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秀万万没有料到, 还有不愿意伺候皇帝的宫女。
这个胆大妄为、活该被罚的宫女, 就是进宫才一个月的何元菱。
第二日一早,奉皇上的旨意, 仁秀公公又带人来了宫人舍。这回不用再问“谁是何元菱”, 大名鼎鼎的何宫女, 接连两天“皇上有请”,快要红透半边天了。
望着何元菱被带走, 宫女们先是幸灾乐祸起来。
“我就说,昨儿也太便宜她了,得罪了皇上,哪可能这么轻松就放过她。”
“是不是拉她吃板子去了”
此话一出, 宫女们又沉默了,幸灾乐祸变成了不能确定。
“可刚刚仁秀公公态度很好的样子。”
“我也觉得不是被拉走, 倒像被请走。”
宫女们情绪立刻又变了,不能确定变成了不敢相信。
“请三请四也请不到何宫女头上吧她才进宫一个月, 又有何过人之处了”
“便是孟美人,前日也是主动求见才得了片刻相处。要说仁秀公公会来请何宫女,大家都是不信的。”
宫女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只有吕青儿缩在角落里, 担心地望着何元菱离去的背影。
不管宫女们信不信,何元菱总是被仁秀公公“请”走了。
眼见着前头就是玉泽堂, 何元菱的脚步慢了下来。仁秀不满“快点儿,皇上等着呢。”
何元菱鼓起勇气“仁秀公公,奴婢是司造间的人”
“怎么着, 你的意思,还要我去跟你们王宫女打招呼”仁秀的脸上不大好看了。
“不不,公公误会了。奴婢就是担心,司造间的人去玉泽堂伺候,不合适。”
何元菱观察着仁秀的反应。果然仁秀冷笑一声“皇上觉得合适,那就合适。你一个小宫女哪来那么多废话。别给脸不要脸。”
“仁秀公公,奴婢进宫,接受的也是司造间的培训,奴婢怕玉泽堂的活儿干不来”
仁秀站定,板着脸望着何元菱“何宫女,既然话说到这儿,我也不妨与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别以为皇上昨儿饶了你,你就有了什么底气。讨价还价这种事儿,今日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往后,你只有说是的份儿,懂了没”
何元菱呆愣片刻,终于乖乖地垂头,说了声“是”。
仁秀也是心中来气,这丫头,太不识相了,亏得老子还以为她是故意来接近皇上,搞半天,是个脑子不清爽的
不,仁秀突然清醒过来。
也有可能是脑子太清爽了,知道跟着皇帝没啥前途,还随时有时候犯错,不如混在司造间的人堆里,不显山不露水,混到出宫算了。
反正不管怎样。仁秀觉得自己总算看清了,他查过何元菱的背景,罪臣之女,没背景没来历,现在这态度,也明显没啥野心和图谋,就算放在皇帝身边,应该也挺安全。
何元菱垂头丧气走进玉泽堂,被仁秀公公横了一眼,立刻打起精神,弯起嘴角,又变成了一个后宫精神美少女,这才走进了正殿。
却听见东殿里有说话声。只是隔着帘子,听不甚清楚。
仁秀朝何元菱瞥一眼,示意她在外头等候,自己也垂手躬身,安静地守在一旁。
片刻,里头的说话声停了,帘子掀开,一位中年官员走出来,怀中抱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红漆盒子。
仁秀迎上去“骆大人,小的着人送您。”
那中年官员是机枢处的大学士骆应嘉。机枢处一共五位大学士,也就是大靖朝的内阁成员,除了首辅程博简之外,另外四位大学士分别是次辅邬思明、排位第三第四的高严和芮长栋,以及位居末席的骆应嘉。
骆应嘉年纪最轻、资历最浅,在内阁基本以“是是是”、“对对对”为主要工作,说不上什么话。
如果说还有什么重要责任,那就是每月逢一逢六这天,将内阁草拟的重要折子送到御前,请皇帝朱批。
今天是七月十一,正是骆应嘉面圣的日子。当然皇帝也是一如即往,根据程博简拟好的回复,用他秀雅的笔迹,重新誊抄一遍罢了。
见仁秀如此陪着小心,骆应嘉也不敢托大,忙说自己有机枢处的马车送来,不劳仁秀公公费心。
仁秀这才一脸诚恳地目送骆应嘉离开了玉泽堂。
何元菱虽垂着眼睛,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但仁秀与骆大人的对话不可避免地传进她的耳朵。
看来皇帝虽然被架空,但程博简还没到胆大包天的地步,那些公文折子,还都是假借皇帝之手颁发,也难怪天下人一提起那些苛政,都还是对弘晖皇帝破口大骂。
做完样子的仁秀从门口回来,便带了何元菱进内屋。
“皇上,何宫女来了。”
大概是因为今天要见朝臣的关系,秦栩君与平日的闲适打扮不同,一身明黄色帝王常服,窄袖束腰,头发束得紧紧的,戴着玄色冠帽。
