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1/2)
景平苑的正厅里。
姬绍坐在主位上喝了一盏热茶,看着门廊外落了厚厚一层的白雪,看不清楚神色,“你继续说。”
一内侍打扮的下人跪在地上,恭敬地开口道“七殿下平日不喜欢让旁的下人伺候,只有刘总管跟着,平日里一般辰时就起了。”
“七殿下觉少,但像今日这般睡得不安稳的日子不多,奴才仔细算过,一般只有刑部尚书施大人差人来过,七殿下才会如此。”
“但不论何时睡得晚了,第二天还是会按时去文渊阁上早课,有时候刘总管忧心着殿下的身体,会劝他歇一日。”
“奴才还记得刘总管当时说,殿下,您忧心了一夜,四更天才歇下,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何苦这样糟践自己的身体,不如老奴替您去文渊阁向太傅大人告个假,再多睡两个时辰也是好的。”
“七殿下像是毫不在意,笑了一下之后才说,公公,我没事,更何况日子总要过下去。”
顿了一下,内侍打扮的下人小心揣摩着姬绍的心意,“依奴才看,七殿下定然是在宫中担忧着您在边疆的战事,却又不好向旁人表露,只得装作若无其事一般”
姬绍轻轻笑了笑,未置可否,挥了挥手便让人下去了。
这人是他出京前便放在魏煦身边的探子,三年来,魏煦在这宫中的一言一行,事无巨细,均由这个探子飞鸽传书向他汇报。
没别的。
小殿下独自一人在这深宫之中长大,受尽了艰难坎坷,苦楚吃尽,深知只有谨小慎微,咬紧牙关了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十几年来将隐忍都变成了习惯了,临到头却为了自己豁出去了那一回。
他曾经承诺过要护着魏煦一辈子,可三年前淮南王府发生巨变,他立下生死状匆匆离京。
除却满心的仇恨与杀意,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魏煦。
所以姬绍在景平苑安插了探子,这三年来,魏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要知道。
他有没有被人欺负。
有没有好生吃饭。
有没有因为忧心着他,而过得不好。
当初施人诚托人送来了自己在边疆的战报,魏煦将近半个月都不能安睡,可饶是这样,他依然能装作若无其事一般,将担忧全都咽下,每日辰时准时去文渊阁报到。
方才探子怕他误会了魏煦,其实多虑了。
他知道魏煦究竟是为什么。
三年来,魏煦在京中无一人可以依附,他手中握着的,只有自己出京前给他留下来的探子线人,可他没有命这些探子线人为自己谋划任何事,唯一吩咐他们去做的,就是查探当初长野之战的线索。
之所以每日都去文渊阁,不过也是因为施人诚最方便给他传递消息的地方就是那里。
这人怕错过了跟自己相关的任何一丁点消息。
他怕自己战死沙场,所以咬紧了牙关去替他做那些他可能来不及做的事情。
魏煦比他想象中的更坚韧,也比他想象中的更会隐忍。
有时候他看着从京中传来的关于魏煦的消息,会忍不住觉得心疼。
这傻东西,怎么就这么会戳自己的心呢
脑海中浮现出方才在卧房之中,看到魏煦满头大汗做了噩梦的样子,姬绍轻轻呼出一口气。
三年来,他八百里刀山血海走过,见过魑魅魍魉,也见过明枪暗箭,原以为命运波折坎坷,可看到魏煦睡梦中哽咽着喊他名字的那一刻,他才恍惚知道。
原来上苍其实并没有亏待他多少。
魏煦出来的时候,姬绍正背对着他,站在正厅的门廊下。
没有要下人伺候,景平苑中也无一人敢来过来打扰。
淮南王一身黑袍映雪,背影比三年前看着高大许多,他安静的站着,风吹起他宽大的披风袍角,看起来有些料峭。
听到脚步声,姬绍转过身来,目光落在魏煦的身上。
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六尺,面对面这样站着,魏煦心跳忽然乱了两下,他抿了下唇“淮南王久等了,我已经让刘瑾去收拾了,再有半个时辰,就可以出发了。”
姬绍看着他,轻笑了一声,淡淡道“不久。”
魏煦一愣,“什么”
从辰时一刻下了早朝就过来到现在,不过等了一个多时辰。
相比你在京中等了我整整三年,真的不久。
不过这话没有说出口,姬绍将手炉放在一旁,视线落在正厅廊下悬挂着的一个平安符上,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大昭寺的平安符”姬绍走上前去,将平安符摘下来拿在手里,轻轻摩挲了下。
魏煦抿了下唇,嗯了一声。
“方才在你房里也看见了一个,挂在床幔上。”姬绍看着魏煦,轻声道“求了多少”
魏煦一滞,没有说话。
这平安符是当初魏煦跟着皇帝一同出宫去大昭寺里求的,求了许多,每一个都是魏煦在佛像面前沉沉叩首,让大昭寺的主持帮忙开了光才请回来,挂在景平苑中的各个角落。
魏煦自己并不信鬼神,但他当时担心姬绍担心的快要疯了,无处发泄又无能为力,只能像溺了水人抓住海上的一根浮木一般,连这样虚无
