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碎。
“公主,公主怎么了”
小翠听到了碎裂声,急忙从外殿跑进来。
一进来就看到自家小公主泪眼婆娑地跌坐在地上,花梨架倒在一旁,架子上那些贵重的前朝精瓷碎了一地。
那些都是陛下御赐的上好瓷器,小翠很是惋惜。
惋惜归惋惜,她更多地是担心自家公主的身子,小翠走过去,轻声安抚道“公主烦心,只管拿奴婢出气就是,切莫要伤了自身。”
司玉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手里紧紧地握着梅花玉簪,身体还余留着未消散的抽泣。
殿内该摔的物件已经都摔完了,梅花玉簪她依旧不舍得摔。
第一次见到浮笙的那天,她便是戴着这根玉簪。
犹记得那天,为了和宫人们逗趣,她躲在南菩寺中一棵楠树上,在攀爬拉扯之间,插在发间的梅花玉簪不慎滑落。
原以为会落在地上,不料有位披发少年恰好从树下路过,眼看着发簪就要砸在他发顶,少年忽然伸出手,修长的手指敏捷地接住了她的发簪。
接住她的发簪之后,少年抬起头,面似芙蓉,眸如深潭,气质清冷,宛若谪仙。
司玉抱着树干呆呆地看着他,那一刻,她还以为自己撞见了山中的仙人。
少年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便收回视线,他将她的发簪轻放在地上,行了个单手并掌的佛礼之后,飘然离去。
自那之后,司玉打听到了少年是南菩寺的僧人,若是旁的什么人,当朝皇帝也能为她做主,奈何对方是佛门中人。
当朝皇帝注重佛礼,举国上下都以此为信,因此即便她是极为受宠的公主,也不能将浮笙怎么样。
这注定是一个苦涩的开端,然而,她原以为,只要她锲而不舍,浮笙总有一天会为她驻足,即便不能为她还俗,她也能在他心里占据与别人不同的一席之地。
却不料
司玉狠狠地咬着下唇,刚止住的泪水又簌簌落下。
“公主”小翠搂住她,哽咽道“您这又是何苦呢”
被搂着的少女突然扬起脸,面露愤恨之色。
“那个贱人杀了她我要杀了她”
“我日日肝肠寸断,他们二人却可以逍遥快活。”
“我要报复他们让他们尝尝我所受的煎熬。”
冬日如期而至。
窗外的树覆上了莹白的雪末,雪晶三三两两地垂挂着,远远看去,乌干上垂下的水晶帘。
院子里的寒梅倒是开得极好,乌黑的枝干头绽出点点殷红,在皑皑白雪中美得触目惊心。
“大师大师,不要关窗”
通白薇浑身冷得哆嗦,却又忍不住伸出脑袋往外看。
浮笙闻言,止住了关窗的动作,从木橱里取出一床暖被,包裹在她身上。
“夏季的时候,是谁信誓旦旦地放言说自己不怕冷。”
通白薇嘟囔道“我说的是我不会感染风寒,又不是说我不怕冷之前的冬日一直在泥沼中睡着,也不见有这么冷。”
浮笙摇首,披上外衣出了门,不过一会儿,他又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个大暖炉。
往年冬天,只有在极其寒冷的时候,他才会添置暖炉。今年却是不同于往年,早早地就添上了。
今年确实是不同的,处处都不同。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一旁裹成棉团子的通白薇。
她白皙的小脸,被暖炉烤得有些通红,模样看起来雪玉可爱。
暖炉生了一会儿之后,她连棉被也不裹了,跳下床跑去了角落中翻出几个红薯,又立马搭起了铁网,开始专心致志的做起了烤食。
“当心不要灼伤。”浮笙蹙眉,帮她挽起了袖口。
“大师胡说什么,我可是有一千年道行的大妖,你见过大妖被这凡间的火灼伤吗”通白薇不满地横了他一眼。
浮笙忍俊不禁地抿唇。
烤了一会儿,她略有些兴奋地说“大师,明日我们一起去寒潭吧,那里的梅树多,一定好看极了,还可以摘一些回来做梅花糕。”
“冬日赏梅观雪,夏日倚风看灯。只要能和大师一起,白薇做什么都欢喜。”
浮笙微笑地点了点头,暖炉的星火染亮了他漆黑的眸色。
他一生不知悲喜为何物,从前在家中集宠万千时感受不到喜悦,后来遭变故家破人亡时亦不觉悲痛。
他一直觉得,人生无趣而漫长,早已做好了虔心在青灯古佛之下修习佛法,直到悟通大道。
如今,他不禁对眼前浮现出美好的画面产生了强烈的期盼。
暖炉中的碳火烧得“滋滋”作响,通白薇还在絮絮叨叨地与他笑谈,这时,一道仿佛自天边而来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阿弥陀佛,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容寂,你终还是动了凡心。”
声音悠远绵长,不缓不急,却是字字带着寒意。
不知是何人在说话,通白薇有些迷惘地看了一眼浮笙,只见他敛去了笑意,神色肃然。
禅房的木门突然被一阵风吹开,她回过头,看到一个身材高大挺拔的僧人出现在禅房门口,僧人的眉须雪白,面容却是极其年轻。
还未等她说话,一旁的浮笙低唤了一声“师父。”
师父通白薇难以置信地看向了白眉白须的年轻僧人。
