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没有不透风的墙, 特别是这样大的事,就是想瞒也瞒不住。诏命一下, 内阁立刻就得到了消息。翰林又称储相, 素来地位优崇,历来不知出过多少辅臣, 怎可如此慢待。刘健即刻就要去找朱厚照, 当场反对。可李东阳到底要持重些, 他拦住刘健, 问这小黄门前因后果。黄门本就是靠这张嘴吃饭, 当下如倒核桃车子似的, 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值房之中, 一时鸦雀无声。内阁三公面面相觑, 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待到黄门走后, 他们才开始商量。谢迁的脸涨得通红,胡须不住地颤抖, 他首先谢罪“都是我那不成器的犬子, 不知天高地厚, 才惹出这一桩祸事来。我实在是惭愧至极啊。”
李东阳宽慰他道“以中也只是想为国效力, 只是一时莽撞了一些,日后多加磨练也就是了。再说了,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啊。”
刘健一拍桌子, 眉毛竖起道“元辅此言差矣,翰林素来清贵,皇上却将他们全部由天上贬到地下, 如此离经叛道,这还不叫坏事么”
李东阳捋须道“某也是翰林出身,自天顺八年被选为庶吉士,便一直身在台阁,于自身倒是清贵了,可于国计民生却都是道听途说。若真论收获,还是弘治十七年奉命去山东祭祀孔圣人沿途所见所闻来得真切。”
谢迁道“元辅所言固然不错,圣上也是出自育才之心。可非是我为自己的儿子说情,万岁这般置祖宗法典于不顾,还是过了些。”
刘健附和道“正是,即便要让他们务实,也要等三年散馆后,再论不迟。如今连学问根基都尚未打好,如何能去各司。圣上如此妄为,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反而多生事端。”
李东阳的面色也凝重起来,他微微颌首“那我们还是拟一份奏本,劝万岁收回成命。”
三人立即斟酌词句,李东阳挥毫泼墨,下笔千言,而顷一本奏疏便已成形,又着人递给朱厚照。
奏本写完,谢迁就急着告退了“待我先回去将那不成材的孽障教训一顿。”
李东阳和刘健虽苦劝几句,可到底压不住谢阁老的满腔怒火。他的一双厚底官靴都踩得飞起,大红的官袍在风中飘荡,一出宫门就冲进轿子,一落轿就杀气腾腾地冲进府邸。
谢丕一脸颓色归家,自入房门便不肯出来。母亲徐夫人十分担忧,正在他门口敲门询问时,就见自家老爷冲进来。谢迁少时就有仪观俊伟,儒雅彬彬之名,即便如今年老,也是风度翩翩的长者,素来说话轻言细语,以理服人,何曾有这般火冒三丈的时候。
徐夫人一见之下都愣住了,直到他老当益壮踹开谢丕的房门后方回过神来,忙抱住谢迁的胳膊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可是他闯下了大祸”
谢迁气得胸口起伏“你问他”
谢丕已然膝行出来,磕头请罪“都是孩儿行事莽撞,险些有杀身之祸。”
徐夫人闻言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其他的儿子都闻讯匆匆赶来。长子谢正忙扶住母亲,三子谢豆和五子谢至则一左一右架住谢迁。小儿子谢垔走到二哥身前,急切道“哥,你不是随皇上去游万岁山吗”
谢迁怒极反笑“你们都来得正好,去,把于吉和谢亘也叫来,让他们都来听听谢探花的丰功伟绩。是了,这里面也少不了于吉的事。”于吉是谢迪的字,谢迪无子,未不使他绝后,谢迁便把自己的四儿子谢亘过继给他。
正堂内一时热闹非凡,谢迁和徐夫人坐在上首,谢迪坐在侧边。其余儿子全部立着。谢丕则垂头丧气地跪在堂前。谢迁道“你自己说,把你做得好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谢丕犹豫片刻,索性破罐子破摔。待到说到请废九边镇守时,谢迪抚掌而叹“侄儿竟有如此胆色,不愧为我谢家子弟,也不枉你父亲和我对你平日的教导。兄长,以中忠直如此,你当对他大加赞赏才是,为何反倒怪罪于他。”
谢迁嗤笑一声“小的糊涂也罢,我看你这个长者也无甚长进。你且听他说完。”
谢迪吃了瓜落,不敢言语。谢丕咽了口唾沫,将李越质问之言和盘托出,这下非止谢迪,谢家其他五子也是目瞪口呆。谢迪皱眉道“这厮簧口利舌,竟能颠倒黑白。”
谢迁斥道“我看你才是睁眼瞎子,白黑不分。谢丕,你自己说,你今日错有几处”
谢丕默了默道“孩儿第一错在,不该因皇上年幼,便轻视于他。”下跪劝谏,群起而攻,若是一般十五岁少年,早已心神动荡,难以言语。可皇上到底是真龙天子,不同凡俗,竟然气势丝毫不弱,还反过来压制他们。
谢丕又道“孩儿第二错在,尚未弄清万岁的意图,就贸然行动。”他以为,皇上先撤掉其他地方的镇守太监,又以雷霆手段肃清宫闱,还对他们这些翰林礼待有加,就表明他已经偏向文臣,甚至依赖文臣。没想到,他翻脸比翻书还快,在兵权上是丝毫都不肯让。说到底,还是他尚未明了朱厚照的性情和想法,就贸贸然出手想做出一番大事业,谁知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