姬绍坐在主位上喝了一盏热茶,看着门廊外落了厚厚一层的白雪,看不清楚神色,“你继续说。”
一内侍打扮的下人跪在地上,恭敬地开口道“七殿下平日不喜欢让旁的下人伺候,只有刘总管跟着,平日里一般辰时就起了。”
“七殿下觉少,但像今日这般睡得不安稳的日子不多,奴才仔细算过,一般只有刑部尚书施大人差人来过,七殿下才会如此。”
“但不论何时睡得晚了,第二天还是会按时去文渊阁上早课,有时候刘总管忧心着殿下的身体,会劝他歇一日。”
“奴才还记得刘总管当时说,殿下,您忧心了一夜,四更天才歇下,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何苦这样糟践自己的身体,不如老奴替您去文渊阁向太傅大人告个假,再多睡两个时辰也是好的。”
“七殿下像是毫不在意,笑了一下之后才说,公公,我没事,更何况日子总要过下去。”
顿了一下,内侍打扮的下人小心揣摩着姬绍的心意,“依奴才看,七殿下定然是在宫中担忧着您在边疆的战事,却又不好向旁人表露,只得装作若无其事一般”
姬绍轻轻笑了笑,未置可否,挥了挥手便让人下去了。
这人是他出京前便放在魏煦身边的探子,三年来,魏煦在这宫中的一言一行,事无巨细,均由这个探子飞鸽传书向他汇报。
没别的。
小殿下独自一人在这深宫之中长大,受尽了艰难坎坷,苦楚吃尽,深知只有谨小慎微,咬紧牙关了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十几年来将隐忍都变成了习惯了,临到头却为了自己豁出去了那一回。
他曾经承诺过要护着魏煦一辈子,可三年前淮南王府发生巨变,他立下生死状匆匆离京。
除却满心的仇恨与杀意,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魏煦。
所以姬绍在景平苑安插了探子,这三年来,魏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要知道。
他有没有被人欺负。
有没有好生吃饭。
有没有因为忧心着他,而过得不好。
当初施人诚托人送来了自己在边疆的战报,魏煦将近半个月都不能安睡,可饶是这样,他依然能装作若无其事一般,将担忧全都咽下,每日辰时准时去文渊阁报到。
方才探子怕他误会了魏煦,其实多虑了。
他知道魏煦究竟是为什么。
三年来,魏煦在京中无一人可以依附,他手中握着的,只有自己出京前给他留下来的探子线人,可他没有命这些探子线人为自己谋划任何事,唯一吩咐他们去做的,就是查探当初长野之战的线索。
之所以每日都去文渊阁,不过也是因为施人诚最方便给他传递消息的地方就是那里。
这人怕错过了跟自己相关的任何一丁点消息。
他怕自己战死沙场,所以咬紧了牙关去替他做那些他可能来不及做的事情。
魏煦比他想象中的更坚韧,也比他想象中的更会隐忍。
有时候他看着从京中传来的关于魏煦的消息,会忍不住觉得心疼。
这傻东西,怎么就这么会戳自己的心呢
脑海中浮现出方才在卧房之中,看到魏煦满头大汗做了噩梦的样子,姬绍轻轻呼出一口气。
三年来,他八百里刀山血海走过,见过魑魅魍魉,也见过明枪暗箭,原以为命运波折坎坷,可看到魏煦睡梦中哽咽着喊他名字的那一刻,他才恍惚知道。
原来上苍其实并没有亏待他多少。
魏煦出来的时候,姬绍正背对着他,站在正厅的门廊下。
没有要下人伺候,景平苑中也无一人敢来过来打扰。
淮南王一身黑袍映雪,背影比三年前看着高大许多,他安静的站着,风吹起他宽大的披风袍角,看起来有些料峭。
听到脚步声,姬绍转过身来,目光落在魏煦的身上。
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六尺,面对面这样站着,魏煦心跳忽然乱了两下,他抿了下唇“淮南王久等了,我已经让刘瑾去收拾了,再有半个时辰,就可以出发了。”
姬绍看着他,轻笑了一声,淡淡道“不久。”
魏煦一愣,“什么”
从辰时一刻下了早朝就过来到现在,不过等了一个多时辰。
相比你在京中等了我整整三年,真的不久。
不过这话没有说出口,姬绍将手炉放在一旁,视线落在正厅廊下悬挂着的一个平安符上,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大昭寺的平安符”姬绍走上前去,将平安符摘下来拿在手里,轻轻摩挲了下。
魏煦抿了下唇,嗯了一声。
“方才在你房里也看见了一个,挂在床幔上。”姬绍看着魏煦,轻声道“求了多少”
魏煦一滞,没有说话。
这平安符是当初魏煦跟着皇帝一同出宫去大昭寺里求的,求了许多,每一个都是魏煦在佛像面前沉沉叩首,让大昭寺的主持帮忙开了光才请回来,挂在景平苑中的各个角落。
魏煦自己并不信鬼神,但他当时担心姬绍担心的快要疯了,无处发泄又无能为力,只能像溺了水人抓住海上的一根浮木一般,连这样虚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