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受益低头看了看被李妃握住的手, 委婉地道“娘娘, 先松开一下, 朕有点疼。”

    李妃抓他抓得太用力了, 十根手指深深地嵌进肉里。赵受益大多数时候都在不见日光的室内伏案办公, 因此皮肤养得极白,此时被用力抓握, 皮肤上现出一排浅红的斑点。

    李妃仍不松手,只死死地盯着他“皇儿, 你要答应母后,替我杀了那奸妃”

    赵受益转头看向刘恩, 刘恩上前将李妃的双手掰开“娘娘, 镇静些。”

    李妃将他一推“走开本宫与皇帝说话,何时轮到你来插嘴”

    赵受益道“好了, 娘娘。你没有好心绪,何必迁怒他人。”

    李妃转头看着他,眼含热泪“皇儿”

    赵受益道“娘娘既然病了, 就且在凤宸宫休养吧。”

    他转身就走。

    李妃看起来是被刘娥给气坏了, 所以才口口声声地要让他杀了刘娥。

    刘娥的气人之处赵受益深有体会,但是她暂时还不能死。

    李妃在他身后大喊“皇儿回来”

    见他走得决绝,李妃勃然大怒, 抓起身后的枕头就凌空掷去“你这认贼做母的孽子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赵受益出了内室,问刘娥道“娘娘的病打算什么时候好”

    之前刘娥说打算上书为赵旭求封号, 这可真是说到赵受益的心坎里去了。

    赵旭是他属意的继承人, 奈何其身是女儿身, 在这个封建王朝,想要继位可真是难上加难。

    赵受益本就打算等赵旭再大一点的时候给她正式册封公主封号,昭示她与其他公主的不同。

    可是这个册封要怎么提出来,还是挺伤脑筋的。

    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忽然要册封公主呢

    公主只是个两岁的孩子,既无任何功绩,也看不出品性如何。忽然要给她这个前无古人的恩宠,明面上说不过去。

    况且赵受益最近还在以身作则地力行节俭,命令宗室不得婚丧嫁娶,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国家财政增添负担。

    结果你皇帝却带头册封子女册封皇子也就算了,皇子是将来的皇储,对于国家而言意义重大。但公主总没这么重要的身份地位了吧

    你这么大张旗鼓地册封公主,空耗国家财政。这不就和之前自己倡导的节俭自相矛盾了吗

    皇帝金口玉言,口含天宪,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是不能改悔的。皇帝的出尔反尔不叫出尔反尔,叫朝令夕改,是要被御史台骂到怀疑人生的。

    这个时候,刘娥身为太后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皇帝虽然要立志节俭了,可是节俭到谁的头上也节俭不到太后的头上啊太后可是皇帝的母亲,皇帝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供着太后锦衣玉食。这是做儿子的本分。

    所以哪怕现在国家财政吃紧,皇帝都减常膳了,太后也不用跟着节衣缩食。

    太后如果自己愿意发愿,也跟着皇帝一起裁减支出,这是太后贤德。太后要是不吭声,继续吃好喝好,这是人家应该的。

    哪怕再吹毛求疵的臣子,也不可能上书要求太后来给天下做这个爱惜民力的表率。

    要是搁太后依旧临朝摄政的那会儿,还有这个可能。毕竟权利与义务天然对等,太后那时候行使君权,是实质上的君主,那么为了天下苍生节省用度就是她的分内之事。

    但是现在嘛太后回后宫养病都养了好几场了,虽然偶尔也还上朝转一圈,但谁都知道这是皇帝请太后出场友情客串的剧目。太后已经失去了作为君主的权力,自然也就不用再承担身为君主的义务。

    所以,哪怕举国上下都在节约开销,太后发话说要册封皇子公主,那也没人能挑出错处来。

    太后年纪大了,皇帝又只有这么一双儿女。祖母疼爱孙辈,为孩子求个册封怎么了

    至于为什么要将公主与皇子一同册封人家是孪生的兄妹,总不能哥哥有了封号而妹妹没有吧

    双生子做什么都要在一起,正好也一起给他们册封了,不用费那二遍事。

    刘娥道“本宫的病究竟什么时候能好,不还是由皇帝说了算的么”

    赵受益算了算日子“那行,后天就是大朝会了。正好公主和皇子的生日也快要到了,母后这个时候为他们请封,也不算突兀。”

    刘娥点头“就依皇帝所言。”

    又按了按额角“本宫乏了,皇帝和皇后回去吧。”

    赵受益袖手道“还有一事劳烦母后。”

    他偏头示意内室中的李妃“里面的这位娘娘,劳烦母后照顾。”

    想了想,又道“母后不必多心,朕并无别的什么意思。只需母后约束她不要闹出事情来就好。”

