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皇子与公主 (1/2)
又过了几日,怡华宫的二皇子生日刚过,宫中的风向又一次不稳定了。
生日宴上,王昭仪对待二皇子好像亲生的一般,事事亲力亲为,作为亲娘的花美人反倒是退了一箭之地,有两个跟得紧紧的奶娘在,花美人连二皇子的襁褓都没碰到。
杏子传来小八卦,说王昭仪有直接把二皇子记在自己名下的念头,但是被年长的嬷嬷和一起进宫的宫女们劝住了。
花美人在怡华宫的配殿里小小地病了一场,不知是为了孩子不再是自己的,还是为了王昭仪被劝阻这件事。但是,花美人病好之后,王昭仪的言谈中便不再做类似的暗示了。
三皇子的生辰未到,恭贺僖美人岳琳琅的低阶嫔妃们还没进永和宫配殿,便有小宫女来传话淑妃邀请诸位品香。
几个相约来拜访配殿僖美人的美人和宝林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淑妃的邀约。
僖美人没有生气,反而乐呵呵地一起参加了品香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女了,会为了其他嫔妃的彻夜不回宫而辗转反侧,甚至做出“堵人”的决定。淑妃是个“言传身教”的好老师,即便这种教导略微苛刻。
曾经的岳琳琅绣艺高超,几乎可以用“突出”来形容。
要绣得非常好是一种难得的才能,不下苦功或者不够聪明都不可能让刺绣成为“精品”。
岳姑娘从来不笨,只是年少,容易被繁华迷了眼。等到了永和宫,时间久了又生下了孩子,即便现在还是做不到像淑妃那样喜怒不形于色,但也尽量收敛了情感。
另一个配殿的茶美人曾是淑妃的宫女,可也是淑妃推给帝王的;与原来的主人分享丈夫难道是茶香主动要求的不是,可淑妃自己感觉不舒服了。对于这种“不舒服”,淑妃的忍耐力很差。
同样是住在永和宫的美人,岳琳琅觉得,她已经比茶香轻松太多了。或许有三皇子的缘故,也或许,有她主动放弃一手精湛刺绣的缘故。
偶尔,现在的僖美人会想起还在大明宫无名无份的时候,那会儿,似乎是入宫之后最轻松的日子了。
西面的那位,春天糊风筝即便不能肆意地放风筝、夏天掏短笛、秋天做香囊、冬天玩投壶即便没有壶只能画个圈圈代替,“妾身未明”的时候老实地窝在宫里,谁都不知道其实活得惬意。
那时候的她特别傻,跟西面没什么交流,还好底下人聪明,每次的小玩意儿都能多留一份。
淑妃喜欢办花会、茶会,僖美人几乎回回不落地参加了,可是岳琳琅并不喜欢。
不喜欢也得去,她总得比香美人更捧着淑妃。
淑妃的确不喜欢香美人,可她们之间有天然的主仆联系,断不了的。
三皇子生辰还有一天不到了,毓秀宫的李修媛被禁足了。
后宫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诸宫皆不解其中缘故,只能随意唏嘘几句。改天或许又解禁了呢毕竟,李修媛是太后的族人,陛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总不会在皇子生辰当天下人面子吧
事实上,帝王谁的面子也不看。
三皇子生辰当天的禁足一如既往,太后也没什么懿旨下来。
李修媛的宫人送贺礼的时候顺便告了病,假装一切都很平静,什么都没有发生。
喝着茶水平静一下内心的颤抖,甄菲想,李修媛的禁足,大约和她之前的“禁足”,很不一样。
三皇子还年幼,略微庆贺了一番便结束了,小男孩只在最开始的时候露了脸,后面哭闹了便被抱了回去。
淑妃的脸色有些阴沉。
贤妃打着圆场,说大皇子当年也顽皮地恼人。可是谁都知道,大皇子年幼的时候体质虚弱,宫总的老人们说,到两三岁的时候,哭起来还是跟小猫一样,有气无力。
孟美人也笑着附和姐姐,说,听哭声,一定是一个强壮的孩子,淑妃姐姐好福气。
福气
淑妃一点也不想要这样的福气。
二皇子已经偶尔会发声音了,她宫里这个,就知道哭对着他每天教一百遍“父皇”,鹦鹉都教会了,他就是不会
甄菲和其他几个默默地当壁花,假装没听懂“姐姐们”在说什么。
到底是二皇子聪明还是三皇子强壮她不知道
傍晚,几个有儿女的宫殿迎来赏赐,伴随着赏赐的还有小皇子们的名字。
小皇子们的名字跟大皇子一样,从了“山”字。
大皇子名“崧”,意思是山大而高;二皇子名“岑”,山小而高;三皇子名为“峤”,代表山势锐且高;四皇子名“岿”,山势小而众的意思。
五公主的名字也一并定下了,单名一个“盈”字。
幸好不姓任,要不然可担心了接过圣谕,昭容的思维无限发散。
大太监李全悄悄问了一句,昭容是否喜欢这个名字
