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王妃连忙从座上起身, 朝着李太后欠了欠身,行至长玉身边, 先拉着她的手细细又打量了一番, 才回头朝着太后笑道“倒真是如太后娘娘所说, 这九帝姬跟长慈眉眼当中, 倒还真透着这么几丝相似。不过, 王爷毕竟与陛下乃是同胞兄弟,这堂姊妹之间模样相似, 也是常事。”
薛长慈听闻这话,惶惶不安推脱“承蒙太后娘娘怜惜, 长慈怎敢与帝姬相较姿容”
李太后转眸过去瞧着她,含笑道,“是个模样姣柔的,别妄自菲薄了自己。”说着转眸朝忠勇王妃,“到底还是你会养人, 这长慈到底把盛京宫里这些堂姊妹都给比下去了。”
长玉不吭声, 倒是一旁的薛长忆不服气,娇嗔道“皇祖母这话就是瞧不起孙女了,难道孙女不比郡主生得好看些”
忠勇王妃连忙道“十一帝姬这话说的,您是太后她老人家捧在手里的明珠,长慈那小家碧玉的模样,怎么及得上”
李太后知道薛长忆这是撒娇,笑笑道“你成天男儿郎似的,哪里有你长慈堂姐的端秀模样还在这儿争嘴呢。”说着, 眉目轻轻瞥向王妃,“这样好的模样,今年几岁了”
“回娘娘的话,长慈出了年便满十四了。”忠勇王妃欠了欠身。
“十四了。”李太后沉吟一番,随即才淡淡一笑,“那倒是到了可以说亲事的年纪了。”
忠勇王妃一时不明李太后这话背后的意思,只好陪着笑,谦声道“王爷和妾身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倒是疼惜着,说亲的事还想再迟几年呢。何况”她眸子转向身后的抚南侯陆夫人,客气笑道,“何况八帝姬才与抚南侯世子定下婚事,长慈的事情,怎么说也得排在她长敏姐姐的后头,方成规矩。”
李太后眸光沉沉瞧着忠勇王妃一笑,“对了,今日陆夫人不是带了世子进宫么这会儿怎么不见人”
陆夫人忙起身回话“跟着几位皇子一处,想必是在宫中游玩吧。太后娘娘勿怪,这孩子从小不在府里管束,着实欠规矩,等回去之后,妾身定然好好训诫他一番”
“倒不是什么要紧事。”李太后静静笑了一声,“只是今日世子既然入宫了,倒是不妨叫八帝姬同他见上一面。原本也是表兄妹,他们年轻人在一块儿玩,总比跟着哀家这个老婆子快活些。”
薛长敏听这话,面皮上烫红,赶紧低头声若蚊嘤一般“皇祖母说得什么话,今日来慈宁宫原本也是为皇祖母抄佛经的,怎么一来二去,倒是”
薛长忆早也嫌在慈宁宫当中闷得慌,忙接着太后的话笑道“那正巧了,不如孙女领着众位姐妹一同过去御花园玩”
“就你乖觉”李太后佯装怒意,少时又笑了,朝着各家夫人们道,“也好,不如就叫她们孩子一块玩,咱们这些就在慈宁宫说说话。”
薛长忆一听,赶紧拉着长玉的手上前,笑着朝太后欠了欠身“那孙女等便先告退了。”
长玉跟在薛长忆身边告了退,一众姊妹便从慈宁宫当中退了出去。
瞧着女孩儿们走出了慈宁宫,李太后眉眼中的笑也渐渐收了回去。
她垂眸,不咸不淡地呷了口茶,方对着眼前的一众命妇们笑道“瞧她们姊妹之间和气,哀家心里真是高兴。这么看着看着,倒是叫哀家心里想起当年尚在闺中之时,家中姐妹们在族中私塾里一块读书学艺,相互早晚伴着,日子倒是过得比现在有滋味多了。”
忠勇王妃才归了座,听到太后这话,垂眸客气笑了一声“太后这是羡慕她们姊妹相伴的情景了”
“何尝不是呢”李太后将手里的茶盅轻轻摆到身旁的小几上,感叹道,“这盛京宫里啊,到底人再多,还是冷清了。从前虽也有这些孙辈女孩儿陪在身边,哀家到底总觉着少了些什么。今日一见这番姊妹们热热闹闹的场景,哀家总算才清楚,这宫里少的,就是这些女孩子家的笑声打闹声。”
