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06 (2/2)
,外祖家又不是旁人家,家里头人并不介意。
她老人家思女心切,如今女儿不在了,就想接外孙女陪在身边,以慰藉丧女之痛。
“既是蓁玉身子骨耐不住长途跋涉,便叫她养养,养好了再接她京去,这回先接黛玉去京即可。”
赖嬷嬷转述了老太太的话,心里却略略有些不安。
她感觉没出错,听到岳母这话,林如海心情着实有些怪异,这时他才感觉到岳母接女儿去京的心思好似没有他想的那么单纯。
原先说是为了女儿的教养,林如海自是感激,可是被拒后要拿孝道压自己,仿佛不叫她接了黛玉去就是不顾她丧女之痛
谁家娇养的闺女是供你消遣解闷的
林如海心情不佳了。
尽管如此林如海也没立即做决定,而是找了黛玉过来,将她外祖母的话又说了一回,问黛玉意见。
毕竟,贾母是黛玉亲外祖母,若是黛玉想去,他也不会拦着。
而黛玉果然没令林如海失望,她看完信后又放了回去,摇头拒绝了外祖母的好意。
林如海心里为女儿骄傲,却还是问黛玉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若是你去了京城,在你外祖母的教养之下,你将来的前程更好。”
黛玉神色坚定“不了,我要照顾妹妹,爹你帮我跟外祖母道一句歉,说我以后有空再去看望她。”
若是和妹妹一起去京城,黛玉可能会考虑考虑。
可是,蓁玉身体受不住,外祖母只接自己一个人,黛玉就不乐意了。
母亲去后是妹妹整日陪着自己,跟自己同吃同睡,她舍不得妹妹。
而且,妹妹那么挑剔,麻烦,没有自己看着,她肯定又会偷偷把药倒掉,又会到时辰不吃饭,她怎么放心呢
黛玉跟父亲说话这会儿,赖嬷嬷也在林家上下走动。
林家规矩重,赖嬷嬷使了银子跟人打听林家的消息,问林姑老爷的身体,林家的亲友往来,愣是啥都没问出来。
吃过中饭,林如海仍旧以孝期不便道理由明确决绝。
但赖嬷嬷还是赖着没走,在林家住了一夜。
直第二日清早,高嬷嬷鸟悄的从小道绕进客房,赖嬷嬷才知晓些消息,不算睁眼的瞎子。
进门后高嬷嬷就一把握住赖嬷嬷的手,老姐姐地寒暄着,眼圈渐渐红了。
赖嬷嬷心知里头有事,便拉着她坐下,一面安慰,一面打听可是林家出了什么变故叫她受委屈了
高嬷嬷捏着帕子一下下擦着眼角,声音哽咽说自打夫人去了,她们这些夫人的陪房就不受重用了。
“夫人没把你们安排到两个姑娘身边去”
高嬷嬷也正后悔呢,只道“夫人早前提过,不过那时我不放心夫人的身体,便不肯,执意留下照顾夫人。”
“谁知夫人这回病情来势凶猛,后头整日昏昏沉沉,一时就去了,竟是身后事也来不及交代,哪还能留下话来”
赖嬷嬷心中嗤了一声
什么放不下夫人,怕是嫌姑娘小,身边没油水没权利,这才不肯吧。
谁知道贾敏一下去了,这不就尴尬起来了。
赖嬷嬷这份嗤笑高嬷嬷并觉察到,只继续哭诉道,原本厚着脸皮想去姑娘身边帮衬一把,谁知前儿家里又来了两个嬷嬷,说是先太后宫里出来的。
仗着身份硬是做了咱们的主,说要分工明确,把咱们都排挤开了,如今我竟是连姑娘的边也沾不上了。
听到这儿,赖嬷嬷猛然一惊,林家竟是能请的动宫里的嬷嬷还是先太后的人
便是老太太请人教导家里的大姑娘也只得请宫里的甄老太妃帮着转圜,且也请不到先太后的人,林家竟是比老太太还能耐
赖嬷嬷再跟高嬷嬷打听个中详情,可惜,林家下人并不知沈霁是皇帝外甥的这层身份,赖嬷嬷自然也探听不到更有用的了。
便是这样,赖嬷嬷也满足了。
林家有宫里的关系,这可是大事,且是老太太一定上心的,回去后一定要跟老太太好好说道。
有了这个消息,哪怕她没把黛玉带回去在贾母那边也可以交差了。
当天用过早饭,赖嬷嬷及贾家其余各人便乘船回去了,至于高嬷嬷那些托她跟老太太求助的话,只当耳旁风过了就散了。