    玩政治的人都喜欢脑补,尤其他现在是个皇帝,随口说的一句话都有人给他写一篇八百字的小论文来分析他的弦外之音。

    要是刘娥脑补了点别的什么意思,将李妃照顾得升天了,这可就不好了。

    而且刘娥也不是没有这个动机

    他只需要刘娥李妃活着住在凤宸宫里,不要给他闹事就好了。

    一应衣食住行都比照着刘娥的规格来,也算是圆了她的太后梦了。

    刘娥颔首“本宫省得。”

    赵受益道“那朕和皇后就告辞了。”

    他示意寇窈娘跟他一起走。

    寇窈娘向刘娥福了福身,跟在他身后走出了凤宸宫。

    皇帝的仪仗和皇后的仪仗拥挤在凤宸宫门外的道路上,挤挤挨挨,不分彼此。

    赵受益问寇窈娘“太后怎么忽然想起来要册封公主了”

    虽然刘娥的原话是册封皇子,连带着将公主也册封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里的重点是公主,而不是皇子。

    如果是因为刘娥想要讨好他的话

    赵受益抖了一抖,将这个令人恶寒的想法抛在脑后。

    刘娥活了六十年,几曾如这般讨好过什么人。

    就算当年宋真宗仍在时,也难得她如斯礼遇。

    必定是寇窈娘做了什么。

    他打量着面前的寇窈娘。

    此人略通神异之术,这他是知道的。

    难道是她给刘娥下了蛊

    寇窈娘道“官家无意让皇子继位,是也不是”

    赵受益笑道“这话从何说起。皇子是朕的儿子”

    寇窈娘打断他“官家对公主宠爱有加,难道只是因为偏疼女儿,没有什么别的意图吗”

    赵受益问她“你算出了什么”

    寇窈娘道“公主赵旭必将君临天下。”

    赵受益点点头“这是必然的。朕的公主,若是不当皇帝,实在可惜了。”

    666神君欸,不当皇帝这也太浪费了吧。

    尤其当她的哥哥是惨不忍睹的121的时候

    寇窈娘道“我对太后说,官家有意让公主继位。如果太后能帮官家和公主一把的话,应该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赵受益叹道“皇后有心了。”

    又问她“旦儿还好吗”

    赵旦就是他的长子,赵旭的孪生兄长。自从出生后,一直由寇窈娘负责养育。

    寇窈娘笑道“旦儿很好,现在已经能绕着寝宫跑跳,话也说得极利索了。”

    赵受益道“那就好。”

    赵旭的情况基本上也和赵旦差不多,现在已经能说会道的,每天在玉宸宫里追着雪球儿疯跑。

    他转身上了自己的步辇,往玉宸宫的方向而去。寇窈娘也上了皇后的车,向相反方向的皇后寝宫而去。

    回到玉宸宫的时候,天色已渐暗了,各处宫室都掌上了灯。

    赵受益指着正殿的房檐底下,疑惑道“人都聚在那里干什么呢”

    他不喜欢有太多人在面前伺候,玉宸宫里不算刘恩一共只有十二位常驻宫人,这还是加上专门照顾公主赵旭的奶娘和宫女之后的数字。

    对于皇帝和公主而言,这个数字简直少到令人惊异。

    此时这十二个人赵受益眯眼数了数,确实是十二个人,都聚在正殿的一处房檐下,抬头看天,指指点点。

    刘恩道“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两人走到人群后面,刘恩清了清嗓子“诸位,这是在做什么哪”

    宫人们认出了刘总管的声音,知道是皇帝回来了,忙都回身施礼。

    人群散开,穿了一身苎麻白衣的赵旭向赵受益奔来“爹爹”

    赵受益俯身接住她,将她抱了起来“带着人聚在这里做什么呀”

    赵旭扭身,伸手指着房檐上“雪球儿下不来啦”

    赵受益抬头,见确实有个白团子缩在房檐上,瑟瑟发抖。

    他一阵无语。

    果然又是这只猫。

    雪球是个胆小的猫儿,从小就不太爱向高处爬,偶尔为之,一般爬到柜子顶上 也就是极限了。

    偏巧赵旭喜欢追着雪球儿玩,一人一猫一追一逃,雪球儿不得已只能向高处攀爬。结果它又胆小,但凡怕到比柜子高的地方,就不敢自己下来了。

    有时候赵受益也很疑惑,为什么赵旭喜欢追猫,而猫又喜欢被赵旭追。

    没错,经赵受益观察发现,雪球儿其实是喜欢被赵旭追的。

    有时候赵旭正在做别的事情,没空去理雪球儿,雪球儿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觉三千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觉三千里并收藏大宋仁宗皇帝本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