好相反,眼下看来,对方的信念恐怕更坚定了,看那恨不得立马出剑杀敌的势头,若是没有禁空阵法,他敢肯定顾师弟会几个闪挪直接飞去雁回关。
应鹿鸣摇头感慨这趟邺城之行,到底是躲不掉了啊。
顾归尘却没意识到自身状态的殊异,他只是觉得
太慢了这队伍走得太慢了
而感知中那人的存在,依旧无比遥远和过去无数年一样遥远。
偏偏行程速度由不得自己决定,这难免使他产生躁郁感。
他从来不是嗜杀之辈,但这份躁郁却将一个念头清晰传入心中我想出剑,我甚至想杀人
杀魔修、杀妖族什么都好,我要见血。
他努力将这份近乎暴虐的心绪压制下去,殊不知此种行为,只会酝酿出未来某次更可怕的爆发。
哪怕他已在尽量克制情绪,对较为了解他的应欢欢三人来说,还是能轻易看出顾归尘的不对劲
他的眼竟像平静的深海,其下暗流汹涌,只待吞没一切航行的船只。
这双眼定定凝视着前方,像要直接穿透所有障碍,找到天尽头的某个人。
可惜,目能所及的视线范围里,只有苍穹、大地、霜雪还有愈发密集的流民。
绝大部分流民都在向南逃,因此,荒原之上,车队逆行在人流中,显得格外突出。
又因为难民们根本不敢靠近修行者,所以车队被周围的流民们自觉绕开,空出了十丈方圆的清净之地一行人便更加显眼了。
应欢欢也在注视着四周的景象,她慢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为什么,他们都穿得那样单薄”
她皱着眉想天气已经这般冷了,这些人又在逃难中,成日幕天席地的,理该多穿些衣服才对
可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只身着一件单衣,还可以看到不少孩子被父母紧紧抱在怀里,脸依然冻得发青。
而且,不止衣服单薄,这些难民身上,居然也没有携带任何行囊,无论是成群结队、抱团往南方逃的,还是正落单的某户人家,也无论这些人中是否有青壮年逃亡者们,都只有空落的人身。
这可太怪异了,逃荒时,理该带上不少财物和粮食,否则即便逃到了安稳的后方,又将靠什么生活呢
难道成群的人都被悍匪洗劫过吗
不待应欢欢细想,就听前方领队的李随风突然勒住缰绳,高声提醒队伍中的所有人做好入关的准备。
之前李随风已经向他们透露过
此次入雁回关,依旧会驻留一段时间,等待中域柳氏埋伏在魔门的一位暗子前来接洽。
这暗子的具体身份目前还不清楚,只知她或他来自魔道十三门之一的浮月宫,且会帮整支队伍伪装成浮月宫弟子,以此安全跨过沦陷区,并到达万迭岭,最终和柳氏来人交接。
只是应欢欢不太明白,入关就是入关,要做什么准备
思索间,她忽然感觉马车停下了四周皆是埋首前行的流民,这给她一种车队依旧在向前走的错觉。
她便干脆站起来,探脑袋朝前望,想知道队伍为何会突然停下,然后,她就见到前方几里远处,竟停驻着一队装束齐整、神色肃穆的兵将。
那队伍约莫千余人,其中也有御着战马的骑兵,皆队列整齐,乌压压一片堵在那里,让人无法再向前走。
然而,当你继续举目远眺,就会发现远远不止一支军队,那千人方阵的前头,还有更多厉兵秣马的部队,都静默地伫立成一个个黑色铁块,这些铁块之间稍有间距,远望却浑然连成一线,直直向前蜿蜒出一条漆黑龙身,没入天际也不见尽头。
有些队伍中还迎风展开旗帜,细望都属北岭、南陆各方氏族或门派。
应欢欢被这堪称壮阔的场景震撼了一下。
这样长的队伍,横亘在荒原上,一眼都望不尽,也压根数不清究竟来了多少人,且越往远处看,苍穹就压得越低,可这金铁黑龙的雄浑气势,竟堪与天地相争,要冲破苍空的束缚,直击九天。
队伍两侧的流民人潮却形成了另一番浑然不同的景象
军队是全然肃静的,数不尽的兵将立在前方,却没有发出任何响动,若闭上眼睛,怕是根本感知不到他们的存在;
流民潮里则是全然吵杂的,他们不敢靠近那些将士,最近的人群也至少离军队有二十丈远,可两侧难民发出的哭喊声却交错汇杂在中央那黑色长龙的上空,连呼啸的寒风也被这些哭喊淹没了。
应鹿鸣看了就感叹一声“竟赶上大批援军进驻,又要等好半天了。”
见应欢欢仍旧一脸疑惑,应鹿鸣便指向天尽头“雁回关就在那里。”
应欢欢这才发现,视线所及的最远处,隐隐立着一座城关,可那关隘离这里实在太远,因此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灰黑色小点。
而军队组成的黑色长龙,似乎就在那小点处终止。
应鹿鸣又道
“现在南陆和北岭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