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岳定亲的时候,黄家这边也没闲着。黄炎礼和平氏打听了韩家二房为人以及莲香的性子,一家人都同意了这门婚事。
韩家二房不是那等指望在女儿身上刮油水的人,且莲香性子不怯弱。黄茂松以后时常要出门收山货,媳妇在家里要是个怂货,没分家时有公婆担着,分家了还怎么过日子
既然看中了人家闺女,就老老实实照着规矩去提亲。平氏托了杨氏,杨氏满口答应了。
梅香身怀有孕,杨氏也不好让她去跑。就在杨氏准备去镇上找叶氏的时候,哪知叶氏又来了。
因叶氏平日要给学堂里的孩子们做饭,还要照看油坊,一般上午都没得空,只有下午才能来。
这一日,叶氏吃过了晌午饭之后,先小睡了一会子。起来后,带着给梅香准备的东西,和兰香一起就往大黄湾去了。
叶氏到的时候,梅香还没起来呢。她近来越发犯困,吃了晌午饭之后,她怕自己困的厉害,抢着洗碗。洗过了碗又在家里走走,还没走几步路,就困的睁不开眼睛,这会子正睡的香呢。
杨氏把叶氏迎进了堂屋,两亲家在屋里说着闲话。
杨氏说着说着就把六房想求亲的意思说了出来,还特意点出这是梅香的想法。
叶氏知道女儿不是个莽撞人,敢这样说,必定是孩子不错。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二嫂也正在给莲香说亲呢。嫂子这里有合适的人选,我回去就跟我二嫂说,她如今每个集都要到镇上来送菜的。”
杨氏笑着奉承叶氏,“弟妹真是有本事,不光自己把几个孩子养的有出息,还能拉扯娘家和族人。”
周氏如今专管着往学堂里送菜,外头小饭馆的都转给了叶家。有了学堂这一份稳定收成,二房三房的关系越发亲密。
叶氏笑着回杨氏,“我原来是想让嫂子家接下来的,可嫂子家里豆腐坊收成大,家里田地也多,一下子怕也没有那么多菜。”
叶氏这话不假,当日接过学堂后,叶氏头一个想让黄家往学堂送菜,但黄家父子几个忙不开,且家里并没有那么多菜园,供应不上,黄炎夏就谢绝了叶氏。
他也不想和韩家有这一份生意关系,都说亲戚莫共财、共财合不来。黄炎夏想和韩家保持纯粹的亲戚关系,有困难时相互帮衬,平日里不要有太多钱财关系,以免伤了和气。
黄家不接,叶氏就交给了周氏。周氏投桃报李,就把外头饭馆里的份额都交给了叶家。如今这样,皆大欢喜。
杨氏给叶氏倒了杯茶,“弟妹这样才是正经亲戚该做的事情呢,相互扒拉,大伙儿都越来越好。”
叶氏接过茶水,“谢过嫂子,嫂子说的事情我放在心里了,过几天有消息了,我就告诉茂林。”
正说着,梅香进屋了。
她一醒来就发觉家里来人了,仔细伸头一听,顿时大喜,立刻连黄茂林也不管了,自己穿戴好了就往正房跑。
黄茂林急的在后头喊,“慢一些,别跑。”
梅香刚出厢房门的时候叶氏就看到了,忙起身过来,梅香一进门,叶氏就立刻拉住了她的手,“别跑,慢些。”
梅香嘿嘿笑了,“阿娘来了,兰香也来了。”
叶氏看了看女儿的肚子,把她带到一边坐下,“我好久没看到你了,虽然晓得你过的好,就是想来看看你。”
杨氏在一边插话,“这才是做娘的心呢,走到哪里都牵挂。”
叶氏把旁边的大包裹打开了,一一拿给梅香看,“我又给孩子做了许多尿布,还有这小被子,都给你收好。等明年快生的时候,拿出来晒晒,直接能用了。”
杨氏笑道,“弟妹真是有心,人家都是送月礼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给,你这私底下给了,有人情都显不出来。”
