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仪出嫁的日子最终定在了来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时间上并不急,这其中自然有淑妃舍不得女儿的缘故。当然,也因为淑和帝姬刚刚出嫁,皇家需要个缓冲的余地。薛朝敦依例受封了正四品巡防营统领,一应成婚之仪皆循淑和帝姬故典,只是嫁妆上淑妃着意添了许多。
很快便是八月中秋,玄凌一如往常在重华殿设宴庆祝,并特邀京中近支的皇室亲眷,算是给即将出嫁的温仪一个念想。家宴定在晚间,故而黄昏时分,甄嬛便由槿汐服侍换了一身家常的品级礼服,带上聆欢一同去重华殿中。聆欢今年虚岁十二,平日里已经开始跟着槿汐和沐黛学习管理宫务。为了日后能成为合格的一国公主和当家主母,甄嬛刻意培养她去与皇亲贵胄、王妃命妇打交道,为以后做准备。
毕竟在这座宫殿里她永远是皇贵妃长女、尊贵的聆欢帝姬,可出了紫奥城,甄嬛为她做再多也是有限的。
一路上鸿雁高飞,秋意渐浓,上林苑中红枫繁茂、赤影重重,让甄嬛想起刚入宫那年慕容世兰赏给梁才人的一丈红。聆欢绾着朝云近香髻,独自捧着一朵绿菊在手中把玩,偶尔掀了轿帘抬头看看外面芭蕉分绿,枫叶灼灼。在芭蕉与枫树之外,太液池边的六棱石子路上伏着满地雪白的荼蘼花,如堆雪一般,香气淡远如轻雾,凉意萧萧。
“开到荼靡花事了。”聆欢轻声道,忽然回过身来,凤眸中似乎也积聚着袅袅的雾气,“母妃,明明荼靡之后还有梅花这样的冬令之花,为何要说花事了呢”
甄嬛不意她有此一问,微愣了愣方抚摸着她柔静的脸颊笑道“人说荼蘼过后,无花开放,一年花季终结。然春有桃李,夏有牡丹,秋有菊桂,冬有寒梅,一年四季花开何曾停歇。其实各花入各眼,绾绾心花未落,又何惧花事终了”
聆欢静静点头,或许皇家的孩子都早慧,不知从何时开始,甄嬛在她眼中已不能见纯净如初。
“绾绾。”甄嬛忽然低唤,深深望进聆欢的眸底,“记着,以后不管你走了哪一条路,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聆欢回望着她,微微颔首。
至重华殿时刚交申时,芳若正在门口吩咐礼乐司的内监加紧搬运一应物什。自从太后薨逝,芳若又被调回了仪元殿,在御前侍奉。她念着昔日的缘分,对甄嬛一向亲厚,此时忙上前笑盈盈施礼“给皇贵妃请安,给聆欢帝姬请安。娘娘可是来了,皇上方才还问呢。”
甄嬛执着聆欢的手略一点头,曼声道“姑姑不必多礼。姑姑如今是三品的恭人,与正二品三妃的掌事宫女同例,本宫还让你做这些琐事,着实委屈姑姑了。只是今日是淑和公主出嫁后头一回入宫赴宴,不是姑姑,本宫总是不放心。”
芳若连忙垂首道“能为娘娘效力是奴婢该当的,怎敢说委屈外面秋风飒飒,娘娘与帝姬还是入内吧。”
甄嬛轻轻颔首,忽见一旁有一队内监带着一群蒙着白纱的女子匆匆忙忙地往偏殿去,遂团扇一指道“那为首的人打扮似乎是哪个王府里的管事,只是看着眼生。这也是姑姑备下的”
芳若顺着所指的方向望去,了然解释道“那是岐山王府的礼乐管事。岐山王今日入宫时带了这些人进来,说是给皇上准备的礼物,娘娘知道王爷的脾性,这也不是头一回了。”
岐山王玄洵素来好色荒唐,送乐舞给玄凌无非是讨好的意思,甄嬛并不奇怪,遂笑道“王爷能有此心,皇上也必定欣慰。姑姑先忙着,本宫不打扰了。”
殿内嫔妃、命妇已来了大半,玄凌见她们来了,端坐上位朗然望着她与聆欢。甄嬛见了礼,让流朱好生带了聆欢去找几位宗姬翁主叙话,方安然坐在玄凌身侧。
“今日怎么来迟了”玄凌笑道,一握她的手心,“还是凉了,定是又忘记带暖炉。绾绾都这样大了,你这个做母亲的却还像孩子一样不听话。”他刮一刮甄嬛鼻尖,略带心疼地责备道。
