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北京城,阳光明媚。这个时候还没有多少污染, 即使是北京这样的城市, 天空也是瓦蓝瓦蓝的。干净的马路很宽阔, 车辆稀疏这在几十年后是不敢想象的。即使是三线小城的马路也是滴滴答答不停,北京从中心区堵到城郊去了
“是这儿吗”毛思嘉下了自行车左右看看, 不同于大多数北京孩子,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满北京城乱跑,她不太爱出门。所以除了常去的几个地方,她看哪里都陌生。
马路斜对面可以看到一家招牌写着大明眼镜店的商店, 非常显眼。这可是北京的老字号眼镜店, 建国之前就在这儿开了店, 可以说是北京城无人不知当然,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是这个时候近视的人少, 眼镜需求量不大,眼镜店更是少的可怜。
这种情况下,极少的几家眼镜店对于北京人来说自然都是心中有数的。
孙继东点了点头, 先停好了车。今天两人有约着见了面, 孙继东说自己收了几部民国时期的外文小说, 不确定是个什么东西, 想请毛思嘉看看。不过也不可能只是看看这个, 所以就稍带上了别的事。
首先,他们得来一趟大明眼镜店。孙继东的弟弟孙卫南,就是和毛思嘉同龄的那个, 他的眼睛近视了,医院看过之后让来配副眼镜矫正视力。之前都来了两回了,一回是散瞳孔,然后下次来验光。
这在以后的人看来简直看不懂这为什么要做两次一次做完不可以吗但这个时候就是这样,可能是人手不足、机器不足,也有可能是单纯的制度原因。反正想要配眼镜的,都是这样。
等到验光之后,又等一个星期,顾客就可以来取眼镜了。这个时候的眼镜制作显然比几十年后麻烦的多,不存在一次性搞定所有事情。
本来今天该孙卫南来取眼镜的,但他忙着和一帮孩子搞集体活动,早上放下碗就跑了,家长才让孙继东替弟弟取一趟眼镜。
毛思嘉的眼睛没有问题,家里也没有戴眼镜的人,所以从没进过眼镜店。不,准确的说,她是没进过这个年代的眼镜店。
和几十年后的玻璃柜台盛着许多款式的眼镜架,展示给顾客看不同,这个时候的眼镜店并没有怎么展示商品的意思这也很正常,对于近视眼来说,眼镜是刚需,总是要买的。而北京城里的眼镜店就是数得着的几家,不用展示商品,客人也是要买的。
而且,这个时候强调的是艰苦朴素,没工夫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眼镜的款式本来就很少。
拿了之前散瞳孔、验光时的单子,孙继东取到了眼镜,毛思嘉多看了一眼,发现是很常见的秀郎架,一种后世也常见的镜架款式。架子是扁的,镜片边框是半框。
不能说多好看,但并不难看就是了。
毛思嘉在眼镜店里还是看到了几种眼镜的,其中最多的是半透明的塑料镜架。这个是学生镜,学生用的眼镜常常更换,这个成本低要价低,所以学生家长常给孩子选这一款。
看到有一款金丝边眼镜镜框,毛思嘉来了兴趣,请店员给她拿了出来。
这款眼镜框在时下的人看来或许有些老土,只有一些老派知识分子会用,但在毛思嘉看来却挺好看的复古风十足。
戴着镜框照了照镜子,觉得还不错,毛思嘉最终买下了这镜框。
店员用一种古怪的神情给毛思嘉结了帐,她大概觉得这姑娘多半有病吧。这个时候买眼镜又不需要票,也不存在说你没有近视就不让你买眼镜,或者你不在我家配眼镜就不让你买镜框的操作主要是这个时候也没有顾客会那么干。
毛思嘉买镜框这个行为,在店员看来虽然很迷惑,但并没有不做这个生意的理由。
毛思嘉本来还打算弄个没有度数的平光镜,这样比较好看,但想了想,还是不要为难眼镜店了如果她要求,应该也没有问题。因为有的顾客本来就是一只眼睛有度数,一直眼睛不近视,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平光镜了。有这样的先例在前,毛思嘉让配平光镜是很简单的事。
只是这样会让人很迷惑吧毛思嘉也不想麻烦一周以后再来取眼镜,干脆就只要镜框了。
