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37告状 (1/2)
外面的温度高了,室内的有时候闷得让人受不了。
很快,太后宫中的窗户便换了薄绢。绢丝轻细,纹理经纬之间勾勒出疏疏密密的花纹。
京城最好的店铺才会卖类似的绢纱,价格在一尺十两银子左右,买的起的人多,用得起的寥寥无几。宫里,尤其是太后处,这些都无需考虑,厚薄合适,花纹好看就好了,即便是慈宁宫的三等小宫女,下手剪裁成寸的小方也毫不手软,黑色手柄上缠了红线的剪刀走得飞快。
比划了一下窗棱,哎,糟了,剪得少了一截
没事,揣进袖子,再剪一块
虽然手臂上有青青紫紫的暗伤,小腿也因为罚站而浮肿了,但是太后宫中的好处也就在这里了,从不用担心炭火、冰块或者其他上贡的东西不够,总能超出一点分量来孝敬姐姐们,而且都是最精致的
两年前刚好是新人入宫,新一批的宫女也出来了。
冬天那会儿,准宫妃们那种瑟瑟发抖的情况还被作洒扫的小宫女们笑话了,指指点点了好一阵子,也没有嬷嬷来训斥。
不管实际处境如何,慈宁宫出来的人,总是骄傲的。
慈宁宫正殿的窗户最先贴完。绢纱上隐藏的花纹,整块儿的都在窗棱上了,只要一个下午就能干透。
外面来报,顺郡王前来拜见母亲,已经到了武德门外。
小宫女们匆匆地清理好了边角料,堆放在篮子里面抱回小房间;大宫女们则卷起大块的绢,包好上缘和下缘,鱼贯捧入小厢房。
三声长报后,顺郡王匆匆走入慈宁宫,身后跟着因为跑动速度过快、气息不是很平稳的王妃。
“母后”顺郡王深情款款地跪下请安。
王妃也跟着一起跪下,大袖衫遮挡下的手臂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夫君的表达还是那么“直白”,悄悄暗示或者明着纠正了无数次,一直改不过来,幸好眼前是他的亲娘。
“我儿,瘦了,瘦了”太后相当给面子地捧起亲生儿子的脸蛋。圆圆的,没有养子好看,尤其是涕泪横流的时候,相当伤眼睛,但毕竟是亲生的忍忍也就罢了
亲近的刘嬷嬷也开始为母子的相会“感动流泪”,大殿内一片温情脉脉。
温情完了,顺郡王开始告状。
“告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手段。
当顺郡王还是二皇子的时候,有身为一国皇帝的父亲护着,有位同副后的母妃哄着,几乎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唯一不满的便是,头上有个优秀的哥哥,只比自己大了八岁,却牢牢霸住了太子的位置,当年的大仇人先皇后尤其欣赏他甚至死了之后还把身后的势力交给了这个一点都不亲的哥哥
于是,想要抢到太子的位置,接下来的很多手段都使不出来了有了先皇后的势力,这个养子一丁点“小可怜”的样子都没有
而且后来,年纪轻轻就登上皇位了,养母成为了太后,居然仅仅是奉养并且给予尊号
哪个皇帝初接手朝政的时候没有太后的指点
这个少帝当得也太傲了吧
以上,自然是顺郡王的一家之言。
先皇后没有孩子,太后当年又是皇贵妃,二皇子作为皇贵妃的亲身儿子,理当有着最尊贵的身份如果他的母亲当年没有为了一时之争硬是抢了大皇子过来养的话。
分为较低的宫妃郁郁而终,宫妃的儿子则被副后带在了身边,稳稳地站在了皇子的第一位。
论嫡论长,二皇子都没有优势。
“平洲和越州,一个都没成大事”挥推了宫人们,顺郡王抱怨,“母后,那些推荐给我的都是哪一个山沟里出来的人才这么不会做事”
