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青楼乐师(3) (1/2)
卷耳皱了皱眉, 她把盒子扣上, 转头看着脸色苍白的粟荷, “怎么了”
粟荷眼中盛满了焦急,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遇刺了”
“什么”卷耳眉目一厉, 她下意识地往外走了几步,顿了顿,转身, 目光陡然射在沈知礼身上,神色风雨欲来。
沈知礼迎着她的视线, 瞳色平淡, 不慌不乱。
卷耳深深看了他一眼, 拂袖快步走出门。
轮椅上的人看着窗外明晃晃的太阳,淡淡笑了笑。
从白天到黑夜, 乾清殿里的气氛一直低沉又压抑, 摄国殿下坐在主坐上, 御医围着床榻上小小的身子,冷汗流个不停。
若之前他们还怀疑陛下遇刺是摄国殿下所为,可如今看摄国殿下阴沉沉的脸色,再无人有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
在场的御医毫不怀疑,今天若是陛下有事,他们都得去陪葬。
一堆人进进出出,柔嘉在床头眼睛通红却没发出声音,卷耳死死捏着手里的茶杯, 缓缓吐出口气。
她不能慌,她要是慌了,这天下就乱了。
苦涩的药味弥漫在殿里每一个角落,柔嘉眼睛通红的走到卷耳身边,“阿姐”她说了一句就开始流眼泪。
卷耳抬手,轻轻擦了她脸上的泪,又吩咐宫人扶着柔嘉,清泠泠的嗓音温柔坚定,“别哭,阿炎会没事的。”
“嗯”柔嘉点点头。
阿姐说的,柔嘉都会信。
夕阳收进了最后一缕光,星河铺满夜空,像是洒在黑布上的一把盐,直到月上中天的时候,御医们才松了口气。
这小皇帝的命总算是救回来了。
“殿下,陛下已经无事了。”御医转身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给卷耳行礼。
卷耳面色一松,御医们终于见到正襟危坐一下午的摄国殿下总算有了笑脸。
“赏。”
卷耳走过来摸了摸小孩子温热的身子,终于放了心。
她面色冷然,吩咐了粟荷重赏御医之后,神色沉沉地走出门。
这皇宫被她掌控的如同铁桶,没有什么东西能轻易混进来伤到阿炎。
除非经过她之手。
比如宫宴之上,她喂给阿炎的吃食。
那时,沈知礼坐在她身旁。
公主寝殿内,沈知礼的轮椅还在原地。
夜色深深,一路上,卷耳心里埋怨或是失望,有种种想质问沈知礼的地方。可走到殿门前,卷耳突然就平静下来。
没什么好怨的。
是父皇欠沈家的。
他们立场不同,若说谁错了,也是她的错,不该把沈知礼留在身边。
门被推开,沈知礼侧头看着走进来的人。她样子有些憔悴,却依旧不失半点华贵。
“可惜了。”沈知礼淡淡道“竟然没毒死他。”
夜里的风有些凉,卷耳没关门,风卷进屋子里呼呼作响,她身上的衣袍随风动着。
沈知礼喉头一痒,他轻声咳了咳,抬眸,便看着摄国殿下对他笑了笑。
他们相处的不久,这段日子来,卷耳经常对他笑,敷衍的,真诚的,假装的,甚至带了娇嗔的。
可这次,她眼里带了些别的什么东西。
“是我的错,不该把你带到身边来。”她款步走过来,两手在身前交叠着,腰肢纤细,袅袅婷婷,贵气天成。
沈知礼静静等着她的下文。
是杀是剐,他并不是多么在意。
“明日我让人送沈公子回叙芳楼。”卷耳平静道。
心底动了动,沈知礼拧眉,有些古怪,“你不杀我”
卷耳淡淡道“这是父皇欠沈家的,我不怪你。”
“但也不会原谅你伤害阿炎。”卷耳嗓音没有波澜,缓慢叙述着。
她不笑的时候便一点也不像柔嘉了,凌凌冽冽,自成风骨,带着足够让人沉迷的资本。
像是不想和沈知礼多呆,说完这句,卷耳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她背影干脆,宫装曳地,贵气疏离。又回到了初见时那个摄国殿下。