孙继东和毛思嘉一起去了个人少的小公园,找了个坐的地方,毛思嘉这才开始研究孙继东带来的书。本来是打算去个可以坐着吃饭的馆子的,但是那样的场合摆弄书籍,总觉得可能会惹上麻烦,所以干脆看完书再去。
书籍看起来是一个人收藏的,因为盖了同一个人的藏书印。不过这都不重要,毛思嘉又看不懂其中的门道,她的作用就是确定这是一些什么书。
“是西班牙语。”毛思嘉点点头,她大学的二外就是西班牙语和法语。
“是阿拉尔孔的三角帽和佩雷达的高山情,出版时间都是十九世纪了。国内收藏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值钱,不过如果可以卖给外国人的话可能会好很多。”毛思嘉又翻到了后面一部,眼睛亮了亮“是一部诗选。”
这部诗选是她过去不知道的,这也不奇怪,她以前学习西语的时候也就教材。阅读西语文学作品是有的,但都是市面上大路货的作品,淹没在遥远时空中的出版物,她没有见过一点儿也不稀奇。
再看看诗选收录的诗篇,这就相对熟悉了。毛思嘉看到好几篇都是自己读过的,还出现了卡斯蒂耶霍、克维多之类大名鼎鼎的诗人名字。
“收藏这几部书的人说不定是个西语专家呢,民国时期的话会不会是在西班牙留过学的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就真的很少见了。”毛思嘉猜测道。
这也不是瞎说,民国时期的留学生,有留欧派和留日派。留学日本的先不说,留学欧洲的,主流应该是英国、法国、德国,其他的国家可不多不过也不能这么说,说不定人家把整个欧洲都走了一遍呢。
这种游学模式,在当时财力能够支撑的留学生群体中间是很受欢迎的。
孙继东一眼就看出了毛思嘉的喜欢,把几部书往毛思嘉的方向推了推“是买一个箱子时的赠品,白送的值钱的是箱子。你喜欢的话,先拿去看,看完了再还我就是。”
毛思嘉犹豫了一下,最后轻轻点了点头。
翻阅了几页诗选,毛思嘉读书时神态向来专注,因为今天戴了眼镜架的关系,显得格外书卷气。孙继东看了好几眼,脱口而出“改天给你照几张相吧。”
毛思嘉嗯了一声,疑惑地看向他“照相”
孙继东躲开她的眼神,清了清嗓子,才有些迟疑地解释“马上就要毕业了,照相留念”
这话实在没有多少底气,以至于显露出迟疑的语气。
毛思嘉眨了眨眼睛,没有追究,只是爽快地点点头“好啊到时候照相可以去香山、去北海公园那边,颐和园、故宫、都可以照相照相机是借的吗你有照相机吗”
孙继东轻松地笑了“我家有一台苏联的照相机,是我爸的,那是二十多年前生产的,照相效果不好。我去年在委托商店买了一台东德相机,大概是六十年代初进口的,很好用。”
委托商店就是二手货商店,这个时候不允许私人买卖,但有的时候一些东西用不着了,又想要拿出去换钱。这些东西都值些钱,不是可以拿去废品收购站的货色,那可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委托商店就出场了。
委托商店的东西都明码标价,这个价格并不是自由决定现在可不是市场经济。不过这个东西是不值这个价,还是远超这个价,都有可能反正是大家综合当初的买价,如今市面上新货的行情,商量出来的价格。
很多时候忽略了市场的因素价格有些时候看来啼笑皆非也就不足为奇了。
“西德的照相机啊贵吗”毛思嘉有点好奇。
孙继东摇摇头“不算贵当时要价是130块。”
怕毛思嘉不了解,孙继东又补充道“新照相机至少是一两百块,几百块的国产相机也有。”
这台照相机虽然是二手的,但品质很好,在出产十年后与这时新出产的国产货相比,也是很不错的那种了。
毛思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不知道的是,照相机这个东西,对于玩它的人来说,最大的负担其实不是最开的买价,而是日常开销。首先就是胶卷,一卷可以拍三十六张,就要一块多钱。相比起胶卷来说,去照相馆洗找片更是花费不菲。
根据洗出来的照片的尺寸和要求,价格是不同的。便宜的小照片可能合一张几分钱而已。但也有贵的,洗一张出来合好几毛钱呢
一张一张的,不算多,至少对买的起照相机的家庭来说不算多,但是累计起来就很恐怖了。
