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觅将想说的话都说完, 也不急着让这些女子现在就做出决定。

    她让所有人回去考虑, 明天再给她答复。

    众人面色各异,但听到这样的安排还是松了一口气, 行完礼后规矩退下。

    曹觅缓了口气,刚休息了会儿,管家找了过来。

    年过五十的王府管家身体康健, 半点没有因为之前两个多月的旅途受到影响, 依旧是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

    他进门后,与曹觅禀告道“王妃,前院来了一个戎商, 他说自己受人所托, 带着两个人来王府寻人。”

    “戎商寻人”曹觅抓住管家话中的关键词,又问“他们有没有说寻的是什么人”

    “并无。他们语焉不详, 自己也说不清要找的人姓甚名谁。”管家回道“不过,老奴猜测, 他们要找到,应该就是张氏。”

    “张氏”曹觅有些诧异。

    不过她很快就想明白了。

    张氏是之前戚游带回王府的一个寡妇,原身还怀疑过她和戚游的关系,但后来曹觅亲眼去见过她那个小女儿, 发现那女孩眉目间并不似盛朝人,就隐约猜测到了事情的真相。

    与张氏冰释前嫌之后,她找了两个安静老实的婢女到她院中伺候, 偶尔也会过去探望, 确认张氏母女没有再次受到苛待。但后来曹觅遭遇了许多事, 刚解决完王府又紧跟着搬迁,她倒是有段日子没有见到张氏了。

    如果此番找来的戎人真的是为张氏母女而来,那恐怕跟那个女孩的父亲有些关系。

    想清楚其中的关系,曹觅点了点头。

    她回道“还请管家先回前院,好好招待他们。我换身衣裳就过去。”

    管家知道她有了主意,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曹觅一面准备更衣,一面让东篱去将张氏母女请过来。

    张氏过来时,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面色有些凝重。而她怀中的女孩则好奇地四处打量着,任张氏小声教训,也没能阻止她探索新地方的行为。

    曹觅让张氏入座,一点不见外地将女孩抱了过来。

    “小子规,还记得我吗”曹觅逗了一下女孩。

    她对这个一岁多的小女孩非常有好感,特别是自己家里三个都是男孩,看到可爱乖巧的女童,简直恨不得能跟张氏换一换

    小女孩,也就是张子规在曹觅怀里止不住嘻嘻笑着。

    与她玩了一小会,曹觅便把她交给身后的东篱,嘱咐东篱带着她到院子里转转。

    东篱常跟在曹觅身边,小子规自然也见过她,于是并不抗拒,乖巧地任东篱将她带了出去。

    张氏知道曹觅是有事寻她,所有没有出声。

    子规离开后,曹觅便将事情和自己的猜测与她说了。

    “我觉得,这还要看你自己的意思。”曹觅看着她,“你们母女,在王府里住着也行,想要离开,我和王爷也不会阻止。”

    张氏想了想,回道“谢王妃恩典。民妇想要见见那些人,不知可否方便”

    “这是自然。”曹觅想了想,“我马上要出去见客,这样,你待会藏到偏厅中去,等我确认了来人的身份,你再观他们的言行,确定要不要随他们离开。”

    张氏点点头。

    两人确定好方案之后,便直接往前院去。

    曹觅来到厅中时,就见到客位上坐着三个戎族人。

    其中一个显然是他们中的领导者,他年龄在三四十左右,穿着华贵,却没有中年富商常见的大腹便便,显然是个地位和修养都极好的人。而另外两人衣着则有些破旧,不安地左顾右盼着。

    在交谈中,曹觅了解到。中年男子只是一个引路人,真正的主角是穿着破旧的那一男一女。

    那其中的男子对着曹觅一拜。

    他会说汉话,于是亲自向曹觅解释起指引他们来到此处的缘由。

    原来,两个多月前,张氏丈夫的一个战友作为戚游军队的先锋部队,早他们一步来到辽州。这个战友同样也是戎族人,他记着与好友的约定,来到辽州后,想办法与张氏夫君的部族送了一封信。

    张氏夫君的亲弟弟这才知道,原来当年自己的哥哥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成为了俘虏,后来又被戚游救下,一直跟随在戚游身边。

    他和其他幸存的戎族俘虏一样,想着把救命之恩报了,再挣够银钱,就跟戚游讨个恩典,回部族去。

    可是张氏的丈夫显然没有那么幸运,他死在了一次平叛中。

    在给家人的信件中,他提到了张氏母女的存在,希望如果有机会,弟弟可以接回张氏,抚养那个孩子长大。

    曹觅听完,试探着询问道“你们要寻人,可有什么依凭”

