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的日子,老爷是找人算过了的, 还说一定要一早搬过去, 早上八点零八分在家门口点一串鞭炮, 驱邪。
    老人家对八和六这两个数字, 总是那么执着。
    第二日早上五点, 闹钟便“丁零零”地响了起来。
    这年代,还不是手机闹铃,而是真正的“闹钟”,一个小铁锤晃着影, 迅速左右摇摆,敲在两片厚厚的金属铜片上, 一响起来那个闹腾。即便昨晚怕闹钟太吵, 宗兰已经在闹钟上盖上一层孩子们的厚棉被,但此时,还是吵得宗兰想下炕把破闹钟摔了。
    而闹钟一响,兜兜袋袋便此起彼伏地“哇哇”大哭了起来。
    宗兰条件反射, 腾地从炕上爬起, 一手抱起了兜兜,另一只手勉强抱起了袋袋,她其实很瘦,也没什么力气,但逼急了,激发出人类深藏的潜能,也没什么做不到, 脚尖又去戳戳子墨的屁股“喂白子墨”
    “啊”
    “下去关闹钟。”
    子墨困得睁不开眼,腾地从炕上坐起来,光脚爬下炕,迷迷糊糊走过去把闹钟关掉,这才清醒过来些许,用手抹了一把脸,全身上下只穿一条大裤衩,一脸迷茫地看着四周。一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刚刚做了什么”的表情。迷茫了一会儿,把椅背上挂着的裤子捡起来,晃晃悠悠穿上。
    子墨其实身材很好。
    高高的,腿很长,有时吃了睡、睡了吃,身上也会长点肉,但恢复了正常饮食,又会很快瘦下去。也不运动,但身上也有些肌肉,肌肉线条紧实而修长,整个人也算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尤其此时,又穿了一条黑西裤,系了一条闪闪发亮的崭新的皮带,更是显得两腿修长。
    有时,宗兰也会贪婪地欣赏他的肉体。
    不过此时,她正一手抱着一个娃,两个娃又都在扯着嗓子死命哭,宗兰胳膊酸痛,如筛般抖起来,马上支撑不住了,自然没时间欣赏,只是说“快点儿,我快不行了。”
    子墨这才朦朦胧胧赶过去,抱起其中一个。
    两人又是抱,又是拍,好不容易才把两个孩子哄好,不哭了。
    这才早上五点。
    两人洗漱一番,厨房便送来一盘馒头、几道小菜,两人便简单吃了两口。
    也没什么合胃口的菜,只是聊以充饥罢了。
    而还未吃完,便有几个家丁敲门走进来,要搬东西。宗兰便放下筷子,指挥谁谁谁搬什么什么,又千叮咛万嘱咐,哪个箱子里有玉器,千万轻拿轻放,自己屋子里的箱子和宗惠宗盛屋子里的箱子一定要分开放,否则到时搬过去,又好一顿倒腾。说完,还是不放心,拎了一个箱子,一起跟到了大门口。
    子墨也吃不下了。
    放下筷子,走到大门口看了一眼,见门口停了两辆小卡车,春末夏初,早上的太阳有点毒,宗兰很白,一手挡在额头上遮挡刺眼的阳光,正指挥着下人们搬东西。
    其实物品也不算太多,毕竟家具、厨具这些大件已经在新家了,只剩他们一家六口的衣物和零散物品,但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婆子、家丁、丫鬟们每人拎一两个箱子,排成一字长蛇阵脚步匆匆往大门口的车上搬,杂七杂八的,还是装满了两车。
    东西搬完,宗兰让老爷太太抱上兜兜袋袋坐一辆车,宗惠宗盛怡婷坐一辆车,佟妈、锦心等人坐货车,让他们先出发。
    自己和子墨没车坐,反正也不远,便溜达溜达走过去。
    穿过居民区,到了闹市区。
    早上八点不到,闹市区内相当热闹,两人很少这个时间出来闲逛,见道路两边的早餐铺形形色色,子墨说“你先等会儿,我去买个包子。”
    宗兰看了一眼表,眼看八点了,便叫子墨快一点。
    而子墨呢,不吃素馅包子,一定要等马上出锅的牛肉包子。子墨是对吃的、穿的、用的,都挺挑剔、挺龟毛的一个人,很多事上一点点的将就都接受不了,一分钟前已经出锅的猪肉包子还不行,一定要牛肉包子。而宗兰,大概是穷苦惯了,对生活一向没什么追求,自己一个人时,早餐也就应付两口,管它猪头、牛肉,能吃就行。
    等包子出锅,子墨买了两个,递给宗兰一个道“你尝尝,这家就牛肉包子最有名。”
    宗兰咬了一口,浓香的汤汁便溢了出来,包子馅、被汤汁浸过的包子皮,都那么好吃,大概是她这几年吃过最好吃的包子了。
    子墨问“好吃吧”
    宗兰点点头。
    子墨说“新家离这儿也不远,厨子咱也没要过来,佟妈虽然自称会做饭吧,但手艺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女博士宅门扯淡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九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九儿并收藏女博士宅门扯淡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