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猜测相同, 这婚姻是两人商量好, 各取所需的。
子墨娶原身进门, 给爹娘放一颗烟雾弹,他好跟顾小七私奔。
而原身
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实在穷苦,嫁进来,自己同弟弟妹妹都可以吃饱穿暖。
而另一方面, 也是为了得到白家庇护,避开那大麻子的骚扰。
大麻子名黄有仁,是隔壁村大地主的儿子, 娶了于家屯儿地主家的姑娘,于是时不时到于家屯儿晃一晃。
此人仗着家中势力, 在他们村子里便作恶多端,是个臭名昭著的恶霸, 好在于家屯儿宗族族长的威严尚在, 黄有仁平日里也不常回来,屯子才免受了他的骚扰。
后来, 恶霸却看上了于家初长成的宗兰。
之后便时不时到于家屯儿来, 对原身姐弟百般骚扰, 最后,更是有了酒后破门而入, 妄图对其奸污之事。
那日堂哥救下宗兰,觉得宗兰不能再在于家屯儿待下去了,甚至自己,把黄有仁打了个头破血流, 也不知黄有仁何时会怀恨报复,还得出于家屯儿躲一阵子才行。
堂哥名于二,一直在春江市里混。
虽一直没混出什么名堂来,也就是个二流子,但春江市里各路小道消息、绯闻八卦倒是知道的多。
他说,春江市里有一个白家,那是春江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听闻那宅子里常年缺一个体贴的丫鬟。
白老爷虽行事低调、崇尚节俭,但对下人却十分宽厚。
宅子里的丫鬟吃的、穿的,比于家屯儿地主家那闺女还要高档些,每月月例银子也比其他人家要高一些。
招下人,又是这么好的条件,太太们在牌桌上说一声,就是想招多少也该招的到的,只是这家太太常年深居简出,也不打牌,没什么朋友,所以不大有人知道。
他知道,也是因为他一个好友的远房表妹是在白家做下人的。
后来许配了人家,这才从白家出来。
嫁的也是银行一个小柜员,男方收入还不错,又稳定,对于一个做丫鬟的姑娘而言已经是高攀的了。
只是离白家时,姑娘却是万般的舍不得。
她说白家伙食好、钱给的也多,白家做布匹生意,每年不赏不赏的,也能赏那么几身衣裳的布料,跟着白家混日子,漂亮衣服也有的穿,老爷太太少爷,各个都是好心肠的,说她不嫁人了,要在白家做一辈子下人,从丫鬟做到婆子,就这么待一辈子。
后来好容易才听了劝说,嫁了过去。
而这姑娘,在白家待了有四五年,自己给自己攒下的嫁妆,把她的夫家人,甚至娘家人都给吓了一跳。
姑娘说,她在白家是伺候二少爷的,二少爷平日里在北京读书,放了假才回春江,自己每日打扫打扫二少爷那屋子便无事可做,磕磕瓜子,跟其他丫鬟们唠唠嗑,就这么呆了五年。
几乎就是躺着挣钱
而放了假,二少爷回来,那就更爽了。
二少爷身上油水多,零碎银子也入不了二少爷的眼,常常随手便赏了她,她就这么攒了五年,加上月例银子,给自己攒下一套精简的小四合院儿,连自行车都买上了。
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就是有房有车的标配
而花了这么多,她还剩下多少积蓄,也没人知道。
总之自己买了小院儿,从婆家搬出来,跟丈夫两个人住,自己手头上有钱,在夫家腰板也硬,现在她老公什么也都听她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可见白家下人,可是一份美差、肥差
堂哥说,要不他找点门路,看能不能把宗兰塞进去做事,宗兰生得漂亮,又蕙质兰心,顶讨人喜欢,白家要求再高,以宗兰的条件当一个丫鬟总该是可以的。