太后嗤笑了一声,还是教育蠢儿子比较有成就感,“急什么最
很快,太后宫中的窗户便换了薄绢。绢丝轻细,纹理经纬之间勾勒出疏疏密密的花纹。
京城最好的店铺才会卖类似的绢纱,价格在一尺十两银子左右,买的起的人多,用得起的寥寥无几。宫里,尤其是太后处,这些都无需考虑,厚薄合适,花纹好看就好了,即便是慈宁宫的三等小宫女,下手剪裁成寸的小方也毫不手软,黑色手柄上缠了红线的剪刀走得飞快。
比划了一下窗棱,哎,糟了,剪得少了一截
没事,揣进袖子,再剪一块
虽然手臂上有青青紫紫的暗伤,小腿也因为罚站而浮肿了,但是太后宫中的好处也就在这里了,从不用担心炭火、冰块或者其他上贡的东西不够,总能超出一点分量来孝敬姐姐们,而且都是最精致的
两年前刚好是新人入宫,新一批的宫女也出来了。
冬天那会儿,准宫妃们那种瑟瑟发抖的情况还被作洒扫的小宫女们笑话了,指指点点了好一阵子,也没有嬷嬷来训斥。
不管实际处境如何,慈宁宫出来的人,总是骄傲的。
慈宁宫正殿的窗户最先贴完。绢纱上隐藏的花纹,整块儿的都在窗棱上了,只要一个下午就能干透。
外面来报,顺郡王前来拜见母亲,已经到了武德门外。
小宫女们匆匆地清理好了边角料,堆放在篮子里面抱回小房间;大宫女们则卷起大块的绢,包好上缘和下缘,鱼贯捧入小厢房。
三声长报后,顺郡王匆匆走入慈宁宫,身后跟着因为跑动速度过快、气息不是很平稳的王妃。
“母后”顺郡王深情款款地跪下请安。
王妃也跟着一起跪下,大袖衫遮挡下的手臂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夫君的表达还是那么“直白”,悄悄暗示或者明着纠正了无数次,一直改不过来,幸好眼前是他的亲娘。
“我儿,瘦了,瘦了”太后相当给面子地捧起亲生儿子的脸蛋。圆圆的,没有养子好看,尤其是涕泪横流的时候,相当伤眼睛,但毕竟是亲生的忍忍也就罢了
亲近的刘嬷嬷也开始为母子的相会“感动流泪”,大殿内一片温情脉脉。
温情完了,顺郡王开始告状。
“告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手段。
当顺郡王还是二皇子的时候,有身为一国皇帝的父亲护着,有位同副后的母妃哄着,几乎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唯一不满的便是,头上有个优秀的哥哥,只比自己大了八岁,却牢牢霸住了太子的位置,当年的大仇人先皇后尤其欣赏他甚至死了之后还把身后的势力交给了这个一点都不亲的哥哥
于是,想要抢到太子的位置,接下来的很多手段都使不出来了有了先皇后的势力,这个养子一丁点“小可怜”的样子都没有
而且后来,年纪轻轻就登上皇位了,养母成为了太后,居然仅仅是奉养并且给予尊号
哪个皇帝初接手朝政的时候没有太后的指点
这个少帝当得也太傲了吧
以上,自然是顺郡王的一家之言。
先皇后没有孩子,太后当年又是皇贵妃,二皇子作为皇贵妃的亲身儿子,理当有着最尊贵的身份如果他的母亲当年没有为了一时之争硬是抢了大皇子过来养的话。
分为较低的宫妃郁郁而终,宫妃的儿子则被副后带在了身边,稳稳地站在了皇子的第一位。
论嫡论长,二皇子都没有优势。
“平洲和越州,一个都没成大事”挥推了宫人们,顺郡王抱怨,“母后,那些推荐给我的都是哪一个山沟里出来的人才这么不会做事”
太后嗤笑了一声,还是教育蠢儿子比较有成就感,“急什么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