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2/2)
煦这样既无外祖庇荫,又不受宠的皇子,自然是坐在角落里,倒也没什么人注意。
酉时三刻,礼乐停,歌舞退,听到外面的宫人唱诺清河长公主到,人还没进来,只见后殿所有的诰命夫人齐齐起身,连齐皇后也起身相迎。
魏煦一愣,清河长公主居然来了。
清河长公主是现今皇帝的胞姐,与皇帝从小一同长大,是这大魏朝,除了齐皇后之外,最最尊贵的女人,虽然年近四十,可一张脸仍然美得倾国倾城,像一尊玉雕。
同样的,除却美貌,她也是整个大魏朝最传奇的女人。
二十年前,清河长公主与淮南王府威远将军姬蘅大婚,郎才女貌,被传为一时佳话,然而,姬蘅在十五年前战死沙场,在所有人都为清河长公主感到悲伤的时候,五年后,清河长公主宣布再嫁,而现如今的驸马,却是当初姬蘅麾下的一名小将。
没有人知道高高在上的清河长公主究竟为什么会嫁给一个小将,但富贵天生,皇权天授,不论她的驸马是谁,她永远是大魏朝最有权势的女人。
按理说,魏煦是应该称呼清河长公主一声姑母的。
然而,这些年来,他只见过清河长公主两面。
脑海中浮现出当初与清河长公主见面的那两次情形,魏煦有些出神,低头喝了杯酒。
自从先驸马姬蘅逝世以后,清河长公主便深居简出,鲜少露面,不知道今日为何她也会来参加这宴席魏煦下意识往清河长公主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然而不知道是他错觉还是怎么,在他望过去的瞬间,清河长公主的视线也看过来,两人对视一眼。
魏煦一愣,正要看清楚的时候,清河长公主已经把视线从魏煦的身上移开,在宫人的搀扶下,走到皇后下首的位置坐下了。
“昨日便听陛下说公主要来,本宫今天早早吩咐了厨房,特意准备了几样公主爱吃的菜。”齐皇后望向清河长公主一笑,“这几年公主鲜少出府,陛下总是惦记着,这次既然来了,不如索性就在宫里住上一段日子,本宫安排宫人把公主原先居住的宫殿收拾出来,保证布置得妥妥帖帖。”
清河长公主接过侍女递来的茶,环视太和殿一周后,神色淡得像雾“本宫自然也是惦记陛下的,只不过,本宫自有自己的公主府,回宫倒是不必了。”
“今日宴席何时开始”清河长公主望向齐皇后,“本宫听说淮南王回朝了。”
提到淮南王这三个字,齐皇后脸上的笑容有一瞬间的僵硬,很快又被她掩盖下去。
是,淮南王姬绍,昨日回朝了。
今日的宴饮,便是为庆贺他回朝而办。
当年姬家军负于长野之战,满门战死,姬绍独自一人带着落败的姬家军落魄离京,所有人都以为,淮南王府从此就落败了。
齐皇后的母家素来与淮南王府不睦,两家敌对由来已久,当初淮南王府潦倒,齐皇后心中并不是没有窃喜过的。
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姬绍这样一个小儿,竟然真能扛起姬家军的大旗,在兵败垂成之际夺回长野。
现如今,姬绍拥兵百万,手持虎符,是魏国百姓心中威名赫赫的战神。
身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为齐相最为宠爱的女儿,齐皇后自然是知晓,对于姬绍,皇帝的心中,是忌惮大过于欣赏的,当初允他出征,原以为是送他去死,却万万没想到他还能活着回来。
勉强将心中所有纷乱的情绪压下,齐皇后冲着清河长公主一笑,连忙道“是呢,今日正是为了给淮南王接风洗尘,陛下特意准备的宴饮,原本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淮南王昨日就回京了,除了陛下和本宫之外,旁人还都不知道呢。”
“姬绍既然唤先驸马一声叔父,自然早在回京之前,便差人给本宫递了口信。”清河长公主将手中的茶盏放下,望着殿中一派热闹情形,像是笑了一下,淡淡开口道“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淮南王府败落了,本宫猜想许是不少人都没有想到那孩子独自一人,还能咬着牙把淮南王府的大旗给扛起来吧”
