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暗地里思索过,又庆幸自己早早分了家。孩子一多,父母总会有犯糊涂偏心的时候。如今趁着自己还没老糊涂,把家分了,让他们兄弟二人各自去打拼。以后不管好歹,都是你们自己挣来的。
过了几天,黄炎夏还真帮黄茂林打听到两个人。其中一个是熟人,就是种了黄茂林田地的那一家。此人姓张,是张发财的族叔,三十出头,黄茂林跟着张发财叫他五叔。张五叔能干,肯下力气。趁着农闲,他想多挣几个油盐钱。
黄炎夏把风声一放出去,张五叔立刻来找黄炎夏。黄炎夏又把张五叔带到黄茂林家里,这事情由儿子做主。
黄茂林自然是信得过张五叔,但仍旧照着规矩,与张五叔签了一份简单的契书。一来规定张五叔不能在镇子上卖豆腐。二来,张五叔的豆腐价格必须和黄家豆腐坊保持一致,不允许私自降价。当然,你若能抬价是你自己的事情。第三,每天从黄家豆腐坊订出去的豆腐,出了这个大门,能不能卖得出去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张五叔痛快地按下了手印,他怕自己干不好,先与黄茂林商议,“茂林,我刚开始干,甚都不懂,每天要的豆腐不多,也就在咱们大黄湾附近转一转。”
黄茂林点头,“这是自然的,五叔这才开始,你想要太多我也不会给你。倘若卖不出去,岂不是坑了你。”
签订了契书之后,黄茂林又教了张五叔许多东西,比如一板豆腐大概有多重,一斤豆腐大概有多大一块。当天上午,黄茂林把张五叔留在自己家的倒座房里,让他看着自己如何切豆腐,一文钱的豆腐大概有多大,一斤黄豆大概能换多少豆腐。
第二天开始,张五叔上门定了两小板水豆腐和十几斤千豆腐,又加上十几斤豆腐渣,能把这些全部卖出去,他也能挣个二三十文钱的差价。
除了张五叔,另外还有一个人,是一位街坊的亲戚,姓刘,有个外号叫刘麻子。
黄茂林按照同样的规矩与他签订契书,也教了他一上午。刘麻子比较机灵,一学就会。
张五叔和刘麻子一起,二人刚开始干,订的量少,黄炎夏仍旧每天自己出去卖豆腐。渐渐的,张刘二人干熟了,每天从黄家豆腐坊订出去的豆腐越来越多,黄炎夏就渐渐减少自己的豆腐量。
帮儿子干活是黄炎夏如今最主要的事情,不干活他怎么好意思拿两百文钱。虽然黄茂林有孝心,但他也不是那种自己能动却全指望儿子的人。
豆腐坊里的人越来越多,梅香就不大管豆腐的事情。她如今三天两头带着郭家姑嫂做喜馍,还要回去给韩家榨油,剩下的时间就是打理家务事和带慧哥儿。
好在喜馍也不是天天做,榨油也不是天天去,梅香瞬间感觉自己比以前清闲了很多。
一闲下来,梅香就喜欢琢磨事情。自从韩敬平去世以后,梅香的日子仿佛从来没有闲下来过,她自己也适应了这种忙碌的生活。
现在忽然事情少了,梅香又想起很久以前的生活。
天气越来越暖和,梅香趁着闲功夫,给一家人都做了春衫。黄茂林的衣服好做,慧哥儿是男孩子,也不需要什么花样。只有梅香自己的衣服,她这次花了大力气。
除了这条裙子,她还给自己做了两件贴身穿的小衣。一件绣的梅花,一件绣的牡丹花。
第一天穿上新小衣,睡午觉的时候被黄茂林发现了,他两眼看得发直。
以前梅香做小衣,为了节约时间,有个样子就行了,很少花费功夫在上面绣花。
今日黄茂林头一次看到这样红彤彤的小衣,上面绣满了花朵。再看梅香乌发如云,香肩半裸,黄茂林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没成亲的时候,浑身燥热的仿佛要炸开了一样。
梅香的衣服越做越好看,花样越来越多。除了做衣裳,梅香还经常和镇上的娘子们讨论发髻。以前梅香只是简单的把头发挽起来,或戴一朵花,或插一根银簪子。
最近她不知跟谁学的,什么灵蛇髻、飞天髻,看的黄茂林整日豆腐也不想做,只想在房里守着她。
梅香刚开始还有些担心,怕人家说她过日子不知俭省,做个衣裳这么费事。
黄茂林得知后夜里悄悄安抚她,“我挣银子不就是给你们花的,你想买什么料子,只管去。这衣服做的真好看,再让我看看。”
说完,他又去摸梅香的小衣。
梅香拍开他的手,“黑灯瞎火,哪里能看得见”
黄茂林伸手轻轻摸了摸,“闭上眼睛我也能看见,真好看以后天天穿给我看”
