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祚得继, 普天同庆, 且又值北方大捷, 滋扰了大颂半年多的辽人被打回了老家, 且再无还手之力。
    民人们管不得是哪个要做皇嗣, 却知道来年可期,只跟着尽情喜乐狂欢, 哪怕如今正是天寒地冻, 依旧游走于街市奔走相告。
    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南昱王府而言, 真正的严冬即将开始。
    南昱王得到消息的次日一早,便召来了沈、樊两家人,而郎琛并不在场。
    “想来,诸位已是知道官家昭告天下新立太子的消息了。那么接下来,不用我说, 诸位也该明白, 我这个纸糊的王府,眼看就要败落。你们从前跟了我一场,我无以为报,这里有些个盘缠细软是送于诸位的。”
    沈、樊两家听完均是一愣。
    “王爷这是要让我等卷了钱款逃生”
    “我也不瞒你们, 我如今空有虚名, 半点自保的实力也无, 就连家中百众府兵和武院,昨夜也悉数交给琛儿,让他星夜驰往京畿迎宁王返乡。诸位从没从我这里沾到半点好处, 如今眼看跟着受连累,我于心不忍,这些许财帛不多,但足够你们两家找个安乐之所避祸不出。再等得几年,朝中那位坐稳了位置,慢慢也就讲你们这些两姓旁人丢到脑后”
    沈庭率先站了出来。“我们是两姓旁人,那王爷您怎么办您阖家老小的安危又怎么办我们一走了之,难道留您一个人坐以待毙做那砧板上的鱼肉”
    “如今形势不如人,我便没有不臣之心,中宫那位也绝不会放过。与其连累你们受那池鱼之灾,倒不如留着你们性命继续为国效力”
    襄桐也代表樊家站了出来。
    “王爷太过看轻我们了。我们虽不是什么看穿生死的英雄豪杰,但也不是那等贪生怕死的懦弱鼠辈。我樊家当初借了王府的声名才得以在行市里立足,如今是绝不会在您落难之时冷眼旁观的。”“虽然眼下敌强我弱,但好歹您眼下还是国姓,便是知府暂时也奈不得您如何。再则,官家先头召宁王入宫是为了承嗣,如今出尔反尔,情理上总归亏欠,我相信,就算为了场面上不被说成过河拆桥,官家也不会由着中宫那位胡来。”
    “我是国姓,暂时不至有人明火执仗来欺,但你们却不一样了,毕竟还在这杭州城过活。尤其沈大郎,如今做得一县之长,正归着知府衙门统领。”
    沈庚也洒脱的很,“不过一个七品小官,我还不至于因此失节。况且刑不上大夫,那位真要那我做法,总也要安了名目先扒了我这身官服。”
    南昱王见众人同仇敌忾,也不再继续劝说。
    “好,既然诸位如此仁义,我晁某人也在此立誓,若我有幸能渡此难关,日后定千倍百倍报偿诸位深恩。”
    02
    如果说玉家抵御外敌的大功还不足以让那些居中观望的掮客们下定决心,那么册封太子的明诏则成了改变朝局的某种信号。
    一时间,汴京中玉府的门庭变作了炙手可热的去处,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也不论先头有过交情还是犯过人怒,均要在未来天子的外家先投了名状。
    而先头抱恙在家的郎太师再一次上表乞了骸骨。
    这一回,官家没有当面驳斥,而是留中不发,令很多人猜测,这朝中的风向已经要一边倒了。
    杭州府里,更是风声鹤唳,只因众人早已看清,从前呼声至高的宁王殿下,如今已经注定与大统无缘。他因出身关系原本就不得中宫待见,如今就连唯一的指望郎太师也是岌岌可危自身难保,所以作为宁王的生身父母,南昱王府的处境就显得十分不妙。
    众人已经能够预见,接下来免不得树倒猢狲散的场面,还未如何风光过即将败落的南昱王府,此刻俨然成了众人眼中即将倾覆的危墙,避之唯恐不及。
    沈家、樊家和陆记,早已被贴上了南昱王府的标签,在王府衰落之前率先遭到了攻讦。
    先是知府大人以沈庚不礼敬上峰为名,向朝中上表陈情,欲褫夺他的官身和功名,虽一时间还未收到答复,但沈庚已经退居衙内避而不出,连政事都被知府的亲信、临县的县令暂领。
    知府四处搜罗沈庚的“罪状”,打量着为官者十之八九都手头不干净。若实在寻不到,鸡蛋里挑骨头总会,奈何沈庚油精油精的,所有存档的官呈都落着知府衙门的大印,若要诬他,知府本人也要连坐,受个失察之罪。
    沈庚这块硬骨头不好啃,知府又把主意打到陆记和樊家药坊头上。
    知府先是派了官兵去樊家药坊店里,声称有人举报樊家行商不法,特来“搜查”樊大吉制售假药的“罪证”,可是不想,樊家前一日已自行挂牌歇业,连店里的药材都“不翼而飞”。
    知府转而又派人去陆记滋事,且变本加厉。
    陆记因要替官府揽税倒没关门,且店里也有人主事。
    为首的皂隶是数日前纳粟捐来的身份,为了邀功一马当先上前抖威风。
    “有人状告你们陆记在揽税时索贿,还不让你们掌柜的出来跟我去衙门口走一趟。”
    因蔡老还在卧床,眼下仍是襄桐对陆记全权负责,且她刚好在店,于是便由着店里众人一道来到前堂。
    襄桐见门口围拢了瞧热闹的百姓,而那皂隶一脸凶相且似胸有成竹,先朝着身边的伙计吩咐了几句,随后向那皂隶一拱手。
    “不知这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