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去,只一个人守在铺里严阵以待。
将到戌时,门上终于响起动静,沈庭迫不及待地开了门,果见襄桐带了个年长郎君立在眼前。
襄桐先给两人引荐。“这位是霍山村沈家二郎,沈庭。”“这位是我大伯,你叫一声樊大伯就是。”
沈庭赶忙执了晚辈礼一揖到底。“樊大伯安好。”
樊大伯见眼前这小郎生得魁伟英武,一双眼炯炯有神,尤其看向襄桐的时候,一往情深,欲说还休,心里先头对沈家人那点怨气也消了个七七八八。
嗯,看这沈家二郎生得人五人六,是个良才,且对他的侄女依旧很上心,这就好,这就好。
“二郎不须客气,听说你要问些制药的琐事,我从幼时学徒到如今当炮药大师傅,在这行当做了三十年,还真没有被难倒的时候,想来还能为你帮得些许小忙的。”
“您也太过自谦了,早就听桐娘提起过您制药的手艺无人能及,如今晚辈能得您相助,实属三生有幸,这里先谢过樊大伯您高才厚意。”
几个人不好一直在门口寒暄,先后进了屋,襄桐见桌上茶还是热的,顺手替两个人倒了,自己则坐了一旁,做个旁观的姿态。
沈庭忙起身又给她也倒了一盏。
“桐娘你最喜龙团,我知道你晚间要带大伯登门,特意预备了两饼,若是喝得好了,走时也把剩下的一饼带回去慢饮。
樊大伯顿时在心里给沈庭记上一笔能记住襄桐喜好那是细心、亲手斟茶就是体贴,而把团茶作礼,要再加一条慷慨。
“二郎如此美意,我代咱家二丫头谢过了。”
“原都是应当的。我既有事相求,哪好让您和桐娘空跑一趟,这只是些许春茶、聊表谢意,和您接下来要帮的大忙相比,不值一提。”
樊大伯又在心里加了一条人还谦逊明理。
襄桐见身旁大伯一边品茶一边颔首,总感觉心里发毛,为了避免沈庭继续献殷勤,赶忙引个话头儿。
“二郎快将霍山里药材的旧情说说吧。”
沈庭对霍山上那些药材,其实也是三分明白,七分糊涂,连都有些什么品种都不甚清晰,唯一掌握那点,还全赖从前襄桐的言传身授。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问的其实无外乎药材的天时和采摘的禁忌。这些对您这个行家里手来说或许只是不值一提手到擒来,但于我这个门外汉而言,真的是不知者寸步难行。”
“你没学过医也没制过药,不知道原本正常,能有重头开始学起的心思就已经难得。你山里都有哪些药材待收待制,只管问来,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沈庭果真也不客气。
“先时桐娘曾带我在霍山辨认过数十种药材,也讲解过其中一些的药理药性,可惜我蠢钝,且过于赖于桐娘的本事,一时并未能一一记住。有心再逐一问过,只是怕天色已晚,不敢耽搁你们太多时间,我只先拣了山间出产最多的那几样详问吧。”
“这头一样,便是霍山北峰那几株长在枯木下的野灵芝,先头桐娘说要养些时日,庆哥儿近来去看,说其中两只芝体有泛红的迹象,不知是不是已到了摘取的良时”
“一般说来,叶灵芝通体泛红后就会变得长势缓慢,往后十数年可能只再增上不多,所以若是急用,采了也无妨。当然,灵芝的大小和药性也息息相关,价钱也就相去甚远,这摘与不摘,端看沈郎自己绝断。”
沈庭不觉把目光投向襄桐,“我不懂行市,眼下卖灵芝,是不是好时候
襄桐犹豫了一下,“若是你家里不急用钱财,再养养的好,据我所知,灵芝秋冬最贵,盖因那时犯秋咳的人多,且秋冬也是进补的好时候。”
“好,我知道了。”“还有便是,霍山南峰上的铁皮麦斛,是不是已到了出产的佳季又该如何采摘”
樊大伯听了眼睛一亮,“铁皮麦斛你山里竟有铁皮麦斛你可知如今无论官药局还是民间药坊,均在大量收购此药,黑市里如今将价已炒到了两百三四十文一两了。就算是受了物价平抑的官药局,也要卖个两百文出头,且还常常撤牌缺货。”