让她到白家,把这远房表妹走过的路从头走一遍
在白家待个三四年,给自己攒下点积蓄,到了二十二三岁便找一个好人家嫁了过日子,岂不美哉
而原身,有了黄有仁的事,在于家屯儿是断不敢再待下去了。
又听了这一茬,便动了心。
自己去做丫鬟,离了于家屯儿,想来黄有仁也不会追到春江白家来,拿了月钱,还可以养育弟弟妹妹。
几日后,原身便同堂哥到春江来了。
那一日,原身与堂哥正在宅子门口徘徊,不知该如何进门,好巧不巧,便在大门口碰见了白子墨出门。
宗兰是认得他的。
当年学里最阔气的一位少爷,春江市商会会长的小儿子,堂哥一说是白家,她便问道,那家二少爷是不是叫白子墨,堂哥说是,她便确认了是自己那个同学。
子墨也记得宗兰。
当年学里女子不多,宗兰又生得漂亮,宗兰一提他便想起来了。
记得她家里条件不好,她父母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她也很用功,只是后来父母去世,便没钱再读书了。
当年他还挺惋惜这姑娘。
常常把自己的小零食、小橡皮、本子、铅笔都送给她。
而那日,宗兰一见子墨便哭了起来,说明自己前来的原委,恳求子墨能不能跟太太说说,让她留下来做丫鬟。
哭得梨花带泪,看的子墨那个揪心。
若自己不拯救她,她回了于家屯儿,又要继续被恶霸骚扰,甚至玷污
那怎么行
当时他便想,这件事,他可不能袖手旁观。
她想做丫鬟,不过就是开个口事儿。
只是正巧那段时间,老爷太太为拆散他和顾小七,百般介绍姑娘给他认识,什么官家小姐、富商之女、远房表妹
这一个个的,哪里是好惹的。
要是娶了她们自己再跑路,那就是给家里找麻烦。
他便百般推脱,说自己年纪还小,不想成亲,而家里却千方百计要为他说一门亲事,好把他困在家里。
正是在这个时候,宗兰送上了门来,说想来做丫鬟。
而子墨只是想
子墨娶原身进门, 给爹娘放一颗烟雾弹,他好跟顾小七私奔。
而原身
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实在穷苦,嫁进来,自己同弟弟妹妹都可以吃饱穿暖。
而另一方面, 也是为了得到白家庇护,避开那大麻子的骚扰。
大麻子名黄有仁,是隔壁村大地主的儿子, 娶了于家屯儿地主家的姑娘,于是时不时到于家屯儿晃一晃。
此人仗着家中势力, 在他们村子里便作恶多端,是个臭名昭著的恶霸, 好在于家屯儿宗族族长的威严尚在, 黄有仁平日里也不常回来,屯子才免受了他的骚扰。
后来, 恶霸却看上了于家初长成的宗兰。
之后便时不时到于家屯儿来, 对原身姐弟百般骚扰, 最后,更是有了酒后破门而入, 妄图对其奸污之事。
那日堂哥救下宗兰,觉得宗兰不能再在于家屯儿待下去了,甚至自己,把黄有仁打了个头破血流, 也不知黄有仁何时会怀恨报复,还得出于家屯儿躲一阵子才行。
堂哥名于二,一直在春江市里混。
虽一直没混出什么名堂来,也就是个二流子,但春江市里各路小道消息、绯闻八卦倒是知道的多。
他说,春江市里有一个白家,那是春江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听闻那宅子里常年缺一个体贴的丫鬟。
白老爷虽行事低调、崇尚节俭,但对下人却十分宽厚。
宅子里的丫鬟吃的、穿的,比于家屯儿地主家那闺女还要高档些,每月月例银子也比其他人家要高一些。
招下人,又是这么好的条件,太太们在牌桌上说一声,就是想招多少也该招的到的,只是这家太太常年深居简出,也不打牌,没什么朋友,所以不大有人知道。
他知道,也是因为他一个好友的远房表妹是在白家做下人的。
后来许配了人家,这才从白家出来。
