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 (1/2)
39
湛蓝的天空, 不见一丝风。
白云柔软的贴在上面,看起来软的不可思议。
李宛瑶捏着团扇,指尖碰了碰檀木盒子里的雪莲。
现在的雪莲已经不如之前那般惊艳。
像每一朵普通的花同样,叶子有了褶皱,花瓣渐渐显得垂态。
稍微碰触,雪莲的花瓣便会掉落。
太脆弱了。
碧雁开口“幸好夏日有雪莲在屋子里,不然这日头可要晒的很。”
快到五月, 暑气热的人都换上短衫。
李宛瑶微微点头,转而问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
“是的,主母跟三少爷,已经派人去看了。”
要是往年,放榜之日定然热闹的很。
可今年在西北战事的衬托下,显得平平淡淡。
李宛瑶的父亲是户部尚书,一打起仗, 军需物资,都是他一手筹备。
已经连着半个月披星戴月的处理政务。
再加上如今掌权的人是六皇子。
跟李尚书是翁婿的关系。
朝中盯着他们的人越来越多。
李尚书不敢出一丝差错, 脸色逐渐凝重。
不过今日放榜, 李尚书还是提前回来, 等着好消息。
李宛瑶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已经到了,唯独她来的有些迟。
见此, 李宛环有些不乐意。李宛孟已经无暇顾及这些,看得出来十分紧张。
眼看到了中午,该是揭榜的时间。
海氏拉着李宛瑶的手。
门房的人匆匆忙忙跑过来, 脸上带着狂喜。
李宛孟先站起来。
众人都以为,是来了放榜的好消息。
李尚书的脸上都带了少许喜色,第一次科举就考取功名的,实在是少数。
还没等一家子高兴,只听门房却报“老爷,夫人大喜西北城夺回来了京城没有危险了”
话音落下。
不止是家里的主子们高兴。
就连奴仆们都是轻声欢呼。
自西北城交由穆家军之后,已经过了七天。
这七天里,一点战报都没传过来。
大家都以为,穆家军没能打胜仗。
京城的气氛愈发紧张。
可是突然说,不仅打了胜仗,直接把蒙古族占领的西北城给夺回来
这样的消息,谁能坐得住
送来消息的信使官,在京城一路喊着好消息,把战报送到皇宫当中。
盘旋在京城众人头上的阴霾,终于散去。
李尚书听此,眉梢带了些喜色,对海氏道“我立刻进宫,皇上跟六皇子,肯定要召见我们。”
三月末开始,西北连败一个月。
这是一个月多以来,头个好消息。
前几天大家还怕蒙古的铁骑踏破京城,今天就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了。
穆家军力挽狂澜,夺回西北城
李宛瑶瞬间松口气,胜了。
穆烨北赢了。
接下来的一天,京城陷入沸腾当中。
先是西北的战报传来,再是战报中所说。
故去穆老将军的儿子穆烨北,在两军对垒当中,一把弯弓,直取敌军将军首级。
这给穆家军夺回西北城,占了先机
军书上把穆烨北夸的天上有底下无。
让朝臣们有些尴尬。
能坐到如今位置的大臣们,都不是吃素的。
自然知道皇上的心思。
皇上费尽功夫,把穆家踢出朝政圈子。
一场跟蒙古的战役。
穆烨北却以绝对强势的姿态,重新回到西北军。
唯有高兴的人,则是三皇子。
都以为西北战事,是个烂摊子,不愿意接手。
三皇子接了西北就胜了
没记错的话,提拔穆家军的建议,还是三皇子提的。
不到一天的时间。
朝野上下,对三皇子的赞誉一片。
除了少数大臣还在揣摩皇上的心思,更多的人欢欣雀跃。
守住西北城,京城必然安然无恙。
国土被收回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庆贺。
三皇子借着这件事,在京城涨了不少声望。
虽然以前三皇子也有些支持者,却从未像这般。
三皇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西北穆烨北带领穆家军大获全胜,京城三皇子慧眼识珠运筹帷幄。
这样的君臣相得,引得无数人赞叹。
恰逢科举放榜之日,天下间的学子们聚在一起,恨不得人人都是李白杜甫,势必将此事大书特书。
其中有多少三皇子的手笔,就不得而知。
李宛瑶听着外面的消息,心里安定些。
跟重夺西北城,这种关乎天下百姓的大事相比。
原本引人瞩目的科举放榜,倒是少了意思。
李宛孟拿着手里的文书,第二甲五十三名。
已经是进士出身
李宛孟嘴唇有些颤抖,十八年寒窗苦读,终于有了结果。
只是身边的人,都在祝贺西北的事,反而对他的科考结果,敷衍的夸了几句。
这原本应该是他最风光的一日。
李宛孟心里有些恼怒西北军,早一天不好,晚一天不好。
偏偏在这个时候带来好消息,抢他的风头。
海氏差人去李宛孟的夫子家中送礼物,忙的不可开交,不知道李宛孟此时的想法。
这一天过的乱糟糟。
但不管是科举放榜,还是重夺西北城,都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京城的百姓脸上,少见松快许