谢丕想到此不由叹了口气,他继续道“孩儿第三错,不该轻视李越。”没想到,李越年纪虽小,说话做事竟是如此老道,抓住他的疏
待到黄门走后, 他们才开始商量。谢迁的脸涨得通红,胡须不住地颤抖, 他首先谢罪“都是我那不成器的犬子, 不知天高地厚, 才惹出这一桩祸事来。我实在是惭愧至极啊。”
李东阳宽慰他道“以中也只是想为国效力, 只是一时莽撞了一些,日后多加磨练也就是了。再说了,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啊。”
刘健一拍桌子, 眉毛竖起道“元辅此言差矣,翰林素来清贵,皇上却将他们全部由天上贬到地下, 如此离经叛道,这还不叫坏事么”
李东阳捋须道“某也是翰林出身,自天顺八年被选为庶吉士,便一直身在台阁,于自身倒是清贵了,可于国计民生却都是道听途说。若真论收获,还是弘治十七年奉命去山东祭祀孔圣人沿途所见所闻来得真切。”
谢迁道“元辅所言固然不错,圣上也是出自育才之心。可非是我为自己的儿子说情,万岁这般置祖宗法典于不顾,还是过了些。”
刘健附和道“正是,即便要让他们务实,也要等三年散馆后,再论不迟。如今连学问根基都尚未打好,如何能去各司。圣上如此妄为,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反而多生事端。”
李东阳的面色也凝重起来,他微微颌首“那我们还是拟一份奏本,劝万岁收回成命。”
三人立即斟酌词句,李东阳挥毫泼墨,下笔千言,而顷一本奏疏便已成形,又着人递给朱厚照。
奏本写完,谢迁就急着告退了“待我先回去将那不成材的孽障教训一顿。”
李东阳和刘健虽苦劝几句,可到底压不住谢阁老的满腔怒火。他的一双厚底官靴都踩得飞起,大红的官袍在风中飘荡,一出宫门就冲进轿子,一落轿就杀气腾腾地冲进府邸。
谢丕一脸颓色归家,自入房门便不肯出来。母亲徐夫人十分担忧,正在他门口敲门询问时,就见自家老爷冲进来。谢迁少时就有仪观俊伟,儒雅彬彬之名,即便如今年老,也是风度翩翩的长者,素来说话轻言细语,以理服人,何曾有这般火冒三丈的时候。
徐夫人一见之下都愣住了,直到他老当益壮踹开谢丕的房门后方回过神来,忙抱住谢迁的胳膊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可是他闯下了大祸”
谢迁气得胸口起伏“你问他”
谢丕已然膝行出来,磕头请罪“都是孩儿行事莽撞,险些有杀身之祸。”
徐夫人闻言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其他的儿子都闻讯匆匆赶来。长子谢正忙扶住母亲,三子谢豆和五子谢至则一左一右架住谢迁。小儿子谢垔走到二哥身前,急切道“哥,你不是随皇上去游万岁山吗”
谢迁怒极反笑“你们都来得正好,去,把于吉和谢亘也叫来,让他们都来听听谢探花的丰功伟绩。是了,这里面也少不了于吉的事。”于吉是谢迪的字,谢迪无子,未不使他绝后,谢迁便把自己的四儿子谢亘过继给他。
正堂内一时热闹非凡,谢迁和徐夫人坐在上首,谢迪坐在侧边。其余儿子全部立着。谢丕则垂头丧气地跪在堂前。谢迁道“你自己说,把你做得好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谢丕犹豫片刻,索性破罐子破摔。待到说到请废九边镇守时,谢迪抚掌而叹“侄儿竟有如此胆色,不愧为我谢家子弟,也不枉你父亲和我对你平日的教导。兄长,以中忠直如此,你当对他大加赞赏才是,为何反倒怪罪于他。”
谢迁嗤笑一声“小的糊涂也罢,我看你这个长者也无甚长进。你且听他说完。”
谢迪吃了瓜落,不敢言语。谢丕咽了口唾沫,将李越质问之言和盘托出,这下非止谢迪,谢家其他五子也是目瞪口呆。谢迪皱眉道“这厮簧口利舌,竟能颠倒黑白。”
谢迁斥道“我看你才是睁眼瞎子,白黑不分。谢丕,你自己说,你今日错有几处”
谢丕默了默道“孩儿第一错在,不该因皇上年幼,便轻视于他。”下跪劝谏,群起而攻,若是一般十五岁少年,早已心神动荡,难以言语。可皇上到底是真龙天子,不同凡俗,竟然气势丝毫不弱,还反过来压制他们。
谢丕又道“孩儿第二错在,尚未弄清万岁的意图,就贸然行动。”他以为,皇上先撤掉其他地方的镇守太监,又以雷霆手段肃清宫闱,还对他们这些翰林礼待有加,就表明他已经偏向文臣,甚至依赖文臣。没想到,他翻脸比翻书还快,在兵权上是丝毫都不肯让。说到底,还是他尚未明了朱厚照的性情和想法,就贸贸然出手想做出一番大事业,谁知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
谢丕想到此不由叹了口气,他继续道“孩儿第三错,不该轻视李越。”没想到,李越年纪虽小,说话做事竟是如此老道,抓住他的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