“公主,公主怎么了”
小翠听到了碎裂声,急忙从外殿跑进来。
一进来就看到自家小公主泪眼婆娑地跌坐在地上,花梨架倒在一旁,架子上那些贵重的前朝精瓷碎了一地。
那些都是陛下御赐的上好瓷器,小翠很是惋惜。
惋惜归惋惜,她更多地是担心自家公主的身子,小翠走过去,轻声安抚道“公主烦心,只管拿奴婢出气就是,切莫要伤了自身。”
司玉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手里紧紧地握着梅花玉簪,身体还余留着未消散的抽泣。
殿内该摔的物件已经都摔完了,梅花玉簪她依旧不舍得摔。
第一次见到浮笙的那天,她便是戴着这根玉簪。
犹记得那天,为了和宫人们逗趣,她躲在南菩寺中一棵楠树上,在攀爬拉扯之间,插在发间的梅花玉簪不慎滑落。
原以为会落在地上,不料有位披发少年恰好从树下路过,眼看着发簪就要砸在他发顶,少年忽然伸出手,修长的手指敏捷地接住了她的发簪。
接住她的发簪之后,少年抬起头,面似芙蓉,眸如深潭,气质清冷,宛若谪仙。
司玉抱着树干呆呆地看着他,那一刻,她还以为自己撞见了山中的仙人。
少年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便收回视线,他将她的发簪轻放在地上,行了个单手并掌的佛礼之后,飘然离去。
自那之后,司玉打听到了少年是南菩寺的僧人,若是旁的什么人,当朝皇帝也能为她做主,奈何对方是佛门中人。
当朝皇帝注重佛礼,举国上下都以此为信,因此即便她是极为受宠的公主,也不能将浮笙怎么样。
这注定是一个苦涩的开端,然而,她原以为,只要她锲而不舍,浮笙总有一天会为她驻足,即便不能为她还俗,她也能在他心里占据与别人不同的一席之地。
却不料
司玉狠狠地咬着下唇,刚止住的泪水又簌簌落下。
“公主”小翠搂住她,哽咽道“您这又是何苦呢”
被搂着的少女突然扬起脸,面露愤恨之色。
“那个贱人杀了她我要杀了她”
“我日日肝肠寸断,他们二人却可以逍遥快活。”
“我要报复他们让他们尝尝我所受的煎熬。”
冬日如期而至。
窗外的树覆上了莹白的雪末,雪晶三三两两地垂挂着,远远看去,乌干上垂下的水晶帘。
院子里的寒梅倒是开得极好,乌黑的枝干头绽出点点殷红,在皑皑白雪中美得触目惊心。
“大师大师,不要关窗”
通白薇浑身冷得哆嗦,却又忍不住伸出脑袋往外看。
浮笙闻言,止住了关窗的动作,从木橱里取出一床暖被,包裹在她身上。
“夏季的时候,是谁信誓旦旦地放言说自己不怕冷。”
通白薇嘟囔道“我说的是我不会感染风寒,又不是说我不怕冷之前的冬日一直在泥沼中睡着,也不见有这么冷。”
浮笙摇首,披上外衣出了门,不过一会儿,他又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个大暖炉。
往年冬天,只有在极其寒冷的时候,他才会添置暖炉。今年却是不同于往年,早早地就添上了。
今年确实是不同的,处处都不同。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一旁裹成棉团子的通白薇。
她白皙的小脸,被暖炉烤得有些通红,模样看起来雪玉可爱。
暖炉生了一会儿之后,她连棉被也不裹了,跳下床跑去了角落中翻出几个红薯,又立马搭起了铁网,开始专心致志的做起了烤食。
“当心不要灼伤。”浮笙蹙眉,帮她挽起了袖口。
“大师胡说什么,我可是有一千年道行的大妖,你见过大妖被这凡间的火灼伤吗”通白薇不满地横了他一眼。
浮笙忍俊不禁地抿唇。
烤了一会儿,她略有些兴奋地说“大师,明日我们一起去寒潭吧,那里的梅树多,一定好看极了,还可以摘一些回来做梅花糕。”
“冬日赏梅观雪,夏日倚风看灯。只要能和大师一起,白薇做什么都欢喜。”
浮笙微笑地点了点头,暖炉的星火染亮了他漆黑的眸色。
他一生不知悲喜为何物,从前在家中集宠万千时感受不到喜悦,后来遭变故家破人亡时亦不觉悲痛。
他一直觉得,人生无趣而漫长,早已做好了虔心在青灯古佛之下修习佛法,直到悟通大道。
如今,他不禁对眼前浮现出美好的画面产生了强烈的期盼。
暖炉中的碳火烧得“滋滋”作响,通白薇还在絮絮叨叨地与他笑谈,这时,一道仿佛自天边而来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阿弥陀佛,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容寂,你终还是动了凡心。”
声音悠远绵长,不缓不急,却是字字带着寒意。
不知是何人在说话,通白薇有些迷惘地看了一眼浮笙,只见他敛去了笑意,神色肃然。
禅房的木门突然被一阵风吹开,她回过头,看到一个身材高大挺拔的僧人出现在禅房门口,僧人的眉须雪白,面容却是极其年轻。
还未等她说话,一旁的浮笙低唤了一声“师父。”
师父通白薇难以置信地看向了白眉白须的年轻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