湛蓝的天空, 不见一丝风。
白云柔软的贴在上面,看起来软的不可思议。
李宛瑶捏着团扇,指尖碰了碰檀木盒子里的雪莲。
现在的雪莲已经不如之前那般惊艳。
像每一朵普通的花同样,叶子有了褶皱,花瓣渐渐显得垂态。
稍微碰触,雪莲的花瓣便会掉落。
太脆弱了。
碧雁开口“幸好夏日有雪莲在屋子里,不然这日头可要晒的很。”
快到五月, 暑气热的人都换上短衫。
李宛瑶微微点头,转而问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
“是的,主母跟三少爷,已经派人去看了。”
要是往年,放榜之日定然热闹的很。
可今年在西北战事的衬托下,显得平平淡淡。
李宛瑶的父亲是户部尚书,一打起仗, 军需物资,都是他一手筹备。
已经连着半个月披星戴月的处理政务。
再加上如今掌权的人是六皇子。
跟李尚书是翁婿的关系。
朝中盯着他们的人越来越多。
李尚书不敢出一丝差错, 脸色逐渐凝重。
不过今日放榜, 李尚书还是提前回来, 等着好消息。
李宛瑶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已经到了,唯独她来的有些迟。
见此, 李宛环有些不乐意。李宛孟已经无暇顾及这些,看得出来十分紧张。
眼看到了中午,该是揭榜的时间。
海氏拉着李宛瑶的手。
门房的人匆匆忙忙跑过来, 脸上带着狂喜。
李宛孟先站起来。
众人都以为,是来了放榜的好消息。
李尚书的脸上都带了少许喜色,第一次科举就考取功名的,实在是少数。
还没等一家子高兴,只听门房却报“老爷,夫人大喜西北城夺回来了京城没有危险了”
话音落下。
不止是家里的主子们高兴。
就连奴仆们都是轻声欢呼。
自西北城交由穆家军之后,已经过了七天。
这七天里,一点战报都没传过来。
大家都以为,穆家军没能打胜仗。
京城的气氛愈发紧张。
可是突然说,不仅打了胜仗,直接把蒙古族占领的西北城给夺回来
这样的消息,谁能坐得住
送来消息的信使官,在京城一路喊着好消息,把战报送到皇宫当中。
盘旋在京城众人头上的阴霾,终于散去。
李尚书听此,眉梢带了些喜色,对海氏道“我立刻进宫,皇上跟六皇子,肯定要召见我们。”
三月末开始,西北连败一个月。
这是一个月多以来,头个好消息。
前几天大家还怕蒙古的铁骑踏破京城,今天就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了。
穆家军力挽狂澜,夺回西北城
李宛瑶瞬间松口气,胜了。
穆烨北赢了。
接下来的一天,京城陷入沸腾当中。
先是西北的战报传来,再是战报中所说。
故去穆老将军的儿子穆烨北,在两军对垒当中,一把弯弓,直取敌军将军首级。
这给穆家军夺回西北城,占了先机
军书上把穆烨北夸的天上有底下无。
让朝臣们有些尴尬。
能坐到如今位置的大臣们,都不是吃素的。
自然知道皇上的心思。
皇上费尽功夫,把穆家踢出朝政圈子。
一场跟蒙古的战役。
穆烨北却以绝对强势的姿态,重新回到西北军。
唯有高兴的人,则是三皇子。
都以为西北战事,是个烂摊子,不愿意接手。
三皇子接了西北就胜了
没记错的话,提拔穆家军的建议,还是三皇子提的。
不到一天的时间。
朝野上下,对三皇子的赞誉一片。
除了少数大臣还在揣摩皇上的心思,更多的人欢欣雀跃。
守住西北城,京城必然安然无恙。
国土被收回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庆贺。
三皇子借着这件事,在京城涨了不少声望。
虽然以前三皇子也有些支持者,却从未像这般。
三皇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西北穆烨北带领穆家军大获全胜,京城三皇子慧眼识珠运筹帷幄。
这样的君臣相得,引得无数人赞叹。
恰逢科举放榜之日,天下间的学子们聚在一起,恨不得人人都是李白杜甫,势必将此事大书特书。
其中有多少三皇子的手笔,就不得而知。
李宛瑶听着外面的消息,心里安定些。
跟重夺西北城,这种关乎天下百姓的大事相比。
原本引人瞩目的科举放榜,倒是少了意思。
李宛孟拿着手里的文书,第二甲五十三名。
已经是进士出身
李宛孟嘴唇有些颤抖,十八年寒窗苦读,终于有了结果。
只是身边的人,都在祝贺西北的事,反而对他的科考结果,敷衍的夸了几句。
这原本应该是他最风光的一日。
李宛孟心里有些恼怒西北军,早一天不好,晚一天不好。
偏偏在这个时候带来好消息,抢他的风头。
海氏差人去李宛孟的夫子家中送礼物,忙的不可开交,不知道李宛孟此时的想法。
这一天过的乱糟糟。
但不管是科举放榜,还是重夺西北城,都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京城的百姓脸上,少见松快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