只心中暗骂她蠢货,还当林家是贾敏在的时候呢
没了姑太太,老太太对林家的内宅哪里还插得上手
如今老太太自己都还指望靠着姑太太留下的一双女儿来跟林家维系关系呢
赖嬷嬷带着贾家的人走后,林家又恢复了平静。
而林家的内宅也在桂嬷嬷带着黛玉以及内外管家的打理下静静恢复了常态。
林家是诗书传家,虽黛玉蓁玉是女儿家,一样要读书识字。
前头都是林如海偶尔抽空教导一二,等黛玉蓁玉过了五岁生辰,林如海便正式请了一西席入府教导两个孩子读书。
至于沈霁也叫他送了官学读书,林如海只在修沐时候或是晚上教导他。
林家请来的西席名唤贾雨村,因擅纂礼仪且不得人心被免官。
他谋这西席职位只为安身之计,兼搭上林家的关系、伺机起复官职,并不如何认真教学。
只当两个女学生年岁小,又不考科举,糊弄起来还不轻轻松松
然而,蓁玉小姑娘用行动切切实实教了他一回,小姑娘真是顶顶不好糊弄的主。
不仅不好糊弄,还异常顽劣,比个男娃都难带。
像是贾雨村依照惯例开始劝学篇教导,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勉励学生。
蓁玉当场翻开书,乖乖巧巧地举手问先生“先生,我没找到,我把书都翻完了,黄金屋和颜如玉都没找到。”
贾雨村说这句话是讲读完书的奖励、好处。
蓁玉就很惊叹,说那她要好好读书,没等贾雨村自得,只听蓁玉又问
她得读多少本就能得到这个奖励了
又说先生不可撒谎骗人,若是最后她读完来,却没有奖励,先生得赔她黄金屋,颜如玉。
贾雨村“”
贾雨村讲道“依依墟里烟”说乡下泥灶点火后炊烟袅袅,颇具乡野闲趣。
蓁玉又说她想不到,叫先生搭个泥炉烧饭,烧个炊烟袅袅给她看。
贾雨村肯定不干啊,再说他也不会啊。
蓁玉却不放过,说先生总说她们懂的少,要勤学,到了先生自己身上却是另一样对待。
这不就是先生教过的“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吗”
可把她厉害的,还学会化用成语了。
诸如此类的对答还有许多。
此外,他还要时不时应付蓁玉的灵魂画作,书作,并且贾雨村还必须认真给他朱批。
否则等待他的就是蓁玉数不清的圣人道理。
原本贾雨村想借助林家复职,并不想得罪小姑娘的,偏蓁玉气他得紧,有几次实在没忍住,便朝蓁玉咆哮了一回。
蓁玉也不恼,反而笑眯眯地安抚先生
“今天阳光多好啊,先生你却这么暴躁,不好不好”
“怒上肝,先生当心身体。”
挨了先生的怒,态度却这么好,弄的贾雨村想告状,说她不尊师重道都不行。
林家这大姑娘倒是好,尊重自己先生且帮着中间调和,但是明显更向着妹妹。
指望她能在林老爷面前帮自己数落二姑娘也是不可能。
贾雨村心里非常绝望,只觉得这大姑娘冰雪聪明,二姑娘却是蔫坏蔫坏的,叫他有苦难言。
一时对担任林家西席这个决定后悔不迭,深感教导了蓁玉以后他寿数减了该有数十哉。
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最后,贾雨村只得秃着半截头顶求去
再说贾母自赖嬷嬷口中得知林家在宫里有关系后,往林家的书信更勤,只恨不得立马接了林家的一双外孙女来。
碍于贾敏孝期,暂时按下不表。
转眼,又是两年。
黛玉蓁玉已经除服,又素服一月,黛玉和蓁玉这才换上了颜色鲜亮的衣裳,府里的针线房也有了动力
与此同时,京里的贾母也等不及了
两丫头孝期终于过了,我看那林如海还有何理由敢拒绝我接外孙女来京居住
贾母为表诚心,也怕下人不够分量被林如海糊弄,接不来人,便吩咐贾琏亲自来扬州接人。
临幸之际,贾母对贾琏并放言
接不来你两个表妹,你也别回来了
贾琏“”
