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知非和沈墨茹在别院住了一晚, 第二天吃过午膳, 依依不舍告别了福伯福婶。
    衙门事务繁多,谢知非能告两天假已实属难得, 没办法再久留。
    想到今日一别, 也许要过很久才能再来这别院小住,沈墨茹有点伤怀。
    也许是看出沈墨茹的不舍,谢知非马车赶的很慢, 沿路看到风景好的地方都停下来,两人一路游玩, 踩着城门关闭的时辰回到上京。
    路过一家小酒馆的时候, 沈墨茹突然萌生了和谢知非在外面喝两杯的念头, 便挪到车门前, 轻戳了戳谢知非后背,撒娇道“大人, 天色已晚,我们在外面吃点东西再回家如何”
    谢知非想想也有道理, 笑问“阿茹想吃什么”
    “就这家小酒馆吧。”沈墨茹指了指旁边。
    答的如此快,谢知非有种掉入她盘算中的错觉,抿嘴笑了笑,在小酒馆门前停下马车。
    此时的小酒馆客人不少, 雅间更是全部满了, 两人只得在大堂中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
    小二热情跑上前招呼,谢知非连点了两个清淡的小菜,沈墨茹有点急了, 不断眼神暗示他肉,别忘了肉。然而谢知非依旧不紧不慢,故意逗她般,问小二还有没什么好吃的素菜。
    小二笑眯眯把自家店里的素菜配菜一一报了出来,卖力推荐。
    不行,得自力更生了。沈墨茹打断背菜谱的小二,一脸认真对他道“来一盘红烧肉。”
    “好勒,红烧肉。”小二记下,笑着问“姑娘还要点别的吗”
    沈墨茹笑看了谢知非一眼,对小二伸出一根手指,道“温一壶酒。”
    重复了一遍他们点的东西,确认无误,小二便去后院厨房报菜单。
    街上的小贩陆陆续续收摊回家,原本热闹的街道人流一点点减少。有贪玩的儿童不肯离去的,被父母责备。有没卖出多少货物的心情不好跟旁人倾诉心中的苦闷。有的夫妻吵的面红耳赤,也有的夫妻对看一眼都眉目含情。所谓众生百态,在这刚入夜的繁华街道日日上演着。
    谢知非看的有些走神,想起小时候兄长带他走街串巷的情景,每当他走累了,兄长会一边告诉他男子汉大丈夫要能吃苦,一边不忍他劳累,抱着他走过一段又一段路。
    他其实已经许久不曾想起过去,不是刻意去忘记,是深深明白那些不是很清晰的记忆不能去回想,一想就跟要了他性命般难受。
    然而此刻,他竟然能以这么平和的心态想起与兄长的过往。是放下了,还是谢知非看向沈墨茹,沈墨茹立刻冲他灿烂一笑。
    谢知非看着窗外的街景出神的时候,她也盯着他不舍得眨眼。两人目光对上,眉目都染上了笑意。
    那些过往敢去回忆,是因为他的心现在不空了。
    两杯温过的黄酒下肚,身子顿觉暖和不少。也许是两人太久不曾这么悠闲在外面一起吃东西,这样的时光显得格外珍贵,再普通的菜色,两人也吃的津津有味。
    吃过晚膳后,谢知非干脆直接把马车赶到阿东那还给他,和沈墨茹两人步行回家。用沈墨茹的话说就是,权当饭后散步。
    走到一半,沈墨茹忽然神秘兮兮开口“大人可知福婶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
    谢知非一听这话就猜想一定是关于他的,只是他能有什么秘密便笑问“什么秘密她与你说不与我说”
    沈墨茹停下脚步,昂起头“她说,大人其实是个闷葫芦,喜欢什么都自己扛。我也告诉她一个秘密,我是个喜欢了就不愿意放手的人。”
    谢知非愣了愣,低头直直看了她半响,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却让他心顿变得柔软。
    低笑出了声,谢知非揉了揉她脑袋,柔声道“回家吧,丫头。”
    谢知非牵起她的手,微抖。
    入冬后,天气说变冷就变冷。上京也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场雪,在夜深人静的半夜时分。
    雪花肆虐了半宿,人们一觉醒来惊奇发现,整个上京都覆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白。
    沈墨茹忍着刺骨的寒冷,披着厚厚的斗篷,哆嗦着跟要上朝的谢知非道别。
    谢知非一脸无奈,示意沈墨茹开院门。
    握住她冰冷的小手,谢知非牵着她走到屋檐下,耐着性子温柔劝道“冬天太冷了,你乖乖在屋内烤火睡觉,别再每日早起送我了,好不好”
    “我真的不碍事的,裹着厚厚的斗篷,不冷的。”沈墨茹反握住谢知非那更冷的手,不断哈气揉搓,想尽快让它暖和起来。
    面对她的小倔强,谢知非也是无可奈何。
    “你若是生病了,我如何能安心准备明年的春闱考试。”
    在诸位大臣的力谏之下,明年的春闱考试如期举行,只是辛苦了吏部的人。既要筹备明年的春闱考试,又要协助礼部半新帝登基第一年的祭天大典。这些日子,谢知非也是忙到一个人恨不得劈成两个用。
    “我保证努力不生病。”沈墨茹这话是认真的,回上京的这一年,她每天都很注意锻炼身体,这身体也很争气的强壮了许多,可惜还是小平板。
    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尚书家的猫(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潆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潆影并收藏尚书家的猫(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