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慕海义看着女儿银行余额的信息提示, 久久没有说话, 最后背过身子,擦了把眼泪, 嘴里不住地说着“好好”

    女儿比自己有出息多了,想到从小就锦衣玉食的她, 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为生计操心着,眼眶又忍不住发热。

    慕苓臻忍住心酸说道“爸, 我想用这些钱在县城盘个店面, 再买辆车,一直麻烦和哥也不是办法。”

    杨韵兰一听, 就知道女儿是心疼他们摆摊风吹日晒了, 连忙劝道“盘店面做什么那得多少钱啊我们现在的摊子做得挺好的,这些钱你留着上学用。”

    “是啊, 没必要盘店。”

    慕苓臻猜到父母不会答应的了,连忙说道“古城的摊子月租是3000元,之前是没有知名度没办法,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窝窝头好吃, 完全可以在古城外盘个店铺, 估计租金还不用3000元呢”

    这些都是实话,现在窝窝头名声打响了, 很多人慕名而来,不一定非得在古城内摆摊,只不过古城客流量大, 城外未必有那么多客人。

    但是慕苓臻也不指望用窝窝头赚钱,会做这门生意,完全是为了给父母找点事情做,免得他们惦记着去养猪场干活。

    现在盘个店面,他们不用风吹日晒,自己也能放心。

    果然,父母听到在城外盘店面更省月租,就忙不叠地表示赞同,至于买车,他们则提议买辆便宜的二手车,总之一切以省钱为上。

    慕苓臻忍着心酸,点头应了。

    第二天早上,慕泓和听说慕海义一家想盘个店面,连忙热心地说道“隔壁村的老王就是做中人的,这一带谁想租房子卖铺面,他都门儿清,我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带你们去转转。”

    慕海义连忙表示感谢“那敢情好麻烦你了,小和。”

    有地头蛇熟人带路,总比自己盲目乱找稳妥。

    当小车抵达“开心蔬果店”时,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年轻男子正坐在门口等着。

    慕泓和下了车,喊了一声“老王”

    慕苓臻也走了过去,好奇地看着眼前的男子,原来老王并不老,看起来也就25岁左右的样子。

    “和哥,你又想盘店不错啊,发财了”在车上慕泓和没有和老王细说,他以为是慕泓和想盘店。

    “不是我,是我村里的长辈。”慕泓和拍了拍老王的肩膀,又骂道,“你这小子,什么时候把这黄毛染回来,流里流气的,顾客都被你吓跑了”

    说完,又对慕海义一家说道“海义叔,这是我同学,别看他一头黄毛挺不靠谱的,但是人脉广资源多,办事还算稳妥。”

    慕泓和互相介绍,最后特别叮嘱老王要尽心办事。

    “放心吧”老王拍了拍胸膛,对慕海义说道,“大叔,我手里就有3家店面不错的,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慕海义却摇了摇头,对慕苓臻说道“你和小王去看吧,你拿主意就行,我和你妈妈去摆摊。”

    最近一桩桩事女儿都做得非常漂亮,自己已经完全信任她。

    慕苓臻想了想,没有拒绝,很快就坐上了老王的车。

    老王手里有3家店面资源,第1家是在建宁路,铺面50平方米,周围都是卖五金杂货的,还算热闹,月租5000元。

    第2家90平方米,一共两层,月租也是5000元,但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人迹罕至。

    最后1家是在古城内,只有30平方米,而且是在小巷里,不是临近主街,但是周围有民宿、精品店,客流量不错。

    不过也是最贵的,月租要8000元,和前面两家一样,都可以在店内生火做饭。

    论性价比,肯定是第1家,论舒适是第2家,但是慕苓臻却属意第3家。

    卖窝窝头,终究是要讲究客流量,自己虽然不在乎生意好不好,但是父母却在乎,如果盘了店面,生意还比不上摆摊,他们肯定会很难过。

    于是,慕苓臻说道“王哥,我想租第3家,麻烦你帮我牵线吧”

    老王有点意外,但是没有多说,很快找来了店主,还把租金砍到了7500元。

    不过半天,就办妥了租店手续,而且老王只象征性地收了500元中介费,无论慕苓臻怎么劝说都不肯多收。

    “老和的朋友就是我朋友,不用客气等开张时送我几个窝窝头就行啦”老王摆了摆手,很快就开着车离开了。

    慕苓臻看着他那头飘逸的黄毛消失在视线内,再次体会到家乡人们的纯朴。

    来到窝窝头摊子,和父母说起这件事,他们都感激不已。

    慕海义自勉道“以后我们赚了钱,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

    对于女儿选择了最贵的店面,却没有唠叨什么,相信女儿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就一定有理由。

    窝窝头生意一如既往的好,卖光后收拾好摊子,三人来到了刚租的店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有一个空间农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蔚蘅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蔚蘅子并收藏我有一个空间农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