叶氏摆手,“我做外婆的心,哪里能等到那个时候。等生了之后,我还有呢。”
杨氏一边笑着一边忍不住心酸,当初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娘家送的东西寥寥无几,以后红莲生孩子,怕还不如自己呢。这话不假,杨老太太虽然也是个爱钱的,但多少还讲一点脸面,那闫氏真是为了钱连脸都不要的人。
叶氏顾不得去看杨氏的表情,只低头一样样给女儿看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这一个大包裹,怕是花了不少钱的。
把包袱里的东西看完了,叶氏又把旁边一个竹娄打开,掏出一个水釜,“自从到了镇上之后,我也没工夫回去砍柴,如今家里厨房的炉子也停了。我听了明朗的话,买了个水釜,真是方便多了,把开水放里头,第二天早上还有些热乎劲呢。我想着你如今身子不便,夜里说不定也要起来喝水,现烧多麻烦呢,有了这个,一天都不用愁。”
大伙儿都没见过,都探头看。
梅香又嘿嘿笑了,“阿娘,这个东西不便宜吧。”
叶氏笑了,“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要是知道,当初买一个给你做陪嫁。”
杨氏也忍不住赞叹,“真是个好东西,大冬天想喝口热水可不容易呢。有了这个,梅香以后半夜肚子饿了,自己泡东西吃都行。”
叶氏自然不是那等不讲规矩的人,除了给女儿送东西,她也给黄家其他人准备了一些吃食。
送过了东西,又嘱咐了梅香许多话,叶氏拒绝了杨氏和梅香的挽留,带着兰香回家去了。
叶氏走后,杨氏让梅香把水釜拿回自己屋里去,梅香想了想,摇了摇头,“阿娘,还是放在堂屋里吧,这水釜水可不少呢,我一个人喝一天都够。放在堂屋里,谁想喝了就自己倒,反正我房里离堂屋也不远。”
杨氏心里很高兴,觉得梅香没有因为是娘家送来的就独吞,心里也有些佩服这个媳妇。多少人家的媳妇恨不得把自己的嫁妆捂得死死的,生怕婆家人沾了一点光。
黄炎夏回来后见到这个东西,先稀奇了一番,然后听说梅香要留在堂屋,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却想得和杨氏一样,但他想得更多一些,等回头多分大房一些钱。
第二天,周氏来镇上送菜。叶氏虽然管着学堂,但逢集的上午她还要在家里照看油坊,因而都是在家里把菜处理好了再拿到学堂的厨房去做。
周氏每回送菜都是直接送到家里,她才放下担子,叶氏就拉着她悄悄说了黄炎礼家里想求亲的事情。
平安镇收山货的不多,周氏自然是知道黄炎礼家里的。论起家底,周氏心里满意,但她也要看看那家人如何。
但这亲是梅香牵线,周氏忙解释,“梅香办事自然是可靠的,可我还是想看一看,还请弟妹帮着转圜一下。”
叶氏笑了,“我自己嫁过女儿,自然了解二嫂的心思。二嫂放心,我来安排这个事情。”
叶氏把话带给了黄茂林,黄茂林第二个集就带着茂松一起来玩了。黄炎礼让黄茂松带了一些菜籽,去韩家换十斤油回来。恰巧,周氏带着莲香一起来赶集。
莲香不明所以,如往常一样和兰香说笑,黄茂松知道今儿是来相看的,见莲香活泼可爱,心里很是喜欢。
叶氏当着周氏的面,问了黄茂松许多话题,黄茂松一一老实答应了。
叶氏问过话之后,打发黄茂松先走了。
黄茂松才出门,叶氏问周氏,“二嫂,如何”
