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柏融这个太子每次出宫都轻车简行,只带三两个太监四五个侍卫,比普通大户人家的少爷都低调,临安公主不同,或许头一次被允许出宫的缘故,公主仪仗全开,几百号宫人跟在辇架后头,又有几百号御林军跟在宫人后头,浩浩荡荡的,前头人马进了襄阳侯的大门,后头人马还没出宫门,排场那叫一个盛大。
不光众位姑娘们来接驾,府里其他女眷,甚至没有官职不用去衙里坐班的男丁们都过来了,乌泱泱的跪了一地人。
还站着的,除了福宁郡主、宝平县主李秀琴等有封号的宗亲外,就只梅盛楠一个。
下头跪着的,别说有自个的外祖母、舅舅以及舅妈等亲眷,一品诰命夫人都有几个,临安公主本不想端架子,直接叫女官喊起的,偏有这样的把柄送到跟前来,想到出宫前小张皇后的吩咐,立时就沉下脸来,看了女官一眼。
女官冷声道“你是何人,为了见了公主不跪”
被人群挤离梅盛楠身边的立夏闻言连忙抬头,刚想替自家姑娘回话,就听到自家太太沈氏先开了口“启禀公主,她是妾身的闺女,因生产时在妾身肚子里憋的久了些,至今还不晓事,也不懂规矩礼仪,还请公主恕罪。”
不等临安公主开口,沈氏又补充了一句“妾身不知公主殿下今儿会驾临襄阳侯府,若早知道的话,妾身就不带她过来了,免得冲撞了殿下。”
沈氏说这话可是底气的,就连沈嘉琪这个襄阳侯世子夫人都事先不知道临安公主要来,可见是临时起意的。
这话说的刁钻,临安公主被堵了个仰倒,偏还不好回应,总不能说才得了小张皇后吩咐吧只好作大肚状,训斥女官道“不过是个三四岁的小孩子罢了,别拿宫规硬套,仔细吓着人家。”
训斥完之后,又笑着对沈氏道“原来是梅三夫人的闺女,当真花容月貌,恕本宫眼拙,竟没认出来。”
沈氏可没带梅盛楠进宫过,这句话可算别有深意,也不知是讽刺沈氏长的平庸还是指责梅盛楠勾引太子。
总之说完之后没等沈氏回应,她直接抬手对众人道“免礼。”
梅盛楠翻了个白眼,觉得古人真是虚伪,要想免礼怎地不早说别个跪了半晌,等她跟人闲聊完了,她才来一句“免礼”,岂不晚三秋了
行了国礼后,临安公主才上前拜见外祖母、舅舅跟舅母,然后在他们的簇拥下往外祖母襄阳侯夫人刘氏的院子走去。
接驾完毕,众姑娘们又回到了竹新苑,才坐了片刻,就有宫女来唤郑心妍、郑心怡以及萧淑芸,说是临安公主要见见表姊妹们,她们三人忙去了。
没了主人家在,客人们说起话来就随意多了。
方思媛拍着胸口,感慨道“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公主仪仗呢,果然气派。”
福宁郡主撇嘴,不屑道“这有什么,我母亲仪仗比这强太多了,只不过她不爱铺张,等闲不干这般劳民伤财还阻碍别个出行的事儿罢了。”
李秀琴连忙附和道“是呀,长公主殿下可是太后亲出,皇上嫡亲的姐姐,要说排场,多大的排场她撑不起只不过她体恤下头的人,不喜靡费罢了。”
两人一唱一和的,这是在讽刺临安公主不是小张皇后亲出,却比嫡出的长公主还张扬。
这样的话茬方思媛却不敢接了,连忙低头含胸弓腰,努力减少存在感,假装自个是尊听不懂话亦不会回话的雕像,对既听不懂话亦不会回话宛如一尊雕像的梅盛楠那是相当的羡慕了。
不光方思媛不敢接,其他闺秀也不敢接,临安公主再如何,那也是天家公主,哪里是她们这等人可以非议的俱都如锯了嘴的鹦鹉一般,只安静的坐着。
福宁郡主跟李秀琴唱了半晌双簧,发现没人捧场,顿时有些意兴阑珊,也不吭声了。
于是屋子里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
“本宫还当屋子里没人呢,原来都在呢,怎地没人说话”半晌后,突然有声音从门口出来。
说话的是临安公主,着一身大红织金圆领袍跟白色花鸟马面裙,脸上脖子上都抹了厚厚一层粉,眉毛又细又黑,嘴唇涂的血红,这般前朝盛行的打扮,如今在宫里十分盛行。
她后头跟着郑心妍、郑心怡以及萧淑芸三个表姊妹。
众人循声望去,见是她,连忙都站起来,准备磕头行礼,临安公主抬抬手,说道“免了这些俗礼吧,本宫难得出来一趟,咱们随意的说说话,你们也别把本宫当公主,只当本宫是与你们一般的闺中小姐妹便是了。”
方才在前头给足了下马威,这会儿又玩起平易近人这套,这临安公主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梅盛楠扯了扯嘴角,准备冷眼看她怎么表演的,熟料这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自个头上,原因自然是座位问题。