清河长公主这话听起来像是在闲聊,齐皇后脸上的笑容却僵了僵,勉强笑了一下,点头道“淮南王府的子孙,自然都是好的”
两人正说着话,殿前,宫人一声唱诺,整个太和殿都安静下来。
“陛下到”
“淮南王到”
听到淮南王三个字,魏煦手里的酒杯猛地一颤,下意识望向太和殿入口的方向。
跟在皇帝身后,淮南王姬绍一身鸦青色云纹大麾,一双墨染似的眼眸沾染着边疆沉淀下来的冷漠与凌厉,端是一张动人心魄的好容貌,可那周身的气势,却像是在刀山血海之中浸染过一般,戴着一股凛人的杀伐气。
然而,当他一步步走进太和殿,风吹起他宽大的披风袍角,烈烈云纹大麾浮动之间,他轻轻一笑,恍惚又让人觉得漫不经心,目光扫过谁,谁都是心中一紧。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见过姬绍的。
准确来说,都是见过从前的那个淮南王世子的。
当初,淮南王世子姬绍名满京城,少年容貌俊俏不似凡人,虽然终日都是懒洋洋的样子,却透着一股将门世家独有的气质,眼眸明亮,不知道多少王公大臣家的小姐,看他一眼,就红了脸庞。
然而,现如今这个周深透着冷冽,眉眼中带着杀伐气的淮南王,却跟当初的那个姬绍,完全不同。
魏煦的视线,几乎克制不住地落在姬绍身上,又飞快的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一颗心在胸膛里跳成了擂鼓,他努力缩小着自己的存在感,几乎是扼腕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称病不参加这场宴饮。
然而,正在他心神不宁的时候,手里的杯子一个没拿稳,扑通一声掉在地上,在这安静的大殿之中,显得格外明显。
皇帝皱了眉头,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见是自己最不受宠的儿子,张嘴就想斥责。
“还不快去把地上的碎片收拾了。”清河长公主瞥了一眼站在魏煦身边的宫人,淡淡开口道“杯子碎了是小,若是伤了皇子,你们担待的起么”
见清河长公主已经开口了,皇帝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宫人连忙跪下来告罪,飞快将地上的碎片清理了。
魏煦松了口气,抬起头来,就看到刚刚入座的姬绍,目光似有若无的从远处扫了他一眼。
魏煦咳了一声,脸瞬间涨得通红,如坐针毡。
皇帝挥退了礼乐歌舞,脸上带着笑容,向在座的所有人宣布了姬绍回朝的消息,并且大加褒奖姬绍在戍边三年的功勋赫赫。
皇帝一边说,一边看着坐在席上波澜不惊的姬绍,吸了口气,将忌惮的情绪按捺在心里,依旧笑容满面。
淮南王府是魏国唯一的异姓王府。
当年,淮南王与魏国先祖一同征战,打下了大魏的江山,江山平定之后,虽然淮南王府历代都忠心耿耿,可百万兵权始终握在外姓人手中这件事,却一直都是历代大魏皇帝的心腹大患。
当初一场他处心积虑的长野之战,原本以为已经足够令淮南王府从此败落。
却万万没想到当初的一时心慈手软,却让姬绍这样一个他从来没放在眼里过的弱冠小儿,扛起了整个姬家。
半月前,北燕过来的使者传递了两国交好的书信。
原本皇帝已经决定与北燕结盟,却万万没想到,在那个当口收到了姬绍从边关送来的密报。
姬绍的亲信,快马加鞭赶路十日,承上来的那封染血的信笺。
这是一封北燕王写给梁国襄王的信。
信上写,北燕明面上与大魏交好,缔结盟友之约,实则是为了在魏国安插探子,等待合适时机,与襄王联手,倾覆整个魏朝。
与此同时,姬绍还送来了数十顶魏国边境北燕探子的项上人头。
这件事事关重大,皇帝虽心中疑虑深重,却也深知与北燕结盟交换质子一事,势必是不能成行了,万一姬绍说的是真的那么互换质子之后,自己等于是亲手将北燕的探子送到了魏国的腹地。
姬绍在密报中所言,是要请兵出征,踏平北燕,然而,皇帝却不愿他出兵。