座下众命妇在听闻李太后这一袭话之时,都不免沉默了一番。
忠勇王妃脸上的笑意差点就挂不住了,僵白着脸半晌,方才心怀着一丝期望犹豫笑道“太后娘娘若是喜欢宫里热闹,若是娘娘允准,妾身等倒是愿意常常领着他们入宫向您请安。”
李太后浅声笑了笑“到底有宫规在此,无缘由来的,怎么好叫世子郡主日日入宫呢”
忠勇王妃没接太后的话,只好赔笑了两声,说了几句客套话。
倒是一直站在李太后身边默不作声的连嬷嬷突然上前笑道“太后娘娘前时不是说起私塾这事么若是娘娘喜欢,何不在含章殿请一些女先生来前时十一帝姬还总埋怨,总是各读各的书无趣得很。请了女先生入宫,再请各家小姐们一同入宫陪同着伴读,既叫帝姬们有了玩伴,宫中热闹,也合了规矩。”
李太后像是恍然大悟,回眸瞧着连嬷嬷笑道“这倒是个法子。”顿了顿,回眸瞧着座下命妇们道,“只是,怕各位夫人们不放心孩子放在宫中伴读。这事儿到底还得过问各位夫人们的意思。”
李太后与连嬷嬷主仆二人一唱一和,座下命妇们岂有能听不出来的道理
“这”忠勇王妃面如菜色。
其余座下的命妇们见王妃不吱声,也都不敢说话。
李太后笑容愈发和蔼“王妃,哀家虽然不是忠勇亲王的生母,到底也是瞧着他在跟前长大的,长慈也算是哀家嫡亲的孙女,放在宫中陪着她几个堂姊妹念书,哀家自然不会亏待了她。王妃,但可放心。”
“妾身不是这个意思,在宫中伴读,乃是天赐恩德,妾身等又怎会生出那样龌龊的猜疑”忠勇王妃连忙跪下,身后一众命妇也惶惶跟着跪下来。
“只是”王妃脸色苍白,满头冷汗,磕磕巴巴了半晌,才道,“只是长慈这孩子,素来懦弱胆小,陪在帝姬身边,只怕讨不得帝姬们的欢心。”
“原是这么件小事。”李太后漫不经心地笑了笑,“看来,王妃是担心郡主在宫中受了欺负这桩事上,王妃这份担忧倒是可以免了。郡主是哀家的孙女,入宫伴读,哀家自然不会亏了她。哀家都想好了,若是王妃愿意让郡主入宫,哀家便向陛下请旨,加封郡主为帝姬,可以养在皇后的膝下,身份如同嫡出一般。”
“这妾身忠勇王妃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磕磕巴巴半晌,也说不出一个词。
李太后手中的茶盏盖子放下去,也不知是有意无意,砸出好大一阵声响。
忠勇王妃等连忙抬首,惶惶不知所措地瞧着李太后。
李太后的脸上一阵笑容和蔼万分“王妃是不愿还是说王爷不愿”
这一句问话犹如一颗炸雷敲开在忠勇王妃的头上。她惶急跪下去磕头,肩膀颤抖着“不是太后娘娘,王爷岂有不、不愿的道理”
忠勇王妃回话完,抬起头来瞧着李太后,脸上神色几欲强颜欢笑。
李太后淡淡满意笑了,由着连嬷嬷扶着站起身来,一步一步走到阶下忠勇王妃跟前,亲手扶了她起身,垂眸凝视着王妃那张惨白的脸,微笑道“王妃是个明白人。听人说,近来盛京之中颇有传闻,道忠勇亲王不满陛下,满心愤恨。哀家就奇了忠勇王乃是陛下唯一的亲兄弟,怎么会对陛下存有忿心必定是那起子小人在背后栽赃,想要挑拨王府与宫里的关系。如今郡主加封帝姬入宫伴读,世子也得以陪同皇子身边,和和睦睦,亲亲热热,必定能打了那些小人的脸。”
忠勇王妃整个身子都瘫软如泥,勉强靠着身边的丫鬟,方得以站起身来。
李太后牵着王妃的手,一双沉静的瞳仁瞧着她淡淡笑着。半晌,她才将手从忠勇王妃的手里抽出来。