我你亲孙子,还不及你素未谋面的外孙女
她老人家思女心切,如今女儿不在了,就想接外孙女陪在身边,以慰藉丧女之痛。
“既是蓁玉身子骨耐不住长途跋涉,便叫她养养,养好了再接她京去,这回先接黛玉去京即可。”
赖嬷嬷转述了老太太的话,心里却略略有些不安。
她感觉没出错,听到岳母这话,林如海心情着实有些怪异,这时他才感觉到岳母接女儿去京的心思好似没有他想的那么单纯。
原先说是为了女儿的教养,林如海自是感激,可是被拒后要拿孝道压自己,仿佛不叫她接了黛玉去就是不顾她丧女之痛
谁家娇养的闺女是供你消遣解闷的
林如海心情不佳了。
尽管如此林如海也没立即做决定,而是找了黛玉过来,将她外祖母的话又说了一回,问黛玉意见。
毕竟,贾母是黛玉亲外祖母,若是黛玉想去,他也不会拦着。
而黛玉果然没令林如海失望,她看完信后又放了回去,摇头拒绝了外祖母的好意。
林如海心里为女儿骄傲,却还是问黛玉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若是你去了京城,在你外祖母的教养之下,你将来的前程更好。”
黛玉神色坚定“不了,我要照顾妹妹,爹你帮我跟外祖母道一句歉,说我以后有空再去看望她。”
若是和妹妹一起去京城,黛玉可能会考虑考虑。
可是,蓁玉身体受不住,外祖母只接自己一个人,黛玉就不乐意了。
母亲去后是妹妹整日陪着自己,跟自己同吃同睡,她舍不得妹妹。
而且,妹妹那么挑剔,麻烦,没有自己看着,她肯定又会偷偷把药倒掉,又会到时辰不吃饭,她怎么放心呢
黛玉跟父亲说话这会儿,赖嬷嬷也在林家上下走动。
林家规矩重,赖嬷嬷使了银子跟人打听林家的消息,问林姑老爷的身体,林家的亲友往来,愣是啥都没问出来。
吃过中饭,林如海仍旧以孝期不便道理由明确决绝。
但赖嬷嬷还是赖着没走,在林家住了一夜。
直第二日清早,高嬷嬷鸟悄的从小道绕进客房,赖嬷嬷才知晓些消息,不算睁眼的瞎子。
进门后高嬷嬷就一把握住赖嬷嬷的手,老姐姐地寒暄着,眼圈渐渐红了。
赖嬷嬷心知里头有事,便拉着她坐下,一面安慰,一面打听可是林家出了什么变故叫她受委屈了
高嬷嬷捏着帕子一下下擦着眼角,声音哽咽说自打夫人去了,她们这些夫人的陪房就不受重用了。
“夫人没把你们安排到两个姑娘身边去”
高嬷嬷也正后悔呢,只道“夫人早前提过,不过那时我不放心夫人的身体,便不肯,执意留下照顾夫人。”
“谁知夫人这回病情来势凶猛,后头整日昏昏沉沉,一时就去了,竟是身后事也来不及交代,哪还能留下话来”
赖嬷嬷心中嗤了一声
什么放不下夫人,怕是嫌姑娘小,身边没油水没权利,这才不肯吧。
谁知道贾敏一下去了,这不就尴尬起来了。
赖嬷嬷这份嗤笑高嬷嬷并觉察到,只继续哭诉道,原本厚着脸皮想去姑娘身边帮衬一把,谁知前儿家里又来了两个嬷嬷,说是先太后宫里出来的。
仗着身份硬是做了咱们的主,说要分工明确,把咱们都排挤开了,如今我竟是连姑娘的边也沾不上了。
听到这儿,赖嬷嬷猛然一惊,林家竟是能请的动宫里的嬷嬷还是先太后的人
便是老太太请人教导家里的大姑娘也只得请宫里的甄老太妃帮着转圜,且也请不到先太后的人,林家竟是比老太太还能耐
赖嬷嬷再跟高嬷嬷打听个中详情,可惜,林家下人并不知沈霁是皇帝外甥的这层身份,赖嬷嬷自然也探听不到更有用的了。
便是这样,赖嬷嬷也满足了。
林家有宫里的关系,这可是大事,且是老太太一定上心的,回去后一定要跟老太太好好说道。
有了这个消息,哪怕她没把黛玉带回去在贾母那边也可以交差了。
当天用过早饭,赖嬷嬷及贾家其余各人便乘船回去了,至于高嬷嬷那些托她跟老太太求助的话,只当耳旁风过了就散了。
只心中暗骂她蠢货,还当林家是贾敏在的时候呢
没了姑太太,老太太对林家的内宅哪里还插得上手