    那戎族男子点点头,取出一块骨牌。

    他解释道“阿勒族每个孩子出生时,都会得到父亲雕刻的骨牌,兄弟间,骨牌的纹路是可以拼合的。我兄长在信中说,他的那一块一直寄放在他妻子手中。如果我嫂子和侄女真在王府中,王妃可以请她辨识一番。”

    曹觅点点头,示意身边婢女将骨牌送去给张氏。

    张氏就在旁边的厢房中,她一直随身携带着丈夫的遗物。不一会儿,她带着两张骨牌进入厅中。

    曹觅知道,她这是准备要跟着这两个阿勒族的人走了。

    见他们彼此间有许多话要说,曹觅干脆派人,将她们送去了另一个安静的房间。

    张氏和那两人走后,曹觅将注意力放到一开始那个戎商上面。

    盛朝是禁止百姓与北方戎族通商的。

    但天下事,只要有利益,就有逐利者敢藐视律法,以身犯险。

    这其中,成就最高的人,甚至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天光之下,把“罪证”洗白成荣耀。

    坐在曹觅身前的丹巴就是这样一位存在。

    从刚才张氏小叔的话中,曹觅知道,由于现在戎族的人进入辽州比较难,他们是求到了丹巴头上,才能顺利找了过来。而向来计较利益得失的丹巴没有收取他们任何的费用,他承诺平安护送他们来回,只为了一张北安王府的“入场券”。

    曹觅不着声色地打量了一下面前人,主动开口道“不知丹巴先生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丹巴笑了笑,道“瞒不过王妃。

    “小人早听闻盛朝最年轻有为的王爷来到了辽州,一直便想一睹王爷和王妃的风采,却苦无门路。此次恰好遇到古斯兄弟,就借了他的方便。

    “唐突上门,还请王妃恕罪。”

    他说着,便要跪下请罪,曹觅连忙制止。

    丹巴顺势起身,也不回座,而是道“小人虽然不是盛朝人,但也知晓中原的规矩。此次上门,小人为王爷和王妃带来了礼物。王爷王妃是见惯了荣华的人,小人不敢卖弄。礼物并不珍贵,但尚算新奇,希望王妃不要嫌弃。”

    早先曹觅就猜测过,巴丹这样的人,找上王府必定是要示好的。

    毕竟戚游是辽州的新主人,他的意愿,是如今辽州的最高指令。

    戚游走前,已经预料到这种事,于是特意与曹觅提过。

    丹巴在辽戎两地经营多年,与辽州各大世家都有往来。但他平日低调,贩售的商品也没触动到盐铁这些底线。出于种种考虑,戚游暂时不准备动丹巴。

    所以他告诉曹觅,丹巴若有意示好,尽可收下他的礼物,让这位地位颇高的戎商安心。

    于是曹觅点点头,客套道“巴丹先生客气了。”

    巴丹朝外面喊了一声,他的侍从便捧着一个精致的金匣入内。

    巴丹接过匣子,直接在曹觅面前打开。

    尽管知道巴丹刚才的话绝对是在自谦,也做好了看到贵重物品的心理准备,但是看到那颗红宝石的时候,曹觅还是愣了一瞬。

    躺在黑色锦缎上的红宝石足有鸽子蛋大小,其上光华流转,一看就不是凡品。但最吸引曹觅的其实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充满异域风情的设计风。

    在一开始的惊讶之后,曹觅很快调整了过来。

    她脑中转过好几个想法,最后询问道“巴丹先生并不只在戎族和盛朝之间做生意吧”

    巴丹点点头,承认道“王妃慧眼,一下便清楚此物不是这两个地方能有的。”

    他将匣子合起,放到曹觅手边的案几上,嘴中解释道“没办法,生意人,不跑起来就没活路。我的商队偶尔会往西边去,最远到过索罗和康乐这些国家。但是”

    他顿了顿,又笑“盛朝是我所见识过,最为繁荣,也最为文明的国度。我虽为戎族人,但我同每一个盛朝子民一样,真心爱着这个国家。”

    曹觅敷衍地陪着笑了笑。

    听说当年元军也是真心爱上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才挥兵南下的。对于巴丹口中的喜爱,曹觅在为中原大地感到自豪的同时,也隐隐提起了戒备。

    另一边,巴丹又说“可惜此次还是来得晚了,没有碰上王爷。小人送给王爷的礼物,只能请王妃代为转交了。”

    曹觅自然是笑着点头应下,“你的心意,王爷会知晓的。”