众目睽睽之下,这样亲昵的举动还是让甄嬛觉得不好意思,遂含笑微微一闪,道“不过是与绾绾贪看秋色,在殿外停了停。”她越过玄凌,看见左侧那一列中间的承懿翁主,岔开话题道“承懿翁主可是难得进宫了。才听小厦子说起,郡马特特将人送到了宫门口才放心回去呢,果真是夫妻情深。”
玄凌笑着放过,随口道“难怪宁遥不放心。方才话间说起,慧生已有了两月的身孕。”
甄嬛闻之一愣,转而笑道“原来如此。是臣妾疏忽了,这些日子忙于温仪出嫁之事,竟未曾留意。等回去臣妾就让槿汐送些血燕过去赔礼,既是头三个月,哪里禁得起这般聒噪。”说着又命沐黛“去吩咐礼乐司,今日捡一些安静的乐舞来。”
玄凌拍拍她的手示意无妨,“你忙着温仪的事,一时不知也是有的。朕问过慧生的贴身侍女,说胎气稳妥,长姐请的医女也贴身侍奉着,应无大碍。”
甄嬛凝神一想,又道“还是将卫临也叫来,如此也可更安心些。”说着使个眼色,沐黛便一应声下去了。
“你有此心,长姐必定心怀感激。”玄凌慨然道,“方才慧生还说,长姐每次家信都要问及你安好,可见是与你十分投缘的。”
甄嬛听了扬一扬脸,看承懿翁主满心满眼都是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不觉有浅浅的柔意漫上眼眸,“臣妾既是翁主的舅母,又是翁主的姑母,怎能不关照她而长公主一片爱女之心,自然因此对臣妾也格外关心。不过说起来,终归还是郡马体贴,翁主才能这般开怀。”
玄凌朗朗而笑,不再答话,吩咐李长开宴。最开始还是玄凌说了些年年一般的话,众人酒过三巡,便专心致志地欣赏歌舞宫中的家宴,总是这样用纸醉金迷的辉煌去营造光怪陆离的错觉,似乎真是天上人间。
甄嬛不善饮,依旧慵懒地去打量久不见的众人。岐山王夫妇旁边就是平阳王玄汾和身为九王妃的玉娆,她身上已经多了些许沉稳的气韵,或许是已为人母的缘故她和玄汾的小女儿徽清宗姬问淇已经两岁了,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笑着同岐山王家的小宗姬玩闹,一如昔年缠着甄嬛和玉姚的玉娆自己。
帝姬那一列居于首座的是已经出嫁受封公主的淑和。初为人妇,她的眉眼之间多了些柔媚之色,温仪和聆欢正在她身边与她叙起阔别寒温。家宴相对会随意些,不会有人怪罪她离开座位是失礼。从两姐妹的笑容可以看出,沈拓待淑和应该是极好的。
“嬛嬛你看,咱们绾绾形容举止,一颦一笑,好似刚入宫那年的你。”玄凌擎杯一指聆欢,开怀畅饮,“只是不知道要怎样一位好驸马,才配得上朕的帝姬”
甄嬛手中的琉璃盏顿了一顿,目光落在聆欢精致姣好的容颜。她自然是知道的,聆欢像极了她,或许也像极了初初成婚的朱柔则。原来不经意间,她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臣妾已经是半老徐娘,不敢再追忆往昔容颜了。”甄嬛摇了摇杯中的西域葡萄酒,似有无限慨叹,“绾绾说到底更像皇上一些,臣妾只希望她日后能嫁与心爱的男子,得一心人,白首不离。一如那年除夕夜倚梅园中,臣妾所求。”
“嬛嬛,你放心,朕务必倾尽全力,成全咱们的绾绾。”玄凌说得真挚,转而又笑着点点她鼻尖“只是你这话说得不老实嬛嬛正当妙龄,怎么就是半老徐娘了朕只觉得有好大的醋味儿。”
甄嬛噗嗤一笑,作势撇撇嘴道“谁吃四郎的飞醋,那可是要酸死了。听说岐山王今日还特意带了舞姬进宫,要送给四郎做礼物呢。明年又是大选,到时候宫中姐妹多起来,臣妾可更是连徐昭佩都不如了。”
玄凌听闻选秀面色一滞,沉吟低语道“确实是要选秀了那件事也该开始了”他忽然叫过李长,在耳边私语片刻,李长微露讶异,沉了脸色唯唯诺诺地下去。
“皇上这是做什么呢,神神秘秘的。”甄嬛心内疑惑,按理说玄凌现在很少有事会瞒着她,而看李长的神色,事情只怕只会大不会小。