周氏笑了,“是个好孩子,勤快能干。”
叶氏也笑了,“二嫂要是没意见,再问莲香两句,要是你们家觉得行,过两天我再给黄家回话。”
正说着,有人来买油,叶氏招呼客人去了。
周氏趁机问了莲香的意思,莲香这才知道刚才那个少年郎今儿是来相看的,怪不得总是拿眼睛瞟她。
莲香顿时脸爆红,“阿娘,怎地提前也不跟我说一声。”
周氏笑了,“提前跟你说了,你就要装相了。这装相装一时还行,谁还能装一辈子。你再想想,下个集再回你三婶。”
娘儿两个送过了菜,就一起回去了。
韩敬奇最喜欢勤快能干的孩子,黄茂松符合他的要求,家底也不差,他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周氏见过了黄茂松,也想给女儿说个殷实人家。
莲香想了一天也答应了,小小年纪能出去收山货,自然是能干。总在外头跑的人,心性更开阔,回到家里只想着过热乎的日子,并不会在意屋里人是不是性子安静这些小事。况且,三姐介绍的,定然是不差的。
她总是要出嫁的,大黄湾离这里不远,她在婆家可以找三姐玩,回娘家也不远。
她点了头,后头就好办了。
过了两天后,黄茂林先来回话,说六房人都很满意这门亲事,不知二伯家是如何想得。
叶氏让黄茂林稍安勿躁,等周氏来了之后,给了肯定的答复。
双方有意,自然好办事了。
黄炎礼一事不烦二主,直接请杨氏和叶氏一起上门提亲。
平氏买了根沉甸甸的足银簪子,插在了莲香的头上。杨氏如今见着簪子就有些臊得慌,又想到自己损失的私房钱,还有些心疼,悔不该当初办下这桩事,一辈子没脸。
黄家和韩家再次联姻,且梅香和莲香是堂姐妹,黄炎夏和黄炎礼关系也好,这门结的亲事真是皆大欢喜。
转眼就过了腊八,雪停了,出了大太阳。
都说落雪不冷化雪冷,这话不假,虽然出了太阳,早晚却比往常还要冷。黄炎夏父子三个天天到处卖豆腐,杨氏让淑娴照看好梅香,她自己开始预备儿子的婚事。
请厨子、请吹鼓手、定迎亲的人,春上才办过了黄茂林的亲事,杨氏这一次办起来更轻松。
许多事情照着春上的例子再来一次就是了。
最大的事情就是准备宴席了,黄家养了三头猪。杨氏请了屠户过来全部牵走了,第二天,她去屠户那里拉了一头整猪回来。
大黄湾的池塘每年冬天都会捉一次鱼,全村的汉子们一起划着小船捉鱼,各家出一个人。不愿意出人的,不能分鱼。黄茂林兄弟跟着忙活了一下午,分了十几条鱼。杨氏又另外出钱从别人家买了三十多条鱼。
一眨眼,就到了黄茂源成亲的日子。连着多日的大太阳,地面早就干透了。虽然仍旧是冷天,但能挑个晴天,真是不错。
梅香因为肚子大了,谁也不让她干活。孩子已经六个多月了,梅香感觉近来很舒服。她熬过了前期的呕吐,胃口不错,且如今孩子的个头还不是很大,还没有到走路都喘气的地步。
黄茂源成亲,杨氏忙的脚不沾地,梅香就跟着淑娴一起干家务活。如炒菜、洗碗这些小活儿,都是梅香在干。洗衣裳等需要弯腰的活,都是淑娴在干。
正日子前一天,黄氏族人都来帮忙。
这一回仍旧如上一次一样,屋里摆几桌,门口搭长棚。族里的妇人帮着杨氏一起,头一天把所有的菜都准备齐了。汉子们在黄炎夏的带领下,搭长棚、抬桌子、摆凳子,一切准备妥当后,就等着第二天的正日子了。
头一天夜里,黄炎夏把黄茂林打发去黄茂源屋里,让他们兄弟好生说说话,还让他教导一下弟弟。
黄茂林当时为难的直挠头,“阿爹,这个事情,不是该阿爹去么”
黄炎夏瞥了他一眼,“长兄如父,你去也是一样的。莫要啰嗦,快些去。明儿事情多着呢,说完了早些睡觉。”