甄菲点点头,“盈,满器也”,“益多之义”,买物多得
生日宴上,王昭仪对待二皇子好像亲生的一般,事事亲力亲为,作为亲娘的花美人反倒是退了一箭之地,有两个跟得紧紧的奶娘在,花美人连二皇子的襁褓都没碰到。
杏子传来小八卦,说王昭仪有直接把二皇子记在自己名下的念头,但是被年长的嬷嬷和一起进宫的宫女们劝住了。
花美人在怡华宫的配殿里小小地病了一场,不知是为了孩子不再是自己的,还是为了王昭仪被劝阻这件事。但是,花美人病好之后,王昭仪的言谈中便不再做类似的暗示了。
三皇子的生辰未到,恭贺僖美人岳琳琅的低阶嫔妃们还没进永和宫配殿,便有小宫女来传话淑妃邀请诸位品香。
几个相约来拜访配殿僖美人的美人和宝林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淑妃的邀约。
僖美人没有生气,反而乐呵呵地一起参加了品香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女了,会为了其他嫔妃的彻夜不回宫而辗转反侧,甚至做出“堵人”的决定。淑妃是个“言传身教”的好老师,即便这种教导略微苛刻。
曾经的岳琳琅绣艺高超,几乎可以用“突出”来形容。
要绣得非常好是一种难得的才能,不下苦功或者不够聪明都不可能让刺绣成为“精品”。
岳姑娘从来不笨,只是年少,容易被繁华迷了眼。等到了永和宫,时间久了又生下了孩子,即便现在还是做不到像淑妃那样喜怒不形于色,但也尽量收敛了情感。
另一个配殿的茶美人曾是淑妃的宫女,可也是淑妃推给帝王的;与原来的主人分享丈夫难道是茶香主动要求的不是,可淑妃自己感觉不舒服了。对于这种“不舒服”,淑妃的忍耐力很差。
同样是住在永和宫的美人,岳琳琅觉得,她已经比茶香轻松太多了。或许有三皇子的缘故,也或许,有她主动放弃一手精湛刺绣的缘故。
偶尔,现在的僖美人会想起还在大明宫无名无份的时候,那会儿,似乎是入宫之后最轻松的日子了。
西面的那位,春天糊风筝即便不能肆意地放风筝、夏天掏短笛、秋天做香囊、冬天玩投壶即便没有壶只能画个圈圈代替,“妾身未明”的时候老实地窝在宫里,谁都不知道其实活得惬意。
那时候的她特别傻,跟西面没什么交流,还好底下人聪明,每次的小玩意儿都能多留一份。
淑妃喜欢办花会、茶会,僖美人几乎回回不落地参加了,可是岳琳琅并不喜欢。
不喜欢也得去,她总得比香美人更捧着淑妃。
淑妃的确不喜欢香美人,可她们之间有天然的主仆联系,断不了的。
三皇子生辰还有一天不到了,毓秀宫的李修媛被禁足了。
后宫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诸宫皆不解其中缘故,只能随意唏嘘几句。改天或许又解禁了呢毕竟,李修媛是太后的族人,陛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总不会在皇子生辰当天下人面子吧
事实上,帝王谁的面子也不看。
三皇子生辰当天的禁足一如既往,太后也没什么懿旨下来。
李修媛的宫人送贺礼的时候顺便告了病,假装一切都很平静,什么都没有发生。
喝着茶水平静一下内心的颤抖,甄菲想,李修媛的禁足,大约和她之前的“禁足”,很不一样。
三皇子还年幼,略微庆贺了一番便结束了,小男孩只在最开始的时候露了脸,后面哭闹了便被抱了回去。
淑妃的脸色有些阴沉。
贤妃打着圆场,说大皇子当年也顽皮地恼人。可是谁都知道,大皇子年幼的时候体质虚弱,宫总的老人们说,到两三岁的时候,哭起来还是跟小猫一样,有气无力。
孟美人也笑着附和姐姐,说,听哭声,一定是一个强壮的孩子,淑妃姐姐好福气。
福气
淑妃一点也不想要这样的福气。
二皇子已经偶尔会发声音了,她宫里这个,就知道哭对着他每天教一百遍“父皇”,鹦鹉都教会了,他就是不会
甄菲和其他几个默默地当壁花,假装没听懂“姐姐们”在说什么。
到底是二皇子聪明还是三皇子强壮她不知道
傍晚,几个有儿女的宫殿迎来赏赐,伴随着赏赐的还有小皇子们的名字。
小皇子们的名字跟大皇子一样,从了“山”字。
大皇子名“崧”,意思是山大而高;二皇子名“岑”,山小而高;三皇子名为“峤”,代表山势锐且高;四皇子名“岿”,山势小而众的意思。
五公主的名字也一并定下了,单名一个“盈”字。
幸好不姓任,要不然可担心了接过圣谕,昭容的思维无限发散。
大太监李全悄悄问了一句,昭容是否喜欢这个名字
甄菲点点头,“盈,满器也”,“益多之义”,买物多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