门重新被合上,沈知礼眼底沉了些莫名的情绪,心底说不清什么感受。
皇帝没死,他没有太多的失望,反而是卷耳的眼神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方才有那么一刻,沈知礼曾想开口让卷耳留下来。
可他最终还是没有。
沈知礼眼里聚了团黑气,浮浮沉沉,望不到眼底。
没关系的,谁走都可以,他本来和摄国殿下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她笑靥如画唤他知礼,那她便是卷耳。
她神色疏离唤他沈公子,她便是万人之上的摄国殿下。
沈知礼收回视线,轻轻吐出口气,注意到桌上那个木匣子。
匣子被卷耳开了一半,结果被粟荷的通报声打断,此刻钥匙还插在上面。
沈知礼鬼使神差地伸手,轻轻打开那个匣子。
那里面静静躺着一张鬼面面具。
沈知礼凉薄的眼底渐渐染上什么,整个人怔楞在那里,久久未能发出声音。他手有些抖的拿出其中一张,空空盯了半晌。
那个人,是她。
他寻了那么多年的人,在他身旁,他却不知。
“殿下”
沈知礼猛然抬头,目光看向窗外。
宫人安静垂首立在殿外,那里平静一片,早就没有卷耳的身影。
直到沈知礼回到叙芳楼,他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卷耳。
卷耳一但放开他,沈知礼才彻底的感受到这皇权的沟壑。
摄国殿下。不仅仅是四个字而已。
有些人,他一辈子都触不到。
新历八年的冬天,暴雪一个月未停。
日光被风雪搅着,昏沉沉的没有光彩,卷耳呆在府里更加不爱出门了。
侍女收了伞打着帘子,挽着妇人发髻的柔嘉抱着岁岁,甫一进来便笑,“还是阿姐这里待着暖和,可比我的公主府强多了。”
她脸颊圆润光滑,和怀里的小姑娘像是一个模子。
柔嘉怀里刚满两岁的小丫头甜甜地叫,“皇姨姨”
卷耳放下手里的折子,向小姑娘伸手,笑着道“来姨姨这,让你娘亲自个儿在那酸吧。”
“阿姐”柔嘉撇了撇嘴。
尽管已经成婚三年,可柔嘉的性格并没有变化多少,陈庚宠她,卷耳更是不会允许有人欺负她。
殿内温暖如春,柔嘉把小姑娘递到卷耳手里,一边道“我今天过来,是和阿姐说给阿炎找老师的事。”
阿炎今年八岁了,国政要事自然有肱股老臣来教,只是这六艺书画,柔嘉还没找到更满意的。
“那个徐大人不是一直教着阿炎么,再加上陈庚这个姨夫,你倒是不用怎么担心。”
柔嘉嘴角带了丝笑,有些狡黠,“阿姐也注意到这徐大人了”
摄国殿下今年二十有三,这个年纪在女子里还未成婚的已经不多了,卷耳大权在握自然没人敢说什么,能提这话的也只有柔嘉一个人。
徐大人是新历六年的状元,满腹诗书仪表堂堂,和阿姐也算相配,他们关系看起来也不错,徐大人现在还是阿炎的老师,柔嘉免不得动了心思。
卷耳无奈,她头上的流苏钗随着她的动作晃了晃,“你这都是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那徐铭是有小青梅的,她可不去做那棒打鸳鸯的事。
柔嘉撑着脑袋,犯愁地对着女儿道“你皇姨姨嫁不出去了可怎么办呀”
小姑娘奶声奶气的,手里还玩着卷耳随手递给她的珠花,“那便不要嫁啦”
卷耳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姑娘,皱着眉笑了。
“阿姐。”柔嘉想了想,抿唇道“你是不是,还对那位沈公子念念不忘”
卷耳抬眼,“当然没有。”
柔嘉不信。
三年前阿姐突然把那位沈公子送回叙芳楼,柔嘉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柔嘉直觉,阿姐应该是对那公子有情义的。
一年前阿姐平反了当年沈尚书家的案子,柔嘉才知道那沈公子原来是沈家后人。