黄炎夏说完,转身就回正房去了。
韩家二房不是那等指望在女儿身上刮油水的人,且莲香性子不怯弱。黄茂松以后时常要出门收山货,媳妇在家里要是个怂货,没分家时有公婆担着,分家了还怎么过日子
既然看中了人家闺女,就老老实实照着规矩去提亲。平氏托了杨氏,杨氏满口答应了。
梅香身怀有孕,杨氏也不好让她去跑。就在杨氏准备去镇上找叶氏的时候,哪知叶氏又来了。
因叶氏平日要给学堂里的孩子们做饭,还要照看油坊,一般上午都没得空,只有下午才能来。
这一日,叶氏吃过了晌午饭之后,先小睡了一会子。起来后,带着给梅香准备的东西,和兰香一起就往大黄湾去了。
叶氏到的时候,梅香还没起来呢。她近来越发犯困,吃了晌午饭之后,她怕自己困的厉害,抢着洗碗。洗过了碗又在家里走走,还没走几步路,就困的睁不开眼睛,这会子正睡的香呢。
杨氏把叶氏迎进了堂屋,两亲家在屋里说着闲话。
杨氏说着说着就把六房想求亲的意思说了出来,还特意点出这是梅香的想法。
叶氏知道女儿不是个莽撞人,敢这样说,必定是孩子不错。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二嫂也正在给莲香说亲呢。嫂子这里有合适的人选,我回去就跟我二嫂说,她如今每个集都要到镇上来送菜的。”
杨氏笑着奉承叶氏,“弟妹真是有本事,不光自己把几个孩子养的有出息,还能拉扯娘家和族人。”
周氏如今专管着往学堂里送菜,外头小饭馆的都转给了叶家。有了学堂这一份稳定收成,二房三房的关系越发亲密。
叶氏笑着回杨氏,“我原来是想让嫂子家接下来的,可嫂子家里豆腐坊收成大,家里田地也多,一下子怕也没有那么多菜。”
叶氏这话不假,当日接过学堂后,叶氏头一个想让黄家往学堂送菜,但黄家父子几个忙不开,且家里并没有那么多菜园,供应不上,黄炎夏就谢绝了叶氏。
他也不想和韩家有这一份生意关系,都说亲戚莫共财、共财合不来。黄炎夏想和韩家保持纯粹的亲戚关系,有困难时相互帮衬,平日里不要有太多钱财关系,以免伤了和气。
黄家不接,叶氏就交给了周氏。周氏投桃报李,就把外头饭馆里的份额都交给了叶家。如今这样,皆大欢喜。
杨氏给叶氏倒了杯茶,“弟妹这样才是正经亲戚该做的事情呢,相互扒拉,大伙儿都越来越好。”
叶氏接过茶水,“谢过嫂子,嫂子说的事情我放在心里了,过几天有消息了,我就告诉茂林。”
正说着,梅香进屋了。
她一醒来就发觉家里来人了,仔细伸头一听,顿时大喜,立刻连黄茂林也不管了,自己穿戴好了就往正房跑。
黄茂林急的在后头喊,“慢一些,别跑。”
梅香刚出厢房门的时候叶氏就看到了,忙起身过来,梅香一进门,叶氏就立刻拉住了她的手,“别跑,慢些。”
梅香嘿嘿笑了,“阿娘来了,兰香也来了。”
叶氏看了看女儿的肚子,把她带到一边坐下,“我好久没看到你了,虽然晓得你过的好,就是想来看看你。”
杨氏在一边插话,“这才是做娘的心呢,走到哪里都牵挂。”
叶氏把旁边的大包裹打开了,一一拿给梅香看,“我又给孩子做了许多尿布,还有这小被子,都给你收好。等明年快生的时候,拿出来晒晒,直接能用了。”
杨氏笑道,“弟妹真是有心,人家都是送月礼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给,你这私底下给了,有人情都显不出来。”
叶氏摆手,“我做外婆的心,哪里能等到那个时候。等生了之后,我还有呢。”