玄凌舒然轻笑,摇了摇头“没什么,这些事你不必知道。”说着又看一看岐山王的方向,岔开话题“洵王兄进献再多的美人,朕也怕朕的妻子吃飞醋烧了后院啊”
听闻“妻子”之称,甄嬛微微一愣,一丝难以言
很快便是八月中秋,玄凌一如往常在重华殿设宴庆祝,并特邀京中近支的皇室亲眷,算是给即将出嫁的温仪一个念想。家宴定在晚间,故而黄昏时分,甄嬛便由槿汐服侍换了一身家常的品级礼服,带上聆欢一同去重华殿中。聆欢今年虚岁十二,平日里已经开始跟着槿汐和沐黛学习管理宫务。为了日后能成为合格的一国公主和当家主母,甄嬛刻意培养她去与皇亲贵胄、王妃命妇打交道,为以后做准备。
毕竟在这座宫殿里她永远是皇贵妃长女、尊贵的聆欢帝姬,可出了紫奥城,甄嬛为她做再多也是有限的。
一路上鸿雁高飞,秋意渐浓,上林苑中红枫繁茂、赤影重重,让甄嬛想起刚入宫那年慕容世兰赏给梁才人的一丈红。聆欢绾着朝云近香髻,独自捧着一朵绿菊在手中把玩,偶尔掀了轿帘抬头看看外面芭蕉分绿,枫叶灼灼。在芭蕉与枫树之外,太液池边的六棱石子路上伏着满地雪白的荼蘼花,如堆雪一般,香气淡远如轻雾,凉意萧萧。
“开到荼靡花事了。”聆欢轻声道,忽然回过身来,凤眸中似乎也积聚着袅袅的雾气,“母妃,明明荼靡之后还有梅花这样的冬令之花,为何要说花事了呢”
甄嬛不意她有此一问,微愣了愣方抚摸着她柔静的脸颊笑道“人说荼蘼过后,无花开放,一年花季终结。然春有桃李,夏有牡丹,秋有菊桂,冬有寒梅,一年四季花开何曾停歇。其实各花入各眼,绾绾心花未落,又何惧花事终了”
聆欢静静点头,或许皇家的孩子都早慧,不知从何时开始,甄嬛在她眼中已不能见纯净如初。
“绾绾。”甄嬛忽然低唤,深深望进聆欢的眸底,“记着,以后不管你走了哪一条路,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聆欢回望着她,微微颔首。
至重华殿时刚交申时,芳若正在门口吩咐礼乐司的内监加紧搬运一应物什。自从太后薨逝,芳若又被调回了仪元殿,在御前侍奉。她念着昔日的缘分,对甄嬛一向亲厚,此时忙上前笑盈盈施礼“给皇贵妃请安,给聆欢帝姬请安。娘娘可是来了,皇上方才还问呢。”
甄嬛执着聆欢的手略一点头,曼声道“姑姑不必多礼。姑姑如今是三品的恭人,与正二品三妃的掌事宫女同例,本宫还让你做这些琐事,着实委屈姑姑了。只是今日是淑和公主出嫁后头一回入宫赴宴,不是姑姑,本宫总是不放心。”
芳若连忙垂首道“能为娘娘效力是奴婢该当的,怎敢说委屈外面秋风飒飒,娘娘与帝姬还是入内吧。”
甄嬛轻轻颔首,忽见一旁有一队内监带着一群蒙着白纱的女子匆匆忙忙地往偏殿去,遂团扇一指道“那为首的人打扮似乎是哪个王府里的管事,只是看着眼生。这也是姑姑备下的”
芳若顺着所指的方向望去,了然解释道“那是岐山王府的礼乐管事。岐山王今日入宫时带了这些人进来,说是给皇上准备的礼物,娘娘知道王爷的脾性,这也不是头一回了。”
岐山王玄洵素来好色荒唐,送乐舞给玄凌无非是讨好的意思,甄嬛并不奇怪,遂笑道“王爷能有此心,皇上也必定欣慰。姑姑先忙着,本宫不打扰了。”
殿内嫔妃、命妇已来了大半,玄凌见她们来了,端坐上位朗然望着她与聆欢。甄嬛见了礼,让流朱好生带了聆欢去找几位宗姬翁主叙话,方安然坐在玄凌身侧。
“今日怎么来迟了”玄凌笑道,一握她的手心,“还是凉了,定是又忘记带暖炉。绾绾都这样大了,你这个做母亲的却还像孩子一样不听话。”他刮一刮甄嬛鼻尖,略带心疼地责备道。
众目睽睽之下,这样亲昵的举动还是让甄嬛觉得不好意思,遂含笑微微一闪,道“不过是与绾绾贪看秋色,在殿外停了停。”她越过玄凌,看见左侧那一列中间的承懿翁主,岔开话题道“承懿翁主可是难得进宫了。才听小厦子说起,郡马特特将人送到了宫门口才放心回去呢,果真是夫妻情深。”
玄凌笑着放过,随口道“难怪宁遥不放心。方才话间说起,慧生已有了两月的身孕。”
