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边军大营。

    “报,禀将军,南边急件。”

    “哈哈哈,南人真是一群狗,给点甜头,便上赶子来摇尾巴了。”萧歧拆了信,扫完内容,便放声大笑。

    “将军所言甚是,我大周天佑,正该顺天应民,给那群南人找个主子。”

    “哈哈,有理,正是此理。我等此次便要替陛下拿下这南朝北境大营。也让那些个软趴趴的南人见识下,什么是真正的男儿英姿。”

    “大周万岁陛下万岁将军英明当随将军立不世功业。”

    “将军英明,当随将军立不世功业。”

    “将军,不知南边现下情况如何”

    “我这里,收到了秦怀远的最新消息。”萧歧晃了晃手中的信件,“这秦怀远倒是个有意思的,就像我小时候家里养的一条大狼狗,逮人就咬,看着主人就摇尾巴。这事要是成了,我就把他带在身边,如他所愿,给他个官当当。”

    “将军英明,论功行赏,唯才是举,岂是南朝那群腐儒能比的。”

    “嘿,南朝皇帝这次不知抽了什么风,竟是点了平康侯程靖挂帅,还派了他那个文文弱弱、白白净净的儿子到前线督军,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将军,程家在邺朝根基颇深,程家人领军还是有几分手段的。至于昭王,南朝并未立皇太子,据说昭王深受帝宠,且得文人拥护,位比太子,其来前线说不好便是来拉拢武将,捞军功的。派遣平康侯前来,估计便是为了保护这个昭王的。”

    “嗯,说得倒有几分道理。秦怀远在信中也提到了,南朝皇帝极其宠爱这个儿子,而昭王本人在邺朝官民之中也享有颇高赞誉,堪称文坛年轻一辈领军人物。

    先不管这个昭王是来做什么的,若我们能生擒昭王,必能狠狠打邺朝的脸。到时候,是压着昭王去破关攻城,还是让邺帝割地赔款来赎人,都是一场大功。舞文弄墨的小白脸,非要跑到战场来舞刀弄枪,这也是他自找的。

    还有,若是程靖护主不力,他纵然活着下了战场,也逃不过皇帝问罪。”

    萧歧说着,便把诸将唤至地图前,“诸位且看,邺朝兵力近五万,如信中所述,对方军粮调拨已然到位。

    这两个月来,安阳、汤阴、北关,北、西、东三个方向,都分别有粮调入,”边说着,萧歧边指出这三处关隘,手指在地图上沿着几处来回划动,“日前,昭王并平康侯驻扎宁城,”这就在宁城周边划出了一个曲面,

    萧歧一顿,眸色骤然加深,“就在这几日,粮草又由富春入宁城。”说罢,另一只手沿着路线猛地挥下,两手交汇在某处。

    “稽县”

    “不错,正是稽县。我料想,此处十有八九是邺朝军粮的调度处,粮仓便是在此。

    我方兵马与邺军相当。昭王在宁城,宁城约有士卒二万,北境大营约有人马三万,我大周此次发兵五万,数量上可与南方持平。我大周猛士悍勇,而邺军有地利之宜。南人总是喜欢紧闭城门,龟缩城内。若是直接攻城,我军尚未形成压制之势,未免消耗过大,不宜强攻。

    秦怀远送来的这个消息倒是颇为及时。

    稽县背靠宁城,我欲以一军奇袭稽县,引程靖回援。若是粮草有失,我看他们动是不动。宁城兵马离稽县最近,必可引程靖分兵。此时再率大军攻占宁城,生擒昭王。”

    “这,将军,这有几分可信稽县正处于宁城与北境大营之间,贸然行事,若消息有误,那奇袭军队可就是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不错,将军,南人狡诈,不可轻信。”

    “你也说南人狡诈。秦怀远此人我认识,其人颇有手段,又贪图权势。他之前得罪程靖,在邺朝已无立足之地。我相信,他投效我是真的。至于稽县,一来是由邺军运粮路线推出,秦怀远又在运粮官身边,恐做不得假;二来,正是稽县位置处于大军之中,才可信。”

    “战场之上,机会稍纵即逝,若无这份胆量,不如趁早回家抱孩子,或是学着南人风气,去吟诗作赋。你们何人愿意领军取稽县”

    “末将愿意必取稽县”

    “属下愿意誓烧敌军粮草”

    “好不愧是我大周勇士。孟威,此番就由你领军,我予你五千精骑,你要拿下稽县。待你凯旋,为你记头功”

    “诺,必不辱使命多谢将军”

    “不过,无论程靖分兵多少,昭王还在宁城,必会留下不少兵力护卫。我估计,起码得留下一半,约莫一万。宁城是场硬仗,我会亲自率三万大军前往。余者坚守大营,待我号令。”

    “诺,将军威武,必会马到功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死得其所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欲挖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欲挖抗并收藏死得其所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