杨氏一边笑着一边忍不住心酸,当初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娘家送的东西寥寥无几,以后红莲生孩子,怕还不如自己呢。这话不假,杨老太太虽然也是个爱钱的,但多少还讲一点脸面,那闫氏真是为了钱连脸都不要的人。
叶氏顾不得去看杨氏的表情,只低头一样样给女儿看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这一个大包裹,怕是花了不少钱的。
把包袱里的东西看完了,叶氏又把旁边一个竹娄打开,掏出一个水釜,“自从到了镇上之后,我也没工夫回去砍柴,如今家里厨房的炉子也停了。我听了明朗的话,买了个水釜,真是方便多了,把开水放里头,第二天早上还有些热乎劲呢。我想着你如今身子不便,夜里说不定也要起来喝水,现烧多麻烦呢,有了这个,一天都不用愁。”
大伙儿都没见过,都探头看。
梅香又嘿嘿笑了,“阿娘,这个东西不便宜吧。”
叶氏笑了,“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要是知道,当初买一个给你做陪嫁。”
杨氏也忍不住赞叹,“真是个好东西,大冬天想喝口热水可不容易呢。有了这个,梅香以后半夜肚子饿了,自己泡东西吃都行。”
叶氏自然不是那等不讲规矩的人,除了给女儿送东西,她也给黄家其他人准备了一些吃食。
送过了东西,又嘱咐了梅香许多话,叶氏拒绝了杨氏和梅香的挽留,带着兰香回家去了。
叶氏走后,杨氏让梅香把水釜拿回自己屋里去,梅香想了想,摇了摇头,“阿娘,还是放在堂屋里吧,这水釜水可不少呢,我一个人喝一天都够。放在堂屋里,谁想喝了就自己倒,反正我房里离堂屋也不远。”
杨氏心里很高兴,觉得梅香没有因为是娘家送来的就独吞,心里也有些佩服这个媳妇。多少人家的媳妇恨不得把自己的嫁妆捂得死死的,生怕婆家人沾了一点光。
黄炎夏回来后见到这个东西,先稀奇了一番,然后听说梅香要留在堂屋,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却想得和杨氏一样,但他想得更多一些,等回头多分大房一些钱。
第二天,周氏来镇上送菜。叶氏虽然管着学堂,但逢集的上午她还要在家里照看油坊,因而都是在家里把菜处理好了再拿到学堂的厨房去做。
周氏每回送菜都是直接送到家里,她才放下担子,叶氏就拉着她悄悄说了黄炎礼家里想求亲的事情。
平安镇收山货的不多,周氏自然是知道黄炎礼家里的。论起家底,周氏心里满意,但她也要看看那家人如何。
但这亲是梅香牵线,周氏忙解释,“梅香办事自然是可靠的,可我还是想看一看,还请弟妹帮着转圜一下。”
叶氏笑了,“我自己嫁过女儿,自然了解二嫂的心思。二嫂放心,我来安排这个事情。”
叶氏把话带给了黄茂林,黄茂林第二个集就带着茂松一起来玩了。黄炎礼让黄茂松带了一些菜籽,去韩家换十斤油回来。恰巧,周氏带着莲香一起来赶集。
莲香不明所以,如往常一样和兰香说笑,黄茂松知道今儿是来相看的,见莲香活泼可爱,心里很是喜欢。
叶氏当着周氏的面,问了黄茂松许多话题,黄茂松一一老实答应了。
叶氏问过话之后,打发黄茂松先走了。
黄茂松才出门,叶氏问周氏,“二嫂,如何”
周氏笑了,“是个好孩子,勤快能干。”
叶氏也笑了,“二嫂要是没意见,再问莲香两句,要是你们家觉得行,过两天我再给黄家回话。”
正说着,有人来买油,叶氏招呼客人去了。