不愿动兵的原因很简单,三年来,姬绍在边境屡立奇功,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已经到达顶峰,几乎已经封无可封若是这次继续让姬绍领兵出征踏平北燕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
他若是知道了当初长野之战背后的密辛拥兵不返,直接兵谏皇城谋朝篡位呢
皇帝心里没有底,他自信当初的事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道如今已经成长到连他都觉得难以控制的姬绍,究竟有没有察觉什么。
不知道便相安无事,若是他知道了还隐而不发对于皇帝而言,姬绍的存在,几乎是比边境敌国的虎视眈眈,更让人觉得如鲠在喉。
所以,打是不会打的。
皇帝先是找了个理由将皇城内北燕的使者发作了一顿,然后派了使者前去北燕假模假样的商议联盟的细节,暗示他们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另外一边,他命姬绍回京,想亲自试探他究竟知不知道当初长野之战的事。
看着大殿之中众人恭维讨好姬绍的样子,皇帝面上含笑,一边不遗余力的夸奖他,另一边心中也隐隐有了打算。
淮南王府这顶帽子已经戴的够久了自己乃是堂堂天子,当初能对付得了他的父辈叔伯现如今难道还除不掉这个弱冠小儿吗
宴饮开始,殿中的气氛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魏煦飞快地看了一眼姬绍所在的方向,几个当初与淮南王府交好,又亲眼看着姬绍长大的老臣们正拉着他说话。
离得太远,魏煦看不清姬绍的神情,只知道他自是没空闲注意到自己这边的,松了口气,装作不胜酒力的样子,趁着旁人不注意,静悄悄地离席了。
太和殿中仍然是灯光通明,走出来依然能听到宴饮与舞乐的声音。
夜深了,霜寒露重,方才在殿中沾让的酒气此时此刻被冷风一吹,淡了许多。
魏煦呼出一口白气来,抬起手来搓了搓有些僵硬的脸,下意识又回头往殿中看了一眼。
三年不见,姬绍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
从没个正形的淮南王世子,变成了杀伐果断,威震一方的淮南王。
收回视线,魏煦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既是替他高兴,又忍不住有些心虚。
自己做的那些事姬绍当初无暇跟自己计较,后来又带兵去了边关,这才算是过去了。
现如今姬绍回来了魏煦咳了一声,有些小心地想,堂堂淮南王,不会揪着自己当初的那一点小错不放吧
魏煦站在殿外愣神,没看到有人从后面走过来。
“这不是七皇弟吗”五皇子魏修走过来,望着魏煦笑了起来,“怎么不在殿中待着,反倒自己跑出来了”
“今日淮南王回朝,当初在大家都在文渊阁读书的时候,他跟你的关系可最好,怎么今天不见七皇弟跟淮南王打招呼”
魏修的母妃在宫中也不受宠,不过胜在他善于钻营,早早的便跟二皇子魏宏搭上了线。
今日皇帝设宴为姬绍洗尘,朝中众多大臣都主动上前去与姬绍攀谈,原本他也是想主动去与姬绍交好,然而已成淮南王的姬绍,却仍然跟当初做王世子时候一样,从来不将他放在眼里。
在姬绍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气却不敢对着姬绍发作,本来只是憋着火出来透透气,却万万没想到碰见了魏煦。
魏修一晚上都在殿内,自然也发现了魏煦与姬绍之间连视线接触都未曾有过。
想当初这二人可是形影不离啊。
虽然在魏祁与魏宏面前需要做低扶小,忍气吞声,但面对着同样不受宠,甚至比自己更加不被人放在眼里的魏煦魏修轻哼了一声,几乎是瞬间就认定了,姬绍现如今贵为淮南王,自然是也看不上在这宫中无依无靠的魏煦。
想到这里,他心中的怒意消散了许多,甚至多出了几分得意来。