甄嬛闻之一愣,转而笑道“原来如此。是臣妾疏忽了,这些日子忙于温仪出嫁之事,竟未曾留意。等回去臣妾就让槿汐送些血燕过去赔礼,既是头三个月,哪里禁得起这般聒噪。”说着又命沐黛“去吩咐礼乐司,今日捡一些安静的乐舞来。”
玄凌拍拍她的手示意无妨,“你忙着温仪的事,一时不知也是有的。朕问过慧生的贴身侍女,说胎气稳妥,长姐请的医女也贴身侍奉着,应无大碍。”
甄嬛凝神一想,又道“还是将卫临也叫来,如此也可更安心些。”说着使个眼色,沐黛便一应声下去了。
“你有此心,长姐必定心怀感激。”玄凌慨然道,“方才慧生还说,长姐每次家信都要问及你安好,可见是与你十分投缘的。”
甄嬛听了扬一扬脸,看承懿翁主满心满眼都是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不觉有浅浅的柔意漫上眼眸,“臣妾既是翁主的舅母,又是翁主的姑母,怎能不关照她而长公主一片爱女之心,自然因此对臣妾也格外关心。不过说起来,终归还是郡马体贴,翁主才能这般开怀。”
玄凌朗朗而笑,不再答话,吩咐李长开宴。最开始还是玄凌说了些年年一般的话,众人酒过三巡,便专心致志地欣赏歌舞宫中的家宴,总是这样用纸醉金迷的辉煌去营造光怪陆离的错觉,似乎真是天上人间。
甄嬛不善饮,依旧慵懒地去打量久不见的众人。岐山王夫妇旁边就是平阳王玄汾和身为九王妃的玉娆,她身上已经多了些许沉稳的气韵,或许是已为人母的缘故她和玄汾的小女儿徽清宗姬问淇已经两岁了,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笑着同岐山王家的小宗姬玩闹,一如昔年缠着甄嬛和玉姚的玉娆自己。
帝姬那一列居于首座的是已经出嫁受封公主的淑和。初为人妇,她的眉眼之间多了些柔媚之色,温仪和聆欢正在她身边与她叙起阔别寒温。家宴相对会随意些,不会有人怪罪她离开座位是失礼。从两姐妹的笑容可以看出,沈拓待淑和应该是极好的。
“嬛嬛你看,咱们绾绾形容举止,一颦一笑,好似刚入宫那年的你。”玄凌擎杯一指聆欢,开怀畅饮,“只是不知道要怎样一位好驸马,才配得上朕的帝姬”
甄嬛手中的琉璃盏顿了一顿,目光落在聆欢精致姣好的容颜。她自然是知道的,聆欢像极了她,或许也像极了初初成婚的朱柔则。原来不经意间,她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臣妾已经是半老徐娘,不敢再追忆往昔容颜了。”甄嬛摇了摇杯中的西域葡萄酒,似有无限慨叹,“绾绾说到底更像皇上一些,臣妾只希望她日后能嫁与心爱的男子,得一心人,白首不离。一如那年除夕夜倚梅园中,臣妾所求。”
“嬛嬛,你放心,朕务必倾尽全力,成全咱们的绾绾。”玄凌说得真挚,转而又笑着点点她鼻尖“只是你这话说得不老实嬛嬛正当妙龄,怎么就是半老徐娘了朕只觉得有好大的醋味儿。”
甄嬛噗嗤一笑,作势撇撇嘴道“谁吃四郎的飞醋,那可是要酸死了。听说岐山王今日还特意带了舞姬进宫,要送给四郎做礼物呢。明年又是大选,到时候宫中姐妹多起来,臣妾可更是连徐昭佩都不如了。”
玄凌听闻选秀面色一滞,沉吟低语道“确实是要选秀了那件事也该开始了”他忽然叫过李长,在耳边私语片刻,李长微露讶异,沉了脸色唯唯诺诺地下去。
“皇上这是做什么呢,神神秘秘的。”甄嬛心内疑惑,按理说玄凌现在很少有事会瞒着她,而看李长的神色,事情只怕只会大不会小。
玄凌舒然轻笑,摇了摇头“没什么,这些事你不必知道。”说着又看一看岐山王的方向,岔开话题“洵王兄进献再多的美人,朕也怕朕的妻子吃飞醋烧了后院啊”
听闻“妻子”之称,甄嬛微微一愣,一丝难以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