周氏趁机问了莲香的意思,莲香这才知道刚才那个少年郎今儿是来相看的,怪不得总是拿眼睛瞟她。
莲香顿时脸爆红,“阿娘,怎地提前也不跟我说一声。”
周氏笑了,“提前跟你说了,你就要装相了。这装相装一时还行,谁还能装一辈子。你再想想,下个集再回你三婶。”
娘儿两个送过了菜,就一起回去了。
韩敬奇最喜欢勤快能干的孩子,黄茂松符合他的要求,家底也不差,他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周氏见过了黄茂松,也想给女儿说个殷实人家。
莲香想了一天也答应了,小小年纪能出去收山货,自然是能干。总在外头跑的人,心性更开阔,回到家里只想着过热乎的日子,并不会在意屋里人是不是性子安静这些小事。况且,三姐介绍的,定然是不差的。
她总是要出嫁的,大黄湾离这里不远,她在婆家可以找三姐玩,回娘家也不远。
她点了头,后头就好办了。
过了两天后,黄茂林先来回话,说六房人都很满意这门亲事,不知二伯家是如何想得。
叶氏让黄茂林稍安勿躁,等周氏来了之后,给了肯定的答复。
双方有意,自然好办事了。
黄炎礼一事不烦二主,直接请杨氏和叶氏一起上门提亲。
平氏买了根沉甸甸的足银簪子,插在了莲香的头上。杨氏如今见着簪子就有些臊得慌,又想到自己损失的私房钱,还有些心疼,悔不该当初办下这桩事,一辈子没脸。
黄家和韩家再次联姻,且梅香和莲香是堂姐妹,黄炎夏和黄炎礼关系也好,这门结的亲事真是皆大欢喜。
转眼就过了腊八,雪停了,出了大太阳。
都说落雪不冷化雪冷,这话不假,虽然出了太阳,早晚却比往常还要冷。黄炎夏父子三个天天到处卖豆腐,杨氏让淑娴照看好梅香,她自己开始预备儿子的婚事。
请厨子、请吹鼓手、定迎亲的人,春上才办过了黄茂林的亲事,杨氏这一次办起来更轻松。
许多事情照着春上的例子再来一次就是了。
最大的事情就是准备宴席了,黄家养了三头猪。杨氏请了屠户过来全部牵走了,第二天,她去屠户那里拉了一头整猪回来。
大黄湾的池塘每年冬天都会捉一次鱼,全村的汉子们一起划着小船捉鱼,各家出一个人。不愿意出人的,不能分鱼。黄茂林兄弟跟着忙活了一下午,分了十几条鱼。杨氏又另外出钱从别人家买了三十多条鱼。
一眨眼,就到了黄茂源成亲的日子。连着多日的大太阳,地面早就干透了。虽然仍旧是冷天,但能挑个晴天,真是不错。
梅香因为肚子大了,谁也不让她干活。孩子已经六个多月了,梅香感觉近来很舒服。她熬过了前期的呕吐,胃口不错,且如今孩子的个头还不是很大,还没有到走路都喘气的地步。
黄茂源成亲,杨氏忙的脚不沾地,梅香就跟着淑娴一起干家务活。如炒菜、洗碗这些小活儿,都是梅香在干。洗衣裳等需要弯腰的活,都是淑娴在干。
正日子前一天,黄氏族人都来帮忙。
这一回仍旧如上一次一样,屋里摆几桌,门口搭长棚。族里的妇人帮着杨氏一起,头一天把所有的菜都准备齐了。汉子们在黄炎夏的带领下,搭长棚、抬桌子、摆凳子,一切准备妥当后,就等着第二天的正日子了。
头一天夜里,黄炎夏把黄茂林打发去黄茂源屋里,让他们兄弟好生说说话,还让他教导一下弟弟。
黄茂林当时为难的直挠头,“阿爹,这个事情,不是该阿爹去么”
黄炎夏瞥了他一眼,“长兄如父,你去也是一样的。莫要啰嗦,快些去。明儿事情多着呢,说完了早些睡觉。”
黄炎夏说完,转身就回正房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