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卓人在山林,醉心修炼, 也有几次顿悟。
    在他预想当中, 待自己修行圆满, 便会下山。
    此人确有几分真材实料。离开兰曲前, 姬卓分析天下大势,推算往后局势走向。当时,他并不知道, 诸修士已经潜在各个阵营之中,跃跃欲试, 只待良机。姬卓只从自己了解过的状况考虑,认为刘兴其人好高骛远,手下倒确有良将。一致对外时,刘兴不会发难。可往后, 两边总有矛盾。
    郭渡是叛将,能一时占据江东,可若有人借陈天子之名围剿,郭渡便很难号令群雄。
    再有, 朱蒙、徐桢、许昌
    姬卓一一想过。
    由此, 他给自己定下十年时间, 认为这场乱世,至少要持续十年, 才会等到最终决战。
    在山林的日子当中, 姬卓风餐露宿, 不觉劳苦。寻到一个灵气充裕的地方, 便会停下来,凝神聚气,运转灵气周天。他察觉自己经脉愈宽,丹田中的灵气愈稠,因之欣喜。
    姬卓并不知道,自己几次险些遇到一个医修,又和她错过。
    他稳扎稳打,按照自己的节奏每日修行,闲时翻阅上清心法,认为十年之后,自己能进境到炼气中期。配合秘籍中的阵术、丹方,他自然能以一己之力,改变战局。
    他的确不甚在意红尘皇权,问题是,自己主动放弃,与被迫远走兰曲,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姬卓做出大度模样,心中实则有怨有愤。
    楚慎行观察他一段时日,开始觉得这秘境中,除去自己之外,似乎还存在另一个“天道”。
    这念头突如其来,而后迅速在楚慎行心中扎根。他又往前数,回想唐迟棠和姬卓的几次错过。一次两次,或许是巧合。可三次四次,哪有那么多“凑巧”
    最惊险的一次,两人只隔了十丈距离。唐迟棠铺开的神识几乎要碰到姬卓,而后却被旁边掠起的飞鸟吸引视线。再回神时,姬卓已经往另一个方向去。
    楚慎行不得不考虑另一个“天道”,似乎在阻止姬卓碰上唐迟棠。
    为什么
    他继续观察。
    唐迟棠发给师兄师妹的信符,引起了楚慎行注意。在秦子游也和他提到魇兽后,楚慎行忽而福至心灵也许姬卓避开的,并非唐迟棠,而是两个秘境交融之处。
    唐迟棠被找上一次之后,幻境便对她纠缠良多。她似乎成为一个移动的裂隙,吸引着瘴气中原有的秘境。身在山林时,唐迟棠周身未有旁人,尚不觉得。可倘若她下山、来一趟云梦,满城人皆做噩梦,到那时,唐迟棠便会知道,自己身上有何变故。
    楚慎行便斟酌。
    倘若让唐迟棠与姬卓相见,会造成什么
    子游前面说,他疑心姬卓是这秘境中的“阵眼”。这话不确切,但也道明一定真相。三枚扇形玉牌是吴国皇室家传之物,上面的巨熊浮雕正是姬氏图腾。单看修士进入秘境时的经历,也会知道,如果没有修士们插手,姬卓会在整个秘境进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云清师妹的说法,三十年后,此处原该成为姬氏族人的历练之所。
    楚慎行想面对先祖,他们会如何做
    总归不可能和子游一样,让姬卓下狱,又逃亡。
    这样活来,姬卓会顺利地药死刘兴,接手他的势力,一面修行,一面争夺天下。十数年后,九州大同,姬卓身登大宝,成为“吴太`祖”。时日荏苒,此人身为天子,修为却不能寸进,终于饮恨而终,将这藏有秘境的玉牌留给族人,用作往后历练
    楚慎行想到这里,觉得不对。
    这是原有发展不错,但还是没法解释秘境是从何而来。
    尤其是,楚慎行知道,玉牌实则是姬卓从兰曲郡守府中拿到,现在还是完整一块,在刘娴手中。
    整个故事,有一个很大的缺口。
    楚慎行有预感。这缺口中剩余的部分,就是姬卓一次次避开幻境的关键。
    在进入秘境的第三年秋,眼看徒儿登基,整个秘境走向尾声。拿下奉阳只是时间问题,郭渡已经许久不理军情,手下的人走了七七八八。至于柳莹与江且歌之间的争斗,也该有一个结果。
    子游倒是愿意等他,但在楚慎行看,自己是师尊,总该运筹帷幄。
    他想到秘境之外的宋安,扪心自问现在出去,我可以应对他否
    答案大约是“否”。
    这很残忍。
    所以楚慎行做了一个决定。
    唐迟棠接到来自师兄师妹,加上秦子游的信符,都说了同一件事。
    登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后,我对自己真香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江色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色暮并收藏重生后,我对自己真香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