何元菱头一次见到秦栩君如此郑
这个胆大妄为、活该被罚的宫女, 就是进宫才一个月的何元菱。
第二日一早,奉皇上的旨意, 仁秀公公又带人来了宫人舍。这回不用再问“谁是何元菱”, 大名鼎鼎的何宫女, 接连两天“皇上有请”,快要红透半边天了。
望着何元菱被带走, 宫女们先是幸灾乐祸起来。
“我就说,昨儿也太便宜她了,得罪了皇上,哪可能这么轻松就放过她。”
“是不是拉她吃板子去了”
此话一出, 宫女们又沉默了,幸灾乐祸变成了不能确定。
“可刚刚仁秀公公态度很好的样子。”
“我也觉得不是被拉走, 倒像被请走。”
宫女们情绪立刻又变了,不能确定变成了不敢相信。
“请三请四也请不到何宫女头上吧她才进宫一个月, 又有何过人之处了”
“便是孟美人,前日也是主动求见才得了片刻相处。要说仁秀公公会来请何宫女,大家都是不信的。”
宫女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只有吕青儿缩在角落里, 担心地望着何元菱离去的背影。
不管宫女们信不信,何元菱总是被仁秀公公“请”走了。
眼见着前头就是玉泽堂, 何元菱的脚步慢了下来。仁秀不满“快点儿,皇上等着呢。”
何元菱鼓起勇气“仁秀公公,奴婢是司造间的人”
“怎么着, 你的意思,还要我去跟你们王宫女打招呼”仁秀的脸上不大好看了。
“不不,公公误会了。奴婢就是担心,司造间的人去玉泽堂伺候,不合适。”
何元菱观察着仁秀的反应。果然仁秀冷笑一声“皇上觉得合适,那就合适。你一个小宫女哪来那么多废话。别给脸不要脸。”
“仁秀公公,奴婢进宫,接受的也是司造间的培训,奴婢怕玉泽堂的活儿干不来”
仁秀站定,板着脸望着何元菱“何宫女,既然话说到这儿,我也不妨与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别以为皇上昨儿饶了你,你就有了什么底气。讨价还价这种事儿,今日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往后,你只有说是的份儿,懂了没”
何元菱呆愣片刻,终于乖乖地垂头,说了声“是”。
仁秀也是心中来气,这丫头,太不识相了,亏得老子还以为她是故意来接近皇上,搞半天,是个脑子不清爽的
不,仁秀突然清醒过来。
也有可能是脑子太清爽了,知道跟着皇帝没啥前途,还随时有时候犯错,不如混在司造间的人堆里,不显山不露水,混到出宫算了。
反正不管怎样。仁秀觉得自己总算看清了,他查过何元菱的背景,罪臣之女,没背景没来历,现在这态度,也明显没啥野心和图谋,就算放在皇帝身边,应该也挺安全。
何元菱垂头丧气走进玉泽堂,被仁秀公公横了一眼,立刻打起精神,弯起嘴角,又变成了一个后宫精神美少女,这才走进了正殿。
却听见东殿里有说话声。只是隔着帘子,听不甚清楚。
仁秀朝何元菱瞥一眼,示意她在外头等候,自己也垂手躬身,安静地守在一旁。
片刻,里头的说话声停了,帘子掀开,一位中年官员走出来,怀中抱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红漆盒子。
仁秀迎上去“骆大人,小的着人送您。”
那中年官员是机枢处的大学士骆应嘉。机枢处一共五位大学士,也就是大靖朝的内阁成员,除了首辅程博简之外,另外四位大学士分别是次辅邬思明、排位第三第四的高严和芮长栋,以及位居末席的骆应嘉。
骆应嘉年纪最轻、资历最浅,在内阁基本以“是是是”、“对对对”为主要工作,说不上什么话。
如果说还有什么重要责任,那就是每月逢一逢六这天,将内阁草拟的重要折子送到御前,请皇帝朱批。
今天是七月十一,正是骆应嘉面圣的日子。当然皇帝也是一如即往,根据程博简拟好的回复,用他秀雅的笔迹,重新誊抄一遍罢了。
见仁秀如此陪着小心,骆应嘉也不敢托大,忙说自己有机枢处的马车送来,不劳仁秀公公费心。
仁秀这才一脸诚恳地目送骆应嘉离开了玉泽堂。
何元菱虽垂着眼睛,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但仁秀与骆大人的对话不可避免地传进她的耳朵。
看来皇帝虽然被架空,但程博简还没到胆大包天的地步,那些公文折子,还都是假借皇帝之手颁发,也难怪天下人一提起那些苛政,都还是对弘晖皇帝破口大骂。
做完样子的仁秀从门口回来,便带了何元菱进内屋。
“皇上,何宫女来了。”
大概是因为今天要见朝臣的关系,秦栩君与平日的闲适打扮不同,一身明黄色帝王常服,窄袖束腰,头发束得紧紧的,戴着玄色冠帽。
何元菱头一次见到秦栩君如此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