嫁的也是银行一个小柜员,男方收入还不错,又稳定,对于一个做丫鬟的姑娘而言已经是高攀的了。
只是离白家时,姑娘却是万般的舍不得。
她说白家伙食好、钱给的也多,白家做布匹生意,每年不赏不赏的,也能赏那么几身衣裳的布料,跟着白家混日子,漂亮衣服也有的穿,老爷太太少爷,各个都是好心肠的,说她不嫁人了,要在白家做一辈子下人,从丫鬟做到婆子,就这么待一辈子。
后来好容易才听了劝说,嫁了过去。
而这姑娘,在白家待了有四五年,自己给自己攒下的嫁妆,把她的夫家人,甚至娘家人都给吓了一跳。
姑娘说,她在白家是伺候二少爷的,二少爷平日里在北京读书,放了假才回春江,自己每日打扫打扫二少爷那屋子便无事可做,磕磕瓜子,跟其他丫鬟们唠唠嗑,就这么呆了五年。
几乎就是躺着挣钱
而放了假,二少爷回来,那就更爽了。
二少爷身上油水多,零碎银子也入不了二少爷的眼,常常随手便赏了她,她就这么攒了五年,加上月例银子,给自己攒下一套精简的小四合院儿,连自行车都买上了。
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就是有房有车的标配
而花了这么多,她还剩下多少积蓄,也没人知道。
总之自己买了小院儿,从婆家搬出来,跟丈夫两个人住,自己手头上有钱,在夫家腰板也硬,现在她老公什么也都听她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可见白家下人,可是一份美差、肥差
堂哥说,要不他找点门路,看能不能把宗兰塞进去做事,宗兰生得漂亮,又蕙质兰心,顶讨人喜欢,白家要求再高,以宗兰的条件当一个丫鬟总该是可以的。
让她到白家,把这远房表妹走过的路从头走一遍
在白家待个三四年,给自己攒下点积蓄,到了二十二三岁便找一个好人家嫁了过日子,岂不美哉
而原身,有了黄有仁的事,在于家屯儿是断不敢再待下去了。
又听了这一茬,便动了心。
自己去做丫鬟,离了于家屯儿,想来黄有仁也不会追到春江白家来,拿了月钱,还可以养育弟弟妹妹。
几日后,原身便同堂哥到春江来了。
那一日,原身与堂哥正在宅子门口徘徊,不知该如何进门,好巧不巧,便在大门口碰见了白子墨出门。
宗兰是认得他的。
当年学里最阔气的一位少爷,春江市商会会长的小儿子,堂哥一说是白家,她便问道,那家二少爷是不是叫白子墨,堂哥说是,她便确认了是自己那个同学。
子墨也记得宗兰。
当年学里女子不多,宗兰又生得漂亮,宗兰一提他便想起来了。
记得她家里条件不好,她父母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她也很用功,只是后来父母去世,便没钱再读书了。
当年他还挺惋惜这姑娘。
常常把自己的小零食、小橡皮、本子、铅笔都送给她。
而那日,宗兰一见子墨便哭了起来,说明自己前来的原委,恳求子墨能不能跟太太说说,让她留下来做丫鬟。
哭得梨花带泪,看的子墨那个揪心。
若自己不拯救她,她回了于家屯儿,又要继续被恶霸骚扰,甚至玷污
那怎么行
当时他便想,这件事,他可不能袖手旁观。
她想做丫鬟,不过就是开个口事儿。
只是正巧那段时间,老爷太太为拆散他和顾小七,百般介绍姑娘给他认识,什么官家小姐、富商之女、远房表妹
这一个个的,哪里是好惹的。
要是娶了她们自己再跑路,那就是给家里找麻烦。
他便百般推脱,说自己年纪还小,不想成亲,而家里却千方百计要为他说一门亲事,好把他困在家里。
正是在这个时候,宗兰送上了门来,说想来做丫鬟。
而子墨只是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