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金鹏国重臣上官木化名霍休,利用波斯远道而来的传教者,指引教众肆意纵火、献祭邪灵,祸乱中原,狼子野心,在囚禁数月后,判斩首示众,财产充公。

    天子仁德,念异邦传教人心性单纯,且也曾竭力阻止霍休为恶,特网开一面,算他们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只是这个“邪教”,的确还是有些麻烦。

    昔日太祖立国时,视“明教”为犯上作乱之人。如今这个“邪教”,同百余年前的那个明教正是同宗。

    言官们为此吵了个不可开交。

    一批人认为,太祖就是出身明教,若无明教驱逐鞑虏,哪来的今日大明江山先祖背弃明教众人,本就有失道义。考虑到当时山河初定,安邦之举无可厚非,如今形势不同,一味将之视为邪教,颇有不妥。

    另一批人则认为,祖宗遗命不可违,太祖都说明教不能留,现在若支持明教发展,岂非公然打脸九泉之下的祖辈如此不孝不义不忠之举,断不可取。明教能被一个霍休利用,说不准就被第二个霍休利用,应引以为戒。

    可惜后面这批人一个骂不好,就会连太祖一起骂进去,故十分束手束脚,战斗力不及前者。老朱自己就是明教坛主的事,实在抹不过去。

    朝堂百官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隆庆轻描淡写将一碗水端平

    “否认明教,就是否认先祖;但若放任其发展,亦有损先祖颜面。就从中选一可信之人,授光明使者之位领导教众,特许他们在西域便宜行事,但不得到中原传教罢。”

    本来大明对西域就常年放任,不少大臣建议过收复西域,但这么多年都还是没管。西域势力复杂是一方面,大明没那个精力管也是另一方面。

    再者,西域商路远不如从前,经济价值也没那么高了,战略地位自然下降。所以近些年,西方才屡屡有诸如石观音、玉罗刹这样的魔头出没。

    可若派明教去收拾,就不大一样了。

    这就类似开了个西域明教自治区,以明教那群人的精神污染力,没准儿真用不了几年,西域就不费一兵一卒给收回来了

    而且这群邪教徒格外会做生意,西域的商路是块肥肉,有他们带动西部经济,算起来也是一笔不菲的税赋

    大明高调处理“邪教首领”,却包容大度地放过了“邪教高层”,还给他们传教的土壤,如此恩威并施,那波斯人若不算太傻,就该明白帮助大明稳固江山才是共赢之道。

    若对方有异心,随时可以扣上第二个霍休的帽子,废了再换个人来当“使者”。

    天子和稀泥带私货的本事,当真一点不比这群文官差。

    于是,陆续、陆过和霍天青三个邪教高层,就这么被保了下来,还摇身一变,名正言顺成了传教使者。

    一部分言官还是不肯轻易松口,可惜他们吵着吵着,七月刚至,天子便驾崩了。

    隆庆久病难治,病逝于乾清宫,在位六年,终年三十六岁。

    当月十九,十岁的小万历,懵懵懂懂被送上了金光闪耀的龙座。

    先帝遗命,没人有那个铁头,敢在这种时候驳逝者的面子。

    言官们偃旗息鼓,这事就这么稀里糊涂定下了。

    当然,定下归定下,人们对明教的态度还是十分微妙。明教始终带着一份怎么都挥之不去的“邪气”。

    大约是不能正大光明在中原传教,中原原本已有的一部分明教教徒便产生了信仰真空期,于是,一支“高仿”的队伍趁虚而入,渐渐在江湖中兴起。

    她们的成员多是身着红衣的女子,核心成员则还要多一双红色的绣花鞋;她们行事狠辣,虽然口称做的是“惩恶扬善”、“劫富济贫”之举,但有时矫枉过正,受害者也敢怒不敢言;她们发展得极快,暗地里,人们都称她们是“红衣教”,并敬而远之。

    因借了明教的东风,不少人都分不清明教和红衣教到底什么区别,所以红衣教做的事,大半算在了明教头上。

    红衣教背后的操纵者,自然是那公孙兰。

    她哪里知道洛飞羽和无花有皇帝撑腰,本以为这么大的阵仗无论如何能将无花除掉,却不想这人釜底抽薪,非但没受半点损伤,还大摇大摆回了西域。

    她一计不成,便索性再出一计,卯足了劲儿抹黑明教,欲积累民怨,以图将他们一锅端。

章节目录

[综]女装大佬生存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观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观冥并收藏[综]女装大佬生存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