就在太后抽手这片刻之间,忠勇王妃的身子骤然僵直,整个人白眼一翻,直挺挺地便往后倒在了丫鬟的身上。
慈宁宫当中一时慌乱。
李太后往后退了一步,
薛长慈听闻这话,惶惶不安推脱“承蒙太后娘娘怜惜, 长慈怎敢与帝姬相较姿容”
李太后转眸过去瞧着她,含笑道,“是个模样姣柔的,别妄自菲薄了自己。”说着转眸朝忠勇王妃,“到底还是你会养人, 这长慈到底把盛京宫里这些堂姊妹都给比下去了。”
长玉不吭声, 倒是一旁的薛长忆不服气,娇嗔道“皇祖母这话就是瞧不起孙女了,难道孙女不比郡主生得好看些”
忠勇王妃连忙道“十一帝姬这话说的,您是太后她老人家捧在手里的明珠,长慈那小家碧玉的模样,怎么及得上”
李太后知道薛长忆这是撒娇,笑笑道“你成天男儿郎似的,哪里有你长慈堂姐的端秀模样还在这儿争嘴呢。”说着, 眉目轻轻瞥向王妃,“这样好的模样,今年几岁了”
“回娘娘的话,长慈出了年便满十四了。”忠勇王妃欠了欠身。
“十四了。”李太后沉吟一番,随即才淡淡一笑,“那倒是到了可以说亲事的年纪了。”
忠勇王妃一时不明李太后这话背后的意思,只好陪着笑,谦声道“王爷和妾身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倒是疼惜着,说亲的事还想再迟几年呢。何况”她眸子转向身后的抚南侯陆夫人,客气笑道,“何况八帝姬才与抚南侯世子定下婚事,长慈的事情,怎么说也得排在她长敏姐姐的后头,方成规矩。”
李太后眸光沉沉瞧着忠勇王妃一笑,“对了,今日陆夫人不是带了世子进宫么这会儿怎么不见人”
陆夫人忙起身回话“跟着几位皇子一处,想必是在宫中游玩吧。太后娘娘勿怪,这孩子从小不在府里管束,着实欠规矩,等回去之后,妾身定然好好训诫他一番”
“倒不是什么要紧事。”李太后静静笑了一声,“只是今日世子既然入宫了,倒是不妨叫八帝姬同他见上一面。原本也是表兄妹,他们年轻人在一块儿玩,总比跟着哀家这个老婆子快活些。”
薛长敏听这话,面皮上烫红,赶紧低头声若蚊嘤一般“皇祖母说得什么话,今日来慈宁宫原本也是为皇祖母抄佛经的,怎么一来二去,倒是”
薛长忆早也嫌在慈宁宫当中闷得慌,忙接着太后的话笑道“那正巧了,不如孙女领着众位姐妹一同过去御花园玩”
“就你乖觉”李太后佯装怒意,少时又笑了,朝着各家夫人们道,“也好,不如就叫她们孩子一块玩,咱们这些就在慈宁宫说说话。”
薛长忆一听,赶紧拉着长玉的手上前,笑着朝太后欠了欠身“那孙女等便先告退了。”
长玉跟在薛长忆身边告了退,一众姊妹便从慈宁宫当中退了出去。
瞧着女孩儿们走出了慈宁宫,李太后眉眼中的笑也渐渐收了回去。
她垂眸,不咸不淡地呷了口茶,方对着眼前的一众命妇们笑道“瞧她们姊妹之间和气,哀家心里真是高兴。这么看着看着,倒是叫哀家心里想起当年尚在闺中之时,家中姐妹们在族中私塾里一块读书学艺,相互早晚伴着,日子倒是过得比现在有滋味多了。”
忠勇王妃才归了座,听到太后这话,垂眸客气笑了一声“太后这是羡慕她们姊妹相伴的情景了”
“何尝不是呢”李太后将手里的茶盅轻轻摆到身旁的小几上,感叹道,“这盛京宫里啊,到底人再多,还是冷清了。从前虽也有这些孙辈女孩儿陪在身边,哀家到底总觉着少了些什么。今日一见这番姊妹们热热闹闹的场景,哀家总算才清楚,这宫里少的,就是这些女孩子家的笑声打闹声。”
座下众命妇在听闻李太后这一袭话之时,都不免沉默了一番。
