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1/2)
皇帝没有等到宴饮结束,早早就离开了。
太监总管陈福恭恭敬敬地跟姬绍行了礼,引着姬绍去了承乾宫。
腊月份天气冷,再加上皇帝身体不好,承乾宫的地龙烧得很旺,整个大殿的窗户都关着,鎏金纹龙的六脚香炉里静静地燃着一支龙涎香,香气中还混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浓郁药味。
皇帝像是有些乏了,让陈福端了一杯醒神茶来,刚喝几口,就咳嗽起来。
姬绍站立在原地,静静的,没有说话。
好不容易缓过来了,皇帝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喘了两口粗气后,方才望向垂首站在下面的姬绍笑道“方才好几个老臣都跟朕说,在边疆历练三年,你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懒懒散散的,像个浪荡的世家子,你父王当初还跟朕念叨过,怕你这性子未来扛不起淮南王府的大旗。”
“现如今,就是你父王泉下有知,应当也是欣慰的。”叹了一口气,皇帝又咳了几声,陈福连忙上前去伺候着,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自己没事,叹了口气望向姬绍开口道“这几年朕的身体是越发不好了,三年前那件事,朕心里也不好受。”
看着皇帝眼中那一抹恰到好处的悲戚,姬绍心中冷笑。
从前皇帝最擅长的,便是用这样的方式收买人心,然而,就是这一副宽宥仁慈的面孔,轻描淡写的,就害了淮南王府和姬家军数万条人命。
然而,这些情绪自然都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姬绍微微垂了眸,轻声道“多谢陛下夸奖。”
坐在正位上,看着姬绍的脸,皇帝神色有片刻的复杂,静了片刻,他慢慢道“罢了,知道你也不乐意提从前的事,既是回京了,那便多待上一些日子,边疆苦寒,现在也无战事,之前你呈上来的密保朕都看了,索性你就待在京中,好好查查北燕探子的事。”
“淮南王府许久不住人,朕明日就派内务府的人给你重新修缮一二,再给你挑几个得手的下人伺候着。”
自己刚刚回京,便急着要在他身边安插线人吗姬绍心中轻笑一声,面上依然看不出什么情绪来,没有任何推脱,行礼谢恩,一一应了。
见姬绍没有拒绝,皇帝目的已经达成,淡淡一笑,眸色也变得随和不少。
轻叹了口气,皇帝扶着正位上的把手,咳嗽了几声,“你也是从小朕看着长大的,这个年纪,应当正是相看世子妃的年纪”皇帝叹了口气,“可现如今府里冷冷清清的,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着。”
皇帝慈爱的看了姬绍一眼,“从小你就是朕欣赏的孩子,现如今更是朕的左膀右臂若是还有什么其他需要,尽管跟朕提出来,不必拘礼。”
姬绍抬起头来望向皇帝,躬身行礼“陛下,微臣刚好有一事相求。”
皇帝还在病中,精神短,但为了表示对姬绍的喜爱,聊完了正事后还硬撑着与他拉了好一会儿家常,一直到陈福端着熬好的汤药进来,皇帝自觉今日目的都达到了,便不再同他多话,姬绍跪安。
走出承乾殿的时候,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雪。
并不算大的雪花,飘飘扬扬的落在姬绍脸上,融化后的寒意,驱散了宴饮上的那一点酒气。
方才与皇帝虚以委蛇的笑容尚还挂在脸上,他眉目英挺如画,笑的时候如同春花秋月优雅动人,可那双墨染的眸子,却危险冰冷,如同寂寂深渊。
闭了闭眼,已经被他刻意遗忘了许久的记忆,再度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袭来。
这京中,没有一个人不记得三年前的长野之战。
