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场好戏之后。

    因为跟了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常令这趟出宫,最终也没有把原身的事情查清楚。只暗暗记下了常玉,吃了饭带着小十九逛了逛买了些东西,天黑之前就回宫了。

    九月,关于几位亲王的正妃人选已经敲定,皇上连发三道圣旨,分别给秦王、楚王、靖王赐了婚。

    当常令听说给秦王赐的是骠勇大将军之庶三女苏若云的时候,她愣了一下,不对啊,原来好像不是那么顺利的

    虽然说因为她的出现导致很多剧情发生了偏差,但是她应该影响不了世界男女主的感情走向才对。

    常令不知道,这还真是受了她的影响。

    原本德妃看中将军府的力量,是要给靖王选将军府的姑娘的,不过她对苏家大姑娘的品貌不太满意,二姑娘和四姑娘又太过小家子气,反倒是三姑娘花容月貌,又不卑不亢,显得从容许多。德妃对嫡女庶女倒不是特别在意,反正只要靖王妃是将军府的姑娘,整个将军府就会被划分为靖王这方。

    可惜,苏若云宫宴上一曲歌毕后原本志得意满,却被长凌公主抢去了风头。当时她以为那公主故意抢风头,十分恼怒,表情管理下线。德妃看在眼里,推翻了之前的印象,觉得她不知进退。于是转而选了吏部尚书府。

    皇后奉命为秦王选人,自然不能给他选不好的。得知淑妃、德妃选了别家,她就觉得将军府可以。原本她认为庶女低贱,嫡女才配得上亲王身份,但是她注意到秦王似乎对那苏三小姐有意。

    总之多方权衡之后,就出现了现在的赐婚。

    虽然选定了王妃,不过到底是亲王,婚事准备繁琐,现在都九月了,起码要明年才会陆续完婚。

    等三位王爷正式娶妃之后,就要离京前往封地,无召不得随便回京。

    常令有点期待,王爷们离京之前的这一年,京城不知道会不会很热闹。

    原本皇帝重伤,几位王爷的婚事都耽搁了,自然也没有离京,为了太子之位在京里掀起狂澜,斗得风起云涌。

    如今因为常令横插一脚,康乾帝躲过劫难,健健康康,以他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可以说正是春秋鼎盛。

    康乾帝之前没有立太子,现在也不会突然立,那么被封王封邑的秦王自然是要离京的。

    只是不知道王爷们和后宫的娘娘们会不会采取措施努力一下,毕竟藩王一去难回,能不去当然是不去的好。何况如果康乾帝转头封了别个作太子,要扭转过来就麻烦了,还不如趁现在太子未立,努力一把

    常令反正是事不关己。如果后宫前朝斗起来,她就看热闹;没有斗,那就继续自己悠哉悠哉的度假日常。

    不过说到热闹,最近确实有点热闹了。这个热闹不是说别的,是说她的长凌宫。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长凌宫访客频繁,有时一天还不止一个。

    今儿个某某皇子来道歉,说之前不懂事欺辱打骂十九皇弟,实属不该,又已经被父皇罚了,希望公主原谅;

    常令不能理解“道歉不该找十九皇子么。我并非受欺之人,有什么原谅不原谅的。”

    明儿个某某妃嫔来串门,说公主绝色姿容,大贵之相,将来必能觅得如意驸马,一生荣华富贵等等胡扯了一堆;

    常令更是莫名其妙,直接道没事请回。

    甚至德妃淑妃这种高位的妃嫔,也派人送过几回东西来。常令搞不懂是她们自己送的,还是帮她们的儿子送的。

    总之长凌宫不再闭门谢客之后,就变得挺热闹的。

    来往长凌宫的,打探消息的固然有,但大多数都是在小心翼翼地讨好她,因为都送了许多或金贵或精巧的玩意儿过来。

    不过常令好东西见多了,再不济她这长凌宫里的东西也没有差的,所以也就对他们送的东西无动于衷。

    想完这些,常令又惦记起常家的事情来。

    现在她已经确定原身是常家之女,只是还没弄清楚她生前经历与死亡之因。她又是住在宫中,跑来跑去她嫌累,效率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公主全程看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古木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古木架并收藏公主全程看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