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等待,和尚在门外接引,在佛乐的伴奏下一同走进正殿。

    正殿原本供奉着佛像,现在已经空了,正好可以摆上蒲团,众人可以围坐在一处,听和尚讲经。

    讲完经之后,可以静坐冥想,体悟你心中的佛。

    感觉到佛在你心中了,那你就悟了。

    既然已经悟了,那守住你心中的佛即可,又何需缘木求鱼,一定要有一个佛像在身外呢

    若是还没有悟,说明缘分没到,有佛像也没用,你还得继续悟。

    皇帝太后来玉清宫之前,大相国寺的僧人已经在玉清宫试验了一遍流程,与会众僧纷纷表示悟道了。

    于是大相国寺的主持决定明天给皇帝和太后也来一遍这种流程。

    皇帝和太后也悟了的话,就将此法推行全国,让全国的寺院都实行这种无佛像参拜法。

    原本计划的好好的,如果没有晏殊的话,这一定是一次极为完美的礼佛体验。

    偏偏晏殊决定在这次礼佛的过程中搞事。

    晏殊是枢密副使,一个阶品挺高的官员。

    即使随驾礼佛,他也应该手执笏板。

    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他的手里没有拿笏板。

    做官嘛,就讲究一个仪容仪表。别人都拿着笏板,你不拿,显得多古怪,多不协调。

    偏偏他官品还高,正好站在离刘娥和赵受益不远的地方。

    这就更显眼了。

    官员仪表不齐,仪式就没办法进行。

    数百官员就在原地等着晏殊的随从给他把笏板送过来。

    赵受益看着晏殊淡定的表情,隐隐有些不妙的预感。

    果然,他的预感成真了。

    晏殊的随从终于把他的笏板送来了,晏殊接过笏板,轮圆了胳膊,狠狠地抽在随从的脸上。

    “蠢材险些为你误了大事”

    一片哗然,文武百官纷纷退后,与晏殊拉开距离。皇帝随身的禁军上前制住晏殊,防止他暴起刺杀皇帝。

    赵受益又看了一眼晏殊面板上高达86的武力值“来人,传个医师过来”

    看这情形,恐怕得见血。

    不一会儿医师到了,端详一下那随从半边脸肿得像馒头高的尊容,掰开他的嘴,从里面取出半截牙来。

    “牙断了。”

    枢密副使当着皇帝和太后的面把自己随从的牙打断了,不能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此事再大,没有玉清宫无佛像参拜事大。

    晏殊暂且被压入天牢,那个倒霉随从被抬回了家,庄严佛乐再次响起,皇帝太后并文武百官和乐融融地踏进玉清宫的大门。

    入了正殿后,皇帝和太后坐在正中,大相国寺主持坐在他俩对面,其余官员围着这三人落座。

    住持将完一卷经后,又引导众人冥想,体悟心中的佛。

    一片寂静之中,在场所有人都悟到了佛的真谛。

    玉清宫首次无佛像参拜顺利落幕。

    拜完了佛,刘娥领着赵受益回了凤宸宫。

    刚一坐下,刘娥就恨恨地道“个竖子好大胆”

    赵受益忙劝道“阿娘消消气,慎勿为一臣子大动肝火,伤了凤体。”

    刘娥叹了口气“还是皇帝体谅人。”

    “这个晏殊怎么就这么没有惧怕,居然”

    赵受益暗道还能是怎么回事,报复社会呗。

    和寇准一样,晏殊也是神童出身。

    他比寇准还要更神一些。

    寇准是十九岁中进士,得到宋太宗重用。晏殊是从小才名远扬,惊动地方长官,长官将他推荐给皇帝,皇帝考校一番,立刻重用。

    这一年,晏殊十三岁。

    一个人若是从小就是神童,从小受人追捧,那自尊心高一些,玻璃心一些,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晏殊现在当着枢密副使,顶头上司是寇准。他虽然钦佩寇准这个前辈,未尝没有“彼可取而代之”之心。

    但是现实狠狠给了他当头一棒。

    寇准即使不当枢密使了,这个位置也轮不着他。太后宁可把这个位置给一个拉皮条的,也不愿意让他晏殊来当这个枢密使。

    这种轻忽,让晏殊不知所措了。

    更不知所措的是,似乎莱国公也不如以往赏识他了。

    晏殊不傻,寇准对他的态度变化他心里清清楚楚。

    两边都靠不上,看起来仕途是无望了。

    晏殊也不是没有脾气,你们不愿意重用我,我还不愿意陪你们玩了呢。

    破罐子破摔,再见了您内

    于是就有了玉清宫前的一幕。

    赵受益明白他的想法,所以才更头疼。

    这种明显黑化了的臣子要怎么拉回来啊

章节目录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觉三千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觉三千里并收藏大宋仁宗皇帝本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