西凉,凉王带兵偷袭大魏,皇帝命他父王姬禹鸿带五万精兵,率众讨伐西凉。
西凉疆土贫瘠,百姓贫困,虽时有,却不难镇压,大军开拔两月,捷报频传。包括姬绍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胜利在望,百姓们更是将淮南王府的战功赫赫,编成了歌谣四处传唱。
然而,那一天也像今日一样下了雪。
魏国的冬天虽冷,下雪却始终是一件罕见的事,早上所有人一睡醒打开窗子,就看见外面白茫茫一片,天上还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都说瑞雪兆丰年,百姓们纷纷出门扫雪,孩童们津津有味地凑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袅袅的炊烟从各家的烟囱里升起,气氛一派宁静祥和。
朱红色的城门打开的时候,还没有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通传战报的骑兵马蹄声如同惊雷一般,踏乱了京中一片白茫茫的雪,留下一片肃杀与沉寂。
随之而来的,便是抬着棺椁徒步进城的姬家军。
残破的铠甲、染血的披风,姬家军的战士们抬着淮南王府的棺椁,一步一步走向淮南王府的方向。
漫天飞舞的的鹅毛大雪,像是祭奠英魂的纸钱。
扫雪的百姓停住了动作,堆雪人的孩子不再玩闹,几乎是所有人都愣愣地看着姬家满门忠烈的棺椁,从自己面前走过。
再然后,淮南王率姬家军追击凉王,在长野中凉王埋伏,淮南王姬禹鸿、骠骑将军姬天崇、忠武将军姬远、广威将军姬敬卓全部战死的消息,随着漫天大雪,传遍了整个京城。
广威将军姬敬卓的义子姬昊,是这一战唯一活着回来的人。
当四具棺椁一字排开,被放置在淮南王府的门楣之下,当姬绍一身黑衣出现在姬昊眼前,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积攒了一路的眼泪迸发而出,他死死抱住姬绍,号啕大哭,哭得惊天动地。
“所有人都死了”
“大伯、二叔、三叔、还有我爹”
“凉王在长野设了圈套”
“我们带兵去追”
“大伯身中十六箭”
“三叔替我挡刀而死”
“阿绍都怪我都怪我”
“应该是我替他们去死,应该是我替他们去死啊”
姬绍当时站在淮南王府四具棺椁面前,一双墨染的眸子像是染了血,他一把揪住姬昊的衣领,几乎是嘶吼出声“为什么怎么会分明战事告捷,分明占尽先机”
姬绍不愿意接受父兄叔伯在长野之战上全部战死的消息,一口血喷了出来,险些站立不稳,然而,他甚至来不及悲痛恍惚,淮南王姬禹鸿指挥不当,疑与凉王勾结通敌叛国,刻意输掉长野之战的流言就已经传得到处都是,那些从前与淮南王府不睦的人在那时候全都跳了出来,从前战功赫赫的淮南王府,一夜之间,就成了众矢之的。
那时候姬昊被下了大狱,姬绍被齐相带来的人软禁在淮南王府,但皇帝如何处置淮南王府的旨意还未下来,姬绍就仍然是淮南王世子,那些人不敢对他如何,就日日监视着他,更痴心妄想着从他这里套出淮南王府通敌叛国的证据,好拿去讨功。
“世子,您若是知道长野之战的密辛,就早日告诉我们,陛下圣明,又那般疼爱与您,早早的说出来了,还能保全淮南王府的名望啊。”
“现如今淮南王已经甍了,淮南王府只剩下您撑着了,您不如大义灭亲,说不定还能将功折罪”
三天三夜,姬绍滴米未进,一身孝服,眼眶里都是血丝,闻言他冷笑了一声,身体因为虚弱克制不住地晃了晃,声音沙哑“我淮南王府满门忠烈,我父王为大魏征战沙场一生,为国捐躯而亡,现如今,你们这些奸佞,为了落井下石,便是连脸都不要了吗”
那时候姬绍日日被人监视,半步出不得淮南王府,再加上京城那些难听到不堪入耳的流言,他恍恍惚惚,精神几欲崩溃,一时想拿了剑来将所有监视着他的人都砍了冲到皇宫里去,一时想着放一把大火,将所有往他父兄叔伯身上泼脏水的人都烧死。
后来,是清河长公主一巴掌打醒了他。
“姬绍,你给本宫好好看看你自己现在的样子”
