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她是心疼钱,便指了角落里一个卖野菜的“娘子,我瞧那边水芹似是不错,不如过去瞧瞧”

    野芹不如旱芹味美,且都是沿水自生的,本就不值钱,城里人多半少食,所以这摊位也少有人问津。

    见好不容易有人上前,摊主忙不迭地起身兜售“两位娘子日安,快瞧瞧我这水英,鲜嫩的很,您再配了鲜笋同煮了,保管家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襄桐笑他“您是想说煮芹烧笋饷春耕吧”

    “对对对,咱乡下人,记不得苏相公的诗文,反正您吃就对了。”

    沈赵氏不关心什么诗文,只指着地上摆开的一捆捆嫩菜问他“你这芹怎么卖的”

    摊主来了两三个时辰也没卖出多少,且因这东西得来也没有本钱,所以不敢多要“五文钱一大捆,十文钱三大捆,您挑着拿挑着买。”

    沈赵氏见价钱可心,份量也足,于是挑了一捆最多的装进篮去,再掂量着荷包里的散钱,只有五十几文了。若都买肉倒是能割了一斤,可她还有别的想头。

    想到襄桐比她有能耐的多,沈赵氏放下身段求助“这左近有实诚的屠户人家吗”

    襄桐方才看见沈赵氏数钱,猜她拮据,没有提肉铺子,反倒指了指水门“娘子,喝了好几日骨汤,二郎三郎怕是都腻了,不如买两尾鱼来尝尝鲜刚好开了冬禁呢”

    二月开了水禁,正是西子湖里吃头茬鱼的好时节。

    沈赵氏眼睛也为之一亮鱼可比肉便宜多了。

    这两日临水人家均忙着下网尝一拨儿鲜,打捞的多了,这鱼价就格外亲民。

    几条乌篷船里的大鱼篓里满是扑腾的活鲜,沈赵氏挑来选去半晌,最后择了一尾草鱼和一尾石首,统共才花了十三文钱,因没带盛器,额外花了一文钱买了个竹篮子,船家又白饶了一捧半大河虾做搭头,也一并用油纸包好隔放在篮里。

    吃食买得了,沈赵氏又惦记起给襄桐裁衣的事。

    一来,襄桐从梁家出门时,只身上一套旧衣,连个换洗都没有;二来,沈赵氏也想等沈庭大安了,赶紧把喜事给办了。

    襄桐帮沈赵氏提着东西,紧跟了她身后,见她停在个卖布的前头,也没有多想。

    等沈赵氏花了三十文钱扯了二尺花布来,她才意识到这多半是给她挑的

    “等回了霍山村,我亲自给你裁件春衫。”

    沈赵氏一片情谊,襄桐也不好推辞“好,瞧娘子这一身就知您是好手艺,我一准儿能美美地穿出去。”

    沈赵氏越看越高兴,索性拉了襄桐的手“你家里,还没递过话去吧要不我先寻了媒人”

    襄桐脸不由得转白,想想不如说个清楚“娘子,其实我已经和二郎说”

    话没说完,却被旁人给打断了。

    “三姨,遇上您可是巧了,您这也是进城来赶集吗”

    那人一边说,还一边拿眼打量起站在一旁的襄桐。

    沈赵氏闻声侧头一看,原来是她二姐家的大小子殷福。

    “福哥儿你怎在这里是和你娘一同来的吗”

    “我娘忙着在家给我置办彩礼呢,今个儿我是自己来的。”答完不忘指了指身旁“这位大姐儿瞧着眼生,是家里哪位亲眷吗”

    沈赵氏却不愿当着他多谈,只因她去岁想求娶亲外甥女殷桃配给沈庭做娘子,哪知二姐嫌沈家贫寒,次月就另攀了高枝儿,把女儿定给了城里小富之家。

    如今襄桐只是典来的妻,这会儿若说出去,越发显得沈庭娶的不如意。

    “是沈家的远亲。”答完也不再寒暄“我还有点急事,先回了,过几日再去瞧你娘去。”

    殷福见沈赵氏逃命似的拉了那俏丫头就走,心里生疑,只悄悄跟了上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