毛思嘉不懂这些,只是单纯觉得这件事很好。虽然这个时候不能化妆,不能穿好看的衣服,但她现在有一张青春漂亮的脸啊青春可是不能回头的,记录下现在的样
“是这儿吗”毛思嘉下了自行车左右看看, 不同于大多数北京孩子,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满北京城乱跑,她不太爱出门。所以除了常去的几个地方,她看哪里都陌生。
马路斜对面可以看到一家招牌写着大明眼镜店的商店, 非常显眼。这可是北京的老字号眼镜店, 建国之前就在这儿开了店, 可以说是北京城无人不知当然,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是这个时候近视的人少, 眼镜需求量不大,眼镜店更是少的可怜。
这种情况下,极少的几家眼镜店对于北京人来说自然都是心中有数的。
孙继东点了点头, 先停好了车。今天两人有约着见了面, 孙继东说自己收了几部民国时期的外文小说, 不确定是个什么东西, 想请毛思嘉看看。不过也不可能只是看看这个, 所以就稍带上了别的事。
首先,他们得来一趟大明眼镜店。孙继东的弟弟孙卫南,就是和毛思嘉同龄的那个, 他的眼睛近视了,医院看过之后让来配副眼镜矫正视力。之前都来了两回了,一回是散瞳孔,然后下次来验光。
这在以后的人看来简直看不懂这为什么要做两次一次做完不可以吗但这个时候就是这样,可能是人手不足、机器不足,也有可能是单纯的制度原因。反正想要配眼镜的,都是这样。
等到验光之后,又等一个星期,顾客就可以来取眼镜了。这个时候的眼镜制作显然比几十年后麻烦的多,不存在一次性搞定所有事情。
本来今天该孙卫南来取眼镜的,但他忙着和一帮孩子搞集体活动,早上放下碗就跑了,家长才让孙继东替弟弟取一趟眼镜。
毛思嘉的眼睛没有问题,家里也没有戴眼镜的人,所以从没进过眼镜店。不,准确的说,她是没进过这个年代的眼镜店。
和几十年后的玻璃柜台盛着许多款式的眼镜架,展示给顾客看不同,这个时候的眼镜店并没有怎么展示商品的意思这也很正常,对于近视眼来说,眼镜是刚需,总是要买的。而北京城里的眼镜店就是数得着的几家,不用展示商品,客人也是要买的。
而且,这个时候强调的是艰苦朴素,没工夫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眼镜的款式本来就很少。
拿了之前散瞳孔、验光时的单子,孙继东取到了眼镜,毛思嘉多看了一眼,发现是很常见的秀郎架,一种后世也常见的镜架款式。架子是扁的,镜片边框是半框。
不能说多好看,但并不难看就是了。
毛思嘉在眼镜店里还是看到了几种眼镜的,其中最多的是半透明的塑料镜架。这个是学生镜,学生用的眼镜常常更换,这个成本低要价低,所以学生家长常给孩子选这一款。
看到有一款金丝边眼镜镜框,毛思嘉来了兴趣,请店员给她拿了出来。
这款眼镜框在时下的人看来或许有些老土,只有一些老派知识分子会用,但在毛思嘉看来却挺好看的复古风十足。
戴着镜框照了照镜子,觉得还不错,毛思嘉最终买下了这镜框。
店员用一种古怪的神情给毛思嘉结了帐,她大概觉得这姑娘多半有病吧。这个时候买眼镜又不需要票,也不存在说你没有近视就不让你买眼镜,或者你不在我家配眼镜就不让你买镜框的操作主要是这个时候也没有顾客会那么干。
毛思嘉买镜框这个行为,在店员看来虽然很迷惑,但并没有不做这个生意的理由。
毛思嘉本来还打算弄个没有度数的平光镜,这样比较好看,但想了想,还是不要为难眼镜店了如果她要求,应该也没有问题。因为有的顾客本来就是一只眼睛有度数,一直眼睛不近视,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平光镜了。有这样的先例在前,毛思嘉让配平光镜是很简单的事。
只是这样会让人很迷惑吧毛思嘉也不想麻烦一周以后再来取眼镜,干脆就只要镜框了。
孙继东和毛思嘉一起去了个人少的小公园,找了个坐的地方,毛思嘉这才开始研究孙继东带来的书。本来是打算去个可以坐着吃饭的馆子的,但是那样的场合摆弄书籍,总觉得可能会惹上麻烦,所以干脆看完书再去。
书籍看起来是一个人收藏的,因为盖了同一个人的藏书印。不过这都不重要,毛思嘉又看不懂其中的门道,她的作用就是确定这是一些什么书。