清河长公主
太监总管陈福恭恭敬敬地跟姬绍行了礼,引着姬绍去了承乾宫。
腊月份天气冷,再加上皇帝身体不好,承乾宫的地龙烧得很旺,整个大殿的窗户都关着,鎏金纹龙的六脚香炉里静静地燃着一支龙涎香,香气中还混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浓郁药味。
皇帝像是有些乏了,让陈福端了一杯醒神茶来,刚喝几口,就咳嗽起来。
姬绍站立在原地,静静的,没有说话。
好不容易缓过来了,皇帝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喘了两口粗气后,方才望向垂首站在下面的姬绍笑道“方才好几个老臣都跟朕说,在边疆历练三年,你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懒懒散散的,像个浪荡的世家子,你父王当初还跟朕念叨过,怕你这性子未来扛不起淮南王府的大旗。”
“现如今,就是你父王泉下有知,应当也是欣慰的。”叹了一口气,皇帝又咳了几声,陈福连忙上前去伺候着,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自己没事,叹了口气望向姬绍开口道“这几年朕的身体是越发不好了,三年前那件事,朕心里也不好受。”
看着皇帝眼中那一抹恰到好处的悲戚,姬绍心中冷笑。
从前皇帝最擅长的,便是用这样的方式收买人心,然而,就是这一副宽宥仁慈的面孔,轻描淡写的,就害了淮南王府和姬家军数万条人命。
然而,这些情绪自然都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姬绍微微垂了眸,轻声道“多谢陛下夸奖。”
坐在正位上,看着姬绍的脸,皇帝神色有片刻的复杂,静了片刻,他慢慢道“罢了,知道你也不乐意提从前的事,既是回京了,那便多待上一些日子,边疆苦寒,现在也无战事,之前你呈上来的密保朕都看了,索性你就待在京中,好好查查北燕探子的事。”
“淮南王府许久不住人,朕明日就派内务府的人给你重新修缮一二,再给你挑几个得手的下人伺候着。”
自己刚刚回京,便急着要在他身边安插线人吗姬绍心中轻笑一声,面上依然看不出什么情绪来,没有任何推脱,行礼谢恩,一一应了。
见姬绍没有拒绝,皇帝目的已经达成,淡淡一笑,眸色也变得随和不少。
轻叹了口气,皇帝扶着正位上的把手,咳嗽了几声,“你也是从小朕看着长大的,这个年纪,应当正是相看世子妃的年纪”皇帝叹了口气,“可现如今府里冷冷清清的,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着。”
皇帝慈爱的看了姬绍一眼,“从小你就是朕欣赏的孩子,现如今更是朕的左膀右臂若是还有什么其他需要,尽管跟朕提出来,不必拘礼。”
姬绍抬起头来望向皇帝,躬身行礼“陛下,微臣刚好有一事相求。”
皇帝还在病中,精神短,但为了表示对姬绍的喜爱,聊完了正事后还硬撑着与他拉了好一会儿家常,一直到陈福端着熬好的汤药进来,皇帝自觉今日目的都达到了,便不再同他多话,姬绍跪安。
走出承乾殿的时候,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雪。
并不算大的雪花,飘飘扬扬的落在姬绍脸上,融化后的寒意,驱散了宴饮上的那一点酒气。
方才与皇帝虚以委蛇的笑容尚还挂在脸上,他眉目英挺如画,笑的时候如同春花秋月优雅动人,可那双墨染的眸子,却危险冰冷,如同寂寂深渊。
闭了闭眼,已经被他刻意遗忘了许久的记忆,再度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袭来。
这京中,没有一个人不记得三年前的长野之战。
西凉,凉王带兵偷袭大魏,皇帝命他父王姬禹鸿带五万精兵,率众讨伐西凉。