襄桐从前给沈家的铁皮麦斛也曾估过价,彼时说了一百文一两已觉是天价,听了如今市价也不觉惊异,“怎么竟如此贵了”
“还不是因汴京城里那位虚清道长给官家出的那个神仙方,官家服后觉得脾胃调和、神清气爽,连白发都渐黑,于是命各地药局大量进献,说要赐给有功的朝廷要员们以作恩赏,而民间哪能不跟风吹捧不过月余,就将各地铁皮麦斛的库存掏空。”
沈庭听后也吃惊不小,“这铁皮麦斛成药如此精贵,不知生药收价多少”
“这生药也分为连根拔起的粗药和去了生芽胎的净药,不知沈郎手里的药是哪种品相”
“这,我的药还长在山里,不曾采摘,不知两种都分别什么价格。”
“旁家给的价我不知道,我只说我从前待过的吴记和如今供职的松古两家。去岁吴记进山收取铁皮麦斛的粗药和精药分别是二十文一两和二十六文一两;而如今我东家收取铁皮麦斛的粗药和精药分别是五十文一两和六十文一两。粗药略低,是因为药行还要费些功夫去芽,其实两者药性是一样的。”
沈庭不禁低头思考起来。“从生药到熟药差着这么多若我只卖生药,岂不是赚得只是小头儿”
襄桐嗔他一眼,“所以我早先说过,这药材从生到熟,差价几倍不止,你原来竟不信。若你想赚个大头儿,只能自己学制药了。”
沈庭知道这话也就一听,寻常人家的学徒,哪个不是从十岁左右就学起,且还得是有些天赋才能成才。他眼看十七了,现学也来不及;而且,整个霍山都压在他肩上,他就算想学,也没那些精力。
不过转念一想,眼前便有制药的能人,何必舍近求远。
“沈某突然萌生一个念头,想说于樊大伯听,若是唐突了您,还请不要见怪。”
襄桐警惕地看了他一眼,生怕他起什么幺蛾子。“你先说你的,我大伯自要分辨。”
“咳咳。”“桐娘别误会,我只是想求你家大伯和我联手合作卖药,到时我霍山的药材都由樊大伯采摘炮制,我只取个生药钱就是。”
樊大伯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如今身上有差事,一月也就三日休沐日,哪里能兼顾替你制药”
襄桐听完,倒果真动了心思,“大伯,我倒觉得这主意不错,你在药行做工本就是为了攒够本钱另起炉灶,如今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你怎么反而视而不见”
“二丫头你是说,让我辞工不做,和沈家二郎合伙卖药”
襄桐却比那想得长远。“我觉得合伙倒不必,他沈家有生药,可无人会采,我樊家有制药的手艺,却没有货源。我想,索性沈家什么都不必做,每两铁皮麦斛我樊家出价六十文,全权买断。也不只铁皮麦斛,霍山上旁的药材出产,我樊家均高于市价独家收购,做个长远生意,不知沈二郎和大伯您意下如何”
沈庭先是高兴能解决了满山药草将烂在地里的危机,且还是和樊家大伯联手。
但转念一想,这一买一卖,襄桐到底还是把两家关系撇得门儿清
罢了,只要和樊家有了这层往来,日后还怕她家大伯不替自己说话吗
所以别说高于市价,就是少得些银钱把药卖了,这买卖也不赔
作者有话要说我家团宠大鹅的新文上线了,快去收了它吧
后来我带着他的崽跑了by ark2799
文案
时月穿进一本古早狗血虐文,不小心怀上了反派的孩子。
原著里孩他爹挟势弄权,性情悍戾,折腾了男女主整整一百万字,最后被挖眼剜心,满门抄斩。
时月就此决定,生下孩子后,就和慕容野来世再当亲人吧
慕容野平生最大一件错事,是酒后幸了丞相老贼家的二小姐。
也怪他身体太好,忽然就升级当了爹。
那李时月生得娇娇弱弱、我见犹怜,离开他估计都活不下去,
那就,勉强爱她一下好了。
下定决心的太子殿下推开寝殿的门,一院子下人哭天抢地“殿殿、殿下娘娘不见了”
小彩蛋
气急败坏的慕容野追至江南,看见穿金戴银的媳妇牵着穿金戴银的闺女,糖葫芦吃一串扔一串,豆浆喝一碗看一碗。
闲人问起“孩子的爹呢”
时月美滋滋地叹气“他是个没福的,死得早。”
