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镇国公和国公夫人进宫参加年宴, 唐澄和温淮安留在府里。
国公府一脉人丁单薄, 主子极少, 但偌大的国公府却十分热闹喜庆。
请来的两个戏班子一整天都在轮流唱戏。
府里的四个姨娘磕着瓜子听戏。
唐澄自去年穿来后还是第一次在古代过大年, 她对戏班子排演的戏颇为好奇, 便带着大宝和温淮安一同看戏。
“小姐, 戏班主人说这场戏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颇为受欢迎, 是各大戏班必点唱的戏之一。”珍珠尽责的说道。
唐澄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是吗, 那我倒要好好看看。”
旁边的温淮安微微一笑。
片刻后,台上大戏开场。
唐澄目不转睛看着,嗯,就是戏子在台上咿咿呀呀的说唱着有点奇怪, 不过大概的内容唐澄听懂了。
就是一个家财丰厚的富商看中了一个寒门举子想让他当女婿, 并且资助他进京赶考,寒门举子中了进士后拒绝了官家千金回去求娶富商的女儿为妻。
一个慧眼识珠,一个知恩图报。
特别俗套的剧本。
唐澄顿时兴致缺缺。
四大丫鬟却听得津津有味。
“怎么了,不喜欢听戏”
温淮安瞅见唐澄心不在焉,忍不住笑了笑, 据他所知,唐唐喜欢听人说书却不喜听戏, 难为唐唐了。
唐澄看着台上的精彩表演, 缓缓摇了摇头“不是, 就是感觉这场戏怪怪的。”
温淮安挑眉“哪里怪”
“那个富商有几个女儿, 几个儿子”唐澄没有直接回答,答非所问。
温淮安向来不关心这些,但唐唐问了,他顺着她的意思看向珍珠四人“你们谁知道”
珍珠连忙道“奴婢知道,三年前这段佳话传得沸沸扬扬,现在又频繁被各大戏班排演,奴婢便关注了一下,那个富商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
唐澄恍然点头“原来是独女,这就不奇怪了,娶了富商的女儿,偌大的家财都是他的,那位被拒绝的官家千金应该不是高官千金,家财上应该也比不上富商的女儿,对吧”
珍珠表情微妙“确实如此,那位官家千金是没落勋贵家的一位庶女。”
唐澄颇为得意道“看来我没猜错,那位寒门举子真的很厉害。”
温淮安哑然失笑,这让他想起唐澄去年在书铺前诋毁过才子佳人故事话本的事
他招来管家唐平询问了一下,得知那位寒门举子在金陵某个县城任了三年知县,政绩斐然。
温淮安若有所思。
“这段佳话流传甚广且被戏班改编成戏剧,恐怕那位娶了富商独女的杨知县功不可没。”
不然哪会那么巧三年后又频繁被提起。
那位杨知县怕是个心机计谋能力手腕不缺的官迷。
出身寒门想要当官就得有名声,有了名声,关注就多了,别人想使绊子也不容易。
皇上是明君,想要高升就得有政绩,政绩不好做,有财力就不一样了。
这位杨知县深谙此道。
“我也觉得是这样。”唐澄赞同附和,随即好奇问道,“不知过了三年,那位杨知县和他的夫人现状如何了”
温淮安看向唐平。
唐平嘴角抽了抽。
“杨知县至今与杨夫人伉俪情深,育有一子一女,并无其他妾室。”
唐澄闻言,对杨知县的观感还算不错,笑眯眯看向唐平,调侃道“没想到唐管家打探的这么清楚,厉害”
唐管家“”
作为一个合格的管家,戏班子是他寻来的,排演的戏他当然得了解了解。
这不,现在就派上了用场。
珍珠四人“”
温淮安心里暗暗好笑。
“希望以后这位杨知县官途青云直上后还会一心一意待他的夫人这般好。”唐澄抱着暖暖的汤婆子,难得
国公府一脉人丁单薄, 主子极少, 但偌大的国公府却十分热闹喜庆。
请来的两个戏班子一整天都在轮流唱戏。
府里的四个姨娘磕着瓜子听戏。
唐澄自去年穿来后还是第一次在古代过大年, 她对戏班子排演的戏颇为好奇, 便带着大宝和温淮安一同看戏。
“小姐, 戏班主人说这场戏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颇为受欢迎, 是各大戏班必点唱的戏之一。”珍珠尽责的说道。
唐澄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是吗, 那我倒要好好看看。”
旁边的温淮安微微一笑。
片刻后,台上大戏开场。
唐澄目不转睛看着,嗯,就是戏子在台上咿咿呀呀的说唱着有点奇怪, 不过大概的内容唐澄听懂了。
就是一个家财丰厚的富商看中了一个寒门举子想让他当女婿, 并且资助他进京赶考,寒门举子中了进士后拒绝了官家千金回去求娶富商的女儿为妻。
一个慧眼识珠,一个知恩图报。
特别俗套的剧本。
唐澄顿时兴致缺缺。
四大丫鬟却听得津津有味。
“怎么了,不喜欢听戏”
温淮安瞅见唐澄心不在焉,忍不住笑了笑, 据他所知,唐唐喜欢听人说书却不喜听戏, 难为唐唐了。
唐澄看着台上的精彩表演, 缓缓摇了摇头“不是, 就是感觉这场戏怪怪的。”
温淮安挑眉“哪里怪”
“那个富商有几个女儿, 几个儿子”唐澄没有直接回答,答非所问。
温淮安向来不关心这些,但唐唐问了,他顺着她的意思看向珍珠四人“你们谁知道”
珍珠连忙道“奴婢知道,三年前这段佳话传得沸沸扬扬,现在又频繁被各大戏班排演,奴婢便关注了一下,那个富商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
唐澄恍然点头“原来是独女,这就不奇怪了,娶了富商的女儿,偌大的家财都是他的,那位被拒绝的官家千金应该不是高官千金,家财上应该也比不上富商的女儿,对吧”
珍珠表情微妙“确实如此,那位官家千金是没落勋贵家的一位庶女。”
唐澄颇为得意道“看来我没猜错,那位寒门举子真的很厉害。”
温淮安哑然失笑,这让他想起唐澄去年在书铺前诋毁过才子佳人故事话本的事
他招来管家唐平询问了一下,得知那位寒门举子在金陵某个县城任了三年知县,政绩斐然。
温淮安若有所思。
“这段佳话流传甚广且被戏班改编成戏剧,恐怕那位娶了富商独女的杨知县功不可没。”
不然哪会那么巧三年后又频繁被提起。
那位杨知县怕是个心机计谋能力手腕不缺的官迷。
出身寒门想要当官就得有名声,有了名声,关注就多了,别人想使绊子也不容易。
皇上是明君,想要高升就得有政绩,政绩不好做,有财力就不一样了。
这位杨知县深谙此道。
“我也觉得是这样。”唐澄赞同附和,随即好奇问道,“不知过了三年,那位杨知县和他的夫人现状如何了”
温淮安看向唐平。
唐平嘴角抽了抽。
“杨知县至今与杨夫人伉俪情深,育有一子一女,并无其他妾室。”
唐澄闻言,对杨知县的观感还算不错,笑眯眯看向唐平,调侃道“没想到唐管家打探的这么清楚,厉害”
唐管家“”
作为一个合格的管家,戏班子是他寻来的,排演的戏他当然得了解了解。
这不,现在就派上了用场。
珍珠四人“”
温淮安心里暗暗好笑。
“希望以后这位杨知县官途青云直上后还会一心一意待他的夫人这般好。”唐澄抱着暖暖的汤婆子,难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