西凉疆土贫瘠,百姓贫困,虽时有,却不难镇压,大军开拔两月,捷报频传。包括姬绍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胜利在望,百姓们更是将淮南王府的战功赫赫,编成了歌谣四处传唱。
然而,那一天也像今日一样下了雪。
魏国的冬天虽冷,下雪却始终是一件罕见的事,早上所有人一睡醒打开窗子,就看见外面白茫茫一片,天上还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都说瑞雪兆丰年,百姓们纷纷出门扫雪,孩童们津津有味地凑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袅袅的炊烟从各家的烟囱里升起,气氛一派宁静祥和。
朱红色的城门打开的时候,还没有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通传战报的骑兵马蹄声如同惊雷一般,踏乱了京中一片白茫茫的雪,留下一片肃杀与沉寂。
随之而来的,便是抬着棺椁徒步进城的姬家军。
残破的铠甲、染血的披风,姬家军的战士们抬着淮南王府的棺椁,一步一步走向淮南王府的方向。
漫天飞舞的的鹅毛大雪,像是祭奠英魂的纸钱。
扫雪的百姓停住了动作,堆雪人的孩子不再玩闹,几乎是所有人都愣愣地看着姬家满门忠烈的棺椁,从自己面前走过。
再然后,淮南王率姬家军追击凉王,在长野中凉王埋伏,淮南王姬禹鸿、骠骑将军姬天崇、忠武将军姬远、广威将军姬敬卓全部战死的消息,随着漫天大雪,传遍了整个京城。
广威将军姬敬卓的义子姬昊,是这一战唯一活着回来的人。
当四具棺椁一字排开,被放置在淮南王府的门楣之下,当姬绍一身黑衣出现在姬昊眼前,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积攒了一路的眼泪迸发而出,他死死抱住姬绍,号啕大哭,哭得惊天动地。
“所有人都死了”
“大伯、二叔、三叔、还有我爹”
“凉王在长野设了圈套”
“我们带兵去追”
“大伯身中十六箭”
“三叔替我挡刀而死”
“阿绍都怪我都怪我”
“应该是我替他们去死,应该是我替他们去死啊”
姬绍当时站在淮南王府四具棺椁面前,一双墨染的眸子像是染了血,他一把揪住姬昊的衣领,几乎是嘶吼出声“为什么怎么会分明战事告捷,分明占尽先机”
姬绍不愿意接受父兄叔伯在长野之战上全部战死的消息,一口血喷了出来,险些站立不稳,然而,他甚至来不及悲痛恍惚,淮南王姬禹鸿指挥不当,疑与凉王勾结通敌叛国,刻意输掉长野之战的流言就已经传得到处都是,那些从前与淮南王府不睦的人在那时候全都跳了出来,从前战功赫赫的淮南王府,一夜之间,就成了众矢之的。
那时候姬昊被下了大狱,姬绍被齐相带来的人软禁在淮南王府,但皇帝如何处置淮南王府的旨意还未下来,姬绍就仍然是淮南王世子,那些人不敢对他如何,就日日监视着他,更痴心妄想着从他这里套出淮南王府通敌叛国的证据,好拿去讨功。
“世子,您若是知道长野之战的密辛,就早日告诉我们,陛下圣明,又那般疼爱与您,早早的说出来了,还能保全淮南王府的名望啊。”
“现如今淮南王已经甍了,淮南王府只剩下您撑着了,您不如大义灭亲,说不定还能将功折罪”
三天三夜,姬绍滴米未进,一身孝服,眼眶里都是血丝,闻言他冷笑了一声,身体因为虚弱克制不住地晃了晃,声音沙哑“我淮南王府满门忠烈,我父王为大魏征战沙场一生,为国捐躯而亡,现如今,你们这些奸佞,为了落井下石,便是连脸都不要了吗”
那时候姬绍日日被人监视,半步出不得淮南王府,再加上京城那些难听到不堪入耳的流言,他恍恍惚惚,精神几欲崩溃,一时想拿了剑来将所有监视着他的人都砍了冲到皇宫里去,一时想着放一把大火,将所有往他父兄叔伯身上泼脏水的人都烧死。
后来,是清河长公主一巴掌打醒了他。
“姬绍,你给本宫好好看看你自己现在的样子”
清河长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