慕容野阴森森道“孤死得早”
将到戌时,门上终于响起动静,沈庭迫不及待地开了门,果见襄桐带了个年长郎君立在眼前。
襄桐先给两人引荐。“这位是霍山村沈家二郎,沈庭。”“这位是我大伯,你叫一声樊大伯就是。”
沈庭赶忙执了晚辈礼一揖到底。“樊大伯安好。”
樊大伯见眼前这小郎生得魁伟英武,一双眼炯炯有神,尤其看向襄桐的时候,一往情深,欲说还休,心里先头对沈家人那点怨气也消了个七七八八。
嗯,看这沈家二郎生得人五人六,是个良才,且对他的侄女依旧很上心,这就好,这就好。
“二郎不须客气,听说你要问些制药的琐事,我从幼时学徒到如今当炮药大师傅,在这行当做了三十年,还真没有被难倒的时候,想来还能为你帮得些许小忙的。”
“您也太过自谦了,早就听桐娘提起过您制药的手艺无人能及,如今晚辈能得您相助,实属三生有幸,这里先谢过樊大伯您高才厚意。”
几个人不好一直在门口寒暄,先后进了屋,襄桐见桌上茶还是热的,顺手替两个人倒了,自己则坐了一旁,做个旁观的姿态。
沈庭忙起身又给她也倒了一盏。
“桐娘你最喜龙团,我知道你晚间要带大伯登门,特意预备了两饼,若是喝得好了,走时也把剩下的一饼带回去慢饮。
樊大伯顿时在心里给沈庭记上一笔能记住襄桐喜好那是细心、亲手斟茶就是体贴,而把团茶作礼,要再加一条慷慨。
“二郎如此美意,我代咱家二丫头谢过了。”
“原都是应当的。我既有事相求,哪好让您和桐娘空跑一趟,这只是些许春茶、聊表谢意,和您接下来要帮的大忙相比,不值一提。”
樊大伯又在心里加了一条人还谦逊明理。
襄桐见身旁大伯一边品茶一边颔首,总感觉心里发毛,为了避免沈庭继续献殷勤,赶忙引个话头儿。
“二郎快将霍山里药材的旧情说说吧。”
沈庭对霍山上那些药材,其实也是三分明白,七分糊涂,连都有些什么品种都不甚清晰,唯一掌握那点,还全赖从前襄桐的言传身授。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问的其实无外乎药材的天时和采摘的禁忌。这些对您这个行家里手来说或许只是不值一提手到擒来,但于我这个门外汉而言,真的是不知者寸步难行。”
“你没学过医也没制过药,不知道原本正常,能有重头开始学起的心思就已经难得。你山里都有哪些药材待收待制,只管问来,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沈庭果真也不客气。
“先时桐娘曾带我在霍山辨认过数十种药材,也讲解过其中一些的药理药性,可惜我蠢钝,且过于赖于桐娘的本事,一时并未能一一记住。有心再逐一问过,只是怕天色已晚,不敢耽搁你们太多时间,我只先拣了山间出产最多的那几样详问吧。”
“这头一样,便是霍山北峰那几株长在枯木下的野灵芝,先头桐娘说要养些时日,庆哥儿近来去看,说其中两只芝体有泛红的迹象,不知是不是已到了摘取的良时”
“一般说来,叶灵芝通体泛红后就会变得长势缓慢,往后十数年可能只再增上不多,所以若是急用,采了也无妨。当然,灵芝的大小和药性也息息相关,价钱也就相去甚远,这摘与不摘,端看沈郎自己绝断。”
沈庭不觉把目光投向襄桐,“我不懂行市,眼下卖灵芝,是不是好时候
襄桐犹豫了一下,“若是你家里不急用钱财,再养养的好,据我所知,灵芝秋冬最贵,盖因那时犯秋咳的人多,且秋冬也是进补的好时候。”
“好,我知道了。”“还有便是,霍山南峰上的铁皮麦斛,是不是已到了出产的佳季又该如何采摘”
樊大伯听了眼睛一亮,“铁皮麦斛你山里竟有铁皮麦斛你可知如今无论官药局还是民间药坊,均在大量收购此药,黑市里如今将价已炒到了两百三四十文一两了。就算是受了物价平抑的官药局,也要卖个两百文出头,且还常常撤牌缺货。”
襄桐从前给沈家的铁皮麦斛也曾估过价,彼时说了一百文一两已觉是天价,听了如今市价也不觉惊异,“怎么竟如此贵了”