梅香在黑暗中拧了他一把。
十八岁的梅香,仿佛又变成以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做衣裳、泡花茶、绣花梳头,还在院子里移栽了一些花朵。梅香从老家院子里的栀子花树上面面折了一枝插在院子里的花池里,又移栽了一棵小桂花树。
梅香家的正房院子比较大,抄手游廊和中间的甬道把整个院子隔成一个田字形。田字形的东北角是小桂花树,这和韩家老宅里的格局一样。西北角是一个花池子,里面有一棵小栀子花树,花池子内沿种了一圈儿的小野菊花种子,早晚能冒出来。院子其他地方还移栽了鸡冠花,垂花门附近种了几棵竹子。
明朗中途到梅香家来过一次,见到院子里的竹子,大加赞赏。
梅香笑话他,“以前家里要是有竹子,我给你做衣裳就不用费劲了,哪里还用什么花样子。”
黄茂林插话,“俗人也好,仙人也好,各有各的好。”
除了捯饬这些花花朵朵,梅香近来又开始练习写字。
除了写字,她还把以前读过的书又捡起来读。黄炎夏看到后觉得很奇怪,黄茂林告诉他这是读给慧哥儿听的。只要是为了孙子好,黄炎夏再没有反对的。他也庆幸给儿子取了个读书人家的女儿,看看,还没进学堂呢,他孙子就开始学认字了
梅香这样又是花又是树又是竹子的,整日书不离手,倒又有了些以前韩家油坊大姑娘的样子,区别是她多了个儿子,比以前个子高一些,身上多了一些的俏丽和韵味。
黄茂林不再是那个莽撞的少年,他渐渐懂得了如何取悦梅香,梅香因为生过了孩子,也不再一味的害羞,夫妻二人每夜鱼水之欢不断,愈发恩爱和谐。
叶氏见女儿和女婿近来浓情蜜意,也跟着高兴。郭舅妈和郭二姨都是过来人,一看就明白,如今小两口如胶似漆。
郭舅妈还跟梅香开玩笑,“看样子我们慧哥儿明年说不定就能有弟弟了。”
梅香红着脸嗔怪郭舅妈,“舅妈也是长辈,怎么打趣起我来了”
郭家姑嫂一起哈哈笑了。
一瞬间仿佛就到了三月初,慧哥儿满一周岁了。
周岁是大事,说句不吉利的话,小孩子不到一岁,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如何。一岁是个坎儿,迈过这个坎儿,能养成的可能性就越大了。
这是黄茂林和梅香的头生长子,也是黄炎夏的长孙,周岁礼自然不能含糊。
为了给儿子办个像样的周岁宴,梅香和黄茂林提前行动。
梅香准备了全套抓周用的东西,什么书本、纸笔、砚台、大印各种各样的东西,花花绿绿装了一大盆。
梅香家里如今只有十几只鸡,下的蛋也不多。她托周氏从韩家岗帮她买了两百多个鸡蛋。
鸡蛋拿回来以后,先全部煮熟,然后用红色的颜料在鸡蛋上面点一个红点。
这颜料是染小鸡用的。春天时候,各家各户都孵小鸡养,为避免小鸡弄混了,主妇们都在自家小鸡身上染上颜色。有的人染在小鸡头顶,有的人染在小鸡翅膀上,还有人染在小鸡肚子上或者后背上。打眼一看,就能分辨的出哪些小鸡是一家子出来的。
梅香今年没有孵小鸡,家里还有十几只鸡,下的蛋也够一家人吃。
这是梅香自己单独做的,并未让郭家姑嫂来帮忙。
喜蛋和喜馍准备好了后,三月初三下午,黄炎夏和黄茂林各自挑着担子,往亲戚家送喜蛋和喜馍,并邀请人家三月初五那一天来黄茂林家吃喜酒,庆贺慧哥儿满周岁。
初四的时候,梅香把明儿要用的酒菜都准备好了。黄茂林请了一帮吹鼓手,又定了掌厨的大师傅,他本来还想放一场戏,被梅香拦住了。
黄家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虽说慧哥儿是家里的长子长孙,办个像样的酒席就已经很好了,再请唱戏的,未免太打眼了。黄茂林听梅香这样说,也就作罢了。
家里亲戚众多,慧哥儿周岁宴和去年乔迁宴规模差不多,仍旧预备了三十桌酒席的样子。
到了初五那一天,因是逢集,黄茂林仍旧一大早起来磨豆腐。张五叔和刘麻子来挑走了不少,剩下的全部放在倒座房里,一部分留着卖,另一部分留着今儿的宴席用。
黄家人都没空闲,就让小柱在倒座房看着。
黄炎夏天没亮就过来磨豆腐,吃过早饭后,杨氏带着黄茂源过来了。红莲肚子大了,行动不便,,,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