“也是淮南王现在是什么身份,你又是什么身份”魏修慢悠悠的开口嘲讽道“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可惜啊”
魏煦抿了抿唇,几乎是瞬间就猜到了魏修这般特意过来折辱自己的原因,轻笑一声,抬起头来望向魏修,懒得与他多言,淡淡开口道“皇兄多虑了,我自然清楚自己的身份,至于为什么不跟淮南王打招呼”
原本姬绍回朝这件事,已经让魏煦心神大震,他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若是平常,他早习惯了旁人对他的羞辱,只当作空气听听罢了,然而此时此刻,所有的情绪都堆在一起,又听到魏修话里话外都在暗指姬绍,他深深吸了口气,看了魏修一眼,微笑道“今日在宴上,五皇兄似乎也没能跟淮南王打上招呼,若是论起这个来,五皇兄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些才对。”
“你”魏修一直跟着魏宏一起,平日里明里暗里讥讽魏煦是惯了的,何曾见过魏煦这样反驳自己不过是一个没了母妃的贱种
魏修原本就喝了酒,此时此刻,方才在大殿内不被姬绍放在眼里的憋闷和被魏煦嘲讽的火气一瞬间涌上来,他大怒之下,抬起手来就要跟魏煦动手。
魏煦身子往后一退,微微侧头。
正要反抗的时候,却看到魏修的手,从后面,被人抓住了。
是姬绍。
淮南王姬绍一双墨染的眸子似笑非笑,眼神凛冽,抓着魏修的手,尚且还一句话都没说,魏修已经控制不住的冷汗滴落下来,酒全醒了。
“许久不回朝”姬绍轻笑了一声,“倒是没发现五皇子好大的威风。”
“太和殿里陛下正在宴请群臣,你却在这里跟七殿下动手”姬绍扫了魏修一眼,嘴角噙着一抹似讥讽又似嘲弄的笑意,淡淡开口道“需要本王进去禀明陛下,让陛下来替二位殿下决断吗”
“我”魏修被吓了一跳,几乎瞬间身子就软了一半,连忙求绕道“淮南王赎罪,淮南王赎罪方才方才我只是跟七皇弟闹着玩”
“大好的日子,何必为了这一点小事叨扰父皇”魏修有些急迫的望向魏煦,讨好道“七皇弟,你说是不是”
魏煦几乎没听见魏修在说什么。
姬绍的存在感太强,他顿了顿,下意识点了点头。
回过神来,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心跳的厉害,别过头去不看姬绍“是这点小事不必打扰父皇”
“今日宴饮五皇兄可能是有些喝多了”魏煦抿了抿嘴唇,垂眸开口道“我也先回去了”
听到这话,魏修松了一大口气,飞快点头,“是是是我喝多了”
“淮南王赎罪,我我先回宴上去了”
魏修一走,魏煦用余光悄悄看了一眼姬绍的神色,咳了一声,犹豫了一下,下意识想转身离开。
然而,姬绍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魏煦。
“七殿下。”
魏煦心里猛地一颤,抿了抿唇,脚步下意识就顿住了。
三年前,姬绍还是淮南王世子,入皇宫与皇子一同在文渊阁读书。
那时候姬绍少年意气,因与他交好,私底下偏喜欢叫他的字,
魏煦。
字时安。
在无人的时候,姬绍习惯了叫他魏时安,却从来不曾这般疏远的称呼他一声七殿下。
魏煦嘴里微微有些发苦,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只觉得尴尬和僵硬的厉害。
抬起头来冲着姬绍点了点头,咳了一声,斟酌着语气,低声道“淮南王。”
姬绍神色未变,似是轻笑了一声,又开口淡淡道
“七殿下可曾记得,还欠我一块杏花酥”
魏煦先是一愣。
在宴饮上见到姬绍之后,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几乎预想了两人见面后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却万万没想到,姬绍跟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意识到姬绍在说什么之后,他只觉得像是有一团火直接烧到了胸口,烫得他心跳都有些乱了起来。