“还不是因汴京城里那位虚清道长给官家出的那个神仙方,官家服后觉得脾胃调和、神清气爽,连白发都渐黑,于是命各地药局大量进献,说要赐给有功的朝廷要员们以作恩赏,而民间哪能不跟风吹捧不过月余,就将各地铁皮麦斛的库存掏空。”
沈庭听后也吃惊不小,“这铁皮麦斛成药如此精贵,不知生药收价多少”
“这生药也分为连根拔起的粗药和去了生芽胎的净药,不知沈郎手里的药是哪种品相”
“这,我的药还长在山里,不曾采摘,不知两种都分别什么价格。”
“旁家给的价我不知道,我只说我从前待过的吴记和如今供职的松古两家。去岁吴记进山收取铁皮麦斛的粗药和精药分别是二十文一两和二十六文一两;而如今我东家收取铁皮麦斛的粗药和精药分别是五十文一两和六十文一两。粗药略低,是因为药行还要费些功夫去芽,其实两者药性是一样的。”
沈庭不禁低头思考起来。“从生药到熟药差着这么多若我只卖生药,岂不是赚得只是小头儿”
襄桐嗔他一眼,“所以我早先说过,这药材从生到熟,差价几倍不止,你原来竟不信。若你想赚个大头儿,只能自己学制药了。”
沈庭知道这话也就一听,寻常人家的学徒,哪个不是从十岁左右就学起,且还得是有些天赋才能成才。他眼看十七了,现学也来不及;而且,整个霍山都压在他肩上,他就算想学,也没那些精力。
不过转念一想,眼前便有制药的能人,何必舍近求远。
“沈某突然萌生一个念头,想说于樊大伯听,若是唐突了您,还请不要见怪。”
襄桐警惕地看了他一眼,生怕他起什么幺蛾子。“你先说你的,我大伯自要分辨。”
“咳咳。”“桐娘别误会,我只是想求你家大伯和我联手合作卖药,到时我霍山的药材都由樊大伯采摘炮制,我只取个生药钱就是。”
樊大伯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如今身上有差事,一月也就三日休沐日,哪里能兼顾替你制药”
襄桐听完,倒果真动了心思,“大伯,我倒觉得这主意不错,你在药行做工本就是为了攒够本钱另起炉灶,如今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你怎么反而视而不见”
“二丫头你是说,让我辞工不做,和沈家二郎合伙卖药”
襄桐却比那想得长远。“我觉得合伙倒不必,他沈家有生药,可无人会采,我樊家有制药的手艺,却没有货源。我想,索性沈家什么都不必做,每两铁皮麦斛我樊家出价六十文,全权买断。也不只铁皮麦斛,霍山上旁的药材出产,我樊家均高于市价独家收购,做个长远生意,不知沈二郎和大伯您意下如何”
沈庭先是高兴能解决了满山药草将烂在地里的危机,且还是和樊家大伯联手。
但转念一想,这一买一卖,襄桐到底还是把两家关系撇得门儿清
罢了,只要和樊家有了这层往来,日后还怕她家大伯不替自己说话吗
所以别说高于市价,就是少得些银钱把药卖了,这买卖也不赔
作者有话要说我家团宠大鹅的新文上线了,快去收了它吧
后来我带着他的崽跑了by ark2799
文案
时月穿进一本古早狗血虐文,不小心怀上了反派的孩子。
原著里孩他爹挟势弄权,性情悍戾,折腾了男女主整整一百万字,最后被挖眼剜心,满门抄斩。
时月就此决定,生下孩子后,就和慕容野来世再当亲人吧
慕容野平生最大一件错事,是酒后幸了丞相老贼家的二小姐。
也怪他身体太好,忽然就升级当了爹。
那李时月生得娇娇弱弱、我见犹怜,离开他估计都活不下去,
那就,勉强爱她一下好了。
下定决心的太子殿下推开寝殿的门,一院子下人哭天抢地“殿殿、殿下娘娘不见了”
小彩蛋
气急败坏的慕容野追至江南,看见穿金戴银的媳妇牵着穿金戴银的闺女,糖葫芦吃一串扔一串,豆浆喝一碗看一碗。
闲人问起“孩子的爹呢”
时月美滋滋地叹气“他是个没福的,死得早。”
慕容野阴森森道“孤死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