先前临安公主没来的时候,主位两个宝座,她跟福宁郡主各坐一个,大家相安无事,这会儿子临安公主来了,得有人
不光众位姑娘们来接驾,府里其他女眷,甚至没有官职不用去衙里坐班的男丁们都过来了,乌泱泱的跪了一地人。
还站着的,除了福宁郡主、宝平县主李秀琴等有封号的宗亲外,就只梅盛楠一个。
下头跪着的,别说有自个的外祖母、舅舅以及舅妈等亲眷,一品诰命夫人都有几个,临安公主本不想端架子,直接叫女官喊起的,偏有这样的把柄送到跟前来,想到出宫前小张皇后的吩咐,立时就沉下脸来,看了女官一眼。
女官冷声道“你是何人,为了见了公主不跪”
被人群挤离梅盛楠身边的立夏闻言连忙抬头,刚想替自家姑娘回话,就听到自家太太沈氏先开了口“启禀公主,她是妾身的闺女,因生产时在妾身肚子里憋的久了些,至今还不晓事,也不懂规矩礼仪,还请公主恕罪。”
不等临安公主开口,沈氏又补充了一句“妾身不知公主殿下今儿会驾临襄阳侯府,若早知道的话,妾身就不带她过来了,免得冲撞了殿下。”
沈氏说这话可是底气的,就连沈嘉琪这个襄阳侯世子夫人都事先不知道临安公主要来,可见是临时起意的。
这话说的刁钻,临安公主被堵了个仰倒,偏还不好回应,总不能说才得了小张皇后吩咐吧只好作大肚状,训斥女官道“不过是个三四岁的小孩子罢了,别拿宫规硬套,仔细吓着人家。”
训斥完之后,又笑着对沈氏道“原来是梅三夫人的闺女,当真花容月貌,恕本宫眼拙,竟没认出来。”
沈氏可没带梅盛楠进宫过,这句话可算别有深意,也不知是讽刺沈氏长的平庸还是指责梅盛楠勾引太子。
总之说完之后没等沈氏回应,她直接抬手对众人道“免礼。”
梅盛楠翻了个白眼,觉得古人真是虚伪,要想免礼怎地不早说别个跪了半晌,等她跟人闲聊完了,她才来一句“免礼”,岂不晚三秋了
行了国礼后,临安公主才上前拜见外祖母、舅舅跟舅母,然后在他们的簇拥下往外祖母襄阳侯夫人刘氏的院子走去。
接驾完毕,众姑娘们又回到了竹新苑,才坐了片刻,就有宫女来唤郑心妍、郑心怡以及萧淑芸,说是临安公主要见见表姊妹们,她们三人忙去了。
没了主人家在,客人们说起话来就随意多了。
方思媛拍着胸口,感慨道“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公主仪仗呢,果然气派。”
福宁郡主撇嘴,不屑道“这有什么,我母亲仪仗比这强太多了,只不过她不爱铺张,等闲不干这般劳民伤财还阻碍别个出行的事儿罢了。”
李秀琴连忙附和道“是呀,长公主殿下可是太后亲出,皇上嫡亲的姐姐,要说排场,多大的排场她撑不起只不过她体恤下头的人,不喜靡费罢了。”
两人一唱一和的,这是在讽刺临安公主不是小张皇后亲出,却比嫡出的长公主还张扬。
这样的话茬方思媛却不敢接了,连忙低头含胸弓腰,努力减少存在感,假装自个是尊听不懂话亦不会回话的雕像,对既听不懂话亦不会回话宛如一尊雕像的梅盛楠那是相当的羡慕了。
不光方思媛不敢接,其他闺秀也不敢接,临安公主再如何,那也是天家公主,哪里是她们这等人可以非议的俱都如锯了嘴的鹦鹉一般,只安静的坐着。
福宁郡主跟李秀琴唱了半晌双簧,发现没人捧场,顿时有些意兴阑珊,也不吭声了。
于是屋子里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
“本宫还当屋子里没人呢,原来都在呢,怎地没人说话”半晌后,突然有声音从门口出来。
说话的是临安公主,着一身大红织金圆领袍跟白色花鸟马面裙,脸上脖子上都抹了厚厚一层粉,眉毛又细又黑,嘴唇涂的血红,这般前朝盛行的打扮,如今在宫里十分盛行。
她后头跟着郑心妍、郑心怡以及萧淑芸三个表姊妹。
众人循声望去,见是她,连忙都站起来,准备磕头行礼,临安公主抬抬手,说道“免了这些俗礼吧,本宫难得出来一趟,咱们随意的说说话,你们也别把本宫当公主,只当本宫是与你们一般的闺中小姐妹便是了。”
方才在前头给足了下马威,这会儿又玩起平易近人这套,这临安公主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梅盛楠扯了扯嘴角,准备冷眼看她怎么表演的,熟料这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自个头上,原因自然是座位问题。
先前临安公主没来的时候,主位两个宝座,她跟福宁郡主各坐一个,大家相安无事,这会儿子临安公主来了,得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