酉时三刻,礼乐停,歌舞退,听到外面的宫人唱诺清河长公主到,人还没进来,只见后殿所有的诰命夫人齐齐起身,连齐皇后也起身相迎。
魏煦一愣,清河长公主居然来了。
清河长公主是现今皇帝的胞姐,与皇帝从小一同长大,是这大魏朝,除了齐皇后之外,最最尊贵的女人,虽然年近四十,可一张脸仍然美得倾国倾城,像一尊玉雕。
同样的,除却美貌,她也是整个大魏朝最传奇的女人。
二十年前,清河长公主与淮南王府威远将军姬蘅大婚,郎才女貌,被传为一时佳话,然而,姬蘅在十五年前战死沙场,在所有人都为清河长公主感到悲伤的时候,五年后,清河长公主宣布再嫁,而现如今的驸马,却是当初姬蘅麾下的一名小将。
没有人知道高高在上的清河长公主究竟为什么会嫁给一个小将,但富贵天生,皇权天授,不论她的驸马是谁,她永远是大魏朝最有权势的女人。
按理说,魏煦是应该称呼清河长公主一声姑母的。
然而,这些年来,他只见过清河长公主两面。
脑海中浮现出当初与清河长公主见面的那两次情形,魏煦有些出神,低头喝了杯酒。
自从先驸马姬蘅逝世以后,清河长公主便深居简出,鲜少露面,不知道今日为何她也会来参加这宴席魏煦下意识往清河长公主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然而不知道是他错觉还是怎么,在他望过去的瞬间,清河长公主的视线也看过来,两人对视一眼。
魏煦一愣,正要看清楚的时候,清河长公主已经把视线从魏煦的身上移开,在宫人的搀扶下,走到皇后下首的位置坐下了。
“昨日便听陛下说公主要来,本宫今天早早吩咐了厨房,特意准备了几样公主爱吃的菜。”齐皇后望向清河长公主一笑,“这几年公主鲜少出府,陛下总是惦记着,这次既然来了,不如索性就在宫里住上一段日子,本宫安排宫人把公主原先居住的宫殿收拾出来,保证布置得妥妥帖帖。”
清河长公主接过侍女递来的茶,环视太和殿一周后,神色淡得像雾“本宫自然也是惦记陛下的,只不过,本宫自有自己的公主府,回宫倒是不必了。”
“今日宴席何时开始”清河长公主望向齐皇后,“本宫听说淮南王回朝了。”
提到淮南王这三个字,齐皇后脸上的笑容有一瞬间的僵硬,很快又被她掩盖下去。
是,淮南王姬绍,昨日回朝了。
今日的宴饮,便是为庆贺他回朝而办。
当年姬家军负于长野之战,满门战死,姬绍独自一人带着落败的姬家军落魄离京,所有人都以为,淮南王府从此就落败了。
齐皇后的母家素来与淮南王府不睦,两家敌对由来已久,当初淮南王府潦倒,齐皇后心中并不是没有窃喜过的。
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姬绍这样一个小儿,竟然真能扛起姬家军的大旗,在兵败垂成之际夺回长野。
现如今,姬绍拥兵百万,手持虎符,是魏国百姓心中威名赫赫的战神。
身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为齐相最为宠爱的女儿,齐皇后自然是知晓,对于姬绍,皇帝的心中,是忌惮大过于欣赏的,当初允他出征,原以为是送他去死,却万万没想到他还能活着回来。
勉强将心中所有纷乱的情绪压下,齐皇后冲着清河长公主一笑,连忙道“是呢,今日正是为了给淮南王接风洗尘,陛下特意准备的宴饮,原本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淮南王昨日就回京了,除了陛下和本宫之外,旁人还都不知道呢。”
“姬绍既然唤先驸马一声叔父,自然早在回京之前,便差人给本宫递了口信。”清河长公主将手中的茶盏放下,望着殿中一派热闹情形,像是笑了一下,淡淡开口道“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淮南王府败落了,本宫猜想许是不少人都没有想到那孩子独自一人,还能咬着牙把淮南王府的大旗给扛起来吧”
清河长公主这话听起来像是在闲聊,齐皇后脸上的笑容却僵了僵,勉强笑了一下,点头道“淮南王府的子孙,自然都是好的”