可沈家早就没有人了,沈知礼并没有回沈府,而是仍然留在叙芳楼做个
粟荷眼中盛满了焦急,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遇刺了”
“什么”卷耳眉目一厉, 她下意识地往外走了几步,顿了顿,转身, 目光陡然射在沈知礼身上,神色风雨欲来。
沈知礼迎着她的视线, 瞳色平淡, 不慌不乱。
卷耳深深看了他一眼, 拂袖快步走出门。
轮椅上的人看着窗外明晃晃的太阳,淡淡笑了笑。
从白天到黑夜, 乾清殿里的气氛一直低沉又压抑, 摄国殿下坐在主坐上, 御医围着床榻上小小的身子,冷汗流个不停。
若之前他们还怀疑陛下遇刺是摄国殿下所为,可如今看摄国殿下阴沉沉的脸色,再无人有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
在场的御医毫不怀疑,今天若是陛下有事,他们都得去陪葬。
一堆人进进出出,柔嘉在床头眼睛通红却没发出声音,卷耳死死捏着手里的茶杯, 缓缓吐出口气。
她不能慌,她要是慌了,这天下就乱了。
苦涩的药味弥漫在殿里每一个角落,柔嘉眼睛通红的走到卷耳身边,“阿姐”她说了一句就开始流眼泪。
卷耳抬手,轻轻擦了她脸上的泪,又吩咐宫人扶着柔嘉,清泠泠的嗓音温柔坚定,“别哭,阿炎会没事的。”
“嗯”柔嘉点点头。
阿姐说的,柔嘉都会信。
夕阳收进了最后一缕光,星河铺满夜空,像是洒在黑布上的一把盐,直到月上中天的时候,御医们才松了口气。
这小皇帝的命总算是救回来了。
“殿下,陛下已经无事了。”御医转身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给卷耳行礼。
卷耳面色一松,御医们终于见到正襟危坐一下午的摄国殿下总算有了笑脸。
“赏。”
卷耳走过来摸了摸小孩子温热的身子,终于放了心。
她面色冷然,吩咐了粟荷重赏御医之后,神色沉沉地走出门。
这皇宫被她掌控的如同铁桶,没有什么东西能轻易混进来伤到阿炎。
除非经过她之手。
比如宫宴之上,她喂给阿炎的吃食。
那时,沈知礼坐在她身旁。
公主寝殿内,沈知礼的轮椅还在原地。
夜色深深,一路上,卷耳心里埋怨或是失望,有种种想质问沈知礼的地方。可走到殿门前,卷耳突然就平静下来。
没什么好怨的。
是父皇欠沈家的。
他们立场不同,若说谁错了,也是她的错,不该把沈知礼留在身边。
门被推开,沈知礼侧头看着走进来的人。她样子有些憔悴,却依旧不失半点华贵。
“可惜了。”沈知礼淡淡道“竟然没毒死他。”
夜里的风有些凉,卷耳没关门,风卷进屋子里呼呼作响,她身上的衣袍随风动着。
沈知礼喉头一痒,他轻声咳了咳,抬眸,便看着摄国殿下对他笑了笑。
他们相处的不久,这段日子来,卷耳经常对他笑,敷衍的,真诚的,假装的,甚至带了娇嗔的。
可这次,她眼里带了些别的什么东西。
“是我的错,不该把你带到身边来。”她款步走过来,两手在身前交叠着,腰肢纤细,袅袅婷婷,贵气天成。
沈知礼静静等着她的下文。
是杀是剐,他并不是多么在意。
“明日我让人送沈公子回叙芳楼。”卷耳平静道。
心底动了动,沈知礼拧眉,有些古怪,“你不杀我”
卷耳淡淡道“这是父皇欠沈家的,我不怪你。”
“但也不会原谅你伤害阿炎。”卷耳嗓音没有波澜,缓慢叙述着。
她不笑的时候便一点也不像柔嘉了,凌凌冽冽,自成风骨,带着足够让人沉迷的资本。
像是不想和沈知礼多呆,说完这句,卷耳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她背影干脆,宫装曳地,贵气疏离。又回到了初见时那个摄国殿下。
门重新被合上,沈知礼眼底沉了些莫名的情绪,心底说不清什么感受。