如今老太太自己都还指望靠着姑太太留下的一双女儿来跟林家维系关系呢
赖嬷嬷带着贾家的人走后,林家又恢复了平静。
而林家的内宅也在桂嬷嬷带着黛玉以及内外管家的打理下静静恢复了常态。
林家是诗书传家,虽黛玉蓁玉是女儿家,一样要读书识字。
前头都是林如海偶尔抽空教导一二,等黛玉蓁玉过了五岁生辰,林如海便正式请了一西席入府教导两个孩子读书。
至于沈霁也叫他送了官学读书,林如海只在修沐时候或是晚上教导他。
林家请来的西席名唤贾雨村,因擅纂礼仪且不得人心被免官。
他谋这西席职位只为安身之计,兼搭上林家的关系、伺机起复官职,并不如何认真教学。
只当两个女学生年岁小,又不考科举,糊弄起来还不轻轻松松
然而,蓁玉小姑娘用行动切切实实教了他一回,小姑娘真是顶顶不好糊弄的主。
不仅不好糊弄,还异常顽劣,比个男娃都难带。
像是贾雨村依照惯例开始劝学篇教导,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勉励学生。
蓁玉当场翻开书,乖乖巧巧地举手问先生“先生,我没找到,我把书都翻完了,黄金屋和颜如玉都没找到。”
贾雨村说这句话是讲读完书的奖励、好处。
蓁玉就很惊叹,说那她要好好读书,没等贾雨村自得,只听蓁玉又问
她得读多少本就能得到这个奖励了
又说先生不可撒谎骗人,若是最后她读完来,却没有奖励,先生得赔她黄金屋,颜如玉。
贾雨村“”
贾雨村讲道“依依墟里烟”说乡下泥灶点火后炊烟袅袅,颇具乡野闲趣。
蓁玉又说她想不到,叫先生搭个泥炉烧饭,烧个炊烟袅袅给她看。
贾雨村肯定不干啊,再说他也不会啊。
蓁玉却不放过,说先生总说她们懂的少,要勤学,到了先生自己身上却是另一样对待。
这不就是先生教过的“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吗”
可把她厉害的,还学会化用成语了。
诸如此类的对答还有许多。
此外,他还要时不时应付蓁玉的灵魂画作,书作,并且贾雨村还必须认真给他朱批。
否则等待他的就是蓁玉数不清的圣人道理。
原本贾雨村想借助林家复职,并不想得罪小姑娘的,偏蓁玉气他得紧,有几次实在没忍住,便朝蓁玉咆哮了一回。
蓁玉也不恼,反而笑眯眯地安抚先生
“今天阳光多好啊,先生你却这么暴躁,不好不好”
“怒上肝,先生当心身体。”
挨了先生的怒,态度却这么好,弄的贾雨村想告状,说她不尊师重道都不行。
林家这大姑娘倒是好,尊重自己先生且帮着中间调和,但是明显更向着妹妹。
指望她能在林老爷面前帮自己数落二姑娘也是不可能。
贾雨村心里非常绝望,只觉得这大姑娘冰雪聪明,二姑娘却是蔫坏蔫坏的,叫他有苦难言。
一时对担任林家西席这个决定后悔不迭,深感教导了蓁玉以后他寿数减了该有数十哉。
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最后,贾雨村只得秃着半截头顶求去
再说贾母自赖嬷嬷口中得知林家在宫里有关系后,往林家的书信更勤,只恨不得立马接了林家的一双外孙女来。
碍于贾敏孝期,暂时按下不表。
转眼,又是两年。
黛玉蓁玉已经除服,又素服一月,黛玉和蓁玉这才换上了颜色鲜亮的衣裳,府里的针线房也有了动力
与此同时,京里的贾母也等不及了
两丫头孝期终于过了,我看那林如海还有何理由敢拒绝我接外孙女来京居住
贾母为表诚心,也怕下人不够分量被林如海糊弄,接不来人,便吩咐贾琏亲自来扬州接人。
临幸之际,贾母对贾琏并放言
接不来你两个表妹,你也别回来了
贾琏“”
我你亲孙子,还不及你素未谋面的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