两人正说着话,殿前,宫人一声唱诺,整个太和殿都安静下来。
“陛下到”
“淮南王到”
听到淮南王三个字,魏煦手里的酒杯猛地一颤,下意识望向太和殿入口的方向。
跟在皇帝身后,淮南王姬绍一身鸦青色云纹大麾,一双墨染似的眼眸沾染着边疆沉淀下来的冷漠与凌厉,端是一张动人心魄的好容貌,可那周身的气势,却像是在刀山血海之中浸染过一般,戴着一股凛人的杀伐气。
然而,当他一步步走进太和殿,风吹起他宽大的披风袍角,烈烈云纹大麾浮动之间,他轻轻一笑,恍惚又让人觉得漫不经心,目光扫过谁,谁都是心中一紧。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见过姬绍的。
准确来说,都是见过从前的那个淮南王世子的。
当初,淮南王世子姬绍名满京城,少年容貌俊俏不似凡人,虽然终日都是懒洋洋的样子,却透着一股将门世家独有的气质,眼眸明亮,不知道多少王公大臣家的小姐,看他一眼,就红了脸庞。
然而,现如今这个周深透着冷冽,眉眼中带着杀伐气的淮南王,却跟当初的那个姬绍,完全不同。
魏煦的视线,几乎克制不住地落在姬绍身上,又飞快的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一颗心在胸膛里跳成了擂鼓,他努力缩小着自己的存在感,几乎是扼腕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称病不参加这场宴饮。
然而,正在他心神不宁的时候,手里的杯子一个没拿稳,扑通一声掉在地上,在这安静的大殿之中,显得格外明显。
皇帝皱了眉头,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见是自己最不受宠的儿子,张嘴就想斥责。
“还不快去把地上的碎片收拾了。”清河长公主瞥了一眼站在魏煦身边的宫人,淡淡开口道“杯子碎了是小,若是伤了皇子,你们担待的起么”
见清河长公主已经开口了,皇帝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宫人连忙跪下来告罪,飞快将地上的碎片清理了。
魏煦松了口气,抬起头来,就看到刚刚入座的姬绍,目光似有若无的从远处扫了他一眼。
魏煦咳了一声,脸瞬间涨得通红,如坐针毡。
皇帝挥退了礼乐歌舞,脸上带着笑容,向在座的所有人宣布了姬绍回朝的消息,并且大加褒奖姬绍在戍边三年的功勋赫赫。
皇帝一边说,一边看着坐在席上波澜不惊的姬绍,吸了口气,将忌惮的情绪按捺在心里,依旧笑容满面。
淮南王府是魏国唯一的异姓王府。
当年,淮南王与魏国先祖一同征战,打下了大魏的江山,江山平定之后,虽然淮南王府历代都忠心耿耿,可百万兵权始终握在外姓人手中这件事,却一直都是历代大魏皇帝的心腹大患。
当初一场他处心积虑的长野之战,原本以为已经足够令淮南王府从此败落。
却万万没想到当初的一时心慈手软,却让姬绍这样一个他从来没放在眼里过的弱冠小儿,扛起了整个姬家。
半月前,北燕过来的使者传递了两国交好的书信。
原本皇帝已经决定与北燕结盟,却万万没想到,在那个当口收到了姬绍从边关送来的密报。
姬绍的亲信,快马加鞭赶路十日,承上来的那封染血的信笺。
这是一封北燕王写给梁国襄王的信。
信上写,北燕明面上与大魏交好,缔结盟友之约,实则是为了在魏国安插探子,等待合适时机,与襄王联手,倾覆整个魏朝。
与此同时,姬绍还送来了数十顶魏国边境北燕探子的项上人头。
这件事事关重大,皇帝虽心中疑虑深重,却也深知与北燕结盟交换质子一事,势必是不能成行了,万一姬绍说的是真的那么互换质子之后,自己等于是亲手将北燕的探子送到了魏国的腹地。
姬绍在密报中所言,是要请兵出征,踏平北燕,然而,皇帝却不愿他出兵。
不愿动兵的原因很简单,三年来,姬绍在边境屡立奇功,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已经到达顶峰,几乎已经封无可封若是这次继续让姬绍领兵出征踏平北燕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