皇帝没死,他没有太多的失望,反而是卷耳的眼神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方才有那么一刻,沈知礼曾想开口让卷耳留下来。
可他最终还是没有。
沈知礼眼里聚了团黑气,浮浮沉沉,望不到眼底。
没关系的,谁走都可以,他本来和摄国殿下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她笑靥如画唤他知礼,那她便是卷耳。
她神色疏离唤他沈公子,她便是万人之上的摄国殿下。
沈知礼收回视线,轻轻吐出口气,注意到桌上那个木匣子。
匣子被卷耳开了一半,结果被粟荷的通报声打断,此刻钥匙还插在上面。
沈知礼鬼使神差地伸手,轻轻打开那个匣子。
那里面静静躺着一张鬼面面具。
沈知礼凉薄的眼底渐渐染上什么,整个人怔楞在那里,久久未能发出声音。他手有些抖的拿出其中一张,空空盯了半晌。
那个人,是她。
他寻了那么多年的人,在他身旁,他却不知。
“殿下”
沈知礼猛然抬头,目光看向窗外。
宫人安静垂首立在殿外,那里平静一片,早就没有卷耳的身影。
直到沈知礼回到叙芳楼,他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卷耳。
卷耳一但放开他,沈知礼才彻底的感受到这皇权的沟壑。
摄国殿下。不仅仅是四个字而已。
有些人,他一辈子都触不到。
新历八年的冬天,暴雪一个月未停。
日光被风雪搅着,昏沉沉的没有光彩,卷耳呆在府里更加不爱出门了。
侍女收了伞打着帘子,挽着妇人发髻的柔嘉抱着岁岁,甫一进来便笑,“还是阿姐这里待着暖和,可比我的公主府强多了。”
她脸颊圆润光滑,和怀里的小姑娘像是一个模子。
柔嘉怀里刚满两岁的小丫头甜甜地叫,“皇姨姨”
卷耳放下手里的折子,向小姑娘伸手,笑着道“来姨姨这,让你娘亲自个儿在那酸吧。”
“阿姐”柔嘉撇了撇嘴。
尽管已经成婚三年,可柔嘉的性格并没有变化多少,陈庚宠她,卷耳更是不会允许有人欺负她。
殿内温暖如春,柔嘉把小姑娘递到卷耳手里,一边道“我今天过来,是和阿姐说给阿炎找老师的事。”
阿炎今年八岁了,国政要事自然有肱股老臣来教,只是这六艺书画,柔嘉还没找到更满意的。
“那个徐大人不是一直教着阿炎么,再加上陈庚这个姨夫,你倒是不用怎么担心。”
柔嘉嘴角带了丝笑,有些狡黠,“阿姐也注意到这徐大人了”
摄国殿下今年二十有三,这个年纪在女子里还未成婚的已经不多了,卷耳大权在握自然没人敢说什么,能提这话的也只有柔嘉一个人。
徐大人是新历六年的状元,满腹诗书仪表堂堂,和阿姐也算相配,他们关系看起来也不错,徐大人现在还是阿炎的老师,柔嘉免不得动了心思。
卷耳无奈,她头上的流苏钗随着她的动作晃了晃,“你这都是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那徐铭是有小青梅的,她可不去做那棒打鸳鸯的事。
柔嘉撑着脑袋,犯愁地对着女儿道“你皇姨姨嫁不出去了可怎么办呀”
小姑娘奶声奶气的,手里还玩着卷耳随手递给她的珠花,“那便不要嫁啦”
卷耳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姑娘,皱着眉笑了。
“阿姐。”柔嘉想了想,抿唇道“你是不是,还对那位沈公子念念不忘”
卷耳抬眼,“当然没有。”
柔嘉不信。
三年前阿姐突然把那位沈公子送回叙芳楼,柔嘉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柔嘉直觉,阿姐应该是对那公子有情义的。
一年前阿姐平反了当年沈尚书家的案子,柔嘉才知道那沈公子原来是沈家后人。
可沈家早就没有人了,沈知礼并没有回沈府,而是仍然留在叙芳楼做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