    巴丹见状,笑了笑,“小人送给王爷的礼物可没法交到王妃手上,它在外面,王妃可有兴趣过去一起看看”

    曹觅大方道“好。”

    两人没有耽搁,巴丹直接引着曹觅出了正厅,来到院中一处空地上。

    很快,一匹血红色的大马被巴丹的仆役牵了出来。

    曹觅这下是真的愣住了

    这个巴丹,真不愧是盛戎两地的第一商人。

    那马个头高大,四肢颀长有力,全身毛发鲜红如血,没有一丝杂色。被巴丹的仆役牵着时,它不停地摆头喷气,显然还不习惯被人掣肘。

    一匹真正的,活着的,正当壮年的,汗血宝马

    要知道,这种在辽阔的草原上才能产出的宝驹,出现在辽州,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就如同铁器是戚游心中商贸的底线,骏马,也一直是戎族可汗看得最紧的战略物资。

    而这个巴丹,竟能轻飘飘拿出这样一匹汗血马,只作为礼物送给北安王府。

    巴丹一直在观察着曹觅的表情,此时见到她惊叹的模样,满意地笑了笑。

    他自夸道“这是天神送给草原的宝藏,是只能存在于戎族的奇迹。王妃觉得,我这个礼物,还能入得了王爷的眼吧”

    曹觅点点头。

    这份诚意,当真是日月可鉴了

    曹觅甚至在迟疑,虽然戚游明确说过巴丹送的东西,都可以收下。但当她面对这样的大礼时,仍有些举棋不定。

    不过老天也没给她犹豫的机会。

    他们看完马之后,张氏和自己的戎族小叔也谈完了。巴丹便直接告辞,说是三日后再过来接走张氏。

    他们走之后,曹觅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

    她看着若有所思的张氏,询问道“确定要随他们离开了”

    张氏点点头。

    她道“王妃有所不知,古戈,也就是民妇的夫君,与我相处时,常常与我提起阿勒族。我知道,他是想带我们母女回去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露出了些许笑容,显然是回忆起了当初美好的日子。

    但很快,她又清醒过来,说起现实的理由“而且,子规那个模样,也不能总呆在盛朝。随他们回去,至少我不需要总把孩子禁锢在院子里。就像王妃之前说的那样,她是想要看到外面的风景的。”

    曹觅点点头。

    小子规的长相确实是个问题。除了像巴丹那样的人物,出现在盛朝地界的戎族人,要么是敌人,要么不被当成人。

    她理解张氏的决定,只问“孩子还好,只你一个汉女,到了阿勒族他们能容得了你吗”

    张氏回道“嗯。

    “古斯都与我说清楚了。其实戎族只是盛朝对北方民族的统称,他们内部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部族。阿勒族的人淳朴热情,并不仇视盛朝,也不会参与入侵盛朝的战事。

    “当年我夫君是被草原的可汗强征过去当兵,之后才被俘虏的。那一次征兵令阿勒族损失了七成的青壮,但那之后,可汗就再看不上他们这一支。

    “如今的阿勒族比较贫困,迁到了辽州北面的丰顿丘陵。与其他一些不好战的部族一起,生活也算和平。”

    “嗯。”曹觅稍微放下了心,但还是忍不住又提醒道“只是这样,你们的生活要苦一些了。”

    “没事。”张氏回道。

    她面上有了些喜气,似乎窥见了未来的希望“为了子规,一切都是值得的。”

    曹觅点点头,不再多话。

    思考了片刻,她最后说了一句“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就不再留你。

    “不过,两个月后是我的生辰,你必须得带着子规回来一趟,为我庆生。我会交代今日那个商人巴丹,让他帮忙照看你们,之后再护送你们回来。”

    张氏不笨,她知道这是曹觅送给她的退路两个月后,如果她在阿勒族过不下去了,她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泪意翻涌间,她朝着曹觅直直跪下,却因为哽咽,说不出话。

    曹觅安慰了一下,终于让她平静下来。随后张氏告退,回去寻子规,准备回自己的院落安排后续的事宜。

    她离开后,曹觅来到了马厩。

    她还惦记着刚才那匹没看够的汗血宝马呢

    到了马厩之后,曹觅意外地发现管家和戚六也在。

    两人朝着曹觅行礼,曹觅望着那宝驹,突然猜到什么,略带着些遗憾问道“这是巴丹送给王爷的厚礼,是不是要派人,直接送到封平献给王爷”

    管家摇摇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成男主的懦弱继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寻云者不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寻云者不遇并收藏穿成男主的懦弱继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