他若是知道了当初长野之战背后的密辛拥兵不返,直接兵谏皇城谋朝篡位呢
皇帝心里没有底,他自信当初的事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道如今已经成长到连他都觉得难以控制的姬绍,究竟有没有察觉什么。
不知道便相安无事,若是他知道了还隐而不发对于皇帝而言,姬绍的存在,几乎是比边境敌国的虎视眈眈,更让人觉得如鲠在喉。
所以,打是不会打的。
皇帝先是找了个理由将皇城内北燕的使者发作了一顿,然后派了使者前去北燕假模假样的商议联盟的细节,暗示他们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另外一边,他命姬绍回京,想亲自试探他究竟知不知道当初长野之战的事。
看着大殿之中众人恭维讨好姬绍的样子,皇帝面上含笑,一边不遗余力的夸奖他,另一边心中也隐隐有了打算。
淮南王府这顶帽子已经戴的够久了自己乃是堂堂天子,当初能对付得了他的父辈叔伯现如今难道还除不掉这个弱冠小儿吗
宴饮开始,殿中的气氛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魏煦飞快地看了一眼姬绍所在的方向,几个当初与淮南王府交好,又亲眼看着姬绍长大的老臣们正拉着他说话。
离得太远,魏煦看不清姬绍的神情,只知道他自是没空闲注意到自己这边的,松了口气,装作不胜酒力的样子,趁着旁人不注意,静悄悄地离席了。
太和殿中仍然是灯光通明,走出来依然能听到宴饮与舞乐的声音。
夜深了,霜寒露重,方才在殿中沾让的酒气此时此刻被冷风一吹,淡了许多。
魏煦呼出一口白气来,抬起手来搓了搓有些僵硬的脸,下意识又回头往殿中看了一眼。
三年不见,姬绍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
从没个正形的淮南王世子,变成了杀伐果断,威震一方的淮南王。
收回视线,魏煦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既是替他高兴,又忍不住有些心虚。
自己做的那些事姬绍当初无暇跟自己计较,后来又带兵去了边关,这才算是过去了。
现如今姬绍回来了魏煦咳了一声,有些小心地想,堂堂淮南王,不会揪着自己当初的那一点小错不放吧
魏煦站在殿外愣神,没看到有人从后面走过来。
“这不是七皇弟吗”五皇子魏修走过来,望着魏煦笑了起来,“怎么不在殿中待着,反倒自己跑出来了”
“今日淮南王回朝,当初在大家都在文渊阁读书的时候,他跟你的关系可最好,怎么今天不见七皇弟跟淮南王打招呼”
魏修的母妃在宫中也不受宠,不过胜在他善于钻营,早早的便跟二皇子魏宏搭上了线。
今日皇帝设宴为姬绍洗尘,朝中众多大臣都主动上前去与姬绍攀谈,原本他也是想主动去与姬绍交好,然而已成淮南王的姬绍,却仍然跟当初做王世子时候一样,从来不将他放在眼里。
在姬绍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气却不敢对着姬绍发作,本来只是憋着火出来透透气,却万万没想到碰见了魏煦。
魏修一晚上都在殿内,自然也发现了魏煦与姬绍之间连视线接触都未曾有过。
想当初这二人可是形影不离啊。
虽然在魏祁与魏宏面前需要做低扶小,忍气吞声,但面对着同样不受宠,甚至比自己更加不被人放在眼里的魏煦魏修轻哼了一声,几乎是瞬间就认定了,姬绍现如今贵为淮南王,自然是也看不上在这宫中无依无靠的魏煦。
想到这里,他心中的怒意消散了许多,甚至多出了几分得意来。
“也是淮南王现在是什么身份,你又是什么身份”魏修慢悠悠的开口嘲讽道“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可惜啊”