忠勇王妃脸上的笑意差点就挂不住了,僵白着脸半晌,方才心怀着一丝期望犹豫笑道“太后娘娘若是喜欢宫里热闹,若是娘娘允准,妾身等倒是愿意常常领着他们入宫向您请安。”
李太后浅声笑了笑“到底有宫规在此,无缘由来的,怎么好叫世子郡主日日入宫呢”
忠勇王妃没接太后的话,只好赔笑了两声,说了几句客套话。
倒是一直站在李太后身边默不作声的连嬷嬷突然上前笑道“太后娘娘前时不是说起私塾这事么若是娘娘喜欢,何不在含章殿请一些女先生来前时十一帝姬还总埋怨,总是各读各的书无趣得很。请了女先生入宫,再请各家小姐们一同入宫陪同着伴读,既叫帝姬们有了玩伴,宫中热闹,也合了规矩。”
李太后像是恍然大悟,回眸瞧着连嬷嬷笑道“这倒是个法子。”顿了顿,回眸瞧着座下命妇们道,“只是,怕各位夫人们不放心孩子放在宫中伴读。这事儿到底还得过问各位夫人们的意思。”
李太后与连嬷嬷主仆二人一唱一和,座下命妇们岂有能听不出来的道理
“这”忠勇王妃面如菜色。
其余座下的命妇们见王妃不吱声,也都不敢说话。
李太后笑容愈发和蔼“王妃,哀家虽然不是忠勇亲王的生母,到底也是瞧着他在跟前长大的,长慈也算是哀家嫡亲的孙女,放在宫中陪着她几个堂姊妹念书,哀家自然不会亏待了她。王妃,但可放心。”
“妾身不是这个意思,在宫中伴读,乃是天赐恩德,妾身等又怎会生出那样龌龊的猜疑”忠勇王妃连忙跪下,身后一众命妇也惶惶跟着跪下来。
“只是”王妃脸色苍白,满头冷汗,磕磕巴巴了半晌,才道,“只是长慈这孩子,素来懦弱胆小,陪在帝姬身边,只怕讨不得帝姬们的欢心。”
“原是这么件小事。”李太后漫不经心地笑了笑,“看来,王妃是担心郡主在宫中受了欺负这桩事上,王妃这份担忧倒是可以免了。郡主是哀家的孙女,入宫伴读,哀家自然不会亏了她。哀家都想好了,若是王妃愿意让郡主入宫,哀家便向陛下请旨,加封郡主为帝姬,可以养在皇后的膝下,身份如同嫡出一般。”
“这妾身忠勇王妃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磕磕巴巴半晌,也说不出一个词。
李太后手中的茶盏盖子放下去,也不知是有意无意,砸出好大一阵声响。
忠勇王妃等连忙抬首,惶惶不知所措地瞧着李太后。
李太后的脸上一阵笑容和蔼万分“王妃是不愿还是说王爷不愿”
这一句问话犹如一颗炸雷敲开在忠勇王妃的头上。她惶急跪下去磕头,肩膀颤抖着“不是太后娘娘,王爷岂有不、不愿的道理”
忠勇王妃回话完,抬起头来瞧着李太后,脸上神色几欲强颜欢笑。
李太后淡淡满意笑了,由着连嬷嬷扶着站起身来,一步一步走到阶下忠勇王妃跟前,亲手扶了她起身,垂眸凝视着王妃那张惨白的脸,微笑道“王妃是个明白人。听人说,近来盛京之中颇有传闻,道忠勇亲王不满陛下,满心愤恨。哀家就奇了忠勇王乃是陛下唯一的亲兄弟,怎么会对陛下存有忿心必定是那起子小人在背后栽赃,想要挑拨王府与宫里的关系。如今郡主加封帝姬入宫伴读,世子也得以陪同皇子身边,和和睦睦,亲亲热热,必定能打了那些小人的脸。”
忠勇王妃整个身子都瘫软如泥,勉强靠着身边的丫鬟,方得以站起身来。
李太后牵着王妃的手,一双沉静的瞳仁瞧着她淡淡笑着。半晌,她才将手从忠勇王妃的手里抽出来。
就在太后抽手这片刻之间,忠勇王妃的身子骤然僵直,整个人白眼一翻,直挺挺地便往后倒在了丫鬟的身上。
慈宁宫当中一时慌乱。
李太后往后退了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