“是西班牙语。”毛思嘉点点头,她大学的二外就是西班牙语和法语。
“是阿拉尔孔的三角帽和佩雷达的高山情,出版时间都是十九世纪了。国内收藏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值钱,不过如果可以卖给外国人的话可能会好很多。”毛思嘉又翻到了后面一部,眼睛亮了亮“是一部诗选。”
这部诗选是她过去不知道的,这也不奇怪,她以前学习西语的时候也就教材。阅读西语文学作品是有的,但都是市面上大路货的作品,淹没在遥远时空中的出版物,她没有见过一点儿也不稀奇。
再看看诗选收录的诗篇,这就相对熟悉了。毛思嘉看到好几篇都是自己读过的,还出现了卡斯蒂耶霍、克维多之类大名鼎鼎的诗人名字。
“收藏这几部书的人说不定是个西语专家呢,民国时期的话会不会是在西班牙留过学的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就真的很少见了。”毛思嘉猜测道。
这也不是瞎说,民国时期的留学生,有留欧派和留日派。留学日本的先不说,留学欧洲的,主流应该是英国、法国、德国,其他的国家可不多不过也不能这么说,说不定人家把整个欧洲都走了一遍呢。
这种游学模式,在当时财力能够支撑的留学生群体中间是很受欢迎的。
孙继东一眼就看出了毛思嘉的喜欢,把几部书往毛思嘉的方向推了推“是买一个箱子时的赠品,白送的值钱的是箱子。你喜欢的话,先拿去看,看完了再还我就是。”
毛思嘉犹豫了一下,最后轻轻点了点头。
翻阅了几页诗选,毛思嘉读书时神态向来专注,因为今天戴了眼镜架的关系,显得格外书卷气。孙继东看了好几眼,脱口而出“改天给你照几张相吧。”
毛思嘉嗯了一声,疑惑地看向他“照相”
孙继东躲开她的眼神,清了清嗓子,才有些迟疑地解释“马上就要毕业了,照相留念”
这话实在没有多少底气,以至于显露出迟疑的语气。
毛思嘉眨了眨眼睛,没有追究,只是爽快地点点头“好啊到时候照相可以去香山、去北海公园那边,颐和园、故宫、都可以照相照相机是借的吗你有照相机吗”
孙继东轻松地笑了“我家有一台苏联的照相机,是我爸的,那是二十多年前生产的,照相效果不好。我去年在委托商店买了一台东德相机,大概是六十年代初进口的,很好用。”
委托商店就是二手货商店,这个时候不允许私人买卖,但有的时候一些东西用不着了,又想要拿出去换钱。这些东西都值些钱,不是可以拿去废品收购站的货色,那可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委托商店就出场了。
委托商店的东西都明码标价,这个价格并不是自由决定现在可不是市场经济。不过这个东西是不值这个价,还是远超这个价,都有可能反正是大家综合当初的买价,如今市面上新货的行情,商量出来的价格。
很多时候忽略了市场的因素价格有些时候看来啼笑皆非也就不足为奇了。
“西德的照相机啊贵吗”毛思嘉有点好奇。
孙继东摇摇头“不算贵当时要价是130块。”
怕毛思嘉不了解,孙继东又补充道“新照相机至少是一两百块,几百块的国产相机也有。”
这台照相机虽然是二手的,但品质很好,在出产十年后与这时新出产的国产货相比,也是很不错的那种了。
毛思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不知道的是,照相机这个东西,对于玩它的人来说,最大的负担其实不是最开的买价,而是日常开销。首先就是胶卷,一卷可以拍三十六张,就要一块多钱。相比起胶卷来说,去照相馆洗找片更是花费不菲。
根据洗出来的照片的尺寸和要求,价格是不同的。便宜的小照片可能合一张几分钱而已。但也有贵的,洗一张出来合好几毛钱呢
一张一张的,不算多,至少对买的起照相机的家庭来说不算多,但是累计起来就很恐怖了。
毛思嘉不懂这些,只是单纯觉得这件事很好。虽然这个时候不能化妆,不能穿好看的衣服,但她现在有一张青春漂亮的脸啊青春可是不能回头的,记录下现在的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