魏煦抿了抿唇,几乎是瞬间就猜到了魏修这般特意过来折辱自己的原因,轻笑一声,抬起头来望向魏修,懒得与他多言,淡淡开口道“皇兄多虑了,我自然清楚自己的身份,至于为什么不跟淮南王打招呼”
原本姬绍回朝这件事,已经让魏煦心神大震,他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若是平常,他早习惯了旁人对他的羞辱,只当作空气听听罢了,然而此时此刻,所有的情绪都堆在一起,又听到魏修话里话外都在暗指姬绍,他深深吸了口气,看了魏修一眼,微笑道“今日在宴上,五皇兄似乎也没能跟淮南王打上招呼,若是论起这个来,五皇兄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些才对。”
“你”魏修一直跟着魏宏一起,平日里明里暗里讥讽魏煦是惯了的,何曾见过魏煦这样反驳自己不过是一个没了母妃的贱种
魏修原本就喝了酒,此时此刻,方才在大殿内不被姬绍放在眼里的憋闷和被魏煦嘲讽的火气一瞬间涌上来,他大怒之下,抬起手来就要跟魏煦动手。
魏煦身子往后一退,微微侧头。
正要反抗的时候,却看到魏修的手,从后面,被人抓住了。
是姬绍。
淮南王姬绍一双墨染的眸子似笑非笑,眼神凛冽,抓着魏修的手,尚且还一句话都没说,魏修已经控制不住的冷汗滴落下来,酒全醒了。
“许久不回朝”姬绍轻笑了一声,“倒是没发现五皇子好大的威风。”
“太和殿里陛下正在宴请群臣,你却在这里跟七殿下动手”姬绍扫了魏修一眼,嘴角噙着一抹似讥讽又似嘲弄的笑意,淡淡开口道“需要本王进去禀明陛下,让陛下来替二位殿下决断吗”
“我”魏修被吓了一跳,几乎瞬间身子就软了一半,连忙求绕道“淮南王赎罪,淮南王赎罪方才方才我只是跟七皇弟闹着玩”
“大好的日子,何必为了这一点小事叨扰父皇”魏修有些急迫的望向魏煦,讨好道“七皇弟,你说是不是”
魏煦几乎没听见魏修在说什么。
姬绍的存在感太强,他顿了顿,下意识点了点头。
回过神来,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心跳的厉害,别过头去不看姬绍“是这点小事不必打扰父皇”
“今日宴饮五皇兄可能是有些喝多了”魏煦抿了抿嘴唇,垂眸开口道“我也先回去了”
听到这话,魏修松了一大口气,飞快点头,“是是是我喝多了”
“淮南王赎罪,我我先回宴上去了”
魏修一走,魏煦用余光悄悄看了一眼姬绍的神色,咳了一声,犹豫了一下,下意识想转身离开。
然而,姬绍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魏煦。
“七殿下。”
魏煦心里猛地一颤,抿了抿唇,脚步下意识就顿住了。
三年前,姬绍还是淮南王世子,入皇宫与皇子一同在文渊阁读书。
那时候姬绍少年意气,因与他交好,私底下偏喜欢叫他的字,
魏煦。
字时安。
在无人的时候,姬绍习惯了叫他魏时安,却从来不曾这般疏远的称呼他一声七殿下。
魏煦嘴里微微有些发苦,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只觉得尴尬和僵硬的厉害。
抬起头来冲着姬绍点了点头,咳了一声,斟酌着语气,低声道“淮南王。”
姬绍神色未变,似是轻笑了一声,又开口淡淡道
“七殿下可曾记得,还欠我一块杏花酥”
魏煦先是一愣。
在宴饮上见到姬绍之后,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几乎预想了两人见面后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却万万没想到,姬绍跟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意识到姬绍在说什么之后,他只觉得像是有一团